尼泊尔游记(尼泊尔游记散文作文素材)

尼泊尔,这个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神秘国度,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宗教传统而闻名于世。我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亲身感受了尼泊尔的风土人情,领略了千年文化的魅力。

一、走进加德满都,感受千年古都的韵味

加德满都,作为尼泊尔的首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古老的寺庙、宫殿和街头巷尾的街头艺人,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氛围。

1. 巴德岗古城:巴德岗古城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这里保存着许多古代建筑和艺术作品。漫步在古城的石板路上,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千年前的尼泊尔。

2. 帕斯帕提纳神庙:帕斯帕提纳神庙是尼泊尔最重要的印度教寺庙,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这里供奉着湿婆神和帕尔瓦蒂神,每年吸引着无数信徒前来朝拜。

3. 杜巴广场:杜巴广场是加德满都最繁华的地方,这里聚集了众多历史悠久的宫殿和寺庙。漫步在广场上,你可以欣赏到尼泊尔的传统建筑和精美的雕刻艺术。

二、喜马拉雅山脉,领略壮丽山河之美

尼泊尔拥有壮丽的喜马拉雅山脉,这里汇聚了地球上最高的山峰。在尼泊尔,你可以近距离观赏到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的雄伟身影。

1. 纳加阔:纳加阔被誉为“喜马拉雅之窗”,是观赏珠穆朗玛峰的最佳地点之一。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珠峰的日出、日落和云海,领略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2. 奇旺国家公园:奇旺国家公园位于尼泊尔南部,是亚洲最大的热带雨林保护区之一。在这里,你可以观赏到各种珍稀动物,如亚洲象、犀牛、孟加拉虎等。

三、尼泊尔的文化与宗教

尼泊尔是一个宗教国家,佛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在这里和谐共存。尼泊尔的宗教文化丰富多彩,为这个国度增添了神秘色彩。

1. 佛教文化:尼泊尔是佛教的发源地之一,这里的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在尼泊尔,你可以参观许多古老的佛教寺庙,如博达哈大佛塔、塔帕帕提纳寺等。

2. 印度教文化:印度教是尼泊尔的主要宗教,这里的印度教文化独具特色。在尼泊尔,你可以看到许多精美的印度教寺庙,如帕斯帕提纳神庙、帕坦杜帕尔广场等。

四、尼泊尔美食与风情

尼泊尔的美食独具特色,以辛辣、香浓著称。在尼泊尔,你可以品尝到各种地道的美食,如咖喱鸡、炒面、拉姆查扬等。

尼泊尔的街头风情也极具特色。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穿着传统服饰的尼泊尔人,体验到浓厚的民族风情。

尼泊尔之旅让我深刻领略了千年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了这个神秘国度的独特魅力。在这里,自然风光、宗教文化、民族风情相互交织,共同谱写了一曲美丽的篇章。我相信,尼泊尔将会成为更多人心中的旅游胜地,让更多的人走进这个神秘国度,感受千年文化的韵味。

去尼泊尔旅游需要注意什么什么能不要错过

尼泊尔旅游札记。可行的是和当地人聚在一起。男人不不要和尼泊尔女人握手。2.唐不要在公共场所穿短裤等裸露的衣服。尼泊尔男女之间的公开亲密行为是不允许的。3.进入寺庙前,必须脱鞋以示敬意。一些寺庙禁止非印度教徒入内;皮具不得入寺。唐不要碰送去寺庙的供品和人;参观寺庙或宝塔时,通常是顺时针走。4.尼泊尔食物主要是有香料的咖喱。禁食黄牛肉。所以请不要不要带牛肉制品。5.尼泊尔人用右手吃饭,或者用刀叉;用左手是非常不尊重人的。6.尼泊尔电视台从早上5:30到晚上10:30播放节目。特别娱乐节目将于周六中午12:00至下午5:30播出。7.尊重尼泊尔人民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8.唐不要碰小孩。头,因为头是一个神圣的地方。9.尼泊尔点头不不算,摇头算!10.唐不要轻易与当地藏人交往,一些藏人对大陆公民有敌意。11.苦行僧随处可见,与他们合影还要收费(10卢比)。12.唐不要施舍乞丐,否则你会寸步难行。尼泊尔游记:1。其特旺丛林探险活动,如骑大象、徒步、独木舟漂流等。穿深色长袖衣服、长裤和高帮运动鞋或登山鞋。漂流的时候需要带防水包,雨衣,凉鞋。2.在尼泊尔登山,需要向尼泊尔相关单位提出申请,并支付一定费用。3.手机可以Idon’我不习惯,但是到处都有网吧和电信局。除了奇特旺,到处都是货币兑换店。4.客人要自备洗漱用品,拖鞋,登山鞋,手电筒,少量必要的常规药品。5.在丛林营地,因为没有电,只有太阳能和煤油灯,所以如果你想洗澡,你最好在白天洗澡,天黑后小心蜡烛。6.旅游的时候流动性很大,小偷无处不在,抢劫时有发生。因此,贵重物品如现金、相机、珠宝等。必须随身携带。走路的时候要注意后面有歹徒偷东西。当你离开旅馆和餐馆时,你必须带上你的贵重物品。如果你丢了东西,客人必须对此负责。容易发生盗窃的场所有:车站、机场、饭店、酒店等公共场所。7.注意卫生,预防疾病。尼泊尔水质差,建议喝瓶装水。随身携带治疗腹泻、中暑、感冒、发烧的常用药物,防止蚊虫叮咬。8.妥善保管护照和随身物品。请随身携带护照、现金等贵重物品,不要放在托运行李或酒店内。请在护照上填写紧急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并随身携带护照首页复印件和尼日利亚签证,以备不时之需。

尼泊尔游记(十六)萌态十足的象头神

尼泊尔有80%的人信奉印度教,曾一度将印度教定为国教。印度教里有三亿多个神,除了创造神大梵天(Brahma)、毗湿奴(Vishnu)和湿婆(Shiva)这三大神外,象头神犍尼萨(Ganesh)是印度教中最具人气的智慧之神,无论是在寺庙还是在住宅等处都可以经常看到。相对于湿婆神那凶神恶煞的形象,我觉得象头神的模样尤显可爱,其形象为象头人身,大腹便便,独牙,持斧头、铁钩、糖果、念珠、莲花等。

象头神的来历也很有意思。在印度教传说中,湿婆沉醉于修行,常年外出,归家时也不敲门。某次他苦修归来,妻子帕尔瓦蒂(Parvati,雪山神女)正在洗澡,见丈夫进来大为尴尬。于是下一次湿婆外出修行期间,帕尔瓦蒂利用净身用的姜黄黏土做出一个小男孩取名犍尼萨并赋予其生命,命令他看守大门,任何人在她洗澡时不得入内。湿婆修行归来,刚到家门口,就看见一个他不认识的英俊男孩守在那里,湿婆告知自己是帕尔瓦蒂的丈夫,谁知只听从母亲吩咐的男孩就是不肯放其入内,湿婆失去耐性,说话间便与男孩儿开战,用三叉戟一下子就把男孩的头颅给砍下了。待帕尔瓦蒂沐浴完毕后发现儿子居然在看家护院时被自己不知情的父亲所害,万分伤心难过并且气愤,随即要求湿婆救活他们的儿子。然而威力强大的三叉戟早已将犍尼萨的头颅砍飞到不知去向。湿婆只好向创造神梵天求助。梵天告诉湿婆,在他一路寻找过程中所遇到的第一个且头朝北方的生物,便可将其首级拿来代替做犍尼萨的脑袋,于是湿婆便派遣他的坐骑公牛南迪四处寻找,最后发现一只天帝因陀罗之坐骑神象面对北方,于是将大象首级装到了犍尼萨身上令其复活了,象头神由此诞生。

在尼泊尔一路走来,见到了很多形象各异的神,但象头神是我觉得最能产生亲近感的。这不仅是因为它那有点萌态的造型,还因为它那巨大(象)与微小(鼠)的跨界组合,这是否寓意,无论多么微小卑贱的生物,都能受到神性的庇佑?我觉得这代表着一种无形的神性,虽然我们肉眼不可见,但可用心灵体会......。

在尼泊尔,可以看到有很多专为象头神修建的小庙,而这座小庙尤为有趣,神龛中放置了象头神的雕塑,但在神龛正面中间的围栏柱头上却安放着一只铜制的小老鼠,老鼠十分虔诚地望着象头神。

将神龛中的象头神雕像拍一个特写,会发现象头神的脚下还雕刻着一只老鼠。一问旁人才知道,这只老鼠是象头神的坐骑。这确实有点有违常规,象头神有着一个沉重的躯体,却选择了一个很小的老鼠作为他的坐骑。这样反差巨大的组合是怎么回事呢?在印度教的传说中,象头神作为天神中的战将曾经和魔军作战,三大主神各自送了他一个坐骑。毗湿奴送了狮子,大梵天送了大鹏,最后父亲湿婆送了他一只老鼠。在一场大战后,象头神统领的天兵打败魔军,魔军退入地下,而象头神想乘胜追击,但是由于地下黑暗,其他坐骑都看不见路,只有老鼠,能在黑暗中看清楚,在大战中立了大功!于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象头神硕大的身躯坐在一只小老鼠上。

象头神前小老鼠的特写。其实,只要稍加注意,你就会发现在印度教的象头神面前经常有一只正在“偷吃”的小老鼠。而现实中,在供奉象头神的寺庙里到处都是老鼠,据说如果踩死一只老鼠的话,就要用同等重量的黄金作为赔偿!

象征好运和智慧的象头神是在尼泊尔广被印度教徒和佛教徒所尊崇的神祗之一,很多店铺和家庭中均有供奉,这是尼泊尔的一家餐馆中的象头神装饰。

尼泊尔比较流行的象头神招贴画。在艺术作品中,象头神一般有四只手,谕指他的四种神力。右上手拿着铁钩,寓意指引引导人通往正途;而他的右下手则是摆以一个特殊的姿势,让信徒无惧前行,表明他是他们的保护者。象头神的第三只眼则代表他能够透彻了解宇宙的一切。而在他腰间缠绕的蛇代表他是世间万物活力的来源。他的双耳则代表他专注聆听众生所说的点滴。他的象鼻被誉为第五只手,一个非常独特的神圣力量的象征。

如果再仔细观察,会发现象头神还有一个很奇怪的特征,那就是只有左象牙而没有右象牙。

传说智慧女神萨拉丝瓦蒂(Saraswati)送给犍尼萨神笔和墨水,使他成为学识之神。世界第一长诗《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今天的印度神话几乎都包括在这本巨著里面)的构思者广博仙人构思出史诗词曲,可他却无法做到边口述边记录,便求助于创造神梵天。经梵天指点,仙人找到犍尼萨帮忙,用犍尼萨的神笔记录下广博仙人的口述内容,但由于这篇史诗的长度有如海量,以至于把犍尼萨的神笔都写坏了,为了不打断仙人的思路,犍尼萨急中生智,折断自己的右牙,沾上墨水,继续听着广博仙人的口述,不断书写,最终完整记录下了这篇被誉为印度最伟大经典之一的巨作。也从此,犍尼萨变成了如今我们看到的只有左象牙而没有右象牙的模样。

象头神不仅在印度教国家中受到尊崇,在其他一些亚洲国家也被尊崇。如在日本,犍尼萨被认为是财神,或夫妇圆满之神。在泰国,是“象头神财天”。在西藏密宗,是红象头王财神,或称为红财神。

这座象头神的小庙前,放置了两只小老鼠的石雕。小老鼠与象头神密不可分,这体现了世间所有伟大的事物都是从手边的小事发展起来的。还有一种说法,只要象头神一骑上那老鼠的背,立马就会轻如鸿毛。

一位女警正在象头神像前通电话。

象头神经常被虔诚的信徒涂抹上象征吉祥的红色(用于额头点红的颜料)

我有点疑惑,为什么象头神的形象被创作得如此特别?跟我们见到过或者认识的东西一点都不相似,其背后的原因肯定有独特的精神意味。他在形象上独特,富含特色,很明显这些意像就是宗教教义中希望传递的信息......。

尼泊尔游记——第一站加德满都(博达哈佛塔)补记

从杜巴广场出来,Bijaya带我们去看博达哈佛塔(Boudhanath),“博达哈”的意思是觉悟。比较乌龙的是,当时看时,我和小伙伴们都以为是更著名的苏瓦扬布拿佛塔(Swayambhunath),又称猴庙,当时我们还奇怪怎么没有看到猴子。回家仔细比对了下照片和图片才发现,我们参观的是博达哈佛塔。这座塔是尼泊尔境内最大的佛塔,和藏传佛教有着紧密的关系。

苏瓦扬布拿佛塔和博达哈佛塔外观最明显的差异是前者塔尖为圆形,后者为方形。据传博达哈佛塔最初兴建的目的是收藏圣骨与圣物,说是曾收藏过一块佛陀的骨头。

我们赶到博达哈佛塔时已经下午了,附近餐厅很多,Bijaya带我们去了一家。

本来小伙伴准备请Bijaya吃饭的,但他说他的那一份是免费的。我们五个小伙伴吃了4500卢比。

从餐馆下来,向前没几步就是一个藏传佛教寺庙(Tsamchen)。

寺庙一楼有个很大的转经筒,墙上有精美的壁画。

寺庙二楼有个大殿,脱掉鞋子可以进去参观。

大殿里有一尊未来佛陀(Maitreya)塑像。有游客在虔诚的向里面的僧人请教问题。

有修行者在墙脚打坐,看姿势感觉修行有年头了。

大殿四周和外面全是精美的壁画。

Bijaya告诉我们这些壁画都在描绘着一个个故事,谁能从中领悟得多,谁就更有智慧。

从寺庙出来就看到一片鸽子广场。

寺庙周边的围墙上是一排转经筒,手可以伸到栏杆里转动。

不时能看到有人在祷告朝拜。

地图上也标明了博达哈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