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光寺,位于我国四川省乐山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始建于东汉时期,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作为佛教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宝光寺见证了我国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本文将从宝光寺的历史沿革、建筑特色、文化内涵以及现代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沿革
宝光寺始建于东汉时期,名为“福庆寺”,历经唐、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修缮与扩建,逐渐形成了今日的规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宝光寺几经兴衰,但始终未曾断绝香火,成为佛教文化的象征。
1. 唐朝:唐玄宗开元年间,宝光寺得到大规模扩建,寺内僧侣众多,成为当时四川佛教的中心之一。
2. 宋朝:宋真宗时期,宝光寺再次扩建,并更名为“宝光寺”,寓意“光明照耀,福泽众生”。
3. 元朝:元朝时期,宝光寺再次扩建,寺内建筑更加宏伟壮观。
4. 明朝:明朝时期,宝光寺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修缮,寺内布局更加合理。
5. 清朝:清朝时期,宝光寺成为全国著名的佛教寺庙,吸引了众多信众前来朝拜。
二、建筑特色
宝光寺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融合了汉、藏、蒙古等多民族建筑元素,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1. 寺院布局:宝光寺整体布局严谨,分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钟鼓楼等主要建筑。
2. 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宝光寺的核心建筑,殿内供奉着三世佛,殿内壁画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 藏经楼:藏经楼收藏有大量佛教经典,是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资料。
4. 钟鼓楼:钟鼓楼是宝光寺的标志性建筑,钟声悠扬,成为寺内的重要仪式。
三、文化内涵
宝光寺作为佛教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1. 佛教文化:宝光寺是佛教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寺内僧侣严格遵守戒律,弘扬佛法。
2. 文学艺术:宝光寺历代以来,涌现出许多著名僧侣和文人墨客,如唐代诗人杜甫、宋代文学家苏轼等,为宝光寺留下了丰富的文学艺术作品。
3. 社会活动:宝光寺在历史长河中,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如赈灾、扶贫等,为当地民众带来福祉。
四、现代价值
宝光寺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1. 文化传承:宝光寺作为佛教文化的象征,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后世传承。
2. 旅游资源:宝光寺作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3. 和谐社会:宝光寺在弘扬佛法的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宝光寺作为我国佛教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现代社会,宝光寺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传承。
宝光寺是我国一座历史悠久且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寺院从里到外都透露着非常古朴的气息,建于唐代,直到宋代时有着僧众三千余人,不少人都会在节假日前去游玩,宝光寺如今成为了成都十大景点之一。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一份宝光寺资料,有需者详情请见下文。
门票
5元
宝光寺门票+舍利子门票:35元;宝光寺门票+舍利子门票+讲解:95元
优待政策
儿童:身高1.3米(不含)以下的儿童,免费
开放时间
9:00-17:00;有时会提早至8:00开门。
交通
乘新都k2路、新都k8路等公交车在宝光广场站下车后步行约300米可达
咨询电话
028-83972247
景点介绍
宝光寺保存了早期佛寺的典型布局结构,其寺中舍利塔始建于于唐代,是一座高30米的13级密檐式方形砖塔。寺内有我国历史较悠久、规模较大的泥塑罗汉堂,以及从南朝至清朝的众多文物与佛教圣品。
宝光寺主要由一塔、五殿、十六院组成,四面经墙环护、绿树萦绕。中轴线上,福字照壁、山门殿、舍利塔、七佛殿、紫霞山依次而立;两旁有钟楼、鼓楼、戒堂等建筑。宝光寺文物众多,其中有:南朝梁武帝大同六年(1540年)的千佛碑、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的施衣功德碑、唐僖宗行宫遗础、元代金银粉书《华严经》、明永乐年间的“尊胜陀罗尼”石幢、清代《大藏经》、玉佛和石刻舍利塔,以及被称为“镇寺三宝”的舍利、贝叶经和铜优昙花等。
小编提示
疫情期间出门应戴好口罩,杜绝扎堆聚集,保护自己的同时也在保护他人。
一、宝光寺简介
位于成都新都区的宝光寺,是我国规模宏大的寺庙之一。建造具体朝代不详,传说起始于东汉时期。寺庙占地面积120多亩,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主要由一座塔、五座殿和16个院落组成,全用木石结构建造。门票价格仅为5元,堪称良心。
二、舍利塔
宝光寺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位于天王殿和七佛殿之间。这座塔修建于唐僖宗年间,已有上千年历史。塔高二十公尺,每层四面镶嵌三座佛像,共计140尊形态各异的佛像。塔内藏有13颗舍利子,使其更加闻名。
三、七佛殿
舍利塔旁的七佛殿,与舍利塔同建于一时。殿内供奉着七座表情各异的佛像,分别是多宝如来、光明如来、宝胜如来、妙色身如来、广博身如来、离怖如来和阿弥陀如来。这座大殿同样值得游客细细观赏。
四、宝光寺的价值
宝光寺不仅是成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因其低廉的门票价格和丰富的游览价值而闻名。来到成都游玩的朋友们,千万不要错过这个绝佳的避暑胜地。
宝光寺位于成都北郊18公里处新都县城,是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南方“四大佛教丛林”之一,是成都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收藏文物最丰富的一座佛教寺庙。从成都出发,沿川陕路前行十六公里,即可看到一座红墙环绕、佛塔凌空、竹树掩映的高大古庙,这就是新都宝光寺。
宝光寺占地面积120多亩,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殿宇深幽,古木葱茏,五殿十六院层层递进。寺内规模宏大,藏经丰富,僧徒众多。相传始建于东汉,但无信史可考。寺中的塔叫“福感塔”,公元880年,唐代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逃到四川,在寺内修建行宫,并命悟达国师重修庙宇。唐僖宗晚上看见寺中福感塔下发出宝光,便改寺名为“宝光寺”。从这里至今保存了中国早期佛寺“寺塔一体、塔踞中心”的典型布局,这座寺院最迟建于隋代。寺中的佛塔,即为“宝光塔”。相传唐僖宗在寺内挖出一内藏13颗舍利子的石匣,遂改塔名为“无垢净观舍利宝塔”,又称宝光塔。
宝光塔微向西斜,素有“东方斜塔”之称。相传古时地震,宝塔摇摇欲坠,佛教徒冒生命危险前来保护,感动了天帝,派来四位与塔同高的天神在四周扶持。其中一个用力过猛,塔就从此向西倾斜了。每年前往宝光寺游览、朝拜者在百万人次以上,使得宝光寺成为新都县内的一颗璀璨明珠。
四川省成都新都宝光寺,不仅仅是一座古寺,更是四川著名禅寺,承载着中国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沉淀,聆听佛经的教诲,体验禅宗的智慧,宝光寺成为了每一个心灵的归宿。
扩展资料
宝光寺位于成都市北郊十八公里处的新都区,是我国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结构完整、环境清幽的佛教寺院之一。此寺相传建于东汉,因史料不足,难以断论。同时在北京通州和黑龙江同样有寺庙命名为宝光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