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这座位于北京市西郊的皇家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它占地面积广阔,风光旖旎,景点众多。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走进颐和园,领略这座皇家园林的韵味。
一、昆明湖与十七孔桥
昆明湖是颐和园内最大的湖泊,湖面宽阔,碧波荡漾。湖中的十七孔桥,是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桥身全长140米,桥面宽阔,桥洞大小不一,宛如一条长龙蜿蜒于湖面之上。
二、万寿山与佛香阁
万寿山是颐和园的主要山峰,山上有佛香阁、智慧海等著名景点。佛香阁是颐和园的最高点,登高望远,可以俯瞰整个昆明湖美景。智慧海则是颐和园内的一座宝塔,塔身金碧辉煌,气势恢宏。
三、长廊与苏州街
长廊是颐和园内最长的画廊,全长728米,廊内有500多幅精美的壁画,展现了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苏州街则是模仿江南水乡风格而建,街道两旁有店铺、茶楼等,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
四、十七孔桥与昆明湖
十七孔桥连接着东岸和南岸,桥上雕刻着精美的石狮子、龙凤等图案,是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五、佛香阁与智慧海
佛香阁是颐和园的象征,位于万寿山之巅,登高望远,可以俯瞰整个昆明湖美景。智慧海则是颐和园内的一座宝塔,塔身金碧辉煌,气势恢宏。
六、长廊与苏州街
长廊是颐和园内最长的画廊,廊内有500多幅精美的壁画,展现了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苏州街则是模仿江南水乡风格而建,街道两旁有店铺、茶楼等,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
七、十七孔桥与昆明湖
十七孔桥连接着东岸和南岸,桥上雕刻着精美的石狮子、龙凤等图案,是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八、佛香阁与智慧海
佛香阁是颐和园的象征,位于万寿山之巅,登高望远,可以俯瞰整个昆明湖美景。智慧海则是颐和园内的一座宝塔,塔身金碧辉煌,气势恢宏。
九、长廊与苏州街
长廊是颐和园内最长的画廊,廊内有500多幅精美的壁画,展现了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苏州街则是模仿江南水乡风格而建,街道两旁有店铺、茶楼等,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
十、十七孔桥与昆明湖
十七孔桥连接着东岸和南岸,桥上雕刻着精美的石狮子、龙凤等图案,是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十一、佛香阁与智慧海
佛香阁是颐和园的象征,位于万寿山之巅,登高望远,可以俯瞰整个昆明湖美景。智慧海则是颐和园内的一座宝塔,塔身金碧辉煌,气势恢宏。
十二、长廊与苏州街
长廊是颐和园内最长的画廊,廊内有500多幅精美的壁画,展现了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苏州街则是模仿江南水乡风格而建,街道两旁有店铺、茶楼等,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
十三、十七孔桥与昆明湖
十七孔桥连接着东岸和南岸,桥上雕刻着精美的石狮子、龙凤等图案,是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十四、佛香阁与智慧海
佛香阁是颐和园的象征,位于万寿山之巅,登高望远,可以俯瞰整个昆明湖美景。智慧海则是颐和园内的一座宝塔,塔身金碧辉煌,气势恢宏。
十五、长廊与苏州街
长廊是颐和园内最长的画廊,廊内有500多幅精美的壁画,展现了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苏州街则是模仿江南水乡风格而建,街道两旁有店铺、茶楼等,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
总结
颐和园作为一座皇家园林,拥有众多精美的景点。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湖光山色,感受到浓厚的文化底蕴。漫步在颐和园,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繁华的古代。快来颐和园,感受这座皇家园林的魅力吧!
颐和园十大景点有哪些
颐和园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宫殿和花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园内有许多著名的景点,下面就让我们来一一介绍。
1.大观园
大观园是颐和园中最大的园林,也是整个颐和园的核心部分。这个园林中有许多亭台楼阁和湖泊,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远眺对岸的颐和园深深的灵鹫宫。园林中还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游春园、东雅阁等。
2.苏州街
苏州街是颐和园内一条仿苏州古街的街道,街道两旁都是仿古建筑,以及许多特色小店和餐厅,可以让游客体验到中国传统的文化和美食。
3.长廊
长廊是世界上最长的画廊,长达728米,里面展示了大量的古代绘画和文物,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4.万寿山
万寿山是颐和园内的一个小山丘,山顶有一座规模巨大的佛龛和佛像,是颐和园中一处很有特色的景点。
5.琉璃琦园
琉璃琦园是颐和园中另一个重要的花园,园内种植了许多名贵的花卉和树木,可以让游客在其中感受自然的美好。
6.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是颐和园中一座拱桥,共有17个拱门,建筑结构非常美妙,也是颐和园中一处非常受游客欢迎的景点。
7.清晏园
清晏园是颐和园中一处小型的花园,花园中种植了各种名贵的花卉和树木,并且还有一些小型的亭台楼阁,是颐和园中一处很有特色的景点。
8.金山岭长城
金山岭长城是颐和园内一段非常著名的长城,长城沿着山脊上蜿蜒而过,景色优美,是颐和园中一处非常值得游览的景点。
9.乐寿堂
乐寿堂是颐和园中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建筑很有特色,并且园内还有一些藏品和文物,可以让游客在其中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
10.佛香阁
佛香阁是颐和园中一座佛教建筑,建筑规模很大,也很具有特色,园内还有一些与佛教相关的藏品和文物,可以让游客感受到中国的佛教文化。
以上就是颐和园十大景点的介绍,这些景点都具有不同的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是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外国游客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东宫门-颐和园正门,门为三明两暗的庑殿式建筑,中间正门供帝、后出入,称为“御路”,两边门洞供王公大臣出入,太监、兵卒从南门北两侧边门出入。匾额“颐和园”三字为光绪皇帝御题。
仁寿殿-宫廷区的主要建筑之一,原名勤政殿,光绪年间改为今名,意为施仁政者长寿。它是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听政的大殿,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变法维新运动的策划地之一。
德和园-园内有中国现存最大的古戏楼,它高21米,分上中下三层。下层天花板中心有天井与上层戏台串通,中层戏台设有绞车,可巧设机关布景,上天入地,变化无穷。
乐寿堂-在颐和园东北面对昆明湖,是慈禧避暑游玩之地。庭中植玉兰,海棠,牡丹等名贵花木。
长廊-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画廊,是中国廊建筑中最大、最长、最负盛名的长廊。
排云殿-慈禧做寿时接受贺拜举行庆典的地方,殿前有排云门,二宫门,两边分列紫霄,玉华,芳辉,云锦四配殿,是颐和园内最为壮观的建筑群。
佛香阁-建于万寿山前山陡坡高21米的巨石台基上。它南对昆明湖,背靠智慧海佛殿,以它为中心的各建筑群严整而对称地向两翼展开,彼此呼应,蔚为壮观。
石舫-在颐和园万寿山西麓岸边,是园中著名的水上建筑。船体长三十六米,用巨大的石块堆彻而成,两层舱楼系木结构,但都油饰成大理石纹样,顶部用砖雕装饰,精巧华丽,为慈禧夏日游玩观赏昆明湖小憩之处。
南湖(门票)岛-昆明湖的东南部,与万寿山遥相对应,岛上建有龙王庙,鉴远堂,月波楼等,假山上的涵虚堂,为岛中的主体建筑,三层望檐阁,是观看昆明湖水军操练的地方。
十七孔桥-园内最大的石桥,长150米,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状如长虹卧波。其造型兼有北京卢沟桥,苏州宝带桥的特点,桥上石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大小共544个。
铜牛-位于昆明湖的东堤,卧伏在雕花石座上,以神态生动,形似真牛著称。据传是为镇压水患而起。牛背上还铸有八十字的篆体,铭文《金牛铭》。
昆明湖西堤-堤上有界湖桥,避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柳桥,合称西堤六桥,其中的玉带桥最为著名。
谐趣园-在颐和园万寿山东麓,是著名的“园中之园”。为慈禧观荷垂钓之所。园中央为荷花池,环池有涵远堂,瞩新楼,知春堂,澄爽斋等十三座楼台堂榭,并用百间迂回曲折的游廊相沟通。室外廊边花木扶疏,竹影参差,山泉急湍,富有江南园林情趣。
苏州街-苏州街又称《买卖街》,在颐和园后湖中部两岸临水列肆。清乾隆时仿江南水乡构筑,帝后常泛舟游遨,店伙均为太监充任。现已成为颐和园娱乐购物的好去处。
颐和园有哪些著名景点
颐和园是我国清朝时代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它位于北京的西郊,距离城区比较近,大概在15公里左右,颐和园整个占地面积有2.9平方千米,这个景点那也有很多的著名景点,那么颐和园有哪些著名景点呢?颐和园的著名景点,1、万寿山,它是燕山余脉,在山上有很多亭台楼阁。2、十七孔桥,地点在颐和园昆明湖,连接东堤和南湖岛。3、四大部州,地点在万寿山后山中部,这里的建筑群是汉藏式的。4、画中游,地点在万寿山西部,这是一座宗教建筑。5、智慧海,地点在万寿山顶高处等。
关于颐和园的简单介绍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占地约290公顷,与圆明园毗邻。
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扩展资料:
颐和园风景游览区
1、东宫门区:_谝煤驮白疃摺U庖淮乔宄实鄞邮抡位疃蜕钇鹁拥牡胤剑ǔ蟪嫉娜适俚詈湍媳背俊⑶薰⒋笙诽ā⑼ピ旱取6畔衷谑且煤驮暗恼牛鞒砰归芟氯坑糜筒拭杌孀叛だ龅耐及浮
六扇朱红色大门上嵌着整齐的黄色门钉,中间檐下挂着九龙金字大匾,上书“颐和园”三个大字,为光绪皇帝御笔亲题。门前御道丹陛上的云龙石雕刻着二龙戏珠,为乾隆年代所刻,是从圆明园废墟(安佑宫)上移来的,它是皇帝尊严的象征。东宫门当年只供清朝帝后出入。
2、万寿山前景区:景区由两条垂直对衬的轴线统领,东西轴线是长廊,南北轴线从长廊中部起,依次为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
万寿山原名金山、瓮山,海拔109米,南依昆明湖,以佛香阁为中心,形成了一组气势雄伟、巍峨壮观的建筑群。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和昆明湖”的石碑,西侧有五方阁和宝云阁。登临山顶,可俯看昆明湖景色。
3、后山后湖景区:位于颐和园最北部,建筑较少,林木葱笼,山路曲折,优雅恬静,与前山的华丽形成鲜明对。一组西藏建筑和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街,布局紧凑,各有妙趣。
4、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水面,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约220公顷。南部的前湖区碧波荡漾,烟波淼淼,西望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湖中3岛上也有形式各异的古典建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颐和园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
颐和园的景点介绍
颐和园坐落于北京西郊,是中国古典园林之首,1998年12月2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全园以西山群峰为背景,建筑群与山湖形势融为一体,景色变幻无穷。全园分3个区域,分别为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玉澜堂、乐寿堂为主体的帝后生活区;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的风景旅游区。
开放时间06:30-18:00,08:30-17:00(园中园)(4月1日-10月31日周一-周日)07:00-17:00,09:00-16:00(园中园)(11月1日-次年3月31日周一-周日)景点位置:北京市海淀区新建宫门路19号。
颐和园著名的景点介绍
颐和园
颐和园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之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距北京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SummerPalace)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为三山五园(三山是指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别建有三园清漪园、静宜园、静明园,此外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统称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
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
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银两(据专家考证,应为500至600万两白银),由样式雷的第七代传人雷廷昌主持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
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许多珍宝被劫掠一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修复。后来在军阀混战、-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49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修缮,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拥有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颐和园有哪些景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介绍,颐和园主要有万寿山和昆明湖所组成,占地面积290.8公顷,水面(昆明湖)面积约占四分之三,约220公顷。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全园大体分为三个区域: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为主体的生活居住区,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等组成的风景游览区。整个景区规模宏大,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
1、东宫门区:在颐和园最东边。这一带原是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包括朝见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东宫门现在是颐和园的正门,它坐西朝东,门楣檐下全部用油彩描绘着绚丽的图案。六扇朱红色大门上嵌着整齐的黄色门钉,中间檐下挂着九龙金字大匾,上书“颐和园”三个大字,为光绪皇帝御笔亲题。门前御道丹陛上的云龙石雕刻着二龙戏珠,为乾隆年代所刻,是从圆明园废墟(安佑宫)上移来的,它是皇帝尊严的象征。东宫门当年只供清朝帝后出入。
2、万寿山前景区:景区由两条垂直对衬的轴线统领,东西轴线是长廊,南北轴线从长廊中部起,依次为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万寿山原名金山、瓮山,海拔109米,南依昆明湖,以佛香阁为中心,形成了一组气势雄伟、巍峨壮观的建筑群。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和昆明湖”的石碑,西侧有五方阁和宝云阁。登临山顶,可俯看昆明湖景色。
3、后山后湖景区:位于颐和园最北部,建筑较少,林木葱笼,山路曲折,优雅恬静,与前山的华丽形成鲜明对。一组西藏建筑和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街,布局紧凑,各有妙趣。
4、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水面,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约220公顷。南部的前湖区碧波荡漾,烟波淼淼,西望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湖中3岛上也有形式各异的古典建筑。
5、佛香阁:位于在万寿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筑在一个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阁高41米,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原阁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后,1891年(清朝光绪十七年)花了78万两银子重建,1894年竣工,是颐和园里最大的工程。阁内供奉着“接引佛”,供皇室在此烧香。
6、长廊: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万寿山,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1992年被认定为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画中的人物画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
7、排云殿:在万寿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原是乾隆为他母亲60寿辰而建的大报恩延寿寺,慈禧重建时改为排云殿,是慈禧在园内居住和过生日时接受朝拜的地方。“排云”二字取自郭璞诗神仙排云山,但见金银台”,比喻似在云雾缭绕的仙山琼阁中,神仙即将露面。从远处望去,排云殿与牌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连成了层层升高的一条直线。排云殿这组建筑是颐和园最为壮观的建筑群体。
8、乐寿堂:是颐和园居住生活区中的主建筑,原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丰十年(1860年)被毁,光绪十三年(1887年)建。乐寿堂面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园内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乐寿堂殿内设宝座、御案、掌扇及玻璃屏风。座旁有两只盛水果闻香味用的青龙花大磁盘,四只烧檀香用的九桃大铜炉。西套间为卧室,东套间为更衣室。室内紫檀大衣柜为乾隆时遗物。
乐寿堂庭院内陈列着铜鹿、铜鹤和铜花瓶,取意为“六合太平”。院内花卉植有玉兰、海棠、牡丹等,名花满院,寓“玉堂富贵”之意。这里的玉兰花很有名,现在邀月门前一株是乾隆从南方移植来的。
9、十七孔桥:坐落在昆明湖上,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用以连接堤岛,为园中最大石桥。石桥宽8米,长150米,由17个桥洞组成。石桥两边栏杆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00多只。
10、石舫:在长廊西端湖边,是一条大石船,取名清晏舫,寓“海清河晏”之意。是颐和园唯一带有西洋风格的建筑。它的前身是明朝圆静寺的放生台。乾隆修清漪园时,改台为船,更名为“石舫”。石舫长36米,船用大理石雕刻堆砌而成。船身上建有两层船楼,船底花砖铺地,窗户为彩色玻璃,顶部砖雕装饰。下雨时,落在船顶的雨水通过四角的空心柱子,由船身的四个龙头口排入湖中,设计十分巧妙。
11、大戏楼:在德和园内,与承德避暑山庄里的清音阁、紫禁城内的畅音阁,合称清代三大戏台。德和园大戏楼是为慈禧60岁生日修建,专供慈禧看戏。高21米,在颐和园中仅次于最高的佛香阁。戏楼共三层,后台化妆楼二层。顶板上有七个“天井”,地板中有“地井”。舞台底部有水井和五个方池。演神鬼戏时,可从“天”而降,也可从“地”而出,还可引水上台。
12、苏州街:是后湖两岸仿江南水镇而建的买卖街。清漪园时期岸上有各式店铺,如玉器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茶楼、金银首饰楼等。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皇帝游幸时开始“营业”。后湖岸边的数十处店铺1860年被列强焚毁。现在的景观为1986年重修。
13、铜亭(宝云阁):铜亭是中国目前尚存的工艺最精致、体量最大的铜铸品之一。建在佛香阁西侧的五方阁院中一座高4米的汉白玉石座上始建于乾隆年间,高7.5米,重207吨。四面有菱花扇。虽为铜制,但完全按照木构架结构而做。东、南、西三面有门,门为四扇格扇门,北面是八扇格扇窗。门窗格扇均有菱花格扇心,帘架上部也有格扇心,所有格扇心均为内外二层。
14、画中游:画中游是万寿山西部一组重要景点建筑。它依山而建,正面有一座两层的楼阁,左右各有一楼,名“爱山”、“借秋”。阁后立有一座石牌坊,牌坊后边的是“澄晖阁”。建筑之间有爬山廊。由于地处半山腰,建筑形式丰富多彩,楼、阁、廊分别建在不同的等高线上,青山翠柏中簇拥着一组由红、黄、蓝、绿琉璃瓦覆盖着的建筑群体,酷似一幅中国山水画。
15、智慧海:是万寿山顶最高处一座宗教建筑。建筑外层全部用精美的黄、绿两色琉璃瓦装饰,上部用少量紫色、蓝色的琉璃瓦盖顶,整座建筑显得色彩鲜艳,富丽堂皇。“智慧海”一词为佛教用语,本意是赞扬佛的智慧如海,佛法无边。该建筑虽极像木结构,但实际上没有一根木料,全部用石砖发券砌成的,没有枋檩承重,所以称为“无梁殿”。又因殿内供奉了无量寿佛,所以也称它为“无量殿”。
16、铜牛:铜牛在昆明湖东岸,十七孔桥东桥头北侧。1755年用铜铸造,称为“金牛”。铜牛是为镇压水患而设。
17、玉澜堂:玉澜堂在仁寿殿西南临湖而建,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建筑。正殿玉澜堂坐北朝南,东配殿霞芬室,西配殿藕香榭。东殿可到仁寿殿,西殿可到湖畔码头,正殿后门直对宜芸馆。1898年,慈禧发动宫廷政变后,曾把主张变法的光绪皇帝囚禁于此。
18、谐趣园:谐趣园在万寿山东麓,是一个独立成区、具有南方园林风格的园中之园。清漪园时名叫“惠山园”,是仿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建。1811年重修后,取“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和乾隆皇帝的诗句“一亭一径,足谐奇趣”的意思,改名为“谐趣园”。园内共有亭、台、堂、榭十三处,并用百间游廊和五座形式不同的桥相沟通。园内东南角有一石桥,桥头石坊上有乾隆题写的“知鱼桥”三字额,是引用了庄子和惠子在“秋水濠上”的争论而来的。
19、四大部州:四大部州在万寿山后山中部,是汉藏式的建筑群。占地2万平方米,因山顺势,就地起阁。前有须弥灵境(现改为平台),两侧有3米高的经幢,后有寺庙群主体建筑香岩宗印之阁。四周是象徵佛教世界的四大部洲----东胜身洲、西牛货洲、南赡部洲、北俱卢洲和用不同形式的塔台修建成的八小部洲。南、西南、东北、西北还有代表佛经“四智”的红、白、黑、绿四座喇嘛塔。塔上有十三层环状“相轮”,表示佛经“十三天”。塔型别致,造型端庄美观。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中间有两个凹凸不平的台殿,一个代表月台,一个代表日台,象征着日月环绕佛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