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旅游景点大全(黟县旅游景点排名)

天气预报 (5) 4小时前

黟县,位于安徽省南部,是古徽州六县之一。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景如画,是游客们探寻古徽州文化、享受田园风光的好去处。下面,就让我为大家详细介绍黟县的旅游景点,让你一次性看遍这个美丽的地方。

一、西递宏村:古徽州建筑艺术的典范

* 西递: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是黟县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这里保存了大量的明清时期建筑,古朴典雅,充满古韵。主要景点有胡文光刺史府、大夫第、敬爱堂等。

* 宏村:与西递并称为“徽州双绝”,同样以明清时期的建筑群闻名。宏村的水系设计独特,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主要景点有月沼、双桥、南湖等。

景点名称 主要景点 景点简介
西递 胡文光刺史府、大夫第、敬爱堂等 明清时期建筑群,古朴典雅
宏村 月沼、双桥、南湖等 古画般的乡村,水系设计独特

二、黟县古城:千年古镇的历史印记

黟县古城是古徽州的中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主要景点有:

* 黟县古城墙:建于宋代,全长约3公里,是安徽省现存最长的古城墙。

* 黟县古城门: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城门楼巍峨壮观。

* 黟县古城街道:保存着大量的明清时期古建筑,古朴典雅。

三、塔川:秋天的童话世界

塔川位于黟县东部,是安徽省著名的摄影胜地。秋天,塔川的枫叶红了,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主要景点有:

* 塔川古村:保存着大量的明清时期建筑,古朴典雅。

* 塔川塔:建于明代,是黟县古城的标志性建筑。

* 塔川水库:湖水清澈,风景如画。

四、渔梁古坝:千年古坝的智慧

渔梁古坝位于黟县东南部,是古徽州重要的水利工程。主要景点有:

* 渔梁古坝:建于宋代,全长约500米,是安徽省现存最长的古坝。

* 渔梁坝公园:公园内有古坝、古桥、古树等,风景如画。

五、其他景点

除了以上这些著名景点,黟县还有很多其他值得一游的地方,如:

* 碧阳镇:以徽派建筑和田园风光著称。

* 南屏村:保存着大量的明清时期建筑,被誉为“中国十大古镇之一”。

* 关麓村:以古朴的明清建筑群和秀美的自然风光闻名。

黟县,一个充满古韵魅力的地方,让人流连忘返。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古徽州的历史文化,感受田园风光的宁静与美丽。快来黟县,开启你的古韵之旅吧!

安徽黟县旅游景点

皖南古村落位于安徽省黟县东部,以西递村、宏村为代表。西递和宏村古民居村落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黟县黄山风景区。西递村占地近13公顷,已有950多年的历史。有3座祠堂、1座牌坊和224座14至19世纪的古宅。西递村很好地保存了典型的明清古村落风貌,被誉为古民居的活博物馆。宏村始建于公元1131年,现有明清古建筑137处。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的典型代表——徽州文化的载体,以精湛的工艺体现了徽州民居的特色。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皖南古村落西递村和宏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皖南古村落成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11年,皖南古村落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宏村和西递是中国皖南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古村落。它们以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精美绝伦的徽州民居、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闻名于世。2000年,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递和宏村古民居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黟县黄山风景区。宏村建于南宋时期(公元1190-1194年)的绍兴。它原是王聚居的地方,延续了八百多年。

黟县旅游攻略景点必去

1、宏村古建筑群

宏村古建筑群位于安徽省黟县城东北11公里处,为明、清、民国时期徽州民居建筑群。保护面积28万平方米,明清建筑有103幢,民国时期建筑有34幢。三面环山,坐北朝南,有南湖书院、乐叙堂、承志堂等及百余幢明清时期民居。

自然山水引入村内,以“牛”的形态布置村内水系,水流穿村,村中及村商形成月沼和南湖,街巷民居傍水而造,以石板铺路,有典型特色。1131年始建村,15-17世纪和18-19世纪两次大规模建造。

2、赛金花故居·归园景区

赛金花故居运用了传统的徽州园林造园方法,叠石假山、古樟千秋、名竹荟萃处处俯仰可拾。闲憩水榭时,喜看红鲤碧波嬉戏,听一曲江南丝竹,心清耳悦,流连忘返。赛金花故居通过赛氏故居、遗物、陈列馆、书斋以及从国内外收集的大量图片资料,再现了赛金花扑朔迷离的一生。

景区内有赛氏旧居、赛金花书斋、用过的水井、海棠花梨花伴月、双桥截春、静寄弄鱼、远风耸逸、环碧秀色等,从人物、历史、文化、旅游角度来看,是一笔宝贵财富。

3、南屏景区

南屏村位于安徽省黟县西南,是一座有千年历史、规模宏大的古村落,因《菊豆》、《卧虎藏龙》等多部著名影片在此拍摄,被称为中国影视村。南屏村有近三百多座明清古建筑,村中有36眼井,72条巷,从村头到村尾二百多米的一条中轴线上,至今保留这八个大小祠堂,这种祠堂群在全省也是仅此一家。

自元朝末年叶姓从祁门白马山迁来后,村庄迅速扩展,明代已形成叶、程、李三大宗族齐聚分治的格局。特别是清代中叶以后,由于三大姓之间的相互攀比,竞争进取,促使南屏村步入鼎盛时期。

4、木坑竹海景区

黟县木坑竹海位于塔川东南1.5公里,距黟城北面15公里,距宏村4公里。漫山的竹林,郁郁葱葱,且前往游玩的游客不多,非常地安静,让人心旷神怡。在气候条件好的情况下,还可见到类似于黄山云海般的景致。是卧虎藏龙竹林打斗地的拍摄地。

木坑以竹海而著名,地处桃源山村东大门。木坑竹海又称“滴翠谷”,此谷纵深约6公里,四面环竹,郁郁葱葱,形如金斗,聚财不漏,风水甚佳。雨后观景,翠竹深处,白云人家;晴观日出,有如黄山云海,翠浪波涛;谷中赏月,仿佛天上人间。

5、黟县宏村奇墅湖水利风景区

位于黟县际联镇宏村,湖内风光秀丽,现正拟开发游艇、划船、垂钓等多项水上旅游活动,建立水上游乐园,并拟新建旅游度假楼、游泳场,修筑部分环湖公路。另外为了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体现林业与旅游业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互利关系。

拟从宏村奇墅湖整个旅游布局着眼,进行开发建设奇墅湖经果林示范基地,为广大林农提供学习经果林栽培示范基地,并以此来推动本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和进步。2006年下半年,奇墅湖大坝因除险加固工程的施工,放干了湖水,终于使湖底沉睡了四十年的奇墅村得见天日。

黟县好玩的地方都在哪黟县旅游景点地图

西递距黟县县城8公里,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公元1049~1054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整个村落呈船形,保存有完整的古民居122幢,现有居民300余户,人口1000余人,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

西递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多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和建筑的设计布局协调。村落空间变化灵活,建筑色调朴素淡雅,是中国徽派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

宏村位于黟县县城东北10公里处,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村落面积约19公顷,现存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古建筑137幢,由于这里地势较高,因此常常被云雾笼罩,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宏村的古建筑均为粉墙青瓦,分列规整。承志堂是其中最为宏大、最为精美的代表作,被誉为“民间故宫”。它堪称一所徽派木雕工艺陈列馆,各种木雕层次丰富,繁复生动,经过百余年时光的消磨,至今仍金碧辉煌。

宏村是一座“牛形村”,整个村庄从高处看,宛若一头斜卧山前溪边的青牛。村中半月形的池塘称为“牛胃”,一条400余米长的溪水盘绕在“牛腹”内,被称作“牛肠”。村西溪水上架起四座木桥,作为“牛脚”,这种别出心裁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提供了方便,而且调节了气温和环境。

●文化遗产价值:

西递西递村始建于北宋,迄今已有950年的历史,为胡姓人家聚居之地。整个村落呈船形,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串村而过,村中街巷沿溪而设,均用青石铺地,整个村落空间自然流畅,动静相宜。街巷两旁的古建筑淡雅朴素,错落有致。西递村现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包括凌云阁、刺史牌楼、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第、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等,都堪称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西递村头的三间青石牌坊建于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四柱五楼,峥嵘巍峨,结构精巧,是胡氏家族地位显赫的象征;村中有座康熙年间建造的“履福堂”,陈设典雅,充满书香气息,厅堂题为“书诗经世文章,孝悌传家根本”、“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的对联,显示出“儒商”本色;村中另一古宅为“大夫第”,建于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为临街亭阁式建筑,原用于观景。门额下有“作退一步想”的题字,语意警醒,耐人咀嚼。西递村中各家各户的宅院都颇为富丽雅致:精巧的花园、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门框、漏窗,石雕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的楼台亭阁、人物戏文,及精美的木雕,绚丽的彩绘、璧画,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是徽派民居中的一颗明珠。

宏村宏村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公元1190—1194年),原为汪姓聚居之地,绵延至今已有800余年。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经常云蒸霞蔚,有时如浓墨重彩,有时似泼墨写意,真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因此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古宏村人规划、建造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是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巍峨苍翠的雷岗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宠大的牛躯。引清泉为“牛肠”,经村流入被称为“牛胃”的月塘后,经过滤流向村外被称作是"牛肚"的南湖。人们还在绕村的河溪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全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古朴典雅,意趣横生。“承志堂”富丽堂皇,精雕细刻,可谓皖南古民居之最;南湖书院的亭台楼阁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深具传统徽派建筑风格;敬修堂、东贤堂、三立堂、叙仁堂,或气度恢弘,或朴实端庄,再加上村中的参天古木、民居墙头的青藤老树,庭中的百年牡丹,真可谓是步步入景,处处堪画,同时也反映了悠久历史所留下的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

西递、宏村背倚秀美青山,清流抱村穿户,数百幢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静静伫立。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睥睨的表情,也有跌窍飞扬的韵致;灰白的屋壁被时间涂划出斑驳的线条,更有了凝重、沉静的效果;还有宗族词堂、书院、牌坊和宗谱。走进民居,美轮美奂的砖雕、石雕、木雕装饰入眼皆是,门罩、天井、花园、漏窗、房梁、屏风、家具,都在无声地展示着精心的设计与精美的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