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大平房镇,相信很多人都会想起那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小镇。这里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还有着现代化的生活气息。大平房镇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小镇,探寻它的历史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一、大平房镇的历史底蕴
1. 地理位置与形成
大平房镇位于我国某省的一个山区,地处偏僻,四周环山。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据史料记载,大平房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距今已有千年之久。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这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军事防御体系。
2. 历史文化
大平房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有许多历史遗迹,如古战场、古村落、古寺庙等。其中,古战场遗址见证了我国古代的战争历史;古村落则保留了古代民居建筑风格,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古寺庙则是当地人民信仰的中心,承载着丰富的宗教文化。
3. 民间传说
在大平房镇,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如“大平房镇的传说”、“白蛇传”等。这些传说丰富了当地的文化内涵,也使得大平房镇更具吸引力。
二、大平房镇的现代生活
1. 经济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平房镇的经济也逐渐繁荣起来。如今,这里已经形成了以旅游业、农业、手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游客们可以在这里体验到丰富的旅游项目,如登山、探险、采摘等。
2. 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大平房镇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道路、桥梁、供水、供电等设施得到了完善。这使得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3. 教育资源
大平房镇的教育资源丰富,拥有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当地政府还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三、大平房镇的历史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1. 历史文化传承
大平房镇在发展现代化的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这里不仅保留了古代民居建筑风格,还将古代文化融入到了现代生活中。例如,在节日庆典活动中,当地居民会表演传统舞蹈、戏曲等节目,传承民间艺术。
2. 旅游产业发展
大平房镇充分利用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通过打造特色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这使得大平房镇在保持历史文化特色的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3. 乡村振兴
大平房镇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等措施,助力乡村振兴。如今,这里已成为我国乡村振兴的典范。
四、大平房镇的未来展望
1. 文化传承与创新
大平房镇将继续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注重文化创新,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精神食粮。
2. 旅游产业发展
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大平房镇将继续加大旅游项目开发力度,打造更多特色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品质。
3. 乡村振兴
大平房镇将继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发展。
大平房镇,一个充满历史与现代气息的小镇,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也能体验到现代生活的便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平房镇会发展得更加美好。
大平房镇地处东经120°16',北纬41°25'。大平房镇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日照充足,日温差较大,降水偏少,无霜期为158天,年平均气温为8.4℃,年平均降水量为489毫米,年平均风速3米/秒,最大冻土深度为1.5米,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镇域有大凌河和老虎山河两条水系,在镇西北的黄花滩村交汇,在镇区东南香么村建设有阎王鼻子水库,库容量为2.7亿立方米,大平房镇交通便利,东西有朝大公路,南北有朱馒公路,距“101”国道仅七公里,锦承铁路在镇域经过有火车站一处,属四等站,年客运量7.5万人次,货运量8万吨。
新的农业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几年来,大平房镇始终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确定了新的农业产业格局,成为朝阳县的粮食主产区。小麦、玉米、旱烟、水稻、小杂粮物产丰富,无公害蔬菜、干鲜果和畜禽产品有着较强的发展优势。已成为当地群众开发致富的主导产业。
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坚持“你发财,我发展”的原则,以项目建设为核心,出台了“三让”(让名、让利、让权)、“四优先”(优先入户、优先入学、优先划拨宅基地、优先办证)、“五不限”(不限身份、不限地位、不限区域、不限产业、不限规模)的优惠政策。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大力招商引资。现有乡镇企业69家,有商贸、建材、运输、加工、修理、餐饮、服务、娱乐等门类齐全的个体私营业户近千家。其中大平房新星机械铸造厂生产的系列产品有150多个品种,产品出口到西班牙、东南亚。年创汇额达40万美元。木材加工厂生产的高科技密度板远销省内外,年利润达30多万元。投资450万元的圣运畜禽屠宰有限公司、液化汽站、朝阳“康佳彩电”销售公司、朝阳五交化公司、烟草经销公司、市铝合金装簧公司、朝阳大药房等20多家企业相继在大平房安家落户。乡镇企业总产值近亿元,税金达100多万元,2002年招商引资额达到了1100万元。
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从1999年开始,大平房镇按照一环、二区、三街、四路、五大建设项、六大配套设施的小城镇建设发展目标,先后投资2500万元,建设楼房近百幢,开发房屋面积24000平方米;完成了“世纪大街”、“凌河路”、“丰田路”、“希望路”的改造,新铺黑色路面20公里;建成环岛转盘一处;装路灯100盏;改扩建能容纳3万人的半封闭农贸市场一外,建设旱烟批发市场、蔬菜批发市场各一个;镇区内商贸小区、工业小区基本形成;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功能齐全的小城镇雏形已经形成。是朝阳县西部经济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文化中心。
大平房镇称得上依山傍水。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有着优越的交通条件。北有锦赤铁路线东西贯穿,镇中心设有三级火车站;东西有朝大北线公路,南北有朱馒线公路在大平房交汇,并与101国道对接。有着充足的水利资源。大凌河和老虎山河在大平房境内交汇;朝阳市重点水利工程阎王鼻子水库座落在大平房境内;两条自流灌渠控制着23000亩水浇地。有着较肥沃的土地资源。全镇有机能耕、水能灌、集中连片,便于集约经营的方田近2万亩;3万多亩二坡地土质相对较好,适应各种作物生长。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有尚需治理的荒山、荒坡、荒沟近8000亩,适应种草,发展畜牧业生产。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全镇青壮劳动力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广大群众善于科技推广与应用。经过多年来的各种形式培训与实践,广大群众积累了丰富的农业实用技术,并较好的应用于生产中。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得到了不断的推广。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