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溪村(桥溪村在哪里)

天气预报 (23) 1个月前

在繁华的都市中,我们总是渴望找到一片宁静的角落,逃离喧嚣,回归自然。而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就有着这样一个被时光遗忘的世外桃源——桥溪村。这里,风景如画,民风淳朴,仿佛让人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年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桥溪村,感受那份独特的韵味。

一、桥溪村的简介

桥溪村位于我国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坐落在美丽的千岛湖畔。这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被誉为“江南第一村”。桥溪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桥溪村的自然风光

1. 桥溪瀑布:桥溪瀑布是桥溪村最著名的景点之一,瀑布从高处飞流直下,气势磅礴。站在瀑布前,仿佛能听到时光的流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2. 桥溪古村:桥溪古村是桥溪村的核心区域,这里保存着大量的明清时期建筑,古朴典雅。漫步在青石板路上,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

3. 千岛湖:桥溪村背靠千岛湖,湖水碧波荡漾,湖岛星罗棋布。在这里,你可以乘船游览,欣赏湖光山色,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三、桥溪村的人文风情

1. 桥溪村民:桥溪村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正宗的农家菜,感受浓浓的乡土气息。

2. 桥溪村的文化活动:桥溪村每年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庙会、赛龙舟等。这些活动既展示了当地的文化底蕴,又增进了村民之间的感情。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春节期间 庙会、舞龙舞狮、放鞭炮等
夏季 赛龙舟、钓鱼比赛等
秋季 秋收节、丰收庆典等
冬季 滑雪、打雪仗等

四、桥溪村的旅游攻略

1. 交通:从杭州出发,乘坐高铁或汽车到达淳安县,再转乘公交车或出租车前往桥溪村。

2. 住宿:桥溪村附近有许多农家乐,价格实惠,设施齐全。

3. 美食:桥溪村的农家菜独具特色,如土鸡、土鸭、野菜等。

4. 购物:桥溪村的手工艺品独具匠心,如竹编、木雕、土布等。

桥溪村,一个被时光遗忘的世外桃源,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内心的宁静,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如果你厌倦了城市的喧嚣,不妨来桥溪村走一走,感受那份独特的韵味。相信这里的美景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桥溪村的历史沿革

明万历年间,源自客家中转站——福建宁化石壁村的朱陈两姓人家,筚路蓝缕,辗转搬迁,先后来到桥溪村繁衍生殖,400多年的宁静乡村生活,营造出如今远离喧嚣的这一方绿洲;而不甘寂寞的游子们走出山村,打拼了一番事业后落叶归根,使这里又产生了不逊于他处的客家民居建筑群落。村里平时都很安静,村口、村里的小路旁,种着李花、梅花、桃花等各种各样的果树,春天来到的时候,梅白桃红,一茬一茬地开着,小溪流水就在身边响着,那感觉让人有如回到远去的童年。

桥溪村村口有一小片树林,叫五彩林,其中有国家2级保护的珍稀古树红楠木、白桂木,以及迄今发现的广东最大的青蓝木,胸径达3.3米。这些树木不但珍奇,而且叶子颜色各不相同,红的奔放,绿的葱翠,黄的典雅,在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花儿配合着,成为村中田园风光优美亮丽的点缀。流水、山林、老屋,一个大山里的古村落,今天仍然继续它平静而朴实的生活,第一眼看见它,就有一股欢喜从心底深处冒起,怪不得古人会说“小隐隐于野”,桥溪村,就是一个适合隐士居住的诗意栖息地。最让人喜欢的是那一溪流水,脉脉流淌,配合着错落有致的树林,即便是在夏日正午,也林荫蔽日。房子沿着山势筑在高处,只有一条小石桥,一条小小的土路,引人望向露出树林一角的民房,背靠五彩林,仰望白云出岫,遐想深处人家,这不就是让人向往的隐士生活嘛。从村口至村中,有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筑有不少。其中村中朱氏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历时12年才竣工的“继善楼”,就是其中的翘楚。继善楼是一座典型的二层夯筑的杠式围楼,不但规模比较大,有七杠之多,而且内部装饰甚为精致,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存在这样一座华丽的大屋,确实让人有些意外。

桥溪村的简介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南塘镇桥溪村位于南塘镇政府驻地南塘圩南部。东界于都县罗坳镇,南连吉埠镇石石含村,西毗吉埠镇箬内村,北邻犁源村。村委会驻地桥溪自然村,距镇政府驻地南塘圩9公里,距赣县人民政府驻地梅林49公里,丘陵地貌。。耕地面积1025亩,其中水田948亩,旱地77亩,人平耕地0.46亩。山地面积1180亩。农作物主种水稻。山上盛产茶油、杉树、竹。村民喜饲养猪、牛、鸭等。

桥溪村的客家民居现“羊城八景”

步入桥溪古韵景区,最显眼的便是沿山而建的数幢客家式古建筑。在茂盛植被的掩映下,这些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建筑们光彩依然不减当年。据了解,景区内拥有明、清时期兴建的16座客家传统民居建筑,至今仍然保存完好。景区内最有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筑当属继善楼。据了解,这幢客家式民居由该村朱氏十八世祖琪源公等五兄弟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动工兴建,于民国三年(1914年)落成,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站在继善楼大门前,墙壁上土改时期留下的“不准地主恶霸抬头,只许穷苦人民翻身”的字样仍然清晰可见,红色的“公”、“忠”字则是文革时留下的历史印证。继善楼正门门联上书:“继志述事,善邻亲仁”。梅州雁南飞茶田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谢伟志告诉记者,这幢楼是朱氏兄弟继先父维乾公在村中兴建宝善楼、宝善家塾后,为秉承父志而兴建的,“继善楼”也因此而得名。步入大堂,雕饰精美的门窗、廊柱随处可见。其中一大看点是“羊城八景”。“朱氏先辈当年在广州、香港、印尼等地主要从事贸易和药材生意,他们把美丽的羊城八景画在自己的家里面。”谢伟志如此解释“羊城八景”在这座客家古民居中出现的原因。在“鹅潭印月”壁画上,刻画的是100年前广州白鹅潭一带的景色;“石门返照”,表现的则是位于西江与流溪河汇合处的广州市石井镇的繁荣景象。在二楼一处厅堂内,记者见到了一副诡谲的景象:近百只蝙蝠栖息于厅堂梁柱上。谢伟志告诉记者,这里被称为“百福堂”,取蝙蝠的“蝠”谐音之意。这一百只蝙蝠在每年的3至11月就居住在这里,冬季才回山洞过冬。除继善楼之外,同样由朱氏后人留洋后回来兴建的世德楼、宝善楼等,以及由陈氏人家建的仕德堂,亦是该村落中典型的客家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