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颖,这座位于河南省许昌市的小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对于很多外地游客来说,临颖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那个“临颖之战”的历史故事上。其实,临颖的魅力远不止于此。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临颖的天气,探寻这座城市的四季变幻。
一、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春季,是临颖最为迷人的季节。这个季节,临颖的天气温暖宜人,阳光明媚,微风拂面。这个时候,临颖的街头巷尾,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
气温 | 降水 | 天气特点 |
---|---|---|
10-20℃ | 10-20mm | 温暖湿润,春暖花开 |
在这个季节,临颖的气温逐渐回升,平均气温在10-20℃之间。降水量也逐渐增多,但并不会影响人们的出行。这个时候,临颖的街头巷尾,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桃花、梨花、杏花……各种花卉竞相绽放,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二、夏日炎炎,绿意盎然
夏季,是临颖最为炎热的季节。这个时候,临颖的气温高达30℃以上,阳光毒辣,酷热难耐。这并没有阻挡临颖人民的生活热情。
气温 | 降水 | 天气特点 |
---|---|---|
30-40℃ | 20-50mm | 炎热潮湿,绿意盎然 |
在这个季节,临颖的气温逐渐升高,平均气温在30-40℃之间。降水量也相对较多,但并不会影响人们的出行。这个时候,临颖的街头巷尾,到处都是绿意盎然的景象。树木茂盛,花草繁盛,为这座城市带来了一片清凉。
三、秋高气爽,硕果累累
秋季,是临颖最为宜人的季节。这个时候,临颖的气温适中,阳光明媚,秋风送爽。这个时候,临颖的街头巷尾,到处都是硕果累累的景象。
气温 | 降水 | 天气特点 |
---|---|---|
15-25℃ | 5-15mm | 秋高气爽,硕果累累 |
在这个季节,临颖的气温逐渐降低,平均气温在15-25℃之间。降水量相对较少,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这个时候,临颖的街头巷尾,到处都是硕果累累的景象。苹果、柿子、葡萄……各种果实挂满枝头,为这座城市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四、冬日暖阳,银装素裹
冬季,是临颖最为寒冷的季节。这个时候,临颖的气温降至零下,雪花纷飞,银装素裹。这并没有影响临颖人民的生活热情。
气温 | 降水 | 天气特点 |
---|---|---|
-10-0℃ | 5-10mm | 寒冷干燥,银装素裹 |
在这个季节,临颖的气温逐渐降低,平均气温在-10-0℃之间。降水量相对较多,有利于缓解干燥的气候。这个时候,临颖的街头巷尾,到处都是银装素裹的景象。雪花飘落,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浪漫的气息。
总结
临颖的天气四季分明,各有特色。无论是春暖花开的春天,还是夏日炎炎的夏天,亦或是秋高气爽的秋天,以及冬日暖阳的冬天,临颖的天气都让人流连忘返。这就是临颖,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一座让人向往的城市。
临颍到郑州火车站目前没有直达的火车路线,但有多条中转路线可供选择。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方案及其相关信息:
方案一:通过K600次列车中转。乘客可以先从临颍乘坐K600次列车到达长葛,然后再从长葛中转其他列车(如K4110,但需注意最近查询中未查询到该车次信息)到达郑州。此方案可能需要乘客关注列车运行动态,以便及时调整中转计划。
方案二:通过K227次列车中转。乘客可以从临颍乘坐K227次列车到达许昌,然后从许昌中转G7947次列车到达新郑机场站。新郑机场站离郑州市区较近,乘客可以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前往郑州市区。此方案需要两次中转,但车次较多,选择相对灵活。
方案三(另一种通过K227次列车中转的路线):与方案二类似,也是从临颍乘坐K227次列车出发,但中转的站点和到达的郑州周边站点可能有所不同。乘客需要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和行程安排选择合适的路线。
方案四:通过K225次列车中转。乘客可以从临颍乘坐K225次列车到达漯河,然后从漯河中转G340次列车直接到达郑州东站。此方案相对直接,且郑州东站是郑州市的主要铁路客运站之一,交通便利。
为了获取最准确和最新的时刻表信息,建议乘客直接查询铁路官方渠道或相关旅行应用。这些渠道通常会提供实时的班次和票务信息,帮助乘客更好地规划行程。同时,乘客也需要注意列车运行动态和天气情况等因素对行程的影响,以便及时调整计划。
临颖县春播玉米时间,是4月中下旬。
玉米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1、选地:种植玉米要选择排灌方便、便于管理、PH6.5至7、土壤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过酸、过粘和瘠薄的土壤都会使玉米生长不良。肥沃的土壤可以为玉米生长提供充足的养料,为玉米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2、整地:选地后进行深耕耙平,耕翻深度一般要达到25cm以上,以达到“地平、土细、墒足、肥高”的整地质量要求。秸秆还田和绿肥地要切茬,翻埋良好。结合整地,按每亩腐熟农家肥1000kg、豆饼50kg和过磷酸钙50kg做基肥条施于沟内。为了排灌方便,结合整地还应开沟作畦,修好四面排水沟。要求做到畦平沟直,沟沟相通,排灌畅通。
二、选种催芽
1、选种:选择品质优良、抗病能力强、丰产、适合本地种植的种子是高产稳产的基础。
2、催芽:种子在播前要先晒种,放在太阳光下晒3至4个小时就行。然后放在温水中浸泡催芽,水温控制在50至55℃,浸泡大约15分钟。泡好后冷却6至8小时,用清水冲洗1至2次即可播种。
三、播种技术
1、播种时期:玉米的播期需要根据玉米的用途和土地使用情况来确定,一般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即可播种。平坝、浅丘地区一般3月中上旬播种;深丘、中低山区一般以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育苗为宜,以利于缩短麦玉共生期,培育壮苗。
2、育苗:采用肥球育苗或玉米专用育苗盘育苗。保持营养土结构疏松,且配合一定比例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少量过磷酸钙,切忌添加尿素或碳酸氢铵,以防烂种。每个肥球或方格放1粒种子,育苗数量应按照需要再增加20%,以备查漏补缺。播后盖上肥细土1至2厘米,用清水喷湿盖膜保温。
3、移栽:移栽前应选在晴好天气,将地膜亮脚通气炼苗1至2天后,逐步揭膜炼苗1至2天。待幼苗2叶1心时开始移栽,严禁栽老苗、大苗。栽后用清便水一瓢两窝浇“定根水”,适宜密度为3500至4000株/亩。后期可根据出苗情况及时进行间苗、补苗。
四、需肥规律
1、玉米是需肥较多的高产作物,对氮、磷、钾需求量最多,全生长期对三要素的吸收量以氮最多,钾次之,磷较少,其次是钙、镁、硫、硼、锌、锰。因此玉米的施肥以增施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在抽穗期多施加含磷钾元素的肥料,促使更好的接穗。
2、玉米施肥应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基本原则。基肥最好是优质腐熟农家肥或翻压绿肥等有机肥。施肥量和施肥方法还要根据产量指标、土壤肥力基础、肥料种类、种植方式、品种、密度等综合运用。
五、田间管理
1、定苗、间苗:遵循“去弱留强,间密存稀,定向、留匀、留壮苗”的原则。玉米在三叶期丛苗疏开,5叶时可按株距定苗,要拔除病苗、弱苗、异株,留健壮苗;若遇缺苗断垄的地方,相邻处要留双株补苗,并浇足定根水,保证幼苗成活。若缺苗过多,可用补播种子的办法解决。
2、中耕除草:玉米苗期可进行1至2次中耕,并结合施肥,适当培土。中耕的深度要求做到苗旁浅、行中深,定苗前浅,定苗后深,同时注意对病虫害的防治。
3、水肥管理:苗期若缺水,应及时进行灌水,宜沟灌。玉米惧怕水涝,生长期在多雨、土壤潮湿、积水的情况下,开及时深沟排积水,改善土壤通气条件。肥料运筹为轻施苗肥、重施穗肥、补追花粒肥。施肥方式为沟施或穴施,施后埋土浇水,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立春节气的物候
立春节气的物候,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节气就是立春节气,二十四节气中,数立春为开端,万物复苏的节气,是新一年农耕的开始。以下了解立春节气的物候及相关内容。
立春节气的物候1节气释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
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也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
物候特点
我国古人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向水面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背负着浮在水面。
“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事”。立春花信为: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迎春,百花之中开花最早,迎来春天;樱桃,又称含桃,春初开白花,繁英如雪;望春,又名紫玉兰,花蕾还有一个人们熟知的中药名字“辛夷”。
自小寒至谷雨的八个节气中的“二十四番花信风”,不仅反映了花开与时令,人们还利用这一物候特点掌握农时安排农事。
气候农事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笔下的立春。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正如词人说描述的,即使在江南,也是余寒未尽,对于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立春只是春天的前奏,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春天并没有真正到来。
在气候学中,春天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当平均气温上升到10℃时,在物相上即为冬季结束,春季开始。按照这个标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春季多始于3月下旬到4月上旬。
“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时节,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土地逐渐化冻,耙耢保墒就提上重要日程,备耕春耕陆续开始。北方地区顶凌耙地、送粪积肥、兴修水利,开始春耕准备。在温润的南方多地,人们紧抓“冷尾暖头”及时下种。
这一时节天气过暖并不利于冬小麦的生长。因为气候过暖,麦苗会提前返青,但“乍暖还寒”“倒春寒”的天气会让返青的幼苗遭遇冻害,停止生长或者死亡。对农事来说,这个时节要防范大风、寒潮以及干旱,要注意倒春寒影响。
民俗文化
立春之日是一年四季时之始。在古代,立春是重要的祭祀节日,也是劝农备耕的重要时节,后逐渐演变为流传千年的各种民俗,如演春、迎春、打春、咬春等。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迎春在立春前一日进行。
打春:民间扎春牛,用鞭打之,谓之打春。
咬春:要吃春盘,春饼,春卷,春盒,吃生菜,吃萝卜,谓之“咬春”。
立春节气的物候2立春有什么讲究与禁忌
1、句芒神
在“立春”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的历史悠久,至少在3000年前,就已经出现。当时,祭祀的句芒亦称芒神,是主管农事的春神。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
2、鞭春牛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另外还有采茶祭春牛活动,湖北地区还举行龟子报春活动。
3、咬春
立春时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等,每逢立春世界,街市上都有不少叫卖春卷的小贩。此处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过去认为咬春就是吃萝卜,其实也包括吃春饼;二是所谓讨春就是迎春之意。为什么要吃萝卜呢?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
4、祭祖
在许多地区,立春要祭祀祖先。如广东《新安县志》载:“民间以是日有事于祖祠。在立春时供奉祖先的食品也较特殊。河南《汝阳县志》载:设春宴,啖春饼,荐卜、梨。”临颖县志把立春祭祀称为咬春。
5、躲春
在传统民俗学上,到了立春这一天就该躲春。因为立春这天气候开始交接,新的气场会对部分人群有不利的影响,更甚者会影响一年的运气,所以躲春的习俗就出现了。。传统留下来的习俗,每到立春这一天不能有口舌之争、必须要和和睦睦、心平气和地迎接这一天。更有一些地方习俗里面,躲春这一天不宜搬迁、看望病重患者及参加丧事等,以免招惹晦气,影响一整年的运气。
6、拜太岁
中国有迎太岁的习俗,把太岁想象成了值班的神,迎太岁就能平安富足。作为一种传统习俗,目前“拜太岁”这一活动在中国的北京、广州、台湾、香港等地以及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十分盛行。那么什么时候是太岁当值之时呢?从古代传统的干支纪年规则上来讲,那就是立春之时就是新旧太岁进行交接之时。
立春的禁忌
1、立春之日不看病
如果看病就意味着一年都没有好运气,这个说法不过是想讨个好彩头。
2、立春之日不理发
俗话说:发乃人身之草木,立春回暖,草木出生,刚出生的草木去损害,这是不合天地运行草木生长之理的。
3、立春之日不能躺着
春暖大地,这是万物初始的时候,人也应该有一个好的精神面貌来迎接春的复苏。建议大家去田间或者公园走走,吸收新鲜空气,感受活力与自然,为自己的新年讨个吉利。
4、忌讳吵架、不口出污秽言语、不要做口舌之争,和和气气,喜迎春之至
新面貌,一个好的心情,好的开始才能迎来来年的和和美美,顺顺利利。
5、立春之日莫搬迁
搬家不要选择在四立八节之上,因为这是气节交接之时,气息驳杂,搬迁自然不宜,一年之始,不宜动荡。
6、立春这一天,出嫁了的闺女不能回娘家
古时女子出嫁便是婆家人了,那就不能把婆家的运气带回娘家。
立春习俗
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这个节令与众多节令一样有众多民俗,有迎春行春的庆贺祭典与活动,有打春的.“打牛”和咬春吃春饼、春盘、咬萝卜之习俗等。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历朝历代的迎春仪式隆重而浩大。此时的立春已经超过了农历24节气只标示节令与气候的功能,而是已经被当成一个节日了,因此在历史上便演化出了许多围绕立春而举办的活动及民俗,如“春娃”、“春鞭”、“春卷”、“打春”、“春酒”、“春牛”等等。
咬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盘、吃春饼、吃春卷、嚼萝卜之俗,一个“咬”字道出节令的众多食俗。春盘春饼是用蔬菜、水果、饼饵等装盘馈送亲友或自食,称为春盘。
立春节气的物候3节气特征现象
干支历法是上古文明的产物,上古历法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立春”,地域分界线在今广西桂林到江西赣州一线,当节气立春时,那一线以南地区,已有春的气息了。立春是一个略带转折色彩的节气,这种转折在全国范围并不是十分明显,但立春后白天渐长,意味着最严寒的时期基本过去,天气开始逐渐回暖,万物渐次复苏。在南方岭南,早春的气息已扑面而来;而在北方,立春,更多只能说是春天的前奏,并没进入春天。
气候变化
立春不仅是干支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而且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鸟语花香,也意味着万物生长、春耕播种,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
立春节气的谚语
立春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无处放。
立春热过劲,转冷雪纷纷。
两春加一冬,无被暖烘烘。
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春脖短,早回暖,常常出现倒春寒。
春脖长,回春晚,一般少有倒春寒。
打春人,不冻水。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
立春赶春气。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