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镇(白鹿镇中法风情小镇)

白鹿镇,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心生向往。它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这里有着独特的民俗风情,古老的建筑,以及那潺潺流淌的河水。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走进白鹿镇,感受这个美丽的地方。

一、白鹿镇的来历

白鹿镇历史悠久,其来历有着许多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一个说法是:很久以前,一位名叫白鹿的仙人在此修行,他骑着一只神鹿,每天在镇上穿梭,为民造福。后来,白鹿成仙升天,留下了一只神鹿,镇子也因此得名。

二、白鹿镇的风光

白鹿镇地处江南水乡,自然风光旖旎。以下是白鹿镇的一些主要景点:

景点名称 景点简介
白鹿寺 建于唐代,是白鹿镇的标志性建筑,寺内供奉着白鹿仙人像。
白鹿桥 历史悠久的古桥,连接着白鹿镇两岸,是古镇的一道靓丽风景。
白鹿湖 镇内最大的湖泊,湖水清澈,四周绿树成荫,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白鹿古镇商业街 古镇商业街两旁商铺林立,售卖着各种特色商品,是品尝美食、购买纪念品的好地方。

三、白鹿镇的民俗风情

白鹿镇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

民俗活动 活动简介
白鹿庙会 每年农历二月二,白鹿镇都会举行盛大的庙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白鹿龙舟赛 每年端午节,白鹿镇会举行龙舟赛,弘扬传统文化。
白鹿舞狮表演 白鹿镇有着悠久的舞狮传统,每年春节期间,舞狮队会进行精彩的表演。

四、白鹿镇的美食

白鹿镇的美食独具特色,以下是一些不容错过的美食:

美食名称 美食简介
白鹿糕点 以糯米、红豆、糖等为主要原料,口感细腻,甜而不腻。
白鹿豆腐花 以黄豆为原料,口感滑嫩,是白鹿镇的特色小吃。
白鹿糖藕 以藕、糯米、糖等为主要原料,香甜可口,是白鹿镇的特色美食。

五、白鹿镇的住宿

白鹿镇的住宿条件十分优越,以下是一些推荐酒店:

酒店名称 酒店简介
白鹿宾馆 位于白鹿镇中心,设施齐全,环境优雅。
白鹿水乡度假村 靠近白鹿湖,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白鹿民宿 位于白鹿镇古街,装修古朴,充满江南水乡风情。

白鹿镇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这里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俗风情,丰富的美食,以及优越的住宿条件。如果你想要体验江南水乡的魅力,不妨来白鹿镇走一走,感受这里的宁静与美好。

白鹿镇属于哪个县

白鹿镇属于合江县。

白鹿镇东与江津塘河镇毗邻,南面与甘雨镇、榕山镇连接,西与榕山镇接壤,北面与江津石蟆交界,属于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镇鹿镇人民政府距合江县城22千米,总面积77.12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白鹿镇有户籍人口37902人。

清顺治二年,白鹿镇境域建白鹿场。1992年,水竹、马庙、白鹿3乡合并为白鹿镇。截至2020年6月,白鹿镇下辖1个社区、8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地大山村。白鹿镇鹿镇东与江津塘河镇毗邻,南面与甘雨镇、榕山镇连接,西与榕山镇接壤,北面与江津石蟆交界,镇人民政府距合江县城22千米,总面积77.12平方千米。

合江县的气候特征

合江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型,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357天。常年平均气温18.2℃。北部浅丘和部分谷地18-18.3℃,积温6570-6670℃;中部深丘地区16.7-18.1℃,积温6090-6630℃;低山区海拔300-700米之间,常年气温15.9-18.1℃;中山区海拔700-1700米之间,常年气温15.3-9.9℃。

合江县的河谷积温6600℃左右,1600米高度积温3800℃左右。从北到南气温由高到低,相差801℃,积温相差3000多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白鹿镇

白鹿镇白鹿历史

白鹿镇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清朝时期,当时它隶属于石门里八甲。随着时代变迁,民国时期这里设立了白鹿乡,1958年转变为公社,然后在1983年恢复乡级建制,直到1992年,正式发展为一个城镇。白鹿镇坐落在县境北部,靠近东溪河东岸,距离县府中心大约31公里的距离。其行政区域面积广阔,达到91平方公里,人口总数大约为1.3万人。

省道川陕公路途经白鹿镇,为当地交通提供了便利。该镇下辖12个村级行政委员会,包括大坪、后坪、燕子、上庄、石院、油桐、三墩、高坪、香树、九营、蹇家和大干,以及两个社区委员会,白鹿和松木。农业是白鹿镇的主要产业,主要种植玉米、小麦和薯类等作物。此外,镇内还有一些特色农产品,如生漆、核桃和板栗,为当地经济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白鹿镇境内的荆竹峡,一处拥有汉代悬棺24具的历史遗迹,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不仅展现了白鹿镇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吸引游客和学者前来探索的重要景点。

扩展资料

鹿镇位于四川省彭州市北部、白鹿顶东南、白鹿河上游,距彭州市区36公里,东部与什邡市接壤。白鹿镇幅员面积78.8平方公里,属山区和林地。白鹿镇动植物资源丰富,分布有多种珍稀动植物品种;气候凉爽宜人,年平均气温12摄氏度;矿产资源以煤炭、石灰石为主,蕴藏量较大。

白鹿镇的特色景点

领报修院又称上书院,位于彭州市白鹿镇以北2.5公里回水村,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有着100年的历史。据《白鹿乡志》和《彭县志》记载,1860年,成都天主教洪主教(洪传广,一说洪广化)来白鹿时结识了咸丰初年由广汉迁至白鹿的朱元璋后裔朱益淳(也叫朱应纯),并洽谈把白鹿作为传教基地。1865年,购朱建虎的院宅修建天主堂(现白鹿街区银杏广场上),后在白鹿河对岸今白鹿中心学校中学部修建“备修院”(俗称“下书院”);光绪九年(1884年),成都主教杜昂派谷布兰到白鹿重修备修院,落成后定名“无玷书院”。随后,1895年在白鹿镇以北的回水村地界,开始动工兴建“中修院”,1908年修院竣工,历时13年,初定名为“圣母领报修院”,简称领报修院,俗称上书院,民国21年(1932年),改名为神哲学院。自此,彭州白鹿镇领报修院就成为西南地区培养高级神职人员的重要场所——传教士大学。当时的高级神职人员需要学习:拉丁语的语文、作文、地理、历史、罗马战争史、波斯战争史、哲学、逻辑学、本体学、形而上学、宇宙学、心理学以及伦理神学、论理神学、圣经和教会的法典、礼仪、历史等。比研究生还要学习的多。

当时的“领报修院”与西方的教堂相似,主建筑高大挺拔,共有三层,总面积达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法式的穹顶、过厅和雕花外饰,给人以宏伟壮观的感觉。整个书院坐西向东,修建在半山腰的山坳里。四周九座山峰呈弧形排列,老百姓称为“九龙归位”。前有白鹿河蜿蜒而过,青山绿水,风水极佳。远观,青山环抱之中,白色的立柱和灰黑色的屋瓦,显示书院别具一格的中西合璧式的建筑风格。既有典型欧洲罗马式和哥特式建筑的特征,又兼有中国四合院落的结构。

书院内,正面主楼南北横列长达120米,径深16米,楼高三层,层高约5米,底层依山坡而建,为储藏室,二层有走廊贯穿主楼。

从主楼正门沿环型石梯拾级而上,大门门额上的字迹清晰可见:“SEMINARIUM ANNUNTIATIONIS”。SEMINARIUM为拉丁语,直译为“育种田”或“苗圃”,意译为“修道院”,也有译作“神学院”,简称“修院”。

穿越门厅进入四合院天井,天井南北宽约60米,东西长约22米。主建筑礼拜堂高大挺拔,法式的穹顶、过厅和雕花外饰,给人以宏伟壮观的感觉。礼拜堂两旁的人字型侧屋于1934年被泥石流冲毁。

南北两侧厢房高度与主楼齐平,均为二层建筑,内外两侧皆有走廊。上层共计60余间约十平方米大小的房屋,作为修生单人寝室用。下层则是教室、办公室、厨房、面包房等等,全系木质结构。

地震后,几乎全部损毁,国家文物局于2009年开始修复,现已基本完成。因为是按照文物修复方式重新恢复,基本重现了上书院当时的原貌。

领报修院整体建筑依山而建,规模宏大,气势恢弘,结构严谨,风格独特,别具一格,白色巨型建筑在山林间英姿飒爽,令瞻仰者、观赏者无不赞叹其建筑的气派、精美和壮观。

领报修院曾是一座集教学、灵性修养、祈祷、生活于一体的四合院式建筑群,具有独特的罗马式与哥特式混合建筑风格。修院正门的门檐镌刻着一排法文和完工的年份(1908),法文含义是“圣母领报修院”。修院教堂的牌坊独耸于四合院之间,由厚厚的大理石建造。教堂内是木架结构,由十余根圆柱支撑着筒型拱卷顶。教堂上端由祭台、祭房、厢房组成,呈拉丁十字型,高大气派的窗户以彩色玻璃装饰,更显耀眼夺目。门庭、柱沿均为罗马式和哥特式混合建筑风格。四合院分为两层,上层有100余间分为两排的修士单人寝室,中间为走道,下层是教室、办公室、活动房、厨房、面包房,均为木质结构。四周双层木楼吸收中式古建筑技术之精华,建筑内的楼阁、走廊、窗格线条、墙面颜料搭配以及工匠技巧都是现代建筑望尘莫及的。四合院沿广场三方以圣母大教堂为中心,以体现圣母领报之深刻含意。最下层因地势而建作为地下储藏室。特别是楼外巨型的弧形步梯从地面延伸至二楼,更显恢宏气势之特色。 1865年建设于现银杏广场,解放后,迁址重建。512地震损毁后,按统一规划,迁建至现水观村,依旧是白鹿镇天主教信教民众的宗教活动场所。

国家地质森林公园

上世纪20年代,老一辈地质学家首次在龙门山脉发现飞来峰,多为距今约二、三万年前青藏大冰盖的冰川漂砾,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重大地质科学奇观和自然景观,极具科学价值,属“世界级地质科学遗产”。

已发现溶洞上百个,是飞来峰中岩溶发育最典型、完整的一处,也是不可多得的“石炭系”、“二叠系”地层压覆“新第四系”地层的可见之地之一,国内外知名度高,旅游观赏性强,并具有极高的科研、科普、教学、考察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飞来峰主要包括三处。尖峰顶飞来峰,地处彭州市白鹿镇北部地带,并与什邡市交界,面积25.5平方公里,为龙门山飞来峰群面积最大的飞来峰,地貌形态突出,山脚冒水洞(位于白鹿镇三河店村)接触关系清楚,冒水洞附近林茂谷深,有溶洞暗河深不可测。卧牛坪飞来峰,位于白鹿镇西南,面积2.9平方公里,其特征是飞来峰和溶蚀洼地发肓,峰丛林立,山形似卧牛,故得其名。溜沙坡飞来峰,位于白鹿镇的白鹿顶以北,面积1.25平方公里,其特征是飞来峰体较为清晰,但构造接触露头不很明显。

除了飞来峰群还有众多的岩溶景观。景区内岩溶景观风格独特,多是飞来峰岩体发育起来的,在塘坝村9.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有大小峰丛40余座,洼地漏斗数十处,较大溶洞20余个,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外侧峭壁和各条沟谷的两旁,溶洞密度大于10个/平方公里。塘坝子岩溶洞多以小型为主,大中型洞穴主要有:五龙洞、硝洞、黑乌鸦洞、芦仙洞、钟鼓洞、神仙洞、石象洞、豹子洞、响黄洞、毛狗洞、五爪洞、朝天洞等。溶洞长数十米至一、二百米,最长可达700米,有石笋、石钟乳、石幔、石柱、石瀑等各种造型景观。塘坝子溶洞被称为离成都最近的溶洞,其中,五龙洞是已经开发的第一个溶洞,还有一个被誉为川西最壮观的圆形天坑,进入之后让人恍若进入世外桃源。震后的塘坝子景区还处在植被稳定、恢复建设过程。

据北宋《太平御览》记载:(南朝)宋元嘉九年(433年),有樵人逐鹿,所趋限绝,进入石穴,行数十步,豁然平博,问是何所?人答云:“小成都”。后为求之,不知所在。此段颇具《桃花源记》风采的文献,成为塘坝村区域利用地质奇观打造汉唐古风的缘考。更加上历史悠久的道教二十四治之一的漓沅治恢复之后,地质奇观与人文历史相得益彰,塘坝将会成为白鹿发展的第二个腾飞。

白鹿欧式风情街区

通过呕心沥血倾情打造的场镇核心景区,是体现白鹿风情小镇的标志。如今,重建后的白鹿法式小镇凤凰涅槃,采用中世纪法式建筑风格,自然而然的延续了原味法式风情。全镇设计与规划以普罗旺斯区的法国小镇为原型,注重原汁原味的体现,同时结合白鹿镇地形地貌,以坡地、草地、广场、街道等多项细节表现出法兰西民族的浪漫情怀。一户一景的精心设计,各不相同的墙面石材配以圆拱形花窗,更显温婉细腻,白色的立柱和彩色的屋瓦,映射出浪漫情怀。整个法式风情小镇,将为游客提供纯正法式体验。红酒屋、面包房、咖啡馆、法国手工艺品等,让每一位游客不用出国,就能感受到法国生活的趣味所在。街区虽小,但雕塑、广场、喷泉却无一不透露出温馨与浪漫。 5.12大地震发生时,白鹿镇九年制义务学校—中心学校周围建筑物几乎都在地震中倒塌,唯独两栋教学楼屹立不倒,该校1000多名师生全部安全撤离。如今“史上最牛的学校”,

最牛教学楼和前面这栋楼,本来是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两座教学楼,地震发生后,靠山的教学楼由于断层的相互作用,向上抬升了3米,但楼梯依然稳健,仅轻微受损,白鹿中心小学1046名学生因此得以安全撤离。所以我们称之为史上最牛教学楼。“来白鹿,住民宿”。从喧嚣中走来,邂逅了浪漫的欧风小镇,这时的你可以停下脚步,找一家别致的民宿小住一夜,好客的主人正坐在门边的小凳上向你挥手。不同的民宿组团以不同的文化主题打造,佛教文化、巴蜀文化、天主教文化、道教文化,不管你是想感受与众不同的异域文化,还是想体验纯正的乡村风情,这里总会有一个适合你的“家”。

白天,你可以沏一壶茶坐在农家小院享受一下午的慵懒时光;晚间,享受着主人精心准备的农家饭菜,听着主人讲诉这座山林小镇的故事,等待一宿安稳的睡眠;夏日,坐在明澈的河水边,消遣清凉假日;冬天,站在清爽的庭院里,欣赏银妆素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