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亭镇,一个听起来颇有韵味的地方。坐落在我国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古镇,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一、古镇的历史
艾亭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距今已有1300多年。据传,唐朝时期,这里是一个重要的驿站,往来官员和商旅在此歇脚、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艾亭镇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繁华的商贸重镇。
二、古镇的特色
1. 古建筑:艾亭镇的古建筑保存完好,如古戏楼、古庙宇、古街道等,都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2. 古街道:艾亭镇的街道布局独特,以石板铺就,两旁是古老的房屋,给人一种古朴、宁静的感觉。
3. 古镇美食:艾亭镇的美食独具特色,如豆腐干、烧鸡、油爆虾等,都是不容错过的美味。
三、古镇的现代生活
1. 经济发展:近年来,艾亭镇依托当地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如草莓、葡萄、蔬菜等,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2. 旅游业:艾亭镇凭借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四、艾亭镇的现状
1. 人口:艾亭镇现有居民约3万人,其中大部分为汉族。
2. 教育资源:艾亭镇设有小学、中学,教育设施较为完善。
3. 医疗卫生:艾亭镇设有卫生院,医疗服务水平较高。
五、艾亭镇的旅游攻略
1. 最佳游览时间:春秋两季,气候宜人,是游览艾亭镇的最佳时期。
2. 必游景点:
* 古戏楼:欣赏古老的戏曲表演。
* 古庙宇:感受古镇的宗教文化。
* 古街道:漫步在石板路上,感受古镇的历史气息。
* 美食街:品尝当地特色美食。
3. 住宿:艾亭镇有多家酒店和民宿,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
4. 交通:艾亭镇交通便利,可乘坐火车、汽车等到达。
六、艾亭镇的未来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艾亭镇有望成为一处热门的旅游胜地。在保护古镇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艾亭镇将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为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
总结
艾亭镇,一个充满历史底蕴的古镇,既有古朴的风情,又不失现代的气息。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千年古镇的韵味,也能体验到现代生活的便利。走进艾亭镇,让我们一起探寻这座古镇的美丽与神秘吧!
全镇总面积78平方公里,辖12个中心村,236个自然村,15504户,总人口68826人,其中非农人口1564人。
341221112艾亭镇
341221111200 121艾亭村
341221111201 122艾西村
341221111202 220大西村
341221111203 220艾北村
341221111204 220王新桥村
341221111205 220桃花村
341221111206 220李庄村
341221111207 220房庄村
341221111208 220大谢庄村
341221111209 220范庄村
341221111210 220刘大村
341221112211 220杨寺村全镇耕地面积72369亩。土壤肥沃,资源丰富,盛产优质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粮、棉、油、木料深加工成为四大支柱产业。乡镇企业,个体工业,已经兴起,为全镇经济发展增加了活力和后劲。
1、尚杰压缩板厂固定资产120万元,流动资金160万元,该厂主要生产各种规格的胶合板和建筑横板,产品畅销安徽、湖北、河南等地,年创收入200万元,创利税10万元,是洪河岸边的明星企业之一。2000年谢尚杰荣获“安徽省创业之星”称号,2001年当选为阜阳市人大代表,2001年该厂被安徽省财政评为“守信纳税先进单位”、“得天独厚进企业”、“安徽质量信得过服务用户满意品牌企业”荣誉称号。
2、临泉县张森木业有限公司,临泉县张森木业公司位于艾亭集南1000米处,临艾公路旁,交通便利,该公司建于2001年,法人代表李安民,公司占地面积40亩,固定资产100万元,流动资金180万元,生产主要产品为:多层建筑横板,包装复合板及各种规模的杨木芯板。该厂技术设备先进,一条龙生产,产品质量在同行业中占居首位,被消费者协会评为信得过产品,产品畅销广东、上海、江苏、安徽、山东等地,年产值700万元,创利税30万元,2003年秋,该公司被县政府评为“先进企业”,成为艾亭镇龙头企业之一。
朱治清,艾亭镇党委书记兼镇长,1966年10月25日出生,汉族,阜南县人。于1982年12月开始职业生涯,198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函授行管专业毕业,学历为大学。在职业生涯中,他经历了多个岗位的历练,展现了其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
1982年12月至1986年10月,朱治清在临泉县明胶厂工作,为职业生涯的起点。随后,他于1986年10月至1988年11月担任临泉县张集区马楼乡计生专干,此后在1988年11月至1991年11月,他晋升为临泉县老集区范集乡计生专干。在1991年11月至1992年3月,朱治清担任临泉县城郊区城南乡计生专干。从1992年3月至1998年12月,他先后在临泉县城关镇担任计生办副主任和主任。随后,1998年12月至2004年6月,他历任临泉县城关镇副镇长和副书记。在2004年6月至2007年1月期间,朱治清任临泉县艾亭镇党委副书记兼镇长。自2007年1月至今,他一直担任临泉县艾亭镇党委书记兼镇长,主持党委政府全面工作。
在团队分工中,王博同志负责人大、土管、城建,并协助镇长进行全面工作。裴仁锋同志分管纪检、监察、组织、群团、政法、综合治理、信访、武装。李岩同志专注于计划生育领域。赵九华同志负责民政、水利、交通、安全生产、动物防疫、生猪屠宰。谢尚玉同志负责商务、粮食、供销、金融、保险。谢鹏同志则分管农业、招商引资、科技扶贫、乡镇企业、林业、工商、治理经济环境。陈西权同志负责办公室、财税、财贸、计划、农机、环保、邮政、电信。王法友同志负责宣传工作。周俊青同志专责组织工作,张明亮同志负责武装工作,而徐宗仁同志则负责文化、教育、卫生。
扩展资料
艾亭镇位于临泉县南50公里处,东靠阜南县,西邻新蔡县,南接淮滨县,北与张新镇相接,是豫皖结合部,洪河分洪道流经本辖区17.1公里。地理位置有三分之五的村庄被洪河环绕,本地属临泉县南部的一个大镇。艾亭属于黄淮冲积土壤,具体分沙土,半沙土,古城土地和黄粘土四种,黄粘土在全镇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该土粘性大,保肥能力强,渗透性大,适应各种旱季作物生长,不易栽种水稻,艾亭半夏和山约闻名两省数十个县市。
艾亭镇,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当时瑶州在此建立。瑶州因其地形复杂,自然灾害频繁,加之战乱不断,不得不迁址到颍州(今阜阳)。
扒瑶州建颍州,手拉手,递砖头,是当时迁州的真实写照。艾亭的瑶州之说,根据近年来当地出土文物的论证,确为一处古城遗址。从遗址上看,艾亭古时庙宇林立,有“关爷庙”、“奶奶庙”、“火神庙”等,被台子寺环绕。艾亭的台子寺闻名于皖豫两省数十个县市,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已开始开发利用,形成了台子开发区。新开挖的环绕大沟,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为游人和商人提供游玩观光之地。两座大楼(广播电视大楼和医院大楼)建在台子寺上顶,更增添了一番风景如画的景色。
艾亭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1937年,即有共产活动。桃花店支部(艾亭西部)是我县第一个地下党支部,党领导的桃花农民起义和匀粮斗争,令人印象深刻。新中国成立后,艾亭一直是党委、政府的所在地,农民安居乐业,人民当家作主,艾亭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艾亭集成为了全镇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中心,两条长3公里的东西两条主班干街直通临艾公路和韦艾公路,南北四条主班干街道已形成了交易、贸易四通八达,商品贸易畅通的主要渠道。全镇已形成通讯网络,有线电视台的建立,使全镇覆盖到了电视网,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
全镇农村,中央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第一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第一次飞跃发展,扒土房建瓦房,丢掉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的饭碗。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下达后,第二次农村经济发展又有一个新飞跃,扒瓦房建平房,盖楼房已蜂起当今。艾亭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扩展资料
艾亭镇位于临泉县南50公里处,东靠阜南县,西邻新蔡县,南接淮滨县,北与张新镇相接,是豫皖结合部,洪河分洪道流经本辖区17.1公里。地理位置有三分之五的村庄被洪河环绕,本地属临泉县南部的一个大镇。艾亭属于黄淮冲积土壤,具体分沙土,半沙土,古城土地和黄粘土四种,黄粘土在全镇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该土粘性大,保肥能力强,渗透性大,适应各种旱季作物生长,不易栽种水稻,艾亭半夏和山约闻名两省数十个县市。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