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市(靖西市属于哪个市)

天气预报 (1) 2小时前

靖西市,位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被誉为“山水田园诗画城”。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体验到淳朴的民俗风情。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靖西市,探寻这片美丽的热土。

一、地理概况

靖西市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地形复杂,山地、丘陵、盆地相间,海拔高度在200-2000米之间。靖西市总面积3565平方公里,下辖7个街道、14个镇、2个乡。

二、自然景观

1. 德天瀑布:德天瀑布位于靖西市德保县境内,是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大跨国瀑布。瀑布高70米,宽200米,气势磅礴,犹如一条银白色的巨龙腾空而起。德天瀑布附近还有德天湖、德天峡谷等景点,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景点名称 位置 特色
德天瀑布 靖西市德保县 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大跨国瀑布
德天湖 靖西市德保县 湖光山色,风景如画
德天峡谷 靖西市德保县 峰峦叠嶂,奇石怪岩

2. 鹅泉:鹅泉位于靖西市鹅泉镇,是我国南方最大的天然泉水之一。泉水清澈见底,四周绿树成荫,环境优美。鹅泉附近还有鹅泉瀑布、鹅泉古建筑群等景点。

3. 古龙山峡谷:古龙山峡谷位于靖西市那坡县,全长20多公里,峡谷内奇峰异石、怪石嶙峋,被誉为“地下桂林”。峡谷内有古龙山大瀑布、古龙洞、古龙河等景点。

4. 大新德天景区:大新德天景区位于靖西市大新县,以德天瀑布为核心,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于一体。景区内有德天瀑布、德天湖、德天峡谷、德天古镇等景点。

三、民俗风情

靖西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主要有壮族、汉族、苗族、瑶族等。这里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壮族三月三:壮族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庆祝丰收和祈求平安。节日期间,壮族人民会举行祭祀、歌舞、赛龙舟等活动。

2. 苗族跳花节:苗族跳花节是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庆祝丰收和祈求五谷丰登。节日期间,苗族人民会举行跳花、对歌、赛马等活动。

3. 瑶族盘王节:瑶族盘王节是瑶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纪念祖先和祈求家族兴旺。节日期间,瑶族人民会举行祭祀、歌舞、赛龙舟等活动。

四、美食文化

靖西市的美食文化独具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酸嘢:酸嘢是靖西市的特色小吃,以酸、辣、香、鲜著称。酸嘢的主要原料有黄瓜、芒果、木瓜等,口感独特。

2. 糯米糍粑:糯米糍粑是靖西市的传统美食,以糯米、糖、花生等为主要原料,口感软糯,香甜可口。

3. 腊肉:靖西市的腊肉选用优质猪肉,经过腌制、熏烤等工艺制作而成,风味独特。

靖西市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又有丰富的民俗风情和美食文化。如果你厌倦了城市的喧嚣,不妨来靖西市感受一下这里的宁静与美丽。

靖西市是地级还是县级市,管辖范围

靖西市是县级市。

靖西市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代管的县级市,位于东经105°56′~106°48′,北纬22°51′~23°34′;地处中越边境,边境线长152.5公里,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高平茶岭县、重庆县山水相连,西与那坡县毗邻,北与百色市区和云南省富宁县交界,东与天等县、大新县接壤,东北紧靠德保县。

截至2016年5月,靖西市总面积3322平方公里,辖11个镇、8个乡。分别是新靖镇、化峒镇、湖润镇、安德镇、龙临镇、渠洋镇、岳圩镇、龙邦镇、武平镇、禄峒镇、地州镇等11个镇;、同德乡、壬庄乡、安宁乡、南坡乡、吞盘乡、果乐乡、新甲乡、魁圩乡等8个乡。

(注:上图取自2019年3月19日。)

扩展资料

靖西市历史沿革:

民国元年19126月废归顺州,置归顺府。镇边县改隶省,湖润巡检裁销改为团,下雷土州改设弹压,均属归顺府。

民国2年6月废归顺府置靖西县,以旧城名靖城与位广西西部而名,初隶镇南道道治今龙州县。

民国15年6月废道为区。

民国16年下雷土州归并雷平县今属大新县。

民国19年冬广西划为十二个区民团指挥部,靖西为第十区,区治靖西县。

民国21年6月又将十二个民团区并为民团六个区,靖西隶龙州区。

民国22年7月增设天保民团区,靖西改隶天保区,区治天保县。

民国26年天保区民团指挥部移驻靖西县城。

民国29年6月民团指挥部改为广西第十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

民国31年3月又改为广西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辖靖西、天保、向都、镇结、龙茗、镇边、敬德等7县。

1949年12月13日,靖西县和平解放。

1950年1月18日,靖西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广西省龙州专区,专署设在龙州县,后迁崇左县。

1952年8月改隶百色专区。

1952年,壮族聚居的广西中部和西部,建立桂西僮族自治区,区治南宁市,辖邕宁、宜山、百色3个专区,靖西隶百色专区。

1955年10月县人民政府改为县人民委员会。

1956年桂西僮族自治区改为桂西僮族自治州,专区改为地区,靖西隶百色地区。

1958年1月地区改为专区。同年3月5日,广西僮族自治区成立,靖西隶百色专区。

1971年专区改为地区,靖西县隶百色地区。

2002年6月属百色市至今不变。

2005年,靖西县撤销5个乡镇。

2015年8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靖西县,设立县级靖西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靖西

靖西的行政区划

1996年,靖西辖8个镇、16个乡:新靖镇、化峒镇、湖润镇、岳圩镇、龙临镇、渠洋镇、安德镇、龙邦镇、壬庄乡、同德乡、安宁乡、地州乡、禄峒乡、荣劳乡、南坡乡、吞盘乡、三合乡、果乐乡、新圩乡、大甲乡、武平乡、大道乡、岜蒙乡、魁圩乡。县政府驻新靖镇。

2005年6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桂政函[2005]176号)同意调整靖西县部分乡镇的行政区划:撤销荣劳乡,整建制并入禄峒乡,禄峒乡政府驻地不变;撤销三合乡,整建制并入安德镇,安德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新圩乡、大甲乡,设立新甲乡,原新圩乡、大甲乡的辖区为新甲乡的行政区域,新甲乡政府驻原大甲乡大甲街;撤销岜蒙乡,整建制并入渠洋镇,渠洋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大道乡,原大道乡大道街和弄贴村划归渠洋镇管辖;原大道乡马亮、金色、华表、仙奉、万隆、凌爱6个村划归武平乡管辖。靖西市位于中国南疆边陲,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边境,百色市南部,地处东经105°56′~106°48′,北纬22°51′~23°34′。北回归线横穿西北隅,境内大部在北回归线以南。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交界,西与那坡县毗邻,北与百色市和云南省富宁县相连,东与天等县、大新县接壤,东北紧靠德保县,是御侮卫国之边关。东距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公路里程268公里;北距百色市公路里程181公里。

靖西市境内地域西宽东狭,东西最大横距9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75公里,面积3322平方公里,折合499.65万亩,占广西壮族自治区面积1.41%。靖西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略呈阶梯形态,西北部海拔706米~1040米,中部700米~850米,东南部中部250米~650米。整个地势为一石灰岩高原,境内除东部古龙出露一片花岗岩及南部有零星辉绿岩和少部分地区散布有些页岩、砂岩外,大部分都是由石灰岩组成的峰林、峰丛山地,石山与石山之间有许多较平坦广阔的溶蚀盆地和槽形谷地。西部为低中山峰丛凹地,其中有小片的溶蚀坡立谷,东南部为低山峰屏坡立谷及峰丛槽谷。

靖西市境内不形成山脉,大部分是岩溶峰丛,孤峰和体积不大的非岩溶土山。峰林、峰丛发育优美,孤峰挺拔林立,奇峰异洞广布,峰丛相联如屏,多呈块状或条带状山体。境内有高山5座,西部有牛松坡、吓孟山,北部有平桥山,东部有古龙山,南部有排发山,中部有五岭。

靖西森林资源极为丰富,树种繁多。百余年来由于历代的乱采滥伐和山林火灾,原始森林遭受严重破坏。至民国22年(1933年)靖西林地面积约计56578亩。1963年靖西森林覆盖率只有5.13%。据1974年对林业自然资源调查,县境东南部森林覆盖率较高,中部、北部森林覆盖率低,质量差,生态系统脆弱,原始森林小片零星分布。

消耗量大于生长量据调查,靖西平均每年消耗量8.82万立方米,而最高年生产量只有3.28万立方米,年木材消耗量大于生产量5.54万立方米,由于砍多于长,毁多于造,森林不断演变成荒山草坡。明永乐十年(1412年)至清雍正六年(1728年),岑氏土司统治300余年间,教育事业发展较为缓慢。雍正七年(1729年)改土归流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始设书院,本邑方有贡生、举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起,曾慕宋、曾彦先后到日本留学,1931年废科举,提倡科学文化,学习西方,先后又有邓鸿绍等9人考选到日本留学,黄显玑等4人入广东优级师范。还有考入龙州师范8人,龙州政法学堂8人,龙州测绘学堂2人,龙州讲武堂数十人。

民国时期,各级各类学校逐渐兴起。民国元年(1912年)靖西已成立两等小学1所,初等小学校30余所。民国三年(1914年),县中学成立。民国27年(1938年)抗日战争初期,省外一批知名学者流入靖西任中学教师。至民国36年(1947年)教育事业已有较大发展,靖西有幼稚园1所,入学幼儿60余人;有国民基础村小学校426所,学生16986人,中心国民基础乡镇小学校41所,学生4158人;普通中学2所,学生856人;靖西受初等教育37585人,占总人口15%;受中等教育1290人,占总人口0.52%;受高等教育78人,占总人口0.013%。

解放后,教育事业迅速发展。1950年初,靖西县人民政府接管教育后,对各级各类学校有计划地布局设点。至1957年,小学、中学教学质量有显著提高。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部分中小学教师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9月至1959年1月全民大办钢铁运动,中小学师生停课3个月到钢铁工地劳动;1959年至1961年国民经济困难,给教育事业带来一定的损失。至1965年,靖西小学校已发展到1032所,学生58689人;中学6所,学生2306人;卫生学校、师范学校也先后建立。

1977年秋恢复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学校恢复“文化大革命”前17年教学内容。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拨乱反正,落实知识分子政策,500余名在“文化大革命”及历次政治运动中蒙受冤假错案的中小学教师得到平反昭雪。1977年至1990年,教育工作走上正规,各级各类学校数量逐年增加。全市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大学新生691名,中专新生2274名,百色高中新生381名。1990年靖西有幼儿班168班,其中小学附设学前班102班,在园幼儿7910人,教职工123人,在园幼儿数为1954年的149倍;有村级小学校288所,1144个教学点,在校学生79654人,教职工3202人不包括969名代课教师,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4%,在校学生数为1950年的6.13倍;有中学校32所,在校学生16830人,教职工1078人,在校学生数为1950年的18.6倍。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在靖西总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157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2376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7073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280748人。与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每万人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由13人上升到21人,增长61.54%;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由474人下降到436人,下降8.02%;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由1055人上升到1298人,增长23.03%;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由3983人上升到5150人,增长29.3%。1985年经地区检查验收为基本无文盲县。

2014年,靖西共有小学校254所,其中城区6所。 2015年。靖西有26所中学;3所高中,其中靖西中学为高级中学,靖西二中为完全中学,靖西县民族高中是一所新建的高中学校。明朝时岑氏土司世代相传岑家武术,教练士兵。清代时城乡各地舞龙、舞狮等流传至今。原为靖西壮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投绣球活动,至今演变为群众喜爱的一种体育项目,盛行于城乡各地,靖西因此被誉为绣球之乡。篮球、足球、排球、网球等现代体育项目,民国15年至20年(1926年至1931年)先后从南宁等地传入靖西,县人李质在上海读大学时。曾获大学生运动会网球冠军。球类活动绝大多数先在学校开展活动,然后通过学校传到城乡民间。

解放前,无体育机构,日常体育工作由县政府教育科兼管,遇召开运动会则组织临时领导机构办理。解放后1952年至1958年,体育工作由县人民政府文教科管理。1959年成立县体育运动委员会,由县人委领导兼体委主任,配专职干部1人,体委会与文教局合处办公,单独预算经费。

1966年至1972年,因“文化大革命”动乱,各项体育活动均处于低落状态。1980年以后,县体委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掘工作,投绣球、舞龙、舞狮、抢花炮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均得到进一步发展,活跃于城乡各地。学校体育项目多种多样,以现代体育项目为主。通灵大峡谷

通灵大峡谷位于中越边境的广西靖西市,是一个长方形全封闭式的峡谷,长约1000米、宽200多米。峡谷中有一个高100米、宽60米的宽敞的溶洞,洞壁及洞顶布满各种造型奇异的钟乳石。整个大峡谷由念八峡、通灵峡、古劳峡、新灵峡、新桥峡共五个峡谷组成。古龙山大峡谷

古龙山大峡谷位于广西靖西市境内,古劳峡、新灵峡、新桥峡三个峡谷组成的。峡与峡之间的河流及三个地下暗河溶洞相通。形成三峡三洞连通的大峡谷群。整个峡谷长6.8公里。由峡谷、瀑布、暗河、溶洞、原始植被、峰丛绝壁、溪流奇石构成,有“山水小桂林,气候小昆明”之美誉。旧州山水

旧州古名那签、顺安峒、归顺土州,位于靖西市城南9公里,旧州--原为归顺州今靖西州治所在地,清顺治六年公元1650年,为抵御外敌侵拢,州治北迁计峒今靖西市区兴建州城,原归顺州址改为旧州。主要景点有绣球街、文昌阁、张天宗墓、紫壁樵歌、土司墓群等。渠洋湖

渠洋湖是一个大型的喀斯特高原湖泊水库。库区总容量9228平方米,水质优良,有大小岛屿十多个,沿岸有海拔一千多米的岜行山,以及掩映在绿树翠竹当中的几百个壮族干栏式村寨。鹅泉

鹅泉,与云南大理蝴蝶泉、广西桂平西山乳泉并称为中国西南三大名泉。是世界第二大跨国瀑布德天瀑布的源头,位于广西靖西市区南约5公里的小鹅山麓。因鹅山像一只鹅躺在泉水之上,故名。

古桥,建于清朝年间,桥长约60米,宽1.5米,全为石灰料石组成,是由15个涵洞的石拱桥组成,鹅泉古桥为靖西市保留得比较完整的古桥。三叠岭瀑布

三叠岭瀑布位于靖西市湖润镇新灵村,西北距市区30公里,因地处三叠岭而得名。瀑布落差100米,宽30多米。

靖西县属于哪个市

靖西县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

靖西市(原靖西县,2015年撤县设市)位于广西西南部,与越南接壤,是百色市下辖的县级市。这里地处云贵高原边缘,以喀斯特地貌为主,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素有“小桂林”之称。

旅游推荐

1.通灵大峡谷:以瀑布、溶洞和原始森林闻名,是户外探险和自然爱好者的天堂。

2.古龙山大峡谷:可体验峡谷漂流,穿越地下暗河,感受喀斯特奇观。

3.鹅泉风景区:靖西八景之一,泉水清澈,田园风光如画,适合摄影和休闲游。

4.旧州古镇:以绣球文化和传统壮族建筑为特色,被誉为“绣球之乡”。

靖西还拥有丰富的壮族文化,节日如“三月三”期间会有对歌、抛绣球等民俗活动,值得体验。交通上,可从百色市乘大巴或自驾前往,部分景点需提前规划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