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甸乡(鲁甸乡镇赶集时间表最新)

天气预报 (1) 11小时前

鲁甸乡,位于我国西南部的一个美丽乡村,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鲁甸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甸乡,感受这个充满魅力的乡村世界。

一、地理环境

鲁甸乡地处山区,海拔较高,气候宜人。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森林覆盖率高达80%。鲁甸乡的土壤肥沃,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如玉米、小麦、土豆等。鲁甸乡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条件。

地理环境 特点
地理位置 西南部山区
海拔高度 较高
气候类型 宜人
森林覆盖率 80%
土壤类型 肥沃
水资源 丰富

二、人文风情

鲁甸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的居民多为汉族,兼有部分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鲁甸乡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剪纸、刺绣、民间舞蹈等。鲁甸乡还有许多古老的传说和民间故事,为这个乡村世界增添了神秘色彩。

1. 民俗文化

鲁甸乡的民俗文化独具特色,其中剪纸和刺绣最为著名。剪纸艺术在鲁甸乡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剪纸作品题材广泛,如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等。刺绣则以细腻的针法、丰富的图案著称,深受人们喜爱。

2. 民间舞蹈

鲁甸乡的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如“山歌”、“踩高跷”、“花灯舞”等。这些舞蹈节奏明快,动作优美,展现了鲁甸乡人民的热情与活力。

3. 传说与故事

鲁甸乡有许多古老的传说和民间故事,如“鲁山传说”、“龙宫仙境”等。这些传说和故事为鲁甸乡增添了神秘色彩,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寻。

三、产业发展

近年来,鲁甸乡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1. 农业产业

鲁甸乡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目前,鲁甸乡已形成了以玉米、小麦、土豆、蔬菜等为主的农业产业体系。鲁甸乡还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绿色种植技术,提高农产品品质。

2. 旅游业

鲁甸乡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大力发展旅游业。目前,鲁甸乡已建成多个旅游景点,如鲁山风景区、古村落等。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3. 特色产业

鲁甸乡还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如中药材种植、乡村旅游等。这些产业不仅丰富了当地经济,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四、乡村振兴

鲁甸乡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原则,努力打造美丽乡村。

1. 生态环境

鲁甸乡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水资源保护,确保水质安全。

2. 乡村建设

鲁甸乡积极推进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目前,鲁甸乡已建成一批美丽宜居村庄,村民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3. 文化传承

鲁甸乡注重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提高村民文化素质。

鲁甸乡是一个充满魅力的乡村世界。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体验到淳朴的民风民俗,还能享受到丰富的旅游资源。让我们一起走进鲁甸乡,感受这个美丽的乡村世界吧!

鲁甸乡的介绍

鲁甸乡,位于玉龙县西北部,地处老君山腹地,东与巨甸镇和黎明乡接壤,南与怒江州兰坪县相连,西接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北与塔城乡毗邻,总面积574平方千米。乡境海拔在2100—3839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1℃,霜期180天左右,年均降雨量在900—1100毫米之间。下辖鲁甸、新主、杵峰、太平、安乐5个村民委员会,94个村民小组。乡政府所在地甸心村,距玉龙县城156千米,海拔2570米。境内主要居住有纳西、僳僳、汉、普米、彝、藏、白等7个民族。2006年年末总户数4037户,总人口17030人。其中,农业人口16837人。

鲁甸乡所辖村委

鲁甸村委会辖甸心、甸南、甸东、甸北、甸头、拉美荣、马厂、汛上8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8.93平方千米,海拔2700米,年平均气温11℃,年降水量900至1100毫米。总户数1379户,总人口5516人,劳动力3015人,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842人。全村耕地面积14178亩,人均耕地面积2.57亩,适宜种植玉米、白芸豆、荞麦等农作物,有林地139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55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5亩,主要种植苹果。有草地400亩,荒山荒地500亩,经济总收入11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89元,以种植药材为主。

安乐村委会辖思米杵、喇叭乐、格庄3个村民小组。总面积9.67平方千米,海拔2900米,年平均气温10℃,年降水量1000毫米。总户数487户,总人口1860人,劳动力1395人,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310人。全村耕地面积5158.4亩,人均耕地面积2.77亩,适宜种植玉米、马铃薯、荞麦等农作物,经济总收入6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0.65元,属于贫困村,主要以种植粮食为主。境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年内玉龙县营欣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开发、采挖。

杵峰村委会辖大村、小村、下村、点石、阿曼生、美早林、美念布、大小羊场8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13.49平方千米,海拔2800米,年平均气温10℃,年降水量1100毫米。总户数919户,总人口3898人,劳动力2660人,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279人。全村耕地面积11800亩,人均耕地面积3.02亩,主要种植玉米、荞麦等作物,经济总收入224.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5元,属于贫困村,以粮食和药材种植为主。该村拥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年内玉龙县恒山矿业开发公司进行开发、采挖。

新主村委会辖红字片、新字片、东字片、金字片4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5.19平方千米,海拔2400米,年平均气温11℃,年降水量1000毫米。总户数894户,总人口3982人,劳动力2322人,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095人。有耕地面积12586.5亩,人均耕地面积3.2亩,适宜种植烤烟、玉米等农作物。有林地7250亩,经济林果地6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15亩,主要种植苹果、花椒、核桃等经济林果。全村经济总收入610.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08.52元,属于贫困村,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

太平村委会鲁甸乡太平村辖核桃树、秀水塘、塘上、大水沟、拖八课、依盖、拍底、箭牌、彝族9个自然村。总面积13.8平方千米,海拔2500米,年平均气温11℃,年降水量800毫米。总户数434户,总人口1730人,劳动力1167人,耕地面积5648亩,人均耕地面积3.2亩,主要种植玉米、荞麦等作物。有林地40000亩,经济林果地2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12亩,主要种植苹果。有草地500亩,经济总收入13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6元,属于贫困村,主要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

扩展资料

鲁甸乡位于玉龙县西北部,地处老君山腹地,东与巨甸镇和黎明乡接壤,南与怒江州兰坪县相连,西接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北与塔城乡毗邻,总面积574平方千米。乡境海拔在2100—3839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1℃,霜期180天左右,年均降雨量在900—1100毫米之间。下辖鲁甸、新主、杵峰、太平、安乐5个村民委员会,94个村民小组。乡政府所在地甸心村距县城156千米,海拔2570米。境内主要居住有纳西、傈僳、汉、普米、彝、藏、白等7个民族。2006年年末总户数4037户,总人口17030人。其中,农业人口16837人。

鲁甸村村情概述

鲁甸村委会管辖着甸心、甸南、甸东、甸北、甸头、拉美荣、马厂和汛上八个村民小组,这些村落构成了一幅多元化的社区画卷。总计有1379户人家居住其中,人口总数为5516人,其中男性2754人,女性则稍多一些,为2762人。大部分居民从事农业生产,农业人口达到了惊人的5461人。

鲁甸村是一个多元民族的聚居地,以纳西族为主体,同时还有普米、傈僳、彝和白等多个民族共同生活。具体来说,纳西族人口为2725人,汉族人口为1257人,其他民族的数量为1534人。这些家庭户数共1379户,劳动力总数为3015人,其中2842人活跃在农业生产一线。

村庄的土地资源丰富,总面积为14178亩,平均每户人家拥有2.57亩耕地。林地面积为139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占255亩,平均每户拥有0.05亩的经济林果地,主要种植的是苹果。此外,还有400亩草地和500亩荒山荒地,这些为村庄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潜在的资源。

经济收入方面,鲁甸村的总收入达到1143万元,村民们主要依靠种植药材来获取收入。人均纯收入为1689元,这表明虽然资源丰富,但村民们仍需努力耕作以保障生活。整体来看,鲁甸村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多元民族共处,经济发展有待进一步提升的村庄。

扩展资料

鲁甸村隶属云南省玉龙县鲁甸乡,是鲁甸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地处海拔2700米,距县城156公里。东巨甸镇和黎明乡接壤,南与兰坪县相连邻,西接维西县,北与塔城乡毗邻。该村辖八个村民小组。有乡村人口5516人。以纳西为主,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居住地。全村国土面积28.93平方公里,年降水量900-1,10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白芸豆、荞麦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14178亩,人均耕地2.57亩,林地1390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43万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粮食、药材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1689元。是一个少数民族贫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