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秦安县)

天气预报 (2) 17小时前

秦安,一个听起来就让人联想到历史厚重感的名字。它位于我国甘肃省天水市,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这里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还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秦安,感受这座古城的韵味与活力。

一、秦安的历史底蕴

秦安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时期,秦安正式成为秦国的一个县。此后,秦安历经了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变迁,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

1. 古城遗址

秦安古城遗址位于县城东南部,是秦安古城的遗址之一。这里曾是秦安古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城遗址内有许多古代建筑、道路、城墙等遗迹,是研究秦安历史的宝贵资料。

2. 古墓葬群

秦安古墓葬群位于县城东北部,是秦安地区最大的古墓葬群。这里共有墓葬数百座,其中不乏汉、唐、宋、元等朝代的墓葬。这些墓葬不仅反映了秦安的历史变迁,还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丧葬习俗的宝贵资料。

3. 古文化遗址

秦安古文化遗址众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秦安古文化遗址、秦安古长城遗址等。这些遗址见证了秦安悠久的历史,也为我们研究古代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秦安的自然风光

秦安地处秦岭山脉与陇南山脉之间,地形复杂,气候宜人。这里不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

1. 秦安大峡谷

秦安大峡谷位于县城西部,是秦安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之一。峡谷内山势险峻,奇峰林立,河流蜿蜒,景色迷人。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壮丽的山水风光,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2. 秦安云雾山

秦安云雾山位于县城东北部,是秦安著名的旅游胜地。这里山峦起伏,云雾缭绕,被誉为“陇上仙境”。游客可以在这里登山、观景、品茶,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3. 秦安黄河三峡

秦安黄河三峡位于县城南部,是黄河上游的一段峡谷。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游客可以在这里乘坐游船,欣赏黄河壮丽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三、秦安的特色美食

秦安美食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的汉族美食,又有独特的回族美食。以下是一些秦安的特色美食:

美食名称 简介
秦安凉粉 以绿豆粉为主料,配以辣椒油、蒜泥、醋等调料,口感爽滑,清凉可口。
秦安羊肉泡馍 以羊肉为主料,配以馍、豆腐、粉丝等食材,汤浓味美,营养丰富。
秦安回族手抓饭 以羊肉、胡萝卜、洋葱等食材为主料,用羊肉汤煮制而成,香气扑鼻,味道鲜美。
秦安豆腐脑 以黄豆为主料,配以辣椒油、蒜泥、醋等调料,口感细腻,营养丰富。

秦安,这座千年古城,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孕育着独特的文化。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领略到自然的神奇,品尝到地道的美食。秦安,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秦安是哪个省哪个市的

秦安县属于甘肃省天水市。

秦安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之北,渭河支流葫芦河下游。东西长约65公里,南北长约50公里,总面积1601.13平方公里。东接清水县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南邻麦积区,西连通渭县、甘谷县,北靠庄浪县、静宁县。

1949年8月3日,秦安县解放后,属甘肃省天水分区行政督察区管辖。1951年,天水分区行政督察区改称为天水区。1955年,天水区改称为天水专区。1969年,天水专区改称为天水地区。1985年7月8日,撤销天水地区,设地级市,实行市管县体制,秦安县属天水市。

秦安县的地理环境

秦安县地处黄土高原内陆,地貌特征体现了典型的黄土梁、沟壑和河谷地形,相互穿插分布。王铺梁、中山梁、千户岭、云山等各大山梁,均被厚层黄土覆盖。地势起伏不平,多趋向县城所在地的兴国盆地。县境内海拔1120米-2020米。

秦安县属陇中南部温和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秦安县的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降水较少,干旱频繁,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夏湿冬干,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秦安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06.7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50%。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秦安县

秦安县历史沿革

秦安县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西周时期(前11世纪-前771年),当时县地属于秦。随着历史演变,春秋时期(前770-前477年),县地分属邽、冀两县;战国时期(前477-前221年),秦安县隶属于陇西郡。秦朝(前221-前206年)承袭前制,县地依然归属陇西郡。

西汉时期(前206-25年),汉武帝时期,秦安县曾被划入天水郡,包括街泉县(今陇城镇)、成纪县(今叶堡川)和略阳道(今五营乡蔡河村)。东汉(25-220年),刘秀统一后,略阳道被废置,设置了略阳县。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魏晋时期,秦安县的行政区划多次变动,归属秦州、天水郡、广魏郡等多个郡管辖。

进入南北朝(420-589年),北魏时期县地属于北魏,北魏分裂后,秦安县先后归西魏、北周。隋朝初期,郡制废除,秦安县改名为河阳县、陇城县,并在多个朝代中经历多次更名和行政区划调整。唐朝时期,秦安县成为天水郡和陇右道秦州的一部分,经历了地震、战乱和改置的变迁。

五代(907-960年),前蜀、后唐、后晋、后蜀、后周等政权更迭中,秦安县时而归属,时而被占领。到了宋朝(960-1279),秦安县经历了多次路、府、州、县的层级调整,直到金朝时期,秦安县正式命名为秦安县,并开始析置鸡川县。元朝时,秦安县属于陕西行中书省,直至明朝和清朝,行政区划继续变化,直至清朝末年。

民国时期(1912-1949年),秦安县先后归属陇南道、渭川道和甘肃省的行政区划。解放后,秦安县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的调整,最终在1985年,撤销天水地区,设立天水市,秦安县成为该市下辖的县之一。

扩展资料

秦安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北部,渭河支流葫芦河下游。总面积1601平方千米。总人口60.8万人(2005年)。县人民政府驻兴国镇,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县境内海拔1120米—2020米。属陇中南部温带半温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0.4℃,正常年景年均降水量507.3毫米。属陇中黄土高原西部梁峁沟壑区,山多川少。古称成纪,史载“羲里娲乡”地,已发现仰韶、马家窑、齐家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7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即大地湾、兴国寺、文庙大成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5处。

甘肃省秦安县有哪些乡镇

1.兴国镇

2.莲花镇

3.西川镇

4.陇城镇

5.郭嘉镇

6.刘坪乡

7.五慎并营乡

8.中山乡

9.叶堡乡宽孝迹

10.安伏乡

11.魏店乡

12.王甫乡

13.千户乡

14.王窑乡

15.云山乡

16.王尹乡

17.兴丰乡

秦安县隶属于甘肃省天水市,位于该市北部、甘肃省东南部,在渭河支流葫芦河下游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4°51′,东经105°40′,气候类型为陇中南部温带半温润气候,年气温平均为10.4℃,年均降水量为507.3毫米。全县总面积1601平方公里,下辖8个镇和9个乡,设有428个村委会、8个社区,常住人口约61.8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