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东北地区,有一个被誉为“雪域明珠”的地方,它就是哈尔巴岭。哈尔巴岭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境内,海拔高度为1234米。这里冬季雪花飘飘,夏季绿意盎然,四季景色各异,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哈尔巴岭的神秘面纱,感受这片雪域的壮美与神奇。
一、哈尔巴岭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
1. 地理位置
哈尔巴岭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南部,距离牡丹江市区约100公里。这里地处张广才岭山脉,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相邻。哈尔巴岭周边有多个旅游景区,如镜泊湖、雪乡、二道白河等,共同构成了东北地区著名的旅游线路。
2. 气候特点
哈尔巴岭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冬季平均气温在零下20℃左右,是东北地区著名的滑雪胜地。夏季平均气温在20℃左右,气候宜人,是避暑度假的好去处。
二、哈尔巴岭的旅游资源
1. 滑雪资源
哈尔巴岭滑雪场是我国东北地区著名的滑雪胜地,拥有多条适合不同水平滑雪者的雪道。滑雪场设施齐全,有滑雪缆车、雪圈、雪地摩托等多种娱乐项目。每年冬季,成千上万的滑雪爱好者齐聚哈尔巴岭,共度欢乐的冰雪时光。
2. 自然风光
哈尔巴岭四周群山环绕,景色宜人。夏季,山峦叠翠,绿意盎然;冬季,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哈尔巴岭的日出、日落、云海等自然景观,让人流连忘返。
3. 文化底蕴
哈尔巴岭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曾是满清王朝的封地,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如:金上京会宁府遗址、牡丹江古城墙等。这些历史遗迹见证了哈尔巴岭的沧桑岁月。
三、哈尔巴岭的旅游攻略
1. 最佳旅游时间
哈尔巴岭四季皆宜旅游,但最佳旅游时间为冬季和夏季。冬季,可以体验滑雪、观赏雪景;夏季,可以避暑度假、欣赏山水风光。
2. 交通指南
从牡丹江市区前往哈尔巴岭,可以选择以下几种交通方式:
(1)自驾游:沿牡丹江市区西南方向行驶,经宁安市、海林市,抵达哈尔巴岭。
(2)长途汽车:在牡丹江市汽车站乘坐前往宁安市的汽车,再转乘前往哈尔巴岭的汽车。
(3)火车:在牡丹江市火车站乘坐前往宁安市的火车,再转乘前往哈尔巴岭的汽车。
3. 住宿推荐
哈尔巴岭周边有众多酒店、农家乐等住宿设施,可供游客选择。以下是一些推荐的住宿地点:
(1)哈尔巴岭滑雪场附近的酒店:如哈尔巴岭国际酒店、哈尔巴岭假日酒店等。
(2)镜泊湖附近的酒店:如镜泊湖大酒店、镜泊湖温泉度假村等。
(3)农家乐:如金达莱农家乐、山里人家农家乐等。
哈尔巴岭作为东北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地感受冰雪的浪漫,欣赏山水的壮美,体验历史的厚重。哈尔巴岭,一个值得一去再去的地方。
牡丹峰,又名“天岭”、“天桥岭”,俗称“大架子山”。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牡丹江市境东南部的牡丹江市与穆棱县交界处,属老爷岭山脉北端,呈平台状,是第三世纪的火山口,海拔1111.6米。登上峰顶有人云端之感,故名“天岭”。南侧有一泓山泉,名为天泉,泉水清澈,水质甘美。山体主要由玄武岩、花岗岩构成。山势高竣雄奇,岩石林立。面积400平方公里。整个地形属于中低山丘陵地带,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海拔由1000米逐渐降为260米。水系有斗沟子、石峰沟、大烟筒沟、敦楼树沟等山间河溪。
老松岭,又名“玛勒瑚里窝集”,满语意为“路途遥远的森林”。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市南部与吉林省汪清县边界,属老爷岭山脉。山势逶迤起伏,呈西南——东北走向,长50公里,海拔500—800米,是牡丹江流域和图们江流域的分水岭。岭北为黑龙江省,岭南为吉林省。植被丰茂,多桦、杨、柞林。牡图线铁路穿越,有老松岭隧道。为交通要冲。
大黑岭,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宁安县镜泊乡南境,宁安县与吉林省敦化市交界处。属老爷岭山脉向西延伸部分,东接哈尔巴岭,西入敦化市东部,长约10公里,海拔1242米。山势南坡陡而顶缓,北坡是镜泊湖主要支流松乙河的房身沟和湾沟两水之源。南坡是牡丹江支流沙河的发源地。植被为针阔混交林带,森林茂密,蓄积丰富。有牛心顶(1318)、烟筒砬子(1011)。
牛心顶,山名。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县镜泊乡南部与吉林省汪清县交界处,属老爷岭山脉,海拔1318米。山势缓漫,西和南坡少陡,北和东坡缓降,是镜泊湖支流松乙河和大夹吉河的源头。峰顶有石林,植被多针阔混交林,有松、柞、椴、桦、杨等树种,野生动物资源丰富。
长岭子,山名。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宁安县杏山乡境内,镜泊湖东北岸。为一漫缓山岗,海拔472米。东北有一水库,阴坡有梁家沟、褚家沟两个村庄。
大观岭,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的穆棱县西境,属老爷岭山脉北延。呈东西走向,海拔563米。山势险峻,河谷深切,是滨绥铁路线上的奇观。火车自磨刀石站开出东行,从海拔330米的山底盘山爬上200多米高坡的大观岭,迂回运行10公里,直线距离不过1公里。山顶建有大观岭火车站。山间有次生林和人工松林。
肯特阿岭,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老爷岭向北延伸的支脉。呈西南——东北走向,逶迤于穆棱河上游和五林河之间,南接老爷岭,长100余公里。属低山和丘陵区。整个山势西南部较高,东北部较低,海拔500—800米,最高峰大顶子山海拔857.8米。山体由变质岩和花岗岩构成。山峦起伏,坡陡谷深。
肯特阿岭,属于老爷岭山脉向东北延伸的支脉,在穆棱和林口县的边界上,是穆棱河和龙爪河的分水岭。肯特阿岭走向东北进入密山、虎林境内,山势降低已成断块山地称之谓完达山脉。完达山脉是穆棱河与饶力河的分水岭。肯特阿岭长 100多公里,海拔500~800米,其支山分布在本县兴源、下城子、河西等乡镇,最高峰大顶山海拔 857.8米,肯特阿岭北部在河西乡境内,为侏罗纪和白垩纪陆相沉积形成的褶皱山地,在起伏的低山区,煤田广布,因地质条件复杂分布着多种矿藏,如黄金、石墨、大理岩等,是县内主要矿产区。
穆棱窝集岭(太平岭),“窝集”,满语,意为“大森林”或“原始森林”。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穆棱市西南边境与东宁县、吉林省汪清县交界处。主脊线依次沿穆棱市、汪清县与东宁县边界,大致南北向延伸,南至绥芬河上游河谷,北至穆棱市东与俄罗斯边界。属老爷岭山脉向东延伸的支脉,是穆棱河与绥芬河和嗄呀河的分水岭,海拔800—1000米。岭南山势陡峻,河谷深切,狭窄多呈V形,相对高度200—400米。密山——敦化大断裂带通过窝集岭,在古老的剥蚀面上形成玄武台地,山高谷深阻塞了南北交通。北坡山势较缓,为穆棱河发源地。山区多针叶林,素有“红松故乡”之称;穆棱河源植被为草地灌木。
太平岭位于东宁西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分水岭为东宁与穆凌县分界线。西杨木林大山等各支脉成鸡爪状向东延伸,主峰三合顶子海拔1 036米。
也有将穆棱窝集岭、太平岭分为两座山脉的:
穆棱窝集岭,是老爷岭向东延伸的支脉,东与太平岭相接,横亘在穆棱——汪清边界上,是穆棱河与绥芬河和嗄呀河的分水岭。海拔800~1 000米,岭南山势陡峻,河谷深切,狭窄多呈V形,相对高度 200~400米。密山——敦化大断裂带通过窝集岭,在古老的剥蚀面上形成玄武台地,山高谷深阻塞了南北交通。图门江支流嗄呀河发源窝集岭南坡,流向吉林省汪清境内,北坡山势较缓,穆棱河发源于此。“窝集”是满洲语“大森林”的意思,山区多针叶林,素有“红松故乡”之称。
太平岭山脉,分布穆棱——东宁两县的边界上,是穆棱河与绥芬河的分水岭。南起穆棱窝集岭,北到中苏边境,长约 200多公里,呈东北——西南走向,海拔600~1 000米之间,最高峰三合顶子,海拔1 036米,千米以上山峰有老黑山,太平岭,白石砬子等6座,沿东宁边界的黄窝集岭,半拉窝集岭,山势陡峻,山脊多呈锯齿状。太平岭西部在县境内,部分地带已被剥蚀成丘陵漫岗,海拔下降到400~600米,相对高度20~40米,山顶浑圆,起伏不大,如兴源东大岗就是大面积侵蚀漫岗,呈坡状起伏,多坳谷分布,岗凹相间。穆棱河主要支流马桥河,亮子河都源出于太平岭山脉。
粮台山,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穆棱县兴源镇南境,濒穆棱河。是一座孤立突起的山,海拔368.1米。山势东、南、西三面陡峻,悬崖直立,怪石嶙峋,险不可攀。
泉眼山,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穆棱县穆棱镇南14.5公里,穆棱河支流泉眼河以西,属老爷岭山脉,为熔岩低山,海拔761.9米。山势坡陡顶缓,东坡尤峻峭。在兴隆沟的山坡上有一泉眼,泉水流入泉眼河,故名。河东有一对石砬子,岩峦耸巍幽奇。
四方台山,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东宁县西南边境与吉林省汪清县交界处,属老爷岭山脉,海拔1293.7米。山上有原始森林型的林海,树木茂密,蓄积量大。曾是东北抗日联军将领李延禄和陈翰章部的密营地。
老黑山(东宁县境内),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东宁县老黑山镇北部,属老爷岭东延余脉的山峦,海拔798.2米。“老黑”一词为满语,意为“刀”。因山顶南侧有一刀尖状山峰而得名。老黑山为一切割低山,山体宽展,南坡少陡而曲折。山周围地下为已开采的煤矿区,其北三棵桦树沟的上源多松树和柞林,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其西二道沟为东北抗日联军的密营地。
白刀山,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东宁县大肚川镇境内,属老爷岭山脉,西南——东北走向,海拔702米。山势徐缓,周围为一漫岗。山上以赤松为主的原始森林,是受保护的赤松、落叶松、红松的母树林。是马营河的发源地。其南三岔河,位于中俄边界及黑、吉两省交界的接合部,并有暖泉子(北三岔河)、吉林河(南三岔河)、乌沙河(瑚布图河从俄境来)在此交汇。
六峰山,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东宁县共和乡南境,穆棱河左岸,属老爷岭山脉。6个山峰沿穆棱河左岸,由南向北一字排列,故称“六峰山”。南北长5公里,东西跨1.5—2.0公里。南峰最高,海拔726米。山上多柞、桦林和部分松林。
牛旗山,又名“牛心山”。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穆棱县西河乡与林口县柳树乡交界处,属老爷岭向北延伸的支脉肯特阿岭的主峰,海拔719.5米。山体由变质岩和花岗岩构成。山势曲折迂回。山上多次生林,天然林主要是柞、桦树。土壤为暗棕壤。
大顶子山,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穆棱县境内,属老爷岭山脉北延山峦。东北有小顶子山。山势巍然高耸,为猴石沟河的发源地。呈西南——东北走向,海拔857.8米。山上植被为幼林和柞、桦林。
大楚山,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林口县中部龙爪乡与宝林乡交界处,属老爷岭余脉的分支,海拔669.1米。山势挺拔,岩峦陡峭,柞林茂密。
关门嘴子山,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林口县刁翎镇西北,乌斯浑河北岸。属老爷岭支脉锅盔山脉,海拔521米。植被主要为柞、杨、桦等阔叶林。临河还有两处小关门砬子,南峰海拔205米,北峰海拔281米。
望天岭,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海林市三道河子乡北与林口县交界处,西临牡丹江。属老爷岭支脉锅盔山脉,海拔380米。山势坡陡顶缓,顶端一峰突起。植被为阔叶林,主要是柞、杨、桦等林木。临江处山崖陡峭,与西岸悬崖对峙,如江山门户。南有迎门石山(海拔461.5米),崖石极陡,不易攀登,俗称“滚兔子岭”;北有一莲花泡,面积2平方公里,初秋莲花盛开,为北国少见之景观。
界山,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勃利县通天二林场南,属老爷岭山脉,呈东南——西北走向,海拔1008米。为勃利和林口两县界山,也是勃利县境最高峰。山陡林密,植被为针阔混交林。哈尔巴岭在敦化县与汪清县、龙井县、安图县之间。为牡丹江上游与布尔哈通河分水岭。南于安图县福成屯附近接牡丹岭,向北伸入到黑龙江省,于镜泊湖东接黑龙江省老爷岭。呈北东向延伸,长近150公里,宽约30公里。位于敦化—密山大断裂的东侧。山体岩石多为第三纪玄武岩和华力西期、燕山期花岗岩。以中山、低山为主,海拔800~1200米,相对高度为300~700米,山顶平缓或浑圆,多熔岩方山。山坡低缓,山间河谷多沼泽。主要山峰有哈尔巴岭峰(1054.5米)、烟筒砬子(1022米)北大顶子(952.4米)等。森林茂密。其支脉大黑岭位于敦化东部,东于牛心顶附近与哈尔巴岭相接,西止于沙河沿附近。中生代以来构造运动频繁,第三纪晚期有大规模玄武岩流溢出,后地壳抬升,形成大片熔岩山地。山体高大,切割轻微,海拔1000~1300米,相对高度500~800米,山顶由玄武岩覆盖,平缓而开阔。以东二龙山为中心,山文线呈放射状。
老松岭在汪清县东部。为绥芬河源地,嘎呀河与穆棱河、绥芬河的分水岭。北于嘎呀河源头与黑龙江省的老爷岭相接,南至汪清县荒沟附近与盘岭相接。山体呈北北西走向,长约80公里,宽40~50公里,东侧有罗子沟盆地。岩石以华力西期和燕山期花岗岩为主,南段多侏罗系火山岩。以低山、中山为主,海拔800~1000米,相对高度400~600米,山顶多浑圆,山体切割较轻。主要山峰有老松峰(1116米)、大顶子(1097.2米)、秃老婆顶子(1035.2米)等。森林覆盖率较大。
穆棱窝集岭又称太平岭。大部分在黑龙江省境内,为穆棱河与绥芬河分水岭。北自穆棱河下游鸡西市附近,南至吉林省汪清县北部,近北北东走向,全长约180公里,宽30公里。以低山为主。在汪清县北部构成吉黑两省的界山,近北东走向,长35公里,宽10公里。罗子沟盆地位于岭南。岩石以华力西期花岗岩为主,局部地方为侏罗纪火山岩。海拔800~900米,相对高度300~500米,山脊浑圆。森林茂密,切割轻微。
汪清县
境内山脉均属长白山系。主要干脉有哈尔巴岭、太平岭、老爷岭,分别以从西、北、东三面向境内延伸。其支脉向四外展布,海拔为800米以上的山峰有25座。
【哈尔巴岭】位于汪清县与敦化市及黑龙江省宁安县接境处,海拔1149米,西南至东北走向,山势巍峻,地形崎岖,林木幽深,是本县西北之屏障。
【太平岭】太平岭是本县与黑龙江省穆梭县和东宁县的分水岭,海拔941米,西北至东南走向,山势陡峭,林木密布。
【森林山】雄踞汪清与辉春两县接壤处,海拔1477米,东南至西北走向,山势浑圆险要,苍翠挺拔,是本县的最高山峰。
【西秃老婆顶子】坐落于蛤蟆塘乡与春阳镇交界处,海拔为1 039米,东西走向。因顶部岩石较多,林木稀疏得名。
【东西方台】位于蛤蟆塘乡驻地以西13.5公里处,海拔为956米,由蛤蟆塘乡腹地独自隆起,山势挺拔陡峭,略具四方,顶部较之平坦,并有天然湖泽,景致奇观,可供人们游览。【南四方台】位于仲安乡驻地西南22公里,汪清县与龙井县交界处,海拔1 044米,南北走向,山势高竣陡险,顶部呈四方形。
【秃顶山】位于仲安乡驻地西北15公里,仲安乡与蛤蟆塘乡交界处。海拔961米,西南至东北走向。因山顶树木星稀得名。
【秃顶子山】位于天桥岭镇驻地以西8.5公里。天桥岭镇与春阳镇交界处,海拔802米。【天齐山】位于东新乡境内天桥岭林业局葡萄沟林场北部6.5公里处,海拔940米,林木葱郁。
【尖山子】位于东光乡驻地东北12公里,东光乡与汪清镇交界处,海拔825米,山势陡峭,顶端呈尖形,生有柞、桦树。
【七车间岭】位于鸡冠乡驻地东北15公里处,海拔1109米,南北走向,山势浑圆,森林茂密。因1958年在此建立制材车间得名。
【新开岭】位于鸡冠乡桦皮甸子村驻地东南5.5公里处,海拔867米,林木丛生。因1958年在此开辟采伐林场得名。
【金桦岭】位于十里坪乡境内汪清林业局金沟林场以西4.8公里处,海拔880米,南北走向。原为金华岭,因1939年日寇在此设立金华木材株式会社得名。1982年更为今名。
【东磨盘山】位于十里坪乡驻地东南10.5公里,汪清县与珲春县接壤处,海拔1 114米,山形略圃,呈磨盘形状。
【秃顶子】位于鸡冠乡驻地东北35.5公里。鸡冠、东新罗子沟三乡镇交界处,海拔1035米,东西走向,山势陡险,顶部林木稀疏。
【大顶子】位于罗子沟镇驻地西南40公里,罗子沟镇与鸡冠乡接壤处,海拔1097米,南北走向,山势险峻。
【老木林西山】位于罗子沟镇驻地北30公里,汪清县与黑龙江省东宁县的分水岭,海拔952米,东西走向,林木密集。
【老木林子山】位于罗子沟镇驻地北22.5公里处,海拔810米,南北走向。
【东大砬子】位于罗子沟镇新屯子村东4公里处,海拔917米。
【弯子沟山】别名薄子沟山,位于罗子沟镇太平村西南19.3公里处,海拔1054米,南北走向。
【道芬南山】位于复兴镇道芬村南山2.5公里处,海拔801米,南北走向。
【头头奉北山】位于复兴镇内森林铁路线十二道车站北3.5公里处,海拔963米,南北走向,山势宛如游龙,林木葱绿。
【杜荒子北山】位于复兴镇杜荒子村北11公里处,海拔1137米,盛产木材。
【杜荒顶子南山】位于复兴镇杜荒子村西南6.5公里处,海拔929米,北与杜荒子北山遥相辉映,森林繁盛。
【贩西山】位于复兴镇驻地东南27公里,汪清县与珲春县接壤处,海拔1023米,东西走向,山峻林阴绥芬河支流道芬河发源地。
【小石头沟西山】位于复兴镇驻地东24公里,汪清县与珲春县交界处,海拔1 001米,南北走向,森林密布。
林口县
牡丹江段以东,包括乌斯浑河、五林河、小穆棱河流域的广大地区的山岭属老爷岭山系,山体一般呈浑圆状,山势稍缓,纵贯县境中部南部的是锅盔山脉,沿县东部与穆棱县边界的是肯特阿岭。较高的山岭有
鲶鱼河子大岗,海拔 901米;
小锅盔山,海拔886米;
大锅盔山,海拔877米;
头道沟东山,海拔856米;
小国库山,海拔820米。
绥芬河市
鹿窖岭:位于市区东南部,距市中心约11公里,范围约2平方公里,海拔888.1米,是绥芬河市区最高的山峰,西侧是鹿窖沟,东侧是国境线。
五花山:位于市区北部,距市中心约11.8公里,范围约4平方公里,海拔846.1米,西南为五花山林场。金鱼背:位于市区西北部,距市中心约12.8公里处,海拔811.3米,范围3平方公里。
大岭:位于市区东北部,距市中心约9.7公里,海拔761.6米,范围 1平方公里。西北附近为绥北乡双胜村,东部附近为国境线。
绥芬河山:原名老太岭,又称乐亭岭,位于市区东南部,距市中心约4公里,海拔754.7米,范围1平方公里。
天长山:位于市区东北部,距市中心约3公里,海拔719.5米,西邻北大河,东部为国境线93米。
地久山:位于市区北部,距市中心约3.7公里,海拔693米,东邻北大河。
大团山:位于市区东南部,距市中心约9.6公里,海拔657米,范围约 1平方公里,东邻马架子东沟。
大友山:又称大日山,位于市区东北部,距市中心约8.8公里,与苏联毗连,海拔644米,西南附近为绥北乡绥北村。
红花岭前山:位于市区西南部,距市中心约12公里,海拔615.7米,范围1.5平方公里。北邻寒葱河,西北为建设乡红花岭村,东北是洛河桥村。
炮台山:位于市中心南部,海拔585米。
观岭山:位于市区西部,距市中心约3.2公里,海拔558.3米,范围 1平方公里。登上山顶可展望绥芬河市容,故称为观绥山。其北部附近为建设乡的建东村和建西村。
长山:位于市区西南部,距市中心约14公里,海拔 680米,其西侧为二道岗林场,东部附近为北寒乡南寒村。
南寒东山:位于市区南部,距市中心约11.6公里,海拔 560米,其西北附近为南寒村,西南为八道桥道班。
南大岭:位于市区南部,距市中心约6公里处,海拔680米,其东部与观绥山相连,西南附近是大岭下村。
尖哨山:位于市区西南部,距市中心约11.2公里。
尖山:位于市区西部,距市中心约10.4公里,海拔 710米,其西南附近为红花岭村,南部附近有寒葱河,东部附近为建设乡,北部与大尖山相连。
大尖山:位于市区西部,距市中心约10.4公里,海拔730米,南部与尖山相连。
庙岭:位于市区中心,距市中心约6.4公里,海拔660米,东侧有朝阳河,南部附近为宽沟村。
五花山南山:位于市区北部,距市中心约10.4公里,海拔700米。
老菜营南山:位于市区西北部,距市中心约15.2公里,海拔580米。
大黑山:位于市区西南部与东宁县交界线处,距市中心约16.8公里,海拔865米。
1935年5月2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独立师第1团与义勇军在吉林省敦化县哈尔巴岭成功伏击日军关东军第2独立守备队独立守备步兵第7大队第1中队以及满铁敦化警务段乘警。伏击部队由100余人组成,计划在瓮声砬子站附近拆道劫车。在哈尔巴岭,他们将铁路拆开,使列车在到达车站时出轨,并进行痛击。日军死伤40多人,中方仅一人阵亡,两三人受轻伤。中方缴获了日本要人四名、满洲国要人五名、朝鲜走狗三人以及大量财物。战斗结束后,中方部队安全转移,而日军则调集兵力追击,但未能追上中方部队。这次战役对日本统治当局产生了巨大震动,被多家日方媒体报道为“京图线开通以来最大的惨事”。尽管中方在经济封锁下遭受困难,但成功打乱了日军的“讨伐”计划,并成功缴获了一大批重要人物和财物。
日军资料记录了这次事件,描述了联合部队80名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师部队及约100名职业匪,在“五一”节期间行动,计划利用哈尔巴岭车站西北方3千米地点的曲线部,在图们发往新京202次国际列车先驱车通过后十余分的时间,实施伏击。联合部队分为两部分,在线路南侧山上及北侧平地潜伏,计划在机车及前部3辆车脱线颠覆后,向列车射击,列车被掠夺暴虐约30分钟,乘客、乘务员、警乘兵多数被杀伤、战死。中方遗弃尸体3具,拉走人质15名,向同地北方的黄泥河子方向逃走。日军方面死伤惨重,12名日军下士和兵战死,8名重伤,4名轻伤,11名人质被拉走。
在中方的资料中,详细描述了这次伏击的具体过程和结果。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第1团在团长安凤学和政委周树东的率领下,提前侦查并选定了伏击地点。5月2日午夜过后,联合伏击队进入设伏地点,分4个战斗组分别埋伏在铁路两侧。当机车及前部3辆车脱线颠覆后,伏击部队立即开火,日军警备队和警察来不及反应,多数被击毙,不到1个小时战斗结束。中方共毙伤日伪军40余人,活捉日本官员4人、伪满要人5名、日本官员子女2人、朝鲜走狗3人,并缴获大量军用物资。这次战役给日伪军造成了沉重打击,震惊了日伪统治当局,被多家媒体报道为“京图线开通以来最大的惨事”。尽管中方在经济封锁下遭受困难,但成功打乱了日军的“讨伐”计划,并成功缴获了一大批重要人物和财物。战后,中方部队安全转移,而日军则调集兵力追击,但未能追上中方部队。
布尔哈通河,源自满语中的“柳树河”,它由西向东穿越安图县和龙井市,贯穿延吉市中部。在延吉市的市中心,布尔哈通河接纳了烟集河的水流,继续向东流至延吉市城东,汇聚了海兰江的河水。最终,它在图们市的曲水汇入了图们江的一级支流嘎呀河,最终融入图们江的怀抱。全长约242公里,多年实测的平均流量为14.49立方米/秒。这条河流的流域面积达到7141平方公里,滋养着居住在其流域内的四个县市的一个市区、七个镇、七个乡,约有五十万人口。
布尔哈通河,不仅是一条地理上的通道,更是一条承载着生命与希望的河流。它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生命,支持着农业、渔业以及众多居民的生活需求。河流沿岸的居民,以这片肥沃的土地为基础,发展出了独特的农耕文化和生活方式。布尔哈通河的存在,不仅为这片区域提供了水资源,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地区间的联系,是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从源头到汇入图们江,布尔哈通河以其丰富的水资源和生态多样性,对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条河流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成为了众多野生动植物的家园。沿河两岸的植被茂密,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布尔哈通河的水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的生态状况,因此,对于河流的保护和管理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措施和生态修复工作,布尔哈通河不仅能够持续地为当地居民提供生活所需的水资源,还能够维护和促进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平衡,为后代子孙留下一片绿色的宝地。
布尔哈通河在地理、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它不仅是自然界的产物,更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见证。在这条河流的滋养下,人们发展出了独特的文化与生活方式,形成了紧密的社会联系。布尔哈通河的存在,不仅为这片区域带来了生命与活力,也提醒着我们保护自然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应该继续努力,保护好这条宝贵的生命之河,让它继续为当地社会和自然生态带来繁荣与和谐。
扩展资料
布尔哈通河地理位置在吉林延吉市,源出哈尔巴岭,曲折东南流百九十四里,经县治南迤东,海兰河挟众水东流自右岸来会,折东北流,与嘎呀河会,又东注于图们江。(中国古代地名大词典)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