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园(国家公园有哪五个)

旅游攻略 (11) 2周前

国家公园,这一承载着自然之美、文化之韵的地理空间,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我国自2013年设立首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以来,已陆续设立了18个国家公园。本文将从国家公园的背景、意义、建设与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让读者深入了解这一守护自然遗产、传承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

一、国家公园的背景

1. 国际背景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兴起了一股国家公园建设的热潮。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纷纷设立了国家公园,以保护珍贵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

2. 国内背景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保护我国珍贵的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国家公园建设。

二、国家公园的意义

1. 保护自然遗产

国家公园是保护自然遗产的重要载体。设立国家公园,有助于保护珍贵的生物多样性、地质遗迹、自然景观等自然遗产,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财富。

2. 传承生态文明

国家公园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通过国家公园建设,可以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3.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国家公园的建设与运营,可以为当地带来旅游、生态农业等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三、国家公园的建设与发展

1. 建设原则

我国国家公园建设遵循以下原则:

(1)保护优先:以保护自然遗产为核心,确保国家公园的生态功能。

(2)科学规划:遵循生态规律,科学规划国家公园的空间布局。

(3)公众参与:广泛征求公众意见,提高国家公园建设的公众参与度。

2. 发展现状

截至目前,我国已设立了18个国家公园,涵盖了森林、草原、湿地、沙漠等多种自然类型。这些国家公园在保护自然遗产、传承生态文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3. 未来展望

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强国家公园建设,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1)完善国家公园体系:进一步优化国家公园布局,提高保护效能。

(2)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3)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国家公园建设与保护,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国家公园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承载着保护自然遗产、传承生态文明的重要使命。我国将继续加强国家公园建设,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让我们携手共进,守护这片美丽的家园,让国家公园成为子孙后代的绿色家园。

中国目前有哪些国家公园

中国2023年有三江源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

1、三江源国家公园

位于地球“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腹地,它以山地平原和高山峡谷为主,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地质成土过程年轻,冻融侵蚀强烈,土壤质地粗糙,以高寒草甸土为主;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带北端尾部,气候由亚热带向暖凉、半干旱向严寒干旱变化;2021年9月30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列入首批国家公园名单。

2、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位于长白山支脉老爷岭南部地区,以中低山、峡谷和丘陵为主,海拔1477.4米(老爷岭);土壤主要为暗棕壤和沼泽土,属于大陆湿润季风气候区,森林覆盖率达93.32%;植被类型以温带针阔混交林为主,高等植物150科406属666种,野生脊椎动物270种;2021年10月12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被列为首批国家公园。

3、大熊猫国家公园

位于中国西部地区,包括四川省岷山地区、四川省邛崃山-大相岭地区、陕西省秦岭地区和甘肃省白水江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森林覆盖率为72.07%,有种子植物3446种,隶属于197科1007属,脊椎动物641种;2021年10月12日,大熊猫国家公园被列为首批国家公园。

4、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位于海南省中部山区,东有罗山国家森林公园,西有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有黎族苗族自治县毛干乡,北有利木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它是亚洲雨林和世界季风常绿阔叶林过渡带中唯一的“大陆岛型”热带雨林,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森林覆盖率达95.56%,植被主要为热带雨林。2021年10月12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入选第一批国家公园。

5、武夷山国家公园

横跨江西和福建两省,是世界人类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国家公园;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有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等植被类型,2021年10月12日,武夷山国家公园被列为首批国家公园。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武夷山国家公园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大熊猫国家公园

中国国家公园有几个

中国国家公园有1200个左右。

国家公园分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目前约有670个左右。国家地质公园,国土资源部批准设立,目前约有240个左右。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目前约有300个左右。

国家公园

国家公园的概念源自美国,名词译自英文的“National Park”,据说最早由美国艺术家乔治卡特林(Geoge Catlin)首先提出。1832年,他在旅行的路上,对美国西部大开发对印第安文明、野生动植物和荒野的影响深表忧虑。

他写到:它们可以被保护起来,只要政府通过一些保护政策设立一个大公园,一个国家公园,其中有人也有野兽,所有的一切都处于原生状态,体现着自然之美。之后,即被全世界许多国家所使用,尽管各自的确切含义不尽相同,但基本意思都是指自然保护区的一种形式。

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旅游局决定开展国家公园试点,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中国引入国家公园的理念和管理模式,同时也是为了完善中国的保护地体系,规范全国国家公园建设,有利于将来对现有的保护地体系进行系统整合,提高保护的有效性,切实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

国家公园有哪些

2021年10月12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我国公布首批国家公园名单,具体为:三江源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成为我国正式设立的第一批国家公园,涉及青海、西藏、四川、陕西、甘肃、吉林、黑龙江、海南、福建、江西等10个省区,均处于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关键区域,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域或海域,是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

我的老家在山西。大学毕业后,已经来到黑龙江工作多年,可以说,黑龙江已经是我的第二故乡了。在公布的首批国家公园名单中,就有我家乡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位于吉林、黑龙江两省交界的老爷岭南部,与俄罗斯、朝鲜接壤,规划面积14612平方公里,其中涵盖吉林省面积10143平方公里、黑龙江省面积4469平方公里,涉及7个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湿地公园和1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是目前我国规划建设的10个国家公园中唯一与其他国家公园接壤的国家公园,是我国境内规模最大且唯一具有繁殖家族的野生东北虎、东北豹种群的定居和繁育区域。东北虎和东北豹是世界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物种,有保护价值和生物学意义。据监测显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目前至少有野生东北虎27只、东北豹42只。

既然首批国家公园名单公布了,我们就会问,可以买票参观国家公园吗?大家别着急,其实,国家公园是有明确的范围和管控分区的。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介绍,国家公园的首要功能是保护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分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核心保护区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和管理,原则上禁止外来人员进入,禁止一切生产生活等人类活动。一般控制区允许适量开展非资源损伤的人类活动。至于门票问题,由于国家公园是一个公益事业,国家现在还没有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