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华洞(玉华洞在福建哪里)

旅游攻略 (13) 2周前

玉华洞,位于我国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境内,是一处集地质奇观、文化底蕴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它以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绚丽的洞内石钟乳、石笋景观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地下画廊”。本文将带您走进玉华洞,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领略历史的沉淀。

一、地质奇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玉华洞的地质构造形成于1.5亿年前,是我国南方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洞内岩溶景观千姿百态,宛如一幅幅精美的画卷。专家们通过地质勘探,证实了玉华洞的岩石属于沉积岩,经过长期的地质变化,形成了独特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景观。

玉华洞内最大的石钟乳名为“玉华王”,高约15米,直径约1.5米,宛如一颗晶莹剔透的玉珠。而“玉华仙子”则宛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翩翩起舞。这些大自然的杰作,令人叹为观止。

二、文化底蕴:历史的沉淀

玉华洞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更是一部历史的画卷。在洞内,您可以欣赏到古代先民留下的岩画、壁画等文物。据考古学家研究,这些岩画和壁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玉华洞还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在洞内,有一处名为“兵马俑洞”的景点,洞内岩壁上刻画着许多古代士兵的形象,栩栩如生。据传,这里曾是古代兵家用来藏兵之处,见证了历史的沧桑。

三、生态旅游:绿色出行,拥抱自然

玉华洞作为一处生态旅游胜地,一直秉持着“绿色出行,拥抱自然”的理念。景区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力求为游客营造一个优美、舒适的自然环境。

在玉华洞,您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景区还开展了一系列生态旅游活动,如徒步、露营、探险等,让游客在游玩的也能锻炼身体、陶冶情操。

玉华洞,这片大自然的奇迹与历史的沉淀,让人流连忘返。在这里,您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景观,还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我们走进玉华洞,一起探寻大自然的奥秘,感受历史的沧桑。

关于玉华洞的传说有哪些

传说古代将乐有金华、银华、玉华三洞,都是奇巧壮观的洞府,洞中景致吸引着不少官绅士民前往观光。很久以前有个皇帝出游银华洞,在洞里丢了还魂带、金扁担两样宝贝。此后,达官贵人争相来此游玩,既看景致,也想捡到那两样宝贝。如此一来,当地百姓可倒了霉,吃喝招待要摊派钱粮,田地都荒芜了。大家一气之下,一个晚上就把金华洞洞口和银华洞洞口封住了。从此,只剩下玉华洞一个好景致了。

玉华洞风景

福建玉华洞在什么地方

福建玉华洞是非常值得游玩的地方,洞内的风景非常梦幻,现代科技让溶洞赋予生命,去感受大自然力量的日积月累带来的神奇变幻,那么福建玉华洞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呢?

1、景区位置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

2、交通指南

自驾路线(仅供参考)

三明---长深高速公路---福银高速公路----福银高速公路---雪峰山隧道----福银高速公路到终点。

南平---G205---G316-- 沿S304行驶2.4公里,到达终点。

龙岩---莆永高速公路—S208—S307—翰大线—S204--沿S304行驶2.4公里,到达终点。

停车指南

玉华洞景区停车场

参考价格:¥5/次 (小车5元,中巴10元,大巴15元 )

库位:700

地址:游客服务中心对面

3、游玩指南

玉华洞于汉初被人发现后,游踪不断。宋代杨时、李纲等曾游此洞。明徐霞客游后有此洞“弘含奇瑰,炫巧争奇,遍布幽奥”的赞语。洞进出口处岩壁上保留不少宋以来的摩崖石刻。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廖九峰为玉华洞修志7卷,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邑人廖云友重修《玉华洞志》。在将乐县城东南5公里的天阶山下,因洞内岩石光洁如玉,华光四射而得名,是福建省最大的石灰岩溶洞,第二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全洞总长约6公里,有两条通道,由藏禾洞、雷公洞、果子洞、黄泥洞、溪源洞、白云洞等6个支洞和石泉、井泉、灵泉等3条宽1至3米,深不及膝的小阴河组成。洞内小径盘曲,有“琼楼玉宇”、“渴龙饮水”、“朝天曙色”、“蓬莱叠翠”、“雄鹰独立”、“风飘泪烛”等180多景,均为石灰岩溶蚀而成,其中尤以“仙人田”、“炼丹炉”、“荔枝柱”、“苍龙出海”、“童子拜观音”等形象最为逼真。进口为“一扇风”,风声不止,出口是“五更天”,可以使人体验到由昏暗转为光亮的景色。1987年以来不断整修,遇斜坡砌石阶,过溪流架桥梁,主要观景处平缓宽敞,并装有彩灯衬景照明。有水泥公路直达洞口,洞口安放着徐霞客铜像,还建有擂茶馆、动物世界标本馆、荷花池等游览设施。

玉华洞的历史是什么样的

玉华洞形成于2.7亿年前,由海底沉积的石灰熔岩经过三次地壳运动的抬升和亿万年流水的冲刷、溶蚀、切割而成,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如今正处于发育生长期,是一处胜景天成、如梦如觉、自然幻化的人间仙境。

玉华洞于汉初被人发现,据说洞中原本全都是白色的,自宋代以来,就不断有人入洞游览,洞壁留下了被火把熏黑的痕迹。洞的进口和出口处岩壁上保留不少宋以来的摩崖石刻。。

玉华洞内的岩壁上,保存着许多宋代以来的摩崖石刻,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民族英雄李纲曾游此洞,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称赞“此洞炫巧争奇,遍布幽奥,透露处层层有削玉裁云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