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豸山,位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境内,是福建省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这座山以其独特的地貌、丰富的植被、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本文将从自然景观、人文历史、生态保护等方面,对连城冠豸山进行详细介绍,以期让读者全面了解这座福建瑰宝。
一、自然景观
1.地貌特征
冠豸山地处武夷山脉东南部,海拔约640米。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主峰冠豸峰高耸入云,被誉为“东南第一峰”。冠豸山地质构造复杂,形成了独特的丹霞地貌,山石峭壁,千姿百态。
2.植被资源
冠豸山植被丰富,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福建柏等。山间树木繁茂,四季常青,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春季,山花烂漫;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层林尽染;冬季,银装素裹。
3.气候特点
冠豸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这样的气候条件,为各种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二、人文历史
1.历史沿革
冠豸山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居民在此居住。唐代,冠豸山成为佛教胜地,寺庙林立。宋代,成为道教圣地,道观遍布。明清时期,冠豸山成为民间信仰中心,各种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流传至今。
2.古迹名胜
冠豸山古迹名胜众多,如:冠豸寺、石门寺、乌石寺、石狮洞、仙人洞等。其中,冠豸寺建于唐代,是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门寺建于宋代,寺内有一座石门,门上刻有“石门”二字,为宋代书法家黄庭坚所书。
3.民间传说
冠豸山民间传说丰富,如: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八仙过海等。这些传说故事,为冠豸山增添了神秘色彩,吸引了众多游客。
三、生态保护
1.生态价值
冠豸山生态价值极高,是福建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山上有多种珍稀植物和动物,如:金丝猴、华南虎、穿山甲等。
2.保护措施
为保护冠豸山的生态环境,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生态监测、限制旅游开发等。
连城冠豸山,作为福建瑰宝,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应更加重视生态保护,让这座福建瑰宝永葆生机。
Guàn zhài Shān
冠豸山
连城冠豸山,以其主峰形似古代獬豸冠而得名,有武夷山之气势,太姥山之豁达,兔耳岭之地行。寓含刚正廉明之意,旧称“东田山”、“莲峰山”。
位于福建连城县城东郊1公里。山体于县戚之东1.5公里处平地兀立,不连岗自高.不托势自远。景区方圆123平方公里。以其天生丽质于1986年荣膺“福建十佳风景区”,1994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平地兀立,不连岗自高,不托势自远”。景区方圆123平方公里,集山、水、岩、洞、泉、寺、园诸神秀于一身,雄奇、清丽、幽深,与武夷同属丹霞地貌,被誉为:“北夷南豸,丹霞双绝”。
神山名录
冠豸山为被誉为“客家神山”,“生命神山”
连城山水价值连城! 地处福建西部的连城县的冠豸山不连岗以自高,不托势而自远,外直中虚,方圆四十里,它于1986年被评为福建省十佳风景区,1994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并于2000年被评为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2009年被列入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名录。冠豸山风景区属丹霞地貌,苍玉峡逶迤而入,一石若悬,流泉从石间穿过,潺潺不断,逾半山处,巨石之上立一松风亭。半云亭筑在山间突出部,仰崖上古树,郁郁苍苍,如在半天。至滴珠岩,高壁峭立,独留一面,明代名儒黄公甫题刻“冠旨”两字,字径数尺,苍劲雄健。旁有乾隆翰林朱阳镌刻的“上游第一观”五字,是为闽江、九龙江、汀江发源地之一的佐证。过滴珠岩为芳兰谷,谷中兰花香馨远袭。南面是石园,为清朝林赤章读书处,岩洞深邃,可容数十人,岩顶石花丛植,雨天水从五老峰峥淙泻落,又名“天上来”。过修竹径,越桃源涧,吞红咽绿,上十余折,即为金字泉。金字泉边有一水塘,名“清如许”,一线天倒映其中,成天地两线,更添情趣。上有项南同志题写的“万峰朝斗”四个大字,过了一线天,便是“白云深处”,旁有仙人所凿的玉女池,平日仙水盈池,民间传说冠豸山五姐妹常在此沐浴,得一冰肌玉骨之身。在白云深处登五老峰,可眺望城区。灵芝峰下为灵芝庵,折北行至小半山,相传唐欧阳仙曾在此炼丹。
“照天烛”从旁壑中拔地而起,绝无依傍,如红烛高照,傲然燃空。照天烛旁边为莲花洞、五姐妹石。莲花洞内有石椅石桌。寿星峦上,石栏曲折,长寿亭傲然立于飞云树影之中。旁有我国著名书法家罗丹篆写的“人长寿”三字。冠豸山东南有石门湖,潭深壑浅,湖清山秀,酷似一块翡翠镶嵌在冠豸山的奇峰险壑之中。登艇游览,山环水绕,沿途可欣赏“渴马饮泉”、“大象戏水”、“猴狲撞钟”、“三姐妹石”、“疯僧戴帽”等胜景。冠豸山历代留下许多摩崖石刻和楼台亭阁及书院等人文景观。今尚存半云亭、松风亭、东山书院、修竹书院、灵芝庵等以及摩崖石刻40余处。最为珍贵的有林则徐登临冠豸山,存于东山草堂的手书的横匾“江左风流”,清乾隆名士《四库全书》总纂纪晓岚,在任福建提督学院时题写的“追步东山”的墨宝。
"豸"字读音
冠豸山的“豸”字在当地一直读作zhài,是古代传说中一种笃忠执著、公正诚信、明辨是非的神兽。在康熙大字典等老出版物中均有“豸”与“廌”通假,读(zhài和宅买切),注释为传说中的神兽。但在2011年第11版前所有大陆解放后出版的字词典中,“豸”只注音为“zhì”,注释为“没有脚的虫子”,一度被游客和一些部门的人误读,广播电视系统播音时也读作“zhì”,现在的电脑也很难打出“廌”字。随着该县旅游业的发展,山名读音成为对外交往的一大障碍,为“豸”字定音的呼声日益急迫。2003年6月,连城县人民政府向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报送《关于请求加注地名“冠豸山”中“豸”字读音(zhài)的请示》;2004年,福建省民政厅、教育厅和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向民政部、教育部、国家语委报送请示,请求对“冠”和“豸”予以定音;2004年7月,民政部地名研究所、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联合组成专家组,赴连城开展了实地考察、查阅文献史料和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等活动。通过考证、研究,专家们一致认为应把冠豸山“豸”字的读音定为“zhài”。2006年1月民政部、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批复福建省民政厅、教育厅和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同意将福建省冠豸山的山名读音定为“Guànzhài Shān”。
由商务印书馆2011年6月最新出版的第11版新华字典第630页里,首次正式收录冠豸山正式读音“Guànzhài Shān”,并注明:山名,在福建省连城,成为该读音语词的唯一注释。
“冠豸山”读音是唯一的国家三个部委会专门发文正音的地方名,是国家对地方地名进行确认的首创,这也突出了“豸”(zhài)的读音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使连城的地理文化得到了正确解释
连城冠豸山景区适合短途旅行,但是不适合带孩子一起过去游玩,爬山会不方便,景区环境优美,还是很适合周末带这边来游玩,游湖散心,那么连城冠豸山景区的门票多少钱一张呢?
1、门票信息
冠豸山+石门湖(含船+景交车):130人民币;
套票(含冠豸山、石门湖、天寨、缆车、九龙湖、景交车):240人民币
培田古村落:50人民币
九龙湖门票(含船+景交车):80人民币
九龙湖门票(含船):60人民币
景区工作人员建议购买冠豸山与石门湖景区联票,因为考虑到体力问题,爬完山之后可以坐船浏览石门湖,既能节省体力又能赏景。
2、优惠政策
老人:70周岁(含)以上老人凭老年证或者身份证。,免费;60周岁(含)-70周岁(不含)老人凭老年证或者身份证。,优惠票
儿童:身高1.2米(不含)以下儿童。,免费;身高1.2米(含)以上且18周岁(含)以下相关有效证件。,优惠票
残疾人:残疾人凭残疾证。,免费
军人:现役军人凭现役军人证。,免费
跟团游导游:跟团导游凭导游证或国导证。,免费
记者:记者凭国家新闻总署颁发的记者证。,免费
学生:全日制大中小学生(不含成人教育研究生)凭学生证或学校介绍信,优惠票
3、景区介绍
连城冠豸山风景区是一处集“山、水、岩、洞、泉、寺、园”于一体,“雄、奇、幽、秀”诸特点于一身的丹霞地质景观区,与武夷山同并称“北夷南豸,丹霞双绝”。
冠豸山风景区位于福建西部的连城县县城东侧,景区总面积123平方公里,主要有獬豸冠、石门湖、竹安寨、云霄岩、九龙湖等五大景区,因与县城相去不远,有“城在景中,景在城中”之称。
冠豸山,位于连城县城东约1.5公里处,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它孤立拔起,山势高峻,风景优美,被誉为“北夷南豸,丹霞双绝”。冠豸山总面积达123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为53平方公里,分为五个游览区:冠豸山、石门湖、竹安寨、旗石寨和九龙湖。
冠豸山的形状如同一朵绽放的莲花,因此又被称为莲花山。其最高处的灵芝峰和五老峰,形似古代法官头戴的“獬豸冠”,故名冠豸山。冠豸山的开发历史可追溯至宋元年间,在石门湖修筑亭阁,种植松竹,成为文人吟诗饮酒之地。
冠豸山的自然景观令人赞叹不已。苍玉峡蜿蜒曲折,水流潺潺,松风亭矗立在半山巨石之上,游人可以在这里倾听涛声,欣赏杜鹃花的美丽。走过险峻的丹梯云栈,穿过“云嘱”堑门,眼前便是一片峭壁,形成了“滴珠岩”。岩上刻有明代名儒黄公甫题写的“冠豸”二字,以及乾隆翰林朱阳镌刻的“上游第一观”五字,这处景观是闽江、九龙江、汀江发源地之一的证明。
冠豸山的教育文化氛围浓厚,芙蓉坡上有十数座书院,如修竹书院、五贤书院、东山草堂等。东山草堂内,有清代《四库全书》总纂纪晓岚题写的“追步东山”,以及民族英雄林则徐题写的“江左风流”匾额,被誉为中华名匾。穿过金字泉,便来到五老峰和灵芝峰之间形成的长200米的一线天,其中玉女池引人遐想。
登顶五老峰,可俯瞰连城城区的美景,高楼林立,田园如画,九曲文川仿佛一条绸带。五老峰下有“天上来”、“林赤章谈书处”等景点,周围还有弥勒伴观音、沃泉岩、老虎岩、观音谷等。灵芝峰下则是灵芝庵,唐代欧阳仙曾在此炼丹,还有雪洞等古迹。后山的项南所题“万斗朝峰”处,可见高30余丈的“照天竹”,被誉为“生命之根”,旁边是山泉琮琮的莲花洞。
石门湖古时是连城八景之一的“石门宿云”。七十年代在此筑坝建湖,形成了山水相溶、水天一色的新景观。游人可以乘船游览翠岛,观赏戴帽峰、莲花峰、双乳峰、千瀑岩、河马饮泉、大象戏水等景点。在香兰亭弃舟上岸,经过“三叠泉”可游览“桄榔幽谷”。在必达亭则可观看高空飞车表演。
竹安寨位于冠豸山右侧,与冠豸山山体相连,集雄、奇、险、绝于一体。摩天岭踩踏有声,山体悬空,有315级台阶,马头山、雄鹰展翅、寿星岩、永不干涸的天地、水门墙、双剑峰、三屏峰等景点令人目不暇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