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这座位于福建省厦门市的海岛,被誉为“海上花园”,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在这里,时光仿佛凝固,历史与现代交织,音符飘荡在空气中,让人陶醉。
一、自然风光,如诗如画
鼓浪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岛上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四季如春。登上日光岩,可俯瞰整个岛屿,碧海蓝天、沙滩椰影,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鼓浪屿的沙滩、礁石、礁湖等自然景观,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游玩选择。
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鼓浪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唐宋时期,这里就是渔民和商人的栖息地。鸦片战争后,鼓浪屿成为对外通商口岸,各国领事馆、洋行、学校、医院等相继设立,使得鼓浪屿成为中西文化交融的窗口。岛上现存大量历史建筑,如八卦楼、救世医院、鼓浪屿音乐厅等,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文化遗产,独具特色
鼓浪屿是世界文化遗产,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岛上音乐氛围浓厚,被誉为“音乐之岛”。这里的音乐家众多,如钢琴家林俊卿、指挥家陈其光等。鼓浪屿还拥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如南音、木偶戏、剪纸等。
四、鼓浪屿特色美食,回味无穷
鼓浪屿美食独具特色,让人回味无穷。岛上特色小吃有沙茶面、海蛎煎、土笋冻等。鼓浪屿的餐厅也颇具特色,如黄则和花生汤、张三疯奶茶等,都是游客必尝的美食。
鼓浪屿,这座海上花园,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感受悠久的历史文化,品味独特的文化遗产。让我们一起走进鼓浪屿,感受这座海上花园的魅力吧!
在鼓浪屿住了两年,和原住民一样,说说我的体验吧:
第一年租房在龙头路,算是个小区,有道小门进去,楼不高,外墙奶白色的,一个一房一厅一厨一卫的家具全,是1500元/月,那个时候可是在2010年左右。
龙头路上每天早上有就 旅游 团打着小旗进来,有全国各地的和台湾的。 龙头路有一家菜市场,海鲜多,到了黄昏时,新打上来的鱼用红塑料盆装着摆在过道两旁。那个时候,鼓浪屿上只有一家超市,米面粮油都在菜市场买,一些生活用品都在便利店买,岛上的东西有各种船送过来。
我经常要离岛,来往交通就是轮渡 ,那时进岛不要钱,出岛4元钱,现在好象是8元还是12元?后来,我办了一个轮渡卡,只有鼓浪屿的人可以办,来来往往坐这个轮渡,开始都跑到二层看光景,后来习惯了,把这个当公交,也没有了刚开始的兴奋劲头,只想着快点到。有一次台风天气,轮渡停了,什么时候开不知道,回岛的居民只能等着,我也等着,等到好晚,才算开了一船轮渡,把居民送上岛。
绕着鼓浪屿走一圈是3-4小时,我走了大约100多圈 。鼓浪屿没有机动车自行车,所以非常适合散步,最喜欢黄昏时从燕尾路那里走过来,崖壁上挂着灯,黄黄的那种,照着一侧海,一侧路,这时的鼓浪屿没有游客,你可以慢慢走,绕过来,全是别墅,后来开了几家民宿,有一家沙滩上的餐饮店,就在沙滩上,做酱油水的鱼,我朋友来了,我们也在这里吃,晚上夜风里,喝啤酒,他喝了6瓶醉了。
鼓浪屿的巷子很漂亮 ,那时照婚纱的不多,从龙头路往北的巷子里越走人就越少,小围墙,有树,有花,有一些破旧的别墅,别墅还是有主人的,但就是那么放着,还有一些民宿,酒吧,咖啡馆,书店,最多的是小吃,鱼丸面,海蛎煎,肉燕,炸五香,麻糍,卷菜饼等等,都是小店,也不招呼,你进去问一声,才有人答话。刚来的三个月里,经常走错路,后来越来越熟悉,巷子里怎么绕也能绕回去。晚上回来时,经常听到钢琴声,练琴的声音,没有完整的曲子。
鼓浪屿的晚上
鼓浪屿
鼓浪屿的巷子
鼓浪屿的巷子
鼓浪屿的巷子
我经常去游泳,鼓浪屿上有两个海水浴场,水都不干净 ,但我也去游,有雨的时候也去,啥也不拿,就去游泳。有次游泳回来,巷子有人就喊,都淋湿了,进来坐一下吧,原来是个小店,卖炸五香肉燕卷菜饼,我不能说我故意这样淋雨的,会以为鼓浪屿上来了个疯子,虽然隐居在岛上诗人也这样,但我没有诗人的气质,所以我就进去了。没带钱,那个大姨说,没关系,下次再来补吧,我就吃了个菜饼和肉燕,三下五除二吃光了,没饱,又要了个炸五香。
后来我就经常去这家,鼓浪屿上原住民都非常的恬淡,不像后来涌进岛内经营各种买卖的外地人,眼睛经常是红的,气息也喘不均。
鼓浪屿巷子里的小店
在岛上还常去的中医家,不是生意人,只是一户人家 。老人家是个中医,我不知道他有没有证。有次我闲逛在巷子里,看到有户人家门上有幅对联,大意是什么灵枢素问,黄帝千金炮炙内辩之类嵌在一起的两幅长对子。老人正好过来,就是主人,问我,知道啥意思?
我就说了说,倒不是我懂中医,我懂武侠,看过笑傲江湖,而且看过好多遍,所以灵素素问还是知道一些的,倒也对答如流,于是,老人就请我进去坐,他夫人端出一杯茶,草药熬的茶,他有个院子,一盆盆的种的全是草药,他正在写一本医书,但一直没有出版社出版,要自已花钱出还不包销。我2年中去喝过好几次草药茶,但出书的事我真帮不了,我走了之后,也就没联系了。如果我有这么个院子,我不出书,就当个药仙吧。
鼓浪屿上的别墅后来都被屋宿给租去了,有许多名人古迹,有些房子没了主人 , 深宅大院特别适合拍电影 。别墅也有人家在那居住,印象深的是两处,一处在兆和路的角上,有一处好大的别墅,与海只隔一条路,行人走过时,院子栏杆内必然窜出两条大狼狗冲人狂吠,却不见主人。另外就是延平路,有几处别墅,阳光的午后,小保姆在院子里发呆,别墅的主人好久都不回来,只有她在看家。
龙头路太热闹了,卖菜刀的都认识我了,后来我就搬到了内厝澳一带,那里更安宁,安宁的人时时找个椅子都能入定。
我第一次到鼓浪屿找房时,背着包 ,穿过有两个岩石下面,好象是早餐铺子,便进去了,人家说,不要钱,你吃完了把碗洗了就行,我后来才知道,是寺庙今天有斋饭。不过,后来我再没去过,路过,但没进去过。
就这么简单的说吧 , 假如鼓浪屿岛上没有后来那么多的商业 ,或许少一点也可以,或者商业不是外来人开的店,本岛原住民自己开的 ,,那真是一个神仙岛,,一年四季不冷不热,景色好,离闹市区中山路很近,,又不是很近,做个轮渡或者快挺二十分就到 ,,岛上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西边坟墓太多,坟墓对面的别墅几乎没有人住,荒废时间太久了很吓人,,据说当时的岛民都移民到国外了,可能几代前留下得老房子,现在也不要了,但是国家又动不了,属于个人的财产,,曾经 旅游 在岛上住过一夜,早上起来真的是鸟语花香 ,,白天在岛上没目的闲逛,去海边晒晒太阳,鼓浪屿的海边并不是很美,,很一般,沿着海边那条路往龙头路方向走,中间很多小路不记得了,有很大一条商业街,说实话东西不咋地,纪念品无非全国都一样 ,吃喝吗?小贵 ,不咋好吃,还算稍微有点特色,对于外地的游客来说 ,,走累了,随便找一家咖啡店座那喝喝咖啡 发发呆,看一些店家瞎编乱遭的故事,,,傍晚沿着龙头路往钢琴码头那边走,在滩涂的岸边看厦门的夜景,,可以座游轮吹着海风,看整个厦门中心的夜景 ,,那叫一个美,,晚上可以再逛逛酒吧,小酌一杯,,,,哈哈 ,,
鼓浪屿的原住民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首先简单说一说厦门的土著是什么体验。
不同于福州泉州漳州南平三明龙岩下属多个县市,
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的厦门面积实在小。
所以常常就是这种情况:高中同学是小学同学的初中同学,父母同事的小孩随便就是幼儿园同学小学同学中学同学大学同学,
随便走在路上都很大可能遇到或是熟悉已久或是点头之交或是多年未见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校友和领导同事,常常有一种整个小区居民说不上全部认识但是见面都可以打个招呼寒暄两句,感觉整个区甚至整个厦门市的本地人都可以跟自己或者身边人扯上关系……
土生土长的厦门人但非鼓浪屿的原住民。
但因为整个市错综复杂又密不可分的人际关系网,我身边的鼓浪屿原住民亲朋好友实在不少。跟他们在一起时听闻了不少他们在鼓浪屿的生活故事。
我爸的一个好朋友伯伯因为孩子在鼓浪屿上学,在鼓浪屿住过几年。
我记得那个时候我还在读小学,伯伯的孩子大我几岁,在厦门音乐学校上学。
那个时候课业还不是很重,所以有时间常常跟我爸去鼓浪屿找伯伯泡茶。
我记得伯伯住的是西式老别墅,从二楼的客厅窗户望出去可以看到轮渡和环岛四周的大海。
那个时候厦门还不是热门 旅游 城市,鼓浪屿还只是厦门岛边上的一个小居民岛,
没有小清新长裙草帽单反游客,没有文艺的张三疯奶茶,
没有成群结队挤爆轮渡的盛况,更多的是生活在城市一隅的宁静感觉。
岛上没有机动车,住在鼓浪屿的居民大夏天常常短袖裤衩人字拖出门买菜,
沿着沙滩边上的狭长道路从市场到家,经过一间间古朴小店,伴随着岛上的音乐声、大海拍岸声、风拂槟榔树声,夕阳照在身上,觉得日子悠长美好,真的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那个时候我喜欢在午后跟小伙伴一起到外面的大海边散步
我的父母从小在海边长大,奶奶外婆家都是那种出了家门走几步就能看到大海的,
我从小的生活环境就没有离开过海,
所以对于海,我总有一种特别的 情感 ,我喜欢并且享受在大海边的感觉,
以至于后来在外读大学回家时,第一眼看到大海都会很兴奋。后来,伯伯的孩子到厦门岛读高中,他们一家搬回了厦门岛,我上了中学,那几年就很少再上鼓浪屿去了,
那几年在伯伯家玩的记忆,也成了我记忆中对鼓浪屿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我的高中舍友初中在音乐学校读书。
大概是厦门真的不大,中学基本用手指头就可以数清楚。厦门外国语(英中)、厦门一中、二中、六中 、八中(双十)、十一中……
厦门外国语学校,那个时候还叫做英语中学,最早就是在鼓浪屿上的;然后音乐学校,有很多音乐特长学生,校区在鼓浪屿这座”钢琴之岛”上,相辅相成。
高中有好多同学家里住在鼓浪屿上。
而他们的“特殊待遇”就是一到台风暴雨天就可以正当早退……记得高一有一次全市台风警报,学校广播通知住在鼓浪屿的同学马上回家,马上……我的后桌男同学就是鼓浪屿土著一位,正当他和同桌聊天聊得正high时,老师点名让他马上回宿舍收拾东西回家,于是上课上到一半的后桌同学在其他人羡慕的眼光中走出了教室,带着对他同桌基友的深深不舍……
读大学的时候认识了毕业于双十中学、同是厦门人的同学。
她从小在鼓浪屿长大,小学初中阶段都在鼓浪屿,中学的时候才搬到了厦门岛上。
她说当年班级里专攻乐器走艺术特长生道路的同学现在都当了音乐老师,
工作时间自由轻松,反观当年那些文化课成绩很好也没有走艺术特长生道路的学生现在好像也没有过得比他们更滋润,不过想想也觉得可以了。
她说她小时候特别调皮,常常捉弄同学,各种闯祸,而鼓浪屿基本全民认识的生活环境导致她基本早上被老师罚站批评,
中午回家后父母就知道了然后整个小区都知道了然后基本整个岛都知道了……
我问住在鼓浪屿的童年是什么感觉,她说好像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感觉,
只是觉得要去厦门岛很麻烦还要做渡轮,后来读高中搬到了厦门岛上,再加上双十中学严苛的高中学习环境完全与潇洒跋扈的她风格完全不搭,反而开始觉得住在鼓浪屿的那段时间还是蛮好的。
好像从我读了大学开始就很少再去鼓浪屿了。
那个时候常常一起玩的小伙伴如今很多都不在厦门了,有的还在外求学,有的已在外工作定居,留在厦门的同学很多也不住在鼓浪屿上了。再去鼓浪屿时会很想念少年时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们,
希望在全世界各地的他们都过得好好的。
日光岩 ★★★★
鼓浪屿的最高峰,也是厦门的象征,有“未上日光岩等于没到厦门”之说。登临日光岩可将厦门鼓浪屿尽收眼底。其中有不少古迹,历代摩崖石刻也时常得见。
门票60元
菽庄花园 ★★★★★
位于鼓浪屿上的菽庄花园利用天然地形的巧妙布局,有江南园林的风范,但又有自然风景互为补充,真可谓:园在海上,海在园中。建筑和其中的钢琴博物馆,都使得菽庄花园成为一个不能漏掉的景点。
门票20元
皓月园 ★★
是一个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的雕像园。站在皓月园内能看到的风景,在鼓浪屿里随处都能看到,所以,只是为了看雕像,倒不一定非去不可。 从轮渡码头向左步行5分钟即到。
门票15元
海底世界 ★★★★★
身临其境,尤如置身奇妙的海底世界。虽然,国内已经有不少以海洋为主题的公园,但从品种上来说,这里算得上是目前生物种类最为丰富的水族馆。所以,你一定不要心痛你口袋里的钞票。 濒临绝种的大海龟、难得一见的澳洲海龙、海马、亚马逊河的食人鱼、海象等一定不要错过。
门票70元
海上看金门 ★★★★★
鼓浪屿岛轮渡码头旁有游览金厦海域的游船。游船沿着鹭江海峡、环岛公路直奔小金门岛,并且能在距离小岛仅100米处的海域停留10分钟。岛上的建筑、旗帜、甚至军人都能清楚的看到。乘坐此船还可饱览鹭江海峡两岸的风光、演武大桥、白城和珍珠湾海滩、环岛公路,基本上厦门最美丽的风光均能从船上欣赏到。
票价106元
到鼓浪屿要先到轮渡坐渡轮。
湖滨车站-轮渡:10、23、30路。
松柏车站-轮渡:31路
日光岩
菽庄花园
皓月园
厦门海底世界
厦门博物馆
风琴博物馆
刻字艺术馆
鼓浪屿小贴士:
1、鼓浪屿一出渡口就有很多当地导游,说带你去6个景点,收10元钱,通常他们都是带游客去消费,赚取回扣。离渡口不远有一个鼓浪屿旅游咨询中心,那里可以免费拿岛上各个景点的资料,还有电子查询鼓浪屿的旅游资讯。
2、鼓浪屿街区有严格规定,除了环岛旅游电瓶车外,不许任何其他机动车辆上岛,在岛上漫步不会受到干扰,非常幽静。岛上新建了环岛路,游客可以顺着小岛步行。或者乘电瓶车,50元/人,环小岛游一周,导游会介绍景点,并让你下去走走。岛上一共有6个景点,2个卖东西的景点是不花钱的,日光岩、钢琴别墅等地方都是收费的,如果散客游览所有的景点,估计要160元左右。不过买联票比较实惠些。
3、如果喜欢游泳,一定要带泳衣,那里的沙滩和海水不错。在岛上能不买东西就不买,尤其是在景点处。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