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兴教寺(西安兴教寺地址)

旅游攻略 (13) 2周前

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孕育了无数名胜古迹。其中,兴教寺作为一座千年古刹,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本文将带领读者走进兴教寺,领略其独特的魅力。

一、兴教寺的历史渊源

兴教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兴教寺原名“兴教院”,是唐玄宗为纪念其父亲唐睿宗而建。寺内供奉着唐玄宗的父亲唐睿宗的灵位,因此又称“睿宗寺”。

二、兴教寺的建筑特色

兴教寺建筑宏伟壮观,气势恢宏。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观音殿等。其中,山门为寺院的入口,两侧分别供奉着弥勒佛和韦驮菩萨;天王殿供奉着四大天王;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中心建筑,供奉着释迦牟尼佛;药师殿供奉着药师佛;观音殿供奉着观音菩萨。

兴教寺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唐代建筑特点,如飞檐翘角、斗拱重叠、雕梁画栋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大雄宝殿的斗拱结构,其精美程度堪称一绝。

三、兴教寺的文化内涵

兴教寺作为一座千年古刹,其文化内涵丰富多样。以下是几个方面的介绍:

1.佛教文化:兴教寺是佛教圣地,寺内僧人众多,香客络绎不绝。佛教文化在兴教寺得到了充分的传承和发展。

2.历史名人:兴教寺曾与许多历史名人有关,如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曾在此居住,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3.民间传说:兴教寺周边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如“兴教寺的钟声”、“唐玄宗的梦”等,为兴教寺增添了神秘色彩。

4.非物质文化遗产:兴教寺的佛教音乐、佛教绘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我国佛教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四、兴教寺的价值与意义

兴教寺作为一座千年古刹,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1.历史价值:兴教寺是唐代佛教文化的代表,对于研究唐代历史、佛教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2.文化价值:兴教寺的文化内涵丰富,为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场所。

3.艺术价值:兴教寺的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4.旅游价值:兴教寺作为西安的著名旅游景点,每年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兴教寺作为西安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走进兴教寺,让我们领略千年古刹的独特魅力,感受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在今后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传承和弘扬兴教寺的优秀文化,让这座千年古刹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兴教寺塔开放时间+门票价格

兴教寺塔是一座千年古代佛教建筑,拥有非常尊崇的地位,这里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文化遗迹,是全国重点的保护单位,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礼佛,下面给大家分享详细的介绍。

开放时间:

08:00—17:00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兴教寺慈恩塔院内

门票:免费

这个包含在兴教寺门票10元内

兴教寺塔介绍

兴教寺塔地处长安区境内,这是拥有知名度非常高的僧人的活动痕迹,唐朝时期的玄奘法师以及他的弟子窥基等人就是在这里圆寂的,这里是我国目前存在的最古老的楼阁式样的塔建筑,拥有巨大的文化影响力。

这座他是大唐盛世时期修建的大唐护国寺,地区非常高,也是当时全国寺庙的第一名的称号,作为唐朝皇室最看重的地方,这里的建筑规模和精致程度都非常大和高。

关于兴教寺塔的故事和传说也是非常多的,特别是民间的一些传说神乎其神,这里也是诸多神话故事的原地,而且这里的人文环境非常好,深受游客的喜爱。

兴教寺塔交通指南

1、大家可以在西安电视塔搭乘917路公交车然后在兴教寺站下车

2、大家可以自驾到华严寺,然后继续向南行驶,在Y形交叉路,向左行可见兴教寺路标

西安兴教寺简介

西安兴教寺简介:

历史背景:西安兴教寺拥有超过一千多年的历史,是玄奘法师的葬地,具有极高的佛教地位。玄奘法师是中国古代佛教史上的重要人物,曾前往印度取经,回国后在长安翻译佛经,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建造缘由:唐高宗敬重玄奘法师,在其圆寂后,武则天诏令将玄奘遗骨迁葬到少陵原,并修建寺院以资纪念,命名为“大唐护国兴教寺”。唐肃宗为玄奘的舍利塔题写了塔额“兴教”二字,寓意大兴佛教。寺院现状:兴教寺历经战乱多次毁坏,但佛塔一直屹立不倒。解放后进行过大规模复修,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寺院包括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法堂和卧佛殿等主体建筑,古色古香,布局严谨。主要供奉:兴教寺主要供奉玄奘法师及其弟子窥基、新罗弟子圆测的舍利。三座塔呈“品”字形排列于寺院内,玄奘墓塔居中,弟子墓塔陪侍左右。世界遗产:兴教寺塔因其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文化价值,与西安大雁塔、小雁塔并列成为一处世界遗产。门票与交通:兴教寺免票开放,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东江坡村杜曲街道少陵原畔。从市区乘坐917路公交车可到达兴教寺站,下车后需步行一小段路程。

兴教寺作为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丰富的佛教文化,也是游客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绝佳去处。

西安兴教寺的历史传说

佛教虽然是外来的宗教,但是在中国经过发展却成为了现在国内的第一大宗教。在唐代佛教的发展得到了高速的进展,不得不说的就是著名的玄奘法师了,最终他圆寂长眠的地方就是西安的兴教寺,是西安文化的一个著名代表。

兴教寺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首,也称护国兴教寺,位于西安城南约20公里处,长安区杜曲镇少陵原畔,长安区樊川北原(少陵原)。是唐代著名翻译家、旅行家玄奘法师长眠之地。

公元664年,著名高僧玄奘法师圆寂后,葬于白鹿原,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又改葬为樊川风栖塬,并修建了五层灵塔,次年因塔建寺,唐肃宗题:“兴教”二字,从此取名兴教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兴教寺坐北朝南,门内钟鼓两楼夹道对峙,气象庄严,远眺终南山,峰峦叠嶂,景色秀丽,是佛教人士游览和瞻仰玄奘遗迹的胜地。寺内藏有明代铜佛像、缅甸玉佛像各一尊,还有历代经卷数千册。

历史传说

唐末,兴教寺因战乱被烧毁,唯一幸存的是玄奘和他两位弟子的舍利塔,东边是玄奘上坐弟子圆测的舍利塔,西边是玄奘另一位上坐弟子窥基的舍利塔。玄奘弟子有上千人,怎么唯独这两人能享有此等荣誉,这里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传说玄奘从印度回来后,就在慈恩寺内潜心译经,尽管他不分昼夜地工作,然而单靠他一人何年何月才能译完600多部经卷呢?于是玄奘决心物色几个有志于佛学研究的人,能将自己的事业继承下去。

一天玄奘在安上散步,偶然遇到一位气度不凡的少年,经寻问,得知他是唐开国元勋尉迟恭之侄。玄奘决心收他为徒。太宗知道后,赐他道法名窥基。他聪慧好学,刻苦钻研佛经,很快学会了梵文,他不但成为玄奘译经的得力助手,且撰写了多部佛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