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圌山(窦圌山正确读音)

旅游攻略 (10) 2周前

一、窦圌山概述

窦圌山,位于我国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是一座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名山。窦圌山就以其秀美的景色、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悠久的传说故事,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如今,窦圌山已成为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二、窦圌山自然景观

窦圌山自然景观独特,四季景色各异。春天,山花烂漫,绿意盎然;夏天,绿树成荫,清凉宜人;秋天,层林尽染,五彩斑斓;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窦圌山自然景观之美,令人陶醉。

1. 窦圌山主峰

窦圌山主峰海拔1287米,为西安地区最高峰。登临山顶,可俯瞰周至县全貌,感受“一览众山小”的豪情。主峰附近有“观日台”、“望月台”等景点,是观赏日出、日落的绝佳之地。

2. 窦圌山奇石

窦圌山奇石众多,形态各异。其中,“石猴观海”、“石龟探海”、“石狮戏球”等景点,形象生动,引人入胜。这些奇石是窦圌山自然景观的一大特色。

3. 窦圌山瀑布

窦圌山瀑布位于山腰,水流湍急,气势磅礴。瀑布两侧,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游客在此可欣赏到瀑布的壮观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三、窦圌山人文景观

窦圌山人文景观丰富,历史悠久。自古以来,窦圌山就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1. 窦圌山古建筑

窦圌山古建筑众多,其中以“窦圌山寺”最为著名。窦圌山寺始建于北魏,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寺内建筑雄伟壮观,雕刻精美,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宝贵资料。

2. 窦圌山石刻

窦圌山石刻遍布山间,内容丰富,包括佛像、道教神像、佛教故事等。其中,著名的“窦圌山石刻群”是我国石刻艺术的瑰宝。

3. 窦圌山传说

窦圌山传说众多,其中以“窦圌山传说”最为著名。相传,窦圌山是古代神话中的山神,曾帮助人类战胜自然灾害。如今,窦圌山已成为人们祈求平安、保佑吉祥的圣地。

四、窦圌山旅游价值

窦圌山旅游价值丰富,具有很高的观赏、科研、教育、休闲等价值。

1. 观赏价值

窦圌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游客在此可欣赏到秀美的山水风光,感受悠久的历史文化。

2. 科研价值

窦圌山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地质资源,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场所。

3. 教育价值

窦圌山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生动的教材。

4. 休闲价值

窦圌山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人们休闲度假、放松心情的理想之地。

窦圌山,这座千年古韵、自然奇观中的文化瑰宝,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在新时代,窦圌山将继续传承历史文化,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窦圌山怎么读音

窦圌山怎么读音介绍如下:

dòu chuí shān。

窦圌山,又名圌山,位于四川江油城北20公里的涪江东岸武都镇。相传唐代彰明(今属江油市)主簿窦圌(字子明)隐居于此,故名。自麓至顶约5公里许,行道迂回盘旋,林木苍翠,景色秀丽。

李白少年时曾游此山,题下千古绝句“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后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手书镌刻于山中石碑之上。窦圌山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是剑门蜀道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距江油市北25公里,距绵阳45公里,是四川省著名的丹霞地貌景区。

2020年2月,为致敬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景区自恢复运营之日起一年内,对医务工作者实施免门票的优惠政策。

“2020四川最受网民喜爱的网红打卡地TOP100”入围前五。

窦圌山最早叫做“猿门山”,因在南北朝以前,山上猿猴较多,加之两山形如门,故称“猿门山”。南北朝萧梁时期,山上就有和尚建立了寺庙,猿猴被赶走,当地老百姓见山体由豆子大的石子构成,山形如圆形粮屯为“圌”,在这一时期称为“豆圌山”。唐朝时期,彰明县(今江油彰明镇)有个叫窦子明的县主簿,觉得圌山清幽奇险,

好似人间仙境,便弃官隐居于此,在这里开山辟路,建筑庙宇,修仙炼道,使圌山上殿宇成群,楼阁联翩。而后窦子明修炼成仙,骑鹤白昼飞升。于是“有仙则名”,后人便将豆圌山冠以“窦”姓,名“窦圌山”,李白在访道时,曾题诗“题窦圌山”:“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

窦圌山怎么读音呢

dòu chuí shān。

窦圌山,又名圌山,位于四川江油城北20公里的涪江东岸武都镇。相传唐代彰明(今属江油市)主簿窦圌(字子明)隐居于此,故名。自麓至顶约5公里许,行道迂回盘旋,林木苍翠,景色秀丽。 李白少年时曾游此山,题下千古绝句“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后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手书镌刻于山中石碑之上。窦圌山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是剑门蜀道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距江油市北25公里,距绵阳45公里,是四川省著名的丹霞地貌景区。

四川江油窦圌山游玩攻略

四川江油窦圌山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最直观的画面感,作为巴蜀文明的重要环节,你将面临一系列的各种视觉和感官上的冲击,下面给大家分享具体的攻略指南。

四川因为蜀山和四川盆地的独特结构,风景名胜处处可见,也成为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四川绵阳的窦圌山(Dou ChuiShan)。

分享美景之前先为大家介绍这个生僻字“圌”,每每看到这类字似是而非的时候都有种抓狂的感觉,很多人脑海中都会自行脑补一个读音出来。

类似的字还有个“圜”,是陕西境内的一条古水名,有圜水、圜阳,大家知道这个字读什么吗?

话归正题,窦圌山位于江油西北约二十公里的地方,距离绵阳六十公里,虽然不如峨眉山、青城山那样为人所知,但它与青城山、峨眉山同为川北名山,为蜀中第五大名山。

窦圌山原名“猿门山”,因山上猿猴较多,加之两山形如门而得名,后来相传唐代彰明主簿窦圌隐居于此修炼得道成仙而改名,它也是著名的剑门关景区重要组成部分,想去这一路景区的可以从广元或者绵阳出发,游览一周。

一生好入仙山游的李白也曾到过此山,留下“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的千古绝句,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窦圌山海拔高度只有1140米,但不论簿窦的传说是否为真,仅仅诗仙李白到此一游加上千古名句,也足以上这座山增加不少灵气。

窦圌山有奇特的山体造型和独特的丹霞地貌,个人感觉它和贵州的梵净山颇有相似之处,都是山势奇特,山崖高耸,独成山体,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从窦圌山牌坊进去之后到山门有一条笔直陡峭的石头台阶,称为通天道,介绍中长513米,共有806级石梯,个人认为没必要坐缆车,因为本人走得快,整个游览过程一个多小时,如果慢慢行走,徒步四五个小时足够了。

上了陡峭笔直的台阶之后,这里才是窦圌山的真正老寨门,古老的石头似乎在向后人诉说着当年山中的仙人事迹。

窦圌山寺庙临岩负山,气势磅礴,经历了唐、宋、元、明、清的毁葺交替,及佛道相争,最终形成“东禅林、西道观”,佛道文化与古建筑融为一体的格局,是国内寺庙建筑中极为特殊的古建筑群。

白皮松风亭:窦圌山的石峰上,寸草难寻,却生长着奇异的白皮松,在山腰石缝间,无土、无水、无肥,自然造化,花纹美丽,这棵白皮松植于南宋,历经700多年仍然生气勃勃,朝山进香时,将红布绳拴在此树上,意为可祛除百病,延年益寿。

过了白皮松风亭,就是第一座寺庙——云岩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岩寺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寺庙后面的道观内佛道共存,这张元始天尊怀抱地藏菩萨像,下面还有一个活佛的照片,也不知道为何有这么一个布置,心中略感不爽。

想想也唯有我大道教能有水利天下而不争的气度,岂不正昭示着道祖一气化三清,出关化胡的典故?

但反过来想想,如果在寺庙内的佛像或者菩萨像下面放一个道教的神仙,只怕又是另一种结果——早被僧人或者信徒砸成粉碎了。

到窦圌山最吸引人的莫过于道教八百多年历史的飞天藏,又名星辰车,上下共四层,依次为平座、腰檐、天宫楼阁、宝顶,上雕塑有天宫楼阁,腰檐上装饰有斗拱,是南宋年间所建造。

这座距今八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建筑,奇特之处整个藏身不沾一颗铁钉,由珍贵的楠木穿斗而成,作工精巧繁复,飞龙盘绕其间,木雕道教人像,为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纯木结构转轮经藏,尽显古人的智慧和精巧技艺。

寺后孤耸的三座石峰三足鼎立,仅一峰有险路可上,其它两峰四面峭壁似刀砍斧劈,无路可通,中间以铁索相连,索桥始建于唐代,现存铁索为清雍正五年所建,是中国桥梁史上的—大奇观。

高50米的索桥,唯“飞仙可渡”,表演者行走在云海之中,如同仙人云游,惊险无比,只可惜因为地震对面的山倾斜之后取消了表演,令人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