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玉泉寺(当阳玉泉寺门票价格)

旅游攻略 (44) 2个月前

当阳玉泉寺,位于湖北省当阳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名寺。自东汉建和元年(147年)创建以来,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玉泉寺不仅在我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文化、艺术、建筑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价值。本文将带您走进这座千年古刹,探寻其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一、玉泉寺的历史渊源

1. 创立与传承

玉泉寺始建于东汉建和元年,由高僧竺法雅创建。竺法雅是当时著名的佛教高僧,他来到当阳,见此地山清水秀,便在此地创建寺庙,传播佛教。此后,玉泉寺历经沧桑,代代相传,成为我国佛教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2. 历代兴衰

玉泉寺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兴衰。唐代时,玉泉寺达到鼎盛,寺内僧侣众多,香火旺盛。宋、元、明、清等朝代,玉泉寺屡遭破坏,寺内建筑、文物等损失惨重。新中国成立后,玉泉寺得到了修复和保护,逐渐恢复了往日的辉煌。

二、玉泉寺的文化价值

1. 佛教文化

玉泉寺是我国佛教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寺内供奉着众多佛教圣物,如释迦牟尼佛像、药师佛像等。玉泉寺还举办各类佛教活动,如法会、讲经等,吸引了众多信众前来朝拜。

2. 历史文化

玉泉寺历史悠久,寺内建筑、碑刻、壁画等文物丰富。其中,玉泉寺的碑刻尤为珍贵,如唐代的《玉泉寺碑》、宋代的《重修玉泉寺碑》等,均为研究我国佛教史、地方史的重要资料。

3. 艺术价值

玉泉寺的建筑、雕塑、壁画等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如寺内的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均为唐代建筑风格;寺内的佛像、壁画等,则展现了唐代至明清时期的艺术风格。

三、玉泉寺的旅游价值

1. 自然景观

玉泉寺地处当阳市,周围环境优美,山清水秀。寺内有一泉,名为“玉泉”,泉水清澈见底,被誉为“天下第一泉”。寺内还有许多古树、奇石等自然景观,为游客提供了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2. 文化体验

游客来到玉泉寺,可以亲身感受佛教文化的魅力,了解我国佛教历史。游客还可以参加寺内举办的各类活动,如法会、讲经等,体验佛教文化的内涵。

当阳玉泉寺是一座具有丰富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千年古刹。它见证了我国佛教的发展历程,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如今,玉泉寺已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探寻其神秘的历史与文化。

第一次去当阳玉泉寺景区旅游,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当阳玉泉寺景区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如果您第一次去当阳玉泉寺景区旅游,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门票价格:当阳玉泉寺景区的门票价格为每人80元。

开放时间:当阳玉泉寺景区的开放时间为每天8:00-17:30。

交通路线:您可以乘坐火车到当阳站,然后转乘公交车或出租车前往玉泉寺景区。

游览路线:当阳玉泉寺景区内有许多景点,建议您提前规划好游览路线,以免错过重要景点。

注意事项:在游览过程中,请注意保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注意安全,遵守景区规定。

此外,您还可以了解一下当阳玉泉寺景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便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座古老的寺庙。祝您旅途愉快!

湖北当阳玉泉寺有哪些景点

玉泉寺的景点包括:天王殿、毗卢殿、观音殿、玉皇顶、大雄宝殿、玉泉铁塔等。

1、天王殿

天王殿是中轴线上的第一座建筑,坐西朝东,门前有宽阔的广场。面阔七间,进深三间,除了高大的中门 外,在尽间各开一园门,南尽间作票房。粉墙高5米;屋面为单檐硬山灰筒瓦顶,正脊的云龙拼版和吞脊大吻,全部是灰陶制品。

2、毗卢殿

毗卢殿大堂即法堂,也称讲堂,是演说佛法皈戒集会的场所,在寺院中是仅次于大殿的主要建筑。大堂面宽五间,进深三间。檐下悬挂“毗卢上方”匾,王任重题。大堂中央,供奉毗卢遮那佛一尊。

3、观音殿

观音殿又名吞珠阁,在毗卢殿之后。观音殿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川湖总督蔡毓荣、守备刘汉臣捐造观世音菩萨泥金大像供奉于殿内。殿前平台上,放置元代大铁釜二口,铁香炉一只,四周植有桃、杏、石榴、柚子、罗汉松等果木树和观赏树。

4、玉皇顶

玉皇顶又名玉皇阁,在天上天之后, 面宽五间,共两进,两进之间有天井。第一进单檐歇山小青瓦顶,第二进重檐硬山小青瓦顶。第二进楼下供奉佛、菩萨像,楼上供奉民间信奉的雷公和闪母娘娘造像。

5、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位居天王殿之后,两殿之间有丹池、青石甬道相连,建筑通高21米,台明面阔40米,进深30米,高0.4米,建筑面积1253平方米。

殿上檐“智者道场”直匾,是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的手笔。殿内并排砌有三个须弥座,中间的塑像为释迦 牟尼佛,坐像与须弥座通高8米。南次间须弥座上

6、玉泉铁塔

玉泉寺前三园门北侧青龙山馀脉冈地上有玉泉铁塔一座。铁塔本名“佛牙舍利塔”,俗称“棱金铁塔”、“千佛塔”,北宋嘉佑六年(1061年)为重瘗唐高宗、则天皇后所授舍利而铸建,仿木构楼阁式,八角十三级,通高16.945米,重26472公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玉泉寺

当阳有条玉泉河

当阳有沮漳二水,支流往往被忽视,玉泉河就是一条被遗忘的河。

玉泉山因山有泉水而得名,泉水环绕玉泉寺前流过而东出,“至己公岭下,西泉之水绕度门而出,会于玉泉”(袁中道《游玉泉记》)。

“门临溪一带,桥映竹千重”,这是唐朝著名诗人元稹《度门寺》中的景致。

会流之地的己公岭,“蚁过光中少,苔依润处深,门前亦如此,一径入疏林”,是五代诗僧齐己隐居的地方,离度门寺仅一步之遥。

进山的路上,玉泉水一路叮咚,明万历年间工部尚书曾省吾有《雨后自当阳赴玉泉寺》诗,“绿树村村初霁雨,蓝舆步步欲凌烟,东风芳草看如此,流水桃花若个边”,被眼前的风景所沉醉。

玉泉河蜿蜒从当阳城南流过,在城东门外5里注入沮水,过去这里建有回峰塔,塔上眺望,弯曲的沮河水,对岸的许由山,还有清澈的玉泉河,尽收眼底。

因为有回峰塔,城内的玉阳书院也改名为回峰书院,这里成了明清两朝当阳读书人的聚集之地。

玉泉河从发源到入沮,短短的20多公里,处处有美景,总让人留恋。

早在400年前,“公安三袁”之一袁中道,长期寓居当阳玉泉寺,在其所著的《阅玉泉诗碑记》中云,“郦道元注《水经》至博治,其注沮水,备言清溪之美,玉泉之水,大于清溪,同入沮,而《注》不载”,对玉泉河未载入《水经》,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2010年7月25日,半座当阳城被洪水所淹,进城的不是北边的沮河水,而是城南破堤而出的玉泉河水,一向温婉的玉泉河水肆虐后,让人们才又记住了它。

如今的玉泉河,河堤加固,河床清淤,不仅防洪,还开展了山水林田湖草的综合生态修复,玉泉河两岸重新焕发出宜居怡人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