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怪坡,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是我国著名的自然奇观之一。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怪坡却以其神秘的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本文将带领大家走进沈阳怪坡,探寻其背后的科学之谜。
一、沈阳怪坡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景观
沈阳怪坡位于沈北新区,地处辽河平原与长白山脉的过渡地带。这里地势平坦,植被茂盛,四季分明。怪坡附近有沈阳植物园、怪坡风景区、怪坡温泉等旅游景点,是一处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胜地。
二、沈阳怪坡的神秘现象
沈阳怪坡最为神秘的现象就是车辆在坡上行驶时,会出现“上坡易下坡难”的奇特现象。当车辆从坡上向下行驶时,感觉车辆越来越重,甚至会出现“上坡”的感觉;而当车辆从坡下向上行驶时,却感觉车辆越来越轻,仿佛有“下坡”的错觉。
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内外众多专家的关注。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地球引力异常所致;也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至今尚无确凿的科学依据能够解释这一现象。
三、沈阳怪坡的科学之谜
1. 地球引力异常说
部分学者认为,沈阳怪坡的神秘现象与地球引力异常有关。地球引力异常是指地球表面的重力场分布不均匀,导致局部地区的引力强度发生变化。这一说法缺乏确凿的证据。
2. 地形地貌说
另一种观点认为,沈阳怪坡的神秘现象与地形地貌有关。怪坡附近的地形较为复杂,可能存在某种特殊的地质构造,使得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奇特的现象。这一观点同样缺乏科学依据。
3. 气候条件说
部分学者认为,沈阳怪坡的神秘现象与气候条件有关。怪坡附近的地形使得该地区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较为特殊,可能对车辆行驶产生影响。这一观点同样缺乏科学依据。
四、沈阳怪坡的文化内涵
沈阳怪坡不仅是我国著名的自然奇观,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怪坡风景区内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如怪坡古墓群、怪坡石刻等。这些景点见证了沈阳怪坡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沈阳怪坡以其神秘的现象吸引了无数游客。尽管至今尚无确凿的科学依据能够解释这一现象,但怪坡仍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前来探寻。让我们一起走进沈阳怪坡,揭开其神秘的面纱,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神奇的怪坡是一个长为80多米,宽约15米的西高东低的斜坡,位于沈阳市新城子区清水塔镇帽山西麓,它怪处在于:当您把汽车开到坡下熄火停车后,会惊奇地发现车在自动地向坡顶滑行。骑上自行车感觉会更奇妙,上坡不用蹬,车会飞快地滑向坡顶,下坡却要用力蹬。
怪坡面世后,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人,这里逐渐形成了以怪坡为中心,有20多个景点的风景区。自然景观除怪坡外,还有响山、嗡顶,“五岳”,“三湖一泉”。文景观有10多处,既有古老的寺院“鹏恩寺”、“七眼透龙碑”,又有现代惊险刺激的“同心索桥”、“游艺射击场”。
沈阳怪坡风景区每年五月下旬都举办大型盛会槐花节。
交通:从马路湾乘328路汽车可达,因路途较远,最好上午前往。
门票:18元
沈阳“怪坡”到底有多怪
沈阳怪坡发现于1990年4月,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清水街道帽山西麓,面对旷野,背依群山。怪坡是一条长80余米,宽约25米,呈西高东低走势的斜坡。怪坡至面世以来,一直神秘加身。
可以说怪坡在每一个老沈阳人心中都是占有一席之地的。不论是否与之有过接触,但只要提起怪坡,都会有一种亲近感,那里的一草一木,还有心中的不解之谜,已经深深地刻在沈阳人的脑海里。
对比过去,怪坡似乎变得更加“时尚”,精心雕琢的门楼、欢快活泼的音乐、清凉动感的喷泉、宽敞便利的智能生态停车场、为游人遮挡烈日的排队廊桥、还有俏皮可爱的小火车……既时尚又富有朝气,令人耳目一新。
每年的春天,不少沈阳人都会来到怪坡登高祈福。“五一八天阶”位于卧龙山西侧,由印山湖北侧上山,到达山顶卧龙亭。半山腰悬崖峭壁之处刻有“天阶”二字,地势险峻、风景秀丽。“五一八天阶”为卧龙山上山路,共有518级台阶,通过“五一八天阶”登卧龙山,祈福“步步登高、一年好运”,辽沈百姓也有“二月二登卧龙山”的传统。
登高过后顺着路往下走,一定会经过“松林槐谷”。谷静风清,一眼碧绿,那淡白的槐花像无数串流苏,摇动山韵水情,此处槐如伞盖,松似围屏,故称“松林槐谷”。
沈阳怪坡四周槐林近二百亩,树高林密,枝繁叶茂,林与林遥相呼应,点缀于绿树红花之中,春末夏初,花开极盛,香气袭人,因花呈白色,碧波银浪随风滚动,素有“六月飞雪”之美誉。
怪坡景区内林木葱茏,还有带给惊险体验的玻璃景观桥、红色旅游项目“地道战影视城”,新鲜刺激的旱滑草、久负盛名的东北虎林园等十余处景点。
「怪 坡」揭秘
1993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赫然刊出一则惊人消息,说的是沈阳郊区30公里处发现了一个怪坡。车辆上坡省力,下坡费力。上坡能自动滑行到坡顶,下坡反而需要克服大于平地的阻力。言之凿凿,煞有介事,图文并茂,引起武汉电视台科技部编辑、记者的热烈讨论。
诚然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但天下之大,却又是有规律可循、有法则可依的有序世界。如果真有怪坡,是什么力在作用于坡上的车辆呢?
自然界的力不外乎电磁力、万有引力、强力、弱力四种。而后两种只在基本粒子的尺度上发生作用。那么,假设怪坡坡顶有强磁场,能吸引车上的钢铁部件,可按文章提供的内容,水的受力方向并没有异常,而车上坐的人的人体70%由水组成啊!再设想是万有引力,也显然无法自圆其说:连海洋的起潮力都可以在月亮、太阳那里找到根源,这里又是什么质量在起作用呢?除非坡顶有个小小的黑洞。如果真那样,尘土垃圾一定都会向山坡滑去。天一下雨,像正常情况下洼地会有积水那样,坡顶就会形成一个庞大的水帽子。这可能吗?
看来,不能将此仅仅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这是科学上的大是大非问题。如果真有这个怪坡,我们基本的科学常识怕要推翻一大半,所有关于力学、物理学的教科书也许都要重写。出自对科学的严肃态度和高度责任感,科技部决定立即派出摄制组飞赴沈阳,亲上怪坡,一鉴真伪。
1994年元月10日,摄制组的汽车来到了怪坡现场。这是一座坡度平缓的小山,名叫响山。从山脚沿着一条道路上到山腰。据介绍,前面的路段开始转为下坡,这便是名噪全国的怪坡。
为了便于观众抓住要领,我们在这里先按《人民日报》的介绍,画一幅简单的示意图:OA表示从山脚到山腰的上坡路,AB转为下坡路,BC继续上坡。所谓怪坡就是指介于前后两段上坡路之间的这段下坡路AB。
我们站在怪坡的起点向前望去,的确感到是一段下坡路。驱车前行,在20多米之后,确实有所谓下坡费力之感。转过头来再往回走,车也果真开始滑行,前几十米颇有自动上坡的感觉。也许这便是许多人大呼眼见为实的原因。
于是我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简单测试工具,开始悄悄做一点最基本的考察。我们将一只塑料球和一只铁球并排吊起,看到两根引钱完全平行,这个对比实验表明,铁球并没有受到坡上磁力的吸引。我们带来的指北针也反复显示,当地磁场没有任何异常。
接下去做的试验同样简单,在所谓车往坡上滑的行程中,我们将随身带的矿泉水倒在地上,一个重要的事实出现了:水同样往所谓的坡上流去,和汽车自由滑动的方向完全一致,根本不存在报上所说的水流和车辆滑行方向相反的情况。此时,怪坡已经导出了以下结论:在这里,车往“高处”滑,水也是往“高处”流的。
那么,又究竟凭什么证明坡的起点是高处,终点是低处;凭什么认定这两段上坡路间是一段下坡路呢?只能说凭感觉。那么,我们的感觉靠得住吗?
摄制组架起了随身带来的经纬仪,开始进行最基本的实地测量。这本是常识范围内的简单操作。从一端递次测量到另一端,用水平法、三角高程法经过反复测绘,真相终于大白:这个感觉是下坡路的怪坡,其主体部分实际上仍是一段上坡。不过比它前后两段上坡路坡度平缓得多罢了。
请看怪坡的实地测量图:开始一段AD,确是20米左右的下坡路。随后就慢慢变成上坡,人们将起初下坡,后来以上坡为主的道路AB当成了从始至终一贯到底的下坡。这就是怪坡之谜的谜底。
我们把摄像机架在怪坡中点,将云台和托板调成水平,对怪坡从头至尾做180度旋摇。此时清楚看到,坡的起点A在镜头的水平线以下,而终点B在水平线以上,和测量结果完全相同。
开着车又验证一遍,也和测量结果丝毫不差。车无论从怪坡哪一端开始滑行,最后都会停在最低点D。怪坡处处严格遵守着已知的科学规律,这里根本没有一丝一毫可怪之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