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风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旅游攻略 (5) 24小时前

水利风景区,顾名思义,是以水利设施为基础,结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旅游景区。水利风景区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新宠。本文将从水利风景区的定义、特点、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水利风景区的定义与特点

1. 定义

水利风景区是指以水利设施为骨架,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内涵,以旅游休闲、观光度假、科普教育、生态保护等功能为特色,具有较高观赏、休闲、科普、教育价值的旅游景区。

2. 特点

(1)生态性:水利风景区强调生态保护,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人文性:水利风景区融合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精神。

(3)多样性:水利风景区类型丰富,包括水库、河道、湖泊、水坝等多种形态。

(4)可持续性:水利风景区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追求可持续发展。

二、水利风景区的发展现状

1. 政策支持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水利风景区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办法》等,为水利风景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需求日益多元化,水利风景区以其独特的生态、人文魅力,吸引了大量游客。

3. 成果丰硕

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各级水利风景区1000余处,其中国家水利风景区300余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景区体系。

三、水利风景区的未来展望

1. 生态优先

未来水利风景区建设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注重生态保护与修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文化传承

水利风景区将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景区的文化内涵。

3. 创新发展

水利风景区将不断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提升游客的体验度,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4. 智慧旅游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物联网等,实现水利风景区的智能化管理,提升景区的运营效率。

水利风景区作为生态与人文的交融之地,在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今后的发展中,水利风景区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生态、人文、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游客提供更加美好的旅游体验。

山东菏泽黄河水利风景区景点介绍

黄河水利风景区位于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高村管理段至鄄城县董口管理段,依托黄河大堤而建,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景区内除了可以看到世界闻名的“地上悬河”河段,还有“槽高、滩低、堤根洼、堤外更洼”的“二级悬河”。

菏泽黄河水利风景区包括“一带三区”:即东明高村到鄄城董口百里黄河风光带,高村历史文化园区、刘庄水利观光休闲区和鄄城水利观光休闲区。大面积的黄河滩地与绿化林带相得益彰,形成了靓丽的河道景观。景区内水利工程包括50公里临黄大堤,3处险工,3处控导工程以及3处引黄闸,水利工程与自然景观相辅相成形成了独特的风情线。黄河高村抢险纪念碑、庄子观、庄子钓鱼台等历史文化古迹也极大的丰富了景区内容。 地址:菏泽市东明县高村 门票:详情咨询景区 开放时间:全天 交通参考路线:从东明汽车站进入黄河路,行驶40米;右转,进入五四路,行驶260米;左转,进入黄河路,行驶570米;进入S262,行驶2.7公里;左转,进入京广线,行驶2.3公里;右转,从京广线到大堤路,行驶4.2公里;右转,进入大堤路,行驶2.6公里;从大堤路到大堤路,行驶140米;进入大堤路,行驶620米;到达菏泽黄河水利风景区高村黄河历史文化苑

国内具有特色的水利风景区有哪些

中国十大最具特色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小编今天的分享吧。

1、河南云台山风景区

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5A级景区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以山称奇,以水叫绝,因峰冠雄,因峡显幽,景色荟萃各不同。云台山风景区总面积50平方公里,含红石峡、潭瀑峡、泉瀑峡、青龙峡、峰林峡、子房湖、茱萸峰、叠彩洞、猕猴谷、百家岩、万善寺等主要景点,因山势险峻、峰壑之间常年云锁雾绕而得名;是一处以太行山岳丰富的水景为特色,以峡谷类地质地貌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内涵,集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于一身的科普生态旅游精品景区。

地址: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七贤镇沙墙村

2、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

5A景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

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及国家地质公园。以壶口瀑布为中心的风景区,集黄河峡谷、黄土高原、古塬村寨为一体,展现了黄河流域壮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积淀。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内的壶口瀑布号称为“黄河奇观”,是金黄色瀑布,是潜伏式的瀑布、移动式的瀑布、四季景色各异变化无常的瀑布、蕴涵丰富文化内涵的瀑布。

地址: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

3、泰宁风景旅游区

世界地质公园5A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非遗世界遗产

泰宁风景旅游区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以水为主体,以丹霞地貌为特征,是丹霞地貌与浩瀚湖水相结合的景区,也是青年期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泰宁世界地质公园总面积492.5平方千米,其中丹霞地貌面积252.7平方公里,由石网、大金湖、八仙崖、金铙山四个园区和泰宁古城游览区组成,以水上丹霞、峡谷群落、洞穴奇观、原始生态为主要景观特点,集奇异性、多样性、休闲性、文化性为一身。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763县道

4、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

国家水利风景区2A景区

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是紧邻济南市城区北部,景区南大门直通济南市中轴线——济洛路,南依北二环路,济青高速“零”点和京福高速济南西下口靠近风景区。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以景观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运动健身旅游为主体,集工程景观、水域景观、生态景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身,为生态型文化主题园林。其工程景观有被誉为中国“水上长城”的黄河堤防、险工、涵闸等;有“悬河”之称的黄河。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泺口环城路166号

5、都安澄江水利风景区

4A景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

都安澄江水利风景区以澄江河流域和地苏地下河流域为主体,呈狭长带状分布,是目前国内集河流湿地、城市湿地、农耕湿地于一体的喀斯特湿地。景区内主要有澄江国家湿地公园、地下河国家地质公园、密洛陀文化公园等。广西都安澄江国家湿地公园于2014年2月建立,公园面积864公顷,湿地面积474公顷,是国内面积最大的以融城市特色、农耕特色和河流特色于一体的岩溶湿地公园。澄江河源于地下河,河水十分清澈,十多公里的河面上长满海菜花等水生动植物,形成了一道美丽的自然景观,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

6、汉阴凤堰古梯田水利风景区

国家水利风景区

凤堰古梯田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景区位于汉阴县漩涡镇,属于灌区型水利风景区,连片共1.2万余亩,距今逾250年,景区面积38.78平方公里,是目前秦巴山区考古发现的面积大、保存完整的清代梯田。2010年凤堰古梯田被评为“陕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2013年被省水利厅命名为省级水利风景区,2014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美丽田园”,林业部将其纳入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现已建成全国首个移民生态博物馆。

地址: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漩涡镇

7、太平湖

4A景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

太平湖原名陈村水库,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境内,是黄山旅游区的重点风景区之一。太平湖旅游资源丰富,湖光山色得天独厚,湖水清澈碧透,青山起伏连绵,水风姿绰约,岛屿散落如珠,被誉为“黄山情侣”、“中华翡翠”、“世界明珠”、“东方日内瓦湖”。太平湖以防洪、灌溉、发电为主,兼有航运、水产养殖之利,同时又以秀丽幽深的景色闻名于中外,成为广大游客所向往的旅游胜地。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太平湖镇

8、四川都江堰风景区

国家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水利风景区5A级景区世界遗产

都江堰景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都江堰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公园路

9、雅安市上里古镇景区

4A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上里古镇,位于雅安市雨城区半边街,东接名山区万古镇,北临邛崃市天台山镇,西靠芦山县龙门镇,南抵区内碧峰峡镇,是红军长征北上的过境地,也是昔日南方丝绸之路,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古镇整体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0.7平方公里,镇内依山傍水,田园小丘,木屋为舍,现仍保留着许多明清风貌的吊脚楼式建筑。

地址: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半边街68号

10、陕西金丝大峡谷景区

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

金丝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简称“金丝峡”,是国家AAAAA级旅游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被誉为“峡谷之都”、“中国奇峡”、“天下奇峡”、“中国最美的大峡谷”,景区位于陕西东南门户商南县境内。园内南北植物交汇,既有温带、暖温带落叶阔叶树种,又有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树种,森林覆盖率达98%,2009年8月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是陕西第二个国家地质公园。

地址: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金丝峡镇太子坪村上边

水利风景区的景区简介

水利风景区,是指以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区域。上世纪80年代初,一些单位尝试依托水利工程,发挥水土资源优势,统筹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利风景资源,将文化、景观元素融入水利工程,积极发展水利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