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普陀寺,位于我国福建省厦门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自唐末五代时期创建以来,历经千年风雨,寺内古木参天,香火鼎盛,成为了世人向往的修行之地。本文将带您走进南普陀寺,感受这座千年古刹的禅意与智慧。
一、南普陀寺的历史渊源
南普陀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末五代时期。据史料记载,南普陀寺最初名为“普陀院”,由高僧无尽藏创建。宋元明清各代,南普陀寺屡遭兵燹,但均得以重建。如今,南普陀寺已成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刹之一,吸引了无数信众和游客前来朝拜。
二、南普陀寺的建筑特色
南普陀寺的建筑风格独特,既有唐代建筑的古朴典雅,又有宋代建筑的雄伟壮观。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钟鼓楼等。其中,大雄宝殿是南普陀寺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殿堂之一。
1. 天王殿:天王殿位于南普陀寺山门前,殿内供奉着弥勒佛、四大天王等佛像。天王殿建筑雄伟,气势恢宏,体现了唐代建筑的风格。
2. 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南普陀寺的核心建筑,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等佛像。大雄宝殿建筑精美,气势磅礴,被誉为“闽南第一殿”。
3. 藏经楼:藏经楼位于大雄宝殿北侧,楼内收藏有大量佛教经典和文物。藏经楼建筑古朴典雅,是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场所。
4. 钟鼓楼:钟鼓楼位于南普陀寺山门前,分别悬挂着大小不同的铜钟。钟鼓楼是南普陀寺的重要建筑,象征着佛教的庄严与神圣。
三、南普陀寺的文化内涵
南普陀寺不仅是我国佛教名刹,更是我国佛教文化的瑰宝。寺内有许多珍贵的佛教文物和经典,如唐代石刻、宋代佛像、明清书法等。这些文物和经典展示了南普陀寺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1. 佛教文化:南普陀寺是佛教文化的传播地,寺内设有讲经堂、禅堂等,为僧侣和信众提供学习、修行的地方。
2. 艺术文化:南普陀寺的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如大雄宝殿的藻井、天王殿的壁画等。
3. 民俗文化:南普陀寺在民间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如佛诞节、观音菩萨圣诞等节日,吸引了大量信众前来朝拜。
南普陀寺,这座千年古刹,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信众和游客。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禅意的宁静、智慧的深邃。让我们走进南普陀寺,领略这座千年古刹的智慧之光,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方丈列表
1、第一任:会泉法师(1924年)
2、第二任:太虚法师(1927年)
3、第三任:太虚法师(1930年)
4、第四任:常惺法师(1933年)
5、第五任:会泉法师(1936年)
6、第六任:觉斌法师(1939年)
7、第七任:广心法师(1946年)
8、第八任:妙湛法师(1989年)
9、第九任:圣辉法师(1996年)
10、第十任:圣辉法师(2000年)
11、第十一任:圣辉法师(2003年)
12、第十二任:则悟法师(2005年)
13、第十三任:则悟法师(2008年)
14、第十四任:则悟法师(2011年)
15、第十五任:则悟法师(2014年10月~至今)
二、方丈资料
1、常惺法师
常惺法师俗家姓朱,法名寂祥,字常惺,嗣法于泰县光孝寺安培和尚,法脉名优祥,自署雉水沙门。他是江苏省如皋县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二年(西元一八九六年)。
幼年丧父,赖母贤淑,抚育成人。母氏且亲为课读,而常惺聪明过人,勤读不懈。性格沈静,常学出家人礼佛模样。
自诚长老独具慧眼,以常惺为可造之材,并未使他落发易服,使他就读于如皋的省立师范学校。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年),常惺十七岁时,于如皋省立师范学校毕业。
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年),月霞法师在上海创设华严大学,常惺负笈上海,考入华严大学就读。
2、会泉法师
俗家姓张名侃,出家后法名明性,别号印月,字会泉,自署华满,晚年自称莲生道人。他是福建省同安县人。
光绪十八年(一八九二年)癸巳,会泉年十九岁,投入厦门虎溪岩,依温善和尚剃度出家。翌年於漳州龙溪南山的崇福寺,礼佛学老和尚受具足戒,与转道和尚同坛。
会泉以戒法为僧伽的规范,遂依止堂头佛乘老和尚学律,复不时到南普陀寺向喜参和尚请益,学业乃日有长进。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朝礼九华山,礼地藏王菩萨真身,发弘誓愿,以地藏王菩萨不畏苦趣的精神,弘法度众。
是年夏天重回宁波天童寺,再听智通老和尚讲《楞严经》,受到老和尚青睐,为老和尚入室弟子。冬在天童,於禅七时,忽感整个身心世界,融入无有所得的大光明藏中,灵明照耀,身心泰然。
会泉在江南参访前後八年之久,见识及学问均有大进,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回到厦门南普陀寺。
3、妙湛法师
妙湛法师,出生于1910年11月,俗名褚永康,辽宁丹东人。1939年于凤城双泉寺依进修老和尚出家,同年10月于北京拈花寺受具足戒,1940年到青岛湛山寺佛学院深造。
1942年到扬州高旻寺亲近来果禅师,1957年飞锡厦门南普陀寺,直至1995年示寂,时年86岁,僧腊56夏。
4、圣辉法师
圣辉法师(俗名盛清辉),男,汉族,属龙,1952年11月23日出生于湖南湘潭。中国佛学院本科生毕业。致力于发展东方文明和维护各民族之间和睦友好相处。
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南佛教协会会长,湖南佛学院院长。
5、则悟法师
则悟法师,浙江瑞安人。宿具善根,幼有出尘之志,随爷爷信佛,8岁修学佛法,16岁披剃出家,现任南普陀寺方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普陀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常惺法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泉法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妙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圣辉法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则悟法师
厦门有一处南普陀山景点,这不经让大家想到舟山的普陀山,那么位于厦门的南普陀寺和舟山的普陀山有哪些区别呢?详情见下文,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景点区别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经常可以发现有普陀寺的存在,在国内有很多的城市都有着普陀寺,每当提及普陀的是很多人都会想到浙江的普陀山,浙江的普陀山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是我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
其实普陀寺和南普陀寺并没有太大的关联,如果说真的有点关联的话可能就是一点,它们都是供奉观音菩萨,厦门的南普陀寺之所以取名带上“南”字主要是因为它在浙江普陀山的南边。厦门的南普陀寺如今也是闽南佛教胜地之一。
普陀山的地形呈菱形状,形似苍龙卧海,面积为12.52平方千米,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
普陀山的景点包括梅湾春晓、磐陀夕照、莲池夜月、法华灵洞、古洞潮音、朝阳涌日、茶山夙雾等。
南普陀寺它的规模比较大,气势宏伟,香火鼎盛,如今的它还是厦门八大风景区之一,很多游客游玩厦门的时候都会来这里打卡一番,南普陀寺距离厦门知名学府厦门大学很近。这座寺庙是可以免费进去参观的,寺庙周边的环境还很清静,进入寺庙就感觉很清静。
南普陀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等建筑,整个寺院气势宏伟,错落有序。仔细观察会发现该寺庙内所有的建筑采用的都是古代宫殿式的重檐飞脊大屋盖,饰以杏黄琉瓦,感觉很气派。
厦门南普陀寺开放时间为每日8:00-17:00;厦门南普陀寺入寺不需要门票,但需要提前一天进行网上预约。
南普陀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东南五老峰下,毗邻厦门大学,面临碧澄海港,该寺占地面积2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270万平方米。始建于唐朝末年,称为泗洲寺,宋治平年间改名为普照寺,明朝初年,寺院荒芜,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得到重建。
因其供奉观世音菩萨,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类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
厦门南普陀寺的特色
南普院寺坐北朝南,依山面海而建,规模宏大,气势庄严,中轴线主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乐途殿、大悲殿、藏经阁;其中,天王殿位于寺院中轴线的最前端前殿正中供奉笑容可掬的弥勒佛,两侧立有怒目环视的四大天王,殿后有韦陀菩萨覆掌按杵而立,威武异常。
南普陀寺的素菜以其清纯素雅的独特风味驰名中外。厨师烹调制作严守素菜素料素做的工艺革除素菜仿制荤腥模样的传统,以素菜素名而独树一帜,既讲究色、香、味,又讲究形、神、器,一道菜一个雅名,神韵高雅,诗情画意。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南普陀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