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地方就像是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静静地躺在时光的河床上,等待着有缘人的发现。旧州古镇就是这样一处地方,它坐落在贵州省安顺市,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旧州古镇,探寻它的魅力所在。
一、古镇概览
旧州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它始建于唐代,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变迁,形成了独特的古镇风貌。古镇面积不大,但布局合理,街道宽敞,房屋古朴,给人一种宁静、古朴的感觉。
二、古镇游玩景点
1. 旧州古城墙
旧州古城墙是古镇的标志性建筑,现存城墙长约1.5公里,高约5米,墙体坚固,雄伟壮观。登上城墙,可以俯瞰古镇的全貌,感受历史的厚重。
景点名称 | 位置 | 特色 |
---|---|---|
旧州古城墙 | 古镇中心 | 历史悠久,雄伟壮观 |
2. 文庙
文庙是古镇的重要文化遗址,始建于宋代,历经多次修缮,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文庙内供奉着孔子像,是古镇的文化象征。
景点名称 | 位置 | 特色 |
---|---|---|
文庙 | 古镇东南角 | 文化象征,历史悠久 |
3. 古戏台
古戏台位于古镇中心,始建于明代,是古镇的娱乐场所。古戏台建筑精美,台面宽敞,曾是古镇居民观赏戏曲、表演的地方。
景点名称 | 位置 | 特色 |
---|---|---|
古戏台 | 古镇中心 | 古镇娱乐场所,建筑精美 |
4. 古民居
古镇内有大量保存完好的古民居,这些民居大多为明清时期建筑,风格各异,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景点名称 | 位置 | 特色 |
---|---|---|
古民居 | 古镇内各处 | 历史悠久,风格各异 |
5. 古镇商业街
古镇商业街两旁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游客可以在这里购买到各种特色商品,品尝当地美食。
景点名称 | 位置 | 特色 |
---|---|---|
古镇商业街 | 古镇中心 | 商业繁荣,商品丰富 |
三、游玩攻略
1. 交通
旧州古镇交通便利,游客可以选择自驾、乘车或乘坐火车前往。古镇内交通以步行为主,游客可以自由漫步在古镇的小巷中,感受古镇的魅力。
2. 住宿
古镇内有各类酒店、客栈可供选择,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预订。
3. 美食
古镇美食丰富多样,游客可以品尝到当地的特色小吃,如豆腐圆子、酸汤鱼等。
4. 购物
古镇商业街两旁店铺林立,游客可以购买到各种特色商品,如银饰、刺绣、布艺等。
5. 注意事项
1. 游客在游玩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
2. 游客在参观古建筑时,要注意爱护文物,不随意触摸。
3. 游客在品尝美食时,要注意饮食卫生。
旧州古镇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古镇,它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古朴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览。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领略古镇的风情。快来旧州古镇,开启一段难忘的旅程吧!
黄平旧州乃燕山造山运动形成之盆地,四周群山环绕,层峦亘叠,中开大坝,阡陌纵横,气候宜人,物产丰饶,富甲黔东,名扬海内。自周秦至明清,皆为郡州府等治所,由于舞水通沅江、长江及滇黔赴京都驿道交通之便利,故历代商贾云集,市场繁荣。随着外来人士的频繁进出,各种文化亦随之涌入,与当地文化互相交流碰撞,形成了文明厚重的多元文化大熔炉,其建筑也因之而别具风采。
据史志记载,宋代前,旧州城原建在天官寨(现旧州城北800余米处),宋代后,才迁至现住址。原古城经二千多年的沧桑变迁,风吹雨打已坍塌腐烂消失,荡然无存。
现今的旧州古城,始建于宋代理宗保祐六年(1258年)。历经元代后,曾几经毁圮重建。明代神宗万历年间(约1571年前后),当时贵州巡抚郭子章题奏设州,命曹进可再次重督修州城。城垣以石为基,以砖为墙,建得坚固宏伟,工程浩大,筑有东西南北四门,东曰“未春”,后改“隆远”,南曰“七星”,后改“清云”,西曰“庆成”,后改“东平”,北曰“武胜”,后改“庆安”。每座城门均有城楼置其上,造型有歇山、悬山式,用青方砖垒砌,二层三层不等,作瞭望御敌之用。另建有炮台四座,出水洞五个,周长九里三分十八步(合4062米)。之后,州牧李逢春在城内增建串楼一千三百间。明崇祯六年即1633年,又予维修,在城垣上修筑巡逻马道及数口城池,还利用北侧东流之舞水筑护城河。清乾隆二年即1737年,总督张广泗题奏知州金作楫维修城垣,增为4223米,并于小西门新修城门一座。至此,城垣建筑臻于完备,坚固雄伟壮观,市容整齐在黔屈指可数。旧州古城选址定点独具匠心,完全以中国古代风水理论为准绳,按龙、砂、水、穴、向五大要素来规范设计,依山就势而筑,既合理,又美观。清末,几经战乱火毁,瑰丽市容大减其色。民国时,水打城西老里
坝,洪水冲垮河堤,繁华的老里坝街段成为一片河滩,二千余居民遭灭顶之灾,县长沈麟书命拆城垣石头去修筑河堤,城垣开始大规模损毁。解放后,因地方领导文物保护意识淡薄,随意拆城垣石作粮库基石,1958年“大跃进”中修两岔河水库,一举将所有墙石拆尽。现残垣面貌尚清晰可见。
街道宅居
旧州古城街道,独特风格,街道布网以近舞水之西、北二向为主干,以利于排水,次干道则或东西,或南北向。两条主干道,均以东、西两向为主,且众街巷交叉贯通,城内往来四通八达。街巷道路全用当地河中自然石材鹅卵石铺筑,呈鱼背造型,阴晴尘埃不飞,雨雪街道不滑,迵然风格,别于他城。
旧州古城街道很多,自西至北之主干道街段,依次是老里坝、过福众桥后依次是门洞坡、西大街、苍坡、十字街、北门街、三栱桥,全长三千余米。次干道,自西而北,依次是马家巷、木匠街、马店街、郭家巷、北门街。连结主次干道间并延伸的支街巷道有新街、竹子市、月台上、杂粮市、赖子湾、刘家巷、禇家巷、财神巷、孙家湾、茶院、塘冲湾、中全巷,成为纵横网落系统。街道两旁设有暗排水沟,并汇集于几条大排水沟流入舞水河中。此一庞大周密有组织的排水系统,在古代城镇建筑中,实属少见,对当今的城镇建设仍有借鉴作用。
街道两旁房屋,均为高封火墙相隔的容印形建筑。民宅为清一色的砖木结构四合院,飞檐走角,似春燕展翅。房舍排排相连,砖砌高墙分隔,且超出房宅1—2米,墙顶造型以双坡双檐迭落式马头山墙为多,墙外侧显眼处画凤塑龙,栩栩欲飞,既利防火防盗,又极雅观。院内晒坝、厅堂、卧室、粮仓、厨房、水井、晒楼、厕所等无一不备,功能齐全,为江南民居之典型。房屋临街大前门两侧还建有双台铺面,作行号商业经营之用,成片排列,市容整齐。印子屋的进数深度,依地势及财力的多寡而有差别,一般1—2进,多者3—4进,天井中居,方石铺垫,两厢作室,宽敞自然,精致典雅,玲珑古朴,日照庭院,月落深井,形成了旧州古城别具一格的庭院风光。其中大商巨贾的房屋则多修得高大宏伟,富丽堂皇,用材硕大,精雕细作,结构巧妙,气势不凡。居室装饰雅致,厅堂书画棋琴,门窗廊栏雕工精美,花园别致,独具风格。全城2000余栋房屋,布局自然合理,整齐美观大方。
(1)卢氏宅第
民宅建筑,典型者当推巨商卢氏晴川宅第,该宅座落在西大街中部,北临西大街,南临马家巷。宅第内有九个天井,建筑占地1200余平方米,为容印形高封火墙封闭式建筑。印院内有正房五栋,厢房多栋。正房按北、南正轴线排列,除临街一栋作营业房外,其余全在统封印院内。北起第二栋正房前有一道高厚坚墙,有石门相通。院内每两正房间建堂檐悬山顶楼一座,全为硕大优质木材建成,形成印院天井,规模宏大,石门重重。门石条上,书刻“读圣贤书明礼达用;行仁义事致远通方”等楹联。门窗栏廊,雕饰精美;厅堂室房,书画琴棋;勾头瓦当,专门造制;印墙脊檐,铸龙塑凤,栩栩欲飞;充满巴蜀湘鄂之浓郁传统建筑气息。
(2)朱氏宅居
朱氏宅院(10张)
(始建于清光绪年间),位于西大街下街北侧,朱氏宅居座落在西下街天后宫对面,占地面积893平方米,由街面铺房一栋、厢房一栋、上房一栋及东、西两侧三山屏风墙组成。其建筑雕刻工艺精湛,造形优美,刀法娴熟,线条流畅,属建筑雕刻中的上乘。正房上吞口间,大门门楣雕饰“双凤朝阳”骑马花牙子。两边房窗雕饰“渔椎耕读”、“五福临门”、“八仙庆寿”、“琴棋书画”等吉祥图案,雕刻工艺超群,花鸟人物,精美绝伦。院落西侧砖墙上,有堆花浮雕,其下消防石水缸刻“鱼跃龙门”等精湛图案。假山怪异,藤蔓纤攀,奇花丽艳,珍树巧植,简直是一幅袖珍仙境图,观之,令人惊叹不已。
(3)达源发”
达源发”(10张)
始建于清光绪年间,位于西大街中街南侧,占地面积1195平方米,座南向北,按纵轴排列,整组建筑有一楼一底,正房6栋,厢房8栋。在北起第三栋正房后面砌筑隔墙一道(留有大门通道)。分为前后(南北)两个印子房。前(北面)印子房,正房3栋、厢房4栋,后(南面)印子房,正房3栋、厢房4栋,整组建筑规模大,布局谨严,设计巧妙,雕刻精美,别具一格。
宫庙庵阁
旧时,旧州寺宫庙庵阁堂众多,有“九宫八庙三庵四阁五堂”之谓,实则城里城外,大小庙宇宫馆堂阁祠寺近五十座,为贵州之最,闻名遐迩。“九宫”指的是万寿宫、万天宫、天后宫、仁寿宫、文昌宫、禹王宫、崇福宫等;“八庙”指孔圣庙、城隍庙、黑神庙、关帝庙、二郎庙、五显庙、妈祖庙等;“三庵”指普陀庵、广长庵、指挥庵;“四阁”指长庚阁、奎星阁、玉皇阁等。“九宫”是湘鄂建筑、巴蜀建筑与当地民族民间建筑工艺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相融合的产物,颇具规模和特色。其建筑特点为四周以高风火墙封闭,占地面积达千余平方米,有牌坊、前门、前厢、前殿、院坝或戏台戏楼、正殿、侧殿等。殿多为单檐硬山顶抬梁穿斗混合式结构。全宫(馆)布局严谨,斗拱、雕饰等制作技艺精湛。各宫建构处理迥异,别具特色。凡来旧州的各类戏剧组织,都借会馆或庙宇演出。万寿宫、仁寿宫、四川会馆等,可容纳700—900观众,城隍庙戏台则为露天大剧场,可容千人。“八庙、三庵、四阁”则为典型的佛教、道教、天主教建筑,造型工艺精湛不凡,宏伟壮观,富丽堂皇,庄严肃穆,令人敬畏。殿内置鬼神铜像泥塑众多,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旧州寺庙之兴起,可远溯至唐代。据清嘉庆《黄平州志》记载,东郊的宝相寺为“李唐古刹”;岑花(城北1公里处)的宝珠寺系宋代佛寺;城内的福智院是元代道观;琴坡(城东北1公里处)的太平寺乃明初所建;鼓台山顶道教的玉虚府,明万历时已闻名遐迩,朝谒览胜者不绝于途,后佛、道二教共汇此山,“鼓台仙境”遂跃居“旧州十六景”之首。明代,旧州儒、释、道三家的寺庙阁观逐渐兴盛,沿至清代,达到鼎盛时期。在清代近三百年中,旧州古城不但寺庙众多,而且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外省商人绅士的源源涌入,又相应地建起了一些同乡会馆,作为同乡聚会议事之所。建于旧州的会馆有福建会馆(天后宫)、江西临江府会馆(仁寿宫)、四川会馆(万天宫)、江西会馆(万寿宫)、江南会馆、两湖会馆、云南会馆。其中江西会馆规模之大,雕镂之精,为贵州少有。旧州在历史上屡遭兵燹,而这些寺庙宫阁亦屡毁屡兴。清咸丰五年(1855年)全城炬毁。在光绪一代,又基本恢复,且建造精美,把我国南方传统的建筑艺术体现得淋漓尽致。,时有民谣云:“远看像座庙,近看永记号,整的买不起,拆散有人要”。兹选几个典型庙馆阁堂以飨读者。
北大街主要古建筑:
广长庵、指归庵、城皇庙、天帝庙、火神庙、武庙、斗刹、江南会馆、杨泗庙、黑神庙、二郎庙、水晶寺等。
南大街主要古建筑:
轩辕庙、梅葛庙、禹王宫、张爷庙、财神庙、崇圣祠、鲁班庙、土主庙、万寿宫、观音庙、五显庙、奎阁、文庙、玉皇庙、祖师庙、孙宾庙、老君庙等。
城郊主要古建筑:
东岳庙、南岳庙、龙王阁、鼓台山寺、宝相寺、宝珠寺、太平寺、归元庵等。
靖西旧州古镇是比较小众的游玩地,因为绣球闻名于世,是中国的绣球之乡,而且在景区内的建筑很是古朴典雅,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推荐了靖西旧州古镇内的主要游玩景点。
1、文昌阁
文昌阁下衔鹅泉河,背椅火焰峰,是广西旅游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标之一,是游客来到靖西必去的摄影打卡圣地。
文昌阁是—座四角型三层高的古阁,建于清朝的乾隆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古时文人墨客对月临流、琴棋书咏之处,阁中供奉着文曲星和魁星,自古就是科举时考生们必供的神庙。
2、绣球风情街
绣球风情街依河而建,是旧州古城里最古老、同时也是当地百姓制作绣球最为集中的一条街。
3、瓦氏点将台
瓦氏点将台正是“巾帼英雄第一人”瓦氏夫人明嘉靖三十三年出征江浙沿海抗倭前,回到家乡归顺州征调、校阅俍兵,点将誓师的练兵台遗址。
4、壮音阁
壮音阁是由旧州古戏台修缮而成。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曾在此取景演唱《大地飞歌》,是名扬全国的三月三歌圩擂台。逢年重大节庆,周边乡邻都会到这里组织民俗表演,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已经有一百四十多年发展历史的南路壮剧。
5、主街绣球阵
旧州主街长度约三百米,是旧州古镇的主干道,也是本地民间各类民俗庆典活动的主要举办场地——如每年大年初一的舞龙舞狮、二月初二龙抬头、八月初二的祭神长桌宴等。主街绣球阵共由99根红柱,666个绣球组成,寓为“长长久久,六六大顺”!
6、文官武印
“文官武印”的传统源自于古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土司自治制度——古代土司身兼行政治理和军事驻守双重职能,在封域内“行使文官职权,并使用武将帅印”的一种特殊现象。
7、千亩锦绣花海
千亩锦绣花海旧州古城东山脚下,绵延千亩的种植区内花卉、稻田、季节性花树、观赏性苗木错落有致,因其形似一副色彩斑斓的巨幅壮锦而得名。分布有锦绣花海区、三生桃林、山楂树之恋、丘比特之箭、七彩风车阵、蟾宫桂花林、红妆枫林、不染莲池“那”文化展示区(水稻种植区和拾趣采摘园)等花卉景观。
8、红妆枫林
旧州“红妆枫林”的典故源自于“枫林红妆送嫁”的民间传说——相传瓦氏夫人从归顺州(今靖西旧州古城)远嫁田州,虽然当时并不是枫叶变红的时节,但是出嫁前夜,旧州的枫林一夜之间染红山谷,当地百姓都说是满山的枫林不舍旧州女儿,一夜变红为瓦氏夫人送嫁。
9、绣球广场
绣球广场位于靖西市旧州古城正门前,从绣球、壮锦、铜鼓这三种最具壮族特色的文化符号中提取设计灵感。绣球广场的核心景观是绣球雕塑,也是旧州古城作为中国绣球之乡的重要文化地标。
10、旧州市场
在古代这里是当地百姓以农产品、农具、手工编织品等换取生活用品的交易场所,已有百年历史,经过多次修缮得以保存下来。旧州市场正在改造成壮族绣球文化展示馆。
11、张天宗墓园
张天宗墓位于旧州风景区东南约1.5公里,几百年来,历代都有百姓自发捐款修缮,墓前有一块四方形巨碑,上记载有张天宗开疆辟土的功绩,碑上刻写有:“大宋上大夫总理阁省兵权开辟峒主讳天宗张公墓”。每年清明时节,当地群众都主动到张天宗墓扫祭,以寄托对开疆辟土的先人的怀念。
12、旧州土司墓群
旧州土司墓群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位于旧州风景区约2公里,为明代归顺土州土司岑瑾、岑琅官及其家族等墓冢,冢呈凸项圆堡形,墓堆用石灰,砂土等混合夯成,外镶石板,上有龙、凤、麒麟、鱼、天狗和花草等动植物浮雕图案,工艺精美,墓前设石祭台、石台阶、石华表、三长两石鼓、石麒麟等。
13、水拦火焰峰
“水拦火焰峰”是旧州古城田园风光中的精华部分,也是游客来到旧州必去的摄影打卡景观。
14、情定旧州,雾锁鹊桥
“情定旧州,雾锁鹊桥”的典故源于“水拦火焰峰”的民间传说——相传,旧州古时候有一座老藤桥,是村民外出劳作的必经之路,常有喜鹊聚集在两旁的树上嬉闹。
15、望桥
在古代,望桥是旧州古城的盼望之桥、盼归之桥。如今,人们因为“望桥”谐音“旺桥”,所以把望桥视为希望之桥、兴旺之桥。每逢佳节,人们都会到“旺桥”上踩桥,祈求“福旺、财旺、运道旺”的好彩头。
16、相思长廊
位于望桥两侧的亲水平台,相思长廊与望桥的寓意相呼应,取“流水寄相思”之意。古时候村中的男子跟随瓦氏夫人出征抗倭,每逢佳节,留守家中的老人、妇女、和孩子时常会到沿河长廊上放河灯,让河灯随着流水把相思带给远方的亲人,祈祷亲人早日平安凯旋。
17、和字壁
旧州是瓦氏夫人故里,自古是镇守边塞的军事重镇。旧州先民为中国戍边事业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当地百姓筑起和字壁警示后人——与人为善,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18、旧州百福墙
旧州古城民风淳朴,农耕文化浓郁,当地百姓将风调雨顺、安居乐业、人丁兴旺等美好愿望寄托于百福墙的建造之上。
19、旧州百寿墙
旧州古城寿文化氛围浓郁,当地百姓筑起百寿墙提醒后世子孙,把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可贵品质铭刻在血脉之中。旧州百寿墙是当地百姓践行寿文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当地淳朴民风的重要缩影。
20、壮族生态博物馆
该馆于2005年建成,是我国第一座壮族生态博物馆。该馆通过展示旧州壮族的自然环境、文化遗存、社会结构和居民的生活,有效保护了旧州古村文化的积淀。
贵州是一个山水非常美丽的城市,来到贵州一定不要错过贵州的安顺这个地方。安顺这个地方不仅自然环境好。还有很多的历史人文景点非常值得一去。在安顺这里还有一个古镇非常的受欢迎,它就是旧州古镇了。
旧州古镇简介
旧州古镇是历史文化名镇,是在贵州非常出名的。旧州古镇历史也是非常的悠久了。当时的旧州古镇这里是属于春秋时期的兰国的。旧州古镇在历史上面这里是一个水陆交汇的地点,不管是省内还是省外的货物都是在这里进行运转,可见旧州古镇这个地方但是是非常繁华的。旧州古镇是一个商业重镇。旧州古镇里面的建筑都是非常的精妙的,而且非常的独特。要说旧州古镇里面最有看点的就是旧州古城还有城隍庙以及一些会馆了。可以说旧州古镇里面的庙宇还有会馆可以说是整个贵州最多的地方。
旧州古镇旅游景点介绍
旧州古镇目前还保留了四座城门,另外还有一个门的上面还设有炮台。旧州古镇现在主要保存的就是明清时候的建筑,看起来非常的气派。旧州古镇里面的福建会馆也就是天后宫是在清朝道光年间修建的,后来毁于兵火,在光绪年间又进行了重修。天后宫里面主要供奉的就是海神天后,里面的房间目前还保存的非常的完好。另外旧州古镇里面的仁寿宫也就是临江会馆,是在清朝乾隆年间进行修建的,在光绪年间有进行重修,里面目前还有戏台、正殿都保存的非常的完好,上面的雕刻都非常的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