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五千年的文明。在这条古老的河流上,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小浪底。小浪底风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本文将带领大家走进小浪底,领略其自然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一、小浪底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景观
1.地理位置
小浪底风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地处黄河中游,北接三门峡,南邻洛阳,交通便利。景区总面积约300平方公里,主要由小浪底水库、黄河大峡谷、王屋山、黛眉山等自然景观组成。
2.自然景观
(1)小浪底水库:小浪底水库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我国首个采用国际招标方式建设的工程。水库水域辽阔,碧波荡漾,被誉为“黄河明珠”。游客可以乘船游览水库,欣赏湖光山色,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2)黄河大峡谷:黄河大峡谷位于小浪底风景区内,全长100公里,是黄河流域最长的峡谷。峡谷两岸壁立千仞,气势磅礴,被誉为“黄河第一峡谷”。游客可以徒步穿越峡谷,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3)王屋山:王屋山位于小浪底风景区内,是道教圣地之一。山势险峻,风景秀丽,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游客可以登临王屋山,领略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4)黛眉山:黛眉山位于小浪底风景区内,是河南省著名风景区之一。山势雄伟,景色宜人,被誉为“中原第一名山”。游客可以游览黛眉山,欣赏奇峰异石,体验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二、小浪底的文化底蕴
1.历史沿革
小浪底地区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夏、商、周时期,这里是黄河流域的重要地区。东汉时期,小浪底地区成为我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小浪底地区文化繁荣,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
2.文化遗迹
(1)王屋山道观:王屋山道观是我国道教圣地之一,拥有千年历史。道观内供奉着太上老君、玉皇大帝等神灵,香火旺盛。游客可以参观道观,感受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2)小浪底古战场:小浪底古战场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役之一,曹操与孙权在此展开激战。古战场遗址至今仍保存完好,游客可以游览古战场,回顾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3)小浪底石窟:小浪底石窟是北魏时期的佛教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石窟内雕刻着精美的佛像和壁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游客可以参观石窟,领略古代艺术家的精湛技艺。
小浪底风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让我们走进小浪底,感受黄河明珠的魅力,体验自然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景区简介总面积126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96平方公里),峡谷河流为主要特色,体现黄河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大型山岳湖泊型风景区。风景区内的小浪底大坝、进水塔群等大型水工建筑是中华民族治黄史上的壮举,是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区内柏崖山、黄鹿山、红崖山、始祖山、荆紫山、黛眉山山色清秀,人文景观荟萃,八里胡同峡、龙凤峡、孤山峡峡谷幽深,号称“黄河三峡”,296平方公里的广阔水域中湖汊河巷密布纵横、岛屿半岛星罗棋布、豪华游船穿梭如织。
小浪底美誉黄河三峡是小浪底与王屋山所孕育的精华,位于小浪底水库大坝上游20公里处,总面积40平方公里, 是小浪底风景区的精华所在。八里胡同位于黄河中下游最窄处,两岸断壁如削,中间河水奔涌,三条峡谷各具风采:孤山峡鬼斧神工,千切壁立;龙凤峡盘龙走蛇,曲折迂回;大峪峡开阔舒展,气象万千。特别是九蹬莲花栈,九蹬九级,次第升高,望之若莲花盛开,似出水芙蓉,号称“鲧山禹斧”。而且还有隋唐古栈道、陈谢大军黄河渡等多处丰富的文化胜迹,自然人文景点多达60 余处,是我国北方少有的山水景观,完全可以和长江三峡媲美。有“北方千岛湖”、“中原北戴河”的美誉,是黄河上开展观光度假休闲旅游的最佳场所。
地理位置黄河小浪底位于洛阳市孟津县、济源市边界,小浪底的由来是因为地处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镇,故而得名黄河小浪底。它由小浪底大坝、荆紫山、八里峡、三门峡大坝四个片区、13个景区、113个景点组成。 景区处在国家黄金旅游线路河南“三点一线”的中心部位,该景区地跨南北两岸,南岸为崤山的东北余支,西接汾、渭盆地,东临华北平原。北岸有太行山和王屋山,景区是以小浪底工程为依托,以山、水、林、草为特色的大型生态园林。
景区介绍黄河三峡是小浪底与王屋山所孕育的精华,位于小浪底水库大坝上游20公里处,总面积40平方公里, 是小浪底风景区的精华所在。 八里胡同位于黄河中下游最窄处,两岸断壁如削,中间河水奔涌,三条峡谷各具风采:孤山峡鬼斧神工,千仞壁立;龙凤峡盘龙走蛇,曲折迂回;大峪峡开阔舒展,气象万千。特别是九蹬莲花栈,九蹬九级,次第升高,望之若莲花盛开,似出水芙蓉,号称“鲧山禹斧”,而且还有隋唐古栈道、陈谢大军黄河渡等多处丰富的文化胜迹,自然人文景点多达60 余处,是我国北方少有的山水景观,可以和长江三峡媲美。黄河小浪底风景区是河南省以黄河中下游水利枢纽工程、峡谷河流为主要特色,体现黄河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大型山岳湖泊型风景区,是开展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的最佳场所。 风景区内的小浪底大坝、进水塔群等大型水工建筑是中华民族治黄史上的壮举,是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区内柏崖山、黄鹿山、红崖山、始祖山、荆紫山、黛眉山山色清秀,人文景观荟萃,八里胡同峡、龙凤峡、孤山峡峡谷幽深,号称“黄河三峡”,296平方公里的广阔水域中湖汊河巷密布纵横、岛屿半岛星罗棋布,有“北方千岛湖”、“中原北戴河”的美誉,是黄河上开展观光度假休闲旅游的最佳场所。
游览小浪底,可以由山西、河南两侧进入景区。小浪底库区总面积278平方公里,涉及山西的垣曲、夏县、平陆三个县,其中,垣曲县正位于水库回水区中段,水域面积占到库区总面积的60%。
景点特点小浪底水库位于穿越中条山、王屋山的晋豫黄河峡谷中,总面积278平方公里。小浪底大坝截流后,晋豫黄河峡谷与库区的柏崖山、红崖山、黄鹿山等20多个风景点及雄伟的水库大坝交相辉映,形成湖光山色、千岛星布、“高峡出平湖”的自然景观,使得小浪底水库同时成为由山水自然风光和水利工程组成的大型旅游区。
小浪底水库内大量的半岛、孤岛、险峰,使自然景观近有曲折蜿蜒的河湾,远有烟色浩淼的湖面。从码头登舟,击水搏浪,出入高峡平湖,观赏沿岸山水风光,尽情领略母亲河的风采,以景观上的美、幽、奇、胜、典满足人们高尚的享受和回归自然的追求,在风格上既有田园风情的古朴典雅,又有现代时尚的豪华气魄。
水利枢纽工程介绍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景区内最亮丽的风景线,位于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镇。它不仅是中国治黄史上的丰碑,也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最具有挑战性的杰作。总装机容量为180万千瓦地下发电厂房,1667米长的堆石大坝,巍峨的进水塔,壮观的出水口等,使小浪底具备了防洪、防凌、发电、排沙等多项功能,是旅游者观赏黄河沧桑巨变的一大景观。水库蓄水后在大坝上游所形成的浩淼水面、曲折河巷同雄伟山势相结合,构成黄河小浪底一派北国千岛湖风光。 黄河三峡是小浪底与王屋山所孕育的精华,位于小浪底水库大坝上游20公里处,总面积40平方公里, 是小浪底风景区的精华所在。
黄河小浪底风景区
小浪底水利枢纽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属国家“八五”重点项目,工程于1997年截流,2001年底竣工。小浪底位于河南洛阳以北40公里的黄河干流上,上距三门峡水库130公里,下距郑州花园口115公里,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小浪底水库位于穿越中条山、王屋山的晋豫黄河峡谷中,库区全长130公里,总面积278平方公里。小浪底大坝截流后,晋豫黄河峡谷与库区的柏崖山、红崖山、黄鹿山等20多个风景点及雄伟的水库大坝交相辉映,形成湖光山色、千岛星布、“高峡出平湖”的自然景观,使得小浪底水库同时成为由山水自然风光和水利工程组成的大型旅游区。小浪底水库内大量的半岛、孤岛、险峰,使自然景观近有曲折蜿蜒的河湾,远有烟色浩淼的湖面。从码头登舟,击水搏浪,出入高峡平湖,观赏沿岸山水风光,尽情领略母亲河的风采,以景观上的美、幽、奇、胜、典满足人们高尚的享受和回归自然的追求,在风格上既有田园风情的古朴典雅,又有现代时尚的豪华气魄。
小浪底工程它不仅是中国治黄史上的丰碑,也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最具有挑战性的杰作,总投资额420亿元人民币,整个工程共创三项世界纪录,六项中国纪录。总装机容量为180万kw地下发电厂房,1667米长的堆石大坝,巍峨的进水塔,壮观的出水口等,使小浪底具备了防洪、防凌、发电、排沙等多项功能,是旅游者观赏黄河沧桑巨变的一大景观。水库蓄水后在大坝上游形成272平方公里的浩瀚水域。
小浪底水库截流后,已经吸引了大量慕名而来的观光游客,他们对壮美秀丽的景色赞叹不已,将小浪底誉为“小千岛湖”,认为小浪底集三峡之险与漓江之秀于一体,必将成为新兴的旅游目的地。
黄河小浪底风景区
济源市区-小浪底专用线(北)-小浪底风景区(35公里/30分钟)洛阳市区—G310—小浪底专用线(南)—孟津—小浪底风景区(40公里/45分钟)
编辑本段门票政策40元(1、导游证、记者证、军人、离休证、70岁以上老年证免票;2、学生证、退休证及70岁以下老年证半价)
济源小浪底风景区,位于济源市西南30公里黄河中下游交界处。西起八里胡同,东至黄河西滩,全长54公里,分为四个著名风景区:小浪底大坝景区,张岭半岛生态旅游度假区,黄河三峡景区,西滩黄河风情景区。四景区特色各异,东西相映,恰如镶嵌在母亲河上的四颗珍珠,成为令世人瞩目的旅游热点。
小浪底水利工程以其开“三项世界之最”,“六项中国之最”,让国内外游客叹为观止,在这里不仅可以观赏大坝雄姿和泄水景观,还能领悟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张岭度假区以水上半岛著称,山山迭翠,七港八湾,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从这里东观大坝,西游三峡,夜里水上歌舞,其乐融融。黄河三峡景区有龙凤峡,八里峡,和孤山峡,其“三峡九景一条谷”令游人流连忘返。西滩一条是黄河上唯一有人居住的滩区,面积12平方公里,这里植被完好,风光旖旎,保存着浓郁的原始乡野景观。
景点交通:
济源市区-小浪底专用线-小浪底风景区(35公里/30分钟)
门票政策:
40元(1、导游证、记者证、军人、离休证、70岁以上老年证免票;2、学生证、退休证及70岁以下老年证半价)
【愚公移山在济源】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北岸。北依太行,西距王屋,南临九朝古都洛阳,东与太极故里焦作接壤,与山西省为邻,是河南省西北部通往邻省山西的咽喉要道,重要关卡。全市总面积1931平方千米,2008年末常住人口68.25万人;其中
市区面积28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20.66平方千米,城区人口18万人。
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古时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从最新考古发现证明,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即距今10000年前,人类就已在此繁衍、生息。这里曾是夏王朝的都城,战国至两汉时期“轵邑”以富庶闻名天下。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设县,1988年撤县建市,原属新乡地区,后划归焦作,1997年实行省直管体制(副地级城市),2003年,被列为河南省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之一;2005年,被列为河南省推进城乡一体化5个试点城市之一。是河南省18个省辖市之一,属于河南省直管市。为中原历史文化名城。
邮编:454650代码:410881区号:0391拼音:Jiyuan 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