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庐山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如今,庐山已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本文将从自然奇观、人文历史、文化特色等方面,为您描绘一幅庐山全景。
一、自然奇观
1. 庐山风光
庐山被誉为“匡庐奇秀甲天下”,其自然景观美不胜收。庐山山体雄伟,云雾缭绕,四季景色各异。春季,山花烂漫;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红叶满山;冬季,银装素裹。庐山之美,美在自然,美在变化。
2. 三叠泉瀑布
庐山三叠泉瀑布,被誉为“庐山第一泉”,位于庐山西麓。瀑布分为上、中、下三叠,落差达155米,气势磅礴。三叠泉瀑布不仅景色壮观,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庐山的一大奇观。
3. 神农架
庐山神农架位于庐山西部,是庐山的重要组成部分。神农架山势险峻,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被誉为“天然氧吧”。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原始森林的美丽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二、人文历史
1. 庐山文化底蕴
庐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庐山就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下“庐山谣”,称赞庐山之美。宋代文学家苏轼、陆游等也曾在庐山留下足迹。
2. 庐山宗教文化
庐山宗教文化源远流长,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宗教在庐山均有流传。庐山东林寺、西林寺等佛教寺庙,以及庐山道教名山、庐山天主教堂等,都是庐山宗教文化的代表。
3. 庐山革命历史
庐山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遗址。1930年,毛泽东在庐山领导了“秋收起义”。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途经庐山。庐山革命历史纪念馆,记录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三、文化特色
1. 庐山茶文化
庐山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庐山云雾茶、庐山毛尖等茶叶品种,品质优良,享誉国内外。庐山茶文化已成为庐山文化特色之一。
2. 庐山民俗文化
庐山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包括庐山民歌、庐山民间舞蹈、庐山民间工艺等。这些民俗文化展现了庐山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是庐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西庐山,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在这里,游客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感受历史的厚重,领略文化的韵味。让我们共同探寻庐山,品味这座山的韵味。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以其秀丽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庐山的主峰是庐山大峰,海拔1474.6米,是中国低山丘陵中最高的峰之一。庐山以其壮丽的山峰、清澈的溪流、瀑布和湖泊而闻名。
庐山还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三叠泉、花港观鱼、五老峰等。其中,三叠泉是庐山最著名的瀑布之一,泉水从高处倾泻而下,形成三层重叠的瀑布,非常壮观。花港观鱼是一处美丽的花园,里面种满了各种花卉和树木,是一个赏心悦目的好地方。五老峰是庐山最著名的山峰之一,因其形状酷似五位老人的头部而命名。
一、庐山的风景有1 .石门涧
2 .含鄱口
3.芦林湖
4. 美庐
5. 三叠泉
6.五老峰
7. 海会寺
8. 白鹿洞书院
二、特点是:
庐山云雾,瞬息万变,趣味无穷。游客乘车登山,刚刚在九江看到的山间云,转眼间变成弥漫窗外的浓雾。雾来时,风起浪涌;雾去时,飘飘悠悠。雾浓时,像帷幕遮住了万般秀色;雾稀时,像轻纱给山川披上了一层飘逸的外衣。
三、形成的原因:
庐山的地形成因是断裂隙起的断块山。周围断层颇多,特别是东南部和西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规模较大,由于这种断层块构造而形面的山体,故多奇峰峻岭,悬崖峭壁,千姿百态,有的浑圆如华盖,有的绵延似长城;有的高摩天穹;有的俯瞰波涛,有的象船航巷海,有的如龟行大地,雄伟状观、气象万千。山地的周围则布满着断崖峭壁,峙谷幽深,但从牯岭街至汉阳峰及其它山峰的相对高度却不大,起伏较小,谷地宽广,形成“外陡里平”的奇特地形。
庐山著名景点介绍:
1.三叠泉
三叠泉每叠各具特色,一叠直垂,水从20多米的巅萁背上一倾而下;二叠弯曲,直入潭中。站在第三叠抬头仰望,三叠泉抛珠溅玉,宛如白鹭千片,上下争飞;又如百副冰绡,抖腾长空,万斛明珠,九天飞洒。如果是暮春初夏多雨季节,飞瀑如发怒的玉龙,冲破青天,凌空飞下,雷声轰鸣,令人叹为观止。故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
2.含鄱口
庐山是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而庐山上最佳观日的地方就在含鄱口。 清晨,只见鄱阳湖上晨光熹微,天水一色, 一轮红日射湖而出,金光万道,霎时湖天尽赤,半壁河山成了一幅灿烂绚丽的画卷。 它势如奔马,又宛如游龙,神气活现地横亘在九奇峰和五老峰之间,张着大口似乎要鲸吞鄱阳湖水,因此得名。 含鄱口的奇妙就在于一个“函”字,造成“千里鄱湖一岭函”的气势。
3.美庐
在长冲河畔,有一座掩隐在一片绿荫深处的英国券廓式的别墅——“美庐”。它是庐山所特有的一处人文景观,它展示了风云变幻的中国现代史的一个侧面。 “美庐”,曾是一处“禁苑”,它日夜被包裹在漂浮的烟云中,令人神往,又令人困惑。如今,“美庐”敞开它的真面目,以它独有的风姿和魅力,吸引着海内外的游人。 美庐它是庐山所特有的一处人文景观,它展示了风云变幻的中国现代史的一个侧面。 “美庐”曾作为蒋介石的夏都官邸,“主席行辕”,是当年“第一夫人”生活的“美的房子”,它演化出的历史轨迹与世纪风云紧密相联。 它曾是一处“禁苑”,日夜被包裹在漂浮的烟云中,令人神往,又令人困惑。如今“美庐”敞开它的真面目,以它独有的风姿和魅力,吸引着海内外的游人。
4.五老峰
五老峰地处江西九江市庐山东南,海拔1436米,为全山形势最雄伟奇险之胜景。 因山的绝顶被垭口所断,分成并列的五个山峰,仰望俨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们便把这原出一山的五个山峰统称为“五老峰”。五老峰根连鄱湖,峰尖触天,从各个角度去观察,山姿不一,有像诗人吟咏,有像武士高歌,有像鱼翁垂钓,有像老僧盘坐。五峰中以第三峰最险,奇岩怪石千姿百态,雄奇秀丽蔚为大观;第四峰最高,峰顶云松弯曲如虬。
5.如琴湖
如琴湖利用西谷深洼,拦天桥上端谷口筑坝而成,湖与花径组合一体,成为丰姿幽雅的胜地。如琴湖建于1961年,面积11万平方米,蓄水量100立方米,浩浩荡荡又不失秀丽雅致。因湖岸曲线玲珑,湖面酷似一把媚人的小提琴,加之湖边石上有古人刻“如琴”二字,微妙的结合,更具深意,故名如琴湖。湖半边近靠花径园内,又叫“花径湖”。由于湖坐落在西谷,又称为“西湖”。
6.庐山会议旧址
位于牯岭东谷掷笔峰麓。松柏茂密,溪水潺潺,环境优美。原是蒋介石在庐山创办军官训练团的三大建筑之一,于1937年落成,名庐山大礼堂。解放后改名“人民剧院”,外表壮观,内饰华丽。1959年中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均在此召开。毛泽东同志主持了这三次重要会议。现在,这里已辟为庐山会议纪念馆。里面保存着当年许多珍贵的实物、照片、材料和根据纪录片制作的录相片,供游人观看。 右侧不远处的“庐山大厦”为外观4层、内有6层的钢筋水泥建筑,原为国民党军官训练团的中下级军官住所,正面额上原有蒋介石题写的“庐山传习学舍”四个大字。位于会址和大厦中间的一座宫殿式建筑即为1935年落成的庐山图书馆。
7.大天池
登上庐山西部海拔900余米的天池山顶,南望九奇峰,下俯石门涧,东瞻佛手岩,西眺白云峰。二水萦回,四山豁朗。此处原建有天池寺,现已废。但原寺前呈长方形的水池,仍碧水悠悠,光灵如玉。 昔天池寺,寺西有一半月形的拜月台,因供奉文殊菩萨而得名文殊台。现存之台为石木水泥混合结构,石室五楹,上有平台。登台眺望,山恋突起,群峰相连,远波明来,极富野趣。尤其是月色朦胧之夜,闲坐台上,眼前深谷中经常会出现点点如同灯光般的亮点, 由少渐多,时大时小,时聚时多,时隐时现,闪闪烁烁,人称“佛灯”。宋代著名理学家王阳明就曾于一个月暗星稀的夜晚,卧此台上,看到了这样的奇异景象,并以诗记之:“老夫高卧文殊台,拄杖夜撞青天开。撒落星辰满平野,山僧尽道佛灯来。” 天池山脊上耸立着一座宝塔,塔四周布满了漫山遍野的青松。微风起时,松涛起伏,它颇似一杆乘风破浪的船桅,荡漾在翠波碧浪之上。塔为一阁式石塔,五层六面,高20余米,始建于宋建炎年间(公元1127-1130年),现塔系公元1927年,唐生智募资易地重建。塔内藏有银佛像、宋币及水晶珠子等文物。 和塔平列于山脊的另一栋外观粗壮、轮廓呈现圆形、伞顶的佛殿,名圆佛殿。塔西有一石质方台,名天心台,为林森所建。台下有硕大卧石,平滑如镜,上镌“照江崖”字样。 龙首崖之险、凌虚阁之云、文殊台之佛光,堪称大天池“三绝”。
8.石门涧
走过悬索桥不远就是石门涧,庐山的“绝壁、云海、飞瀑”被誉为“庐山三绝”。而石门涧算是占全了,石门涧铁船峰东侧石壁是庐山绝壁的三绝之一,再有石门涧被称作是庐山的“云雾窟”。最后,石门涧瀑布实为庐山最大之瀑布,不得不提的是,庐山为著名的“地垒式断快山”,这种被挤压、断裂、抬升的地貌,在石门涧看得最为清晰。庐山多嶂谷,而最典型、最雄伟粗犷的嶂谷,就是石门涧。 庐山有举世罕见的第四纪冰川遗迹,而石门涧就是当年冰川通过而形成的冰川U形谷,冰川活动留下来的冰阶、冰盆、冰溜面、冰擦痕、冰坎等遗迹在这里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