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一个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地方,位于我国甘肃省敦煌市西南部,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这里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西起点,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如今,阳关遗址已成为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探访。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阳关,感受这片神秘的土地。
一、阳关的历史背景
阳关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据史料记载,阳关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在古代,阳关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重要通道,是丝绸之路的西起点。这里曾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
阳关的历史上发生过许多重大事件。如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阳关是其必经之地;唐朝时期,玄奘西行取经,也曾途径阳关。阳关还是古代战争的重要战场,如汉武帝时期的“阳关之战”等。
二、阳关遗址的发现与保护
阳关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古代丝绸之路提供了重要依据。20世纪初,我国考古学家在阳关遗址附近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的文物和遗迹。这些文物和遗迹包括城墙、烽火台、关隘、民居等,为我们了解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阳关遗址的保护工作也得到了高度重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对阳关遗址进行了多次修复和保护。如今,阳关遗址已成为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三、阳关的旅游资源
阳关遗址作为旅游景点,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下是对阳关旅游资源的详细介绍:
资源类型 | 资源介绍 |
---|---|
历史遗迹 | 阳关遗址、烽火台、关隘、民居等 |
自然景观 | 阳关沙漠、阳关古城遗址、阳关博物馆等 |
文化活动 | 古城夜市、丝绸之路文化节等 |
1. 阳关遗址
阳关遗址是阳关旅游的核心景点,主要包括城墙、烽火台、关隘、民居等。这些遗迹见证了阳关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
2. 烽火台
烽火台是古代传递军情的设施,阳关烽火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烽火台之一。登上烽火台,可以俯瞰阳关古城的全貌。
3. 阳关古城遗址
阳关古城遗址是阳关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曾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古代城市的风貌。
4. 阳关博物馆
阳关博物馆位于阳关遗址附近,馆内收藏了大量的文物和资料,为游客提供了了解阳关历史的机会。
四、阳关的旅游攻略
1. 交通
阳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部,距离敦煌市区约80公里。游客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式前往阳关:
* 自驾:从敦煌市区出发,沿G30高速公路行驶约80公里即可到达阳关。
* 长途汽车:敦煌市区有前往阳关的长途汽车,票价约为30元。
* 旅游专线:敦煌市区有多条旅游专线前往阳关,票价约为50元。
2. 住宿
阳关附近有酒店、客栈等住宿设施,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住宿地点。
3. 餐饮
阳关附近有餐馆、小吃店等餐饮设施,游客可以品尝到当地特色美食。
4. 游览时间
阳关的游览时间约为2-3小时,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安排游览。
阳关,这片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地方,见证了丝绸之路的辉煌。如今,阳关已成为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探访。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领略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让我们一起走进阳关,探寻丝绸之路的瑰宝吧!
阳关,一座被流沙掩埋的古城,一座被历代文人墨客吟唱的古城。这里残存部分房屋、农田、渠道等遗址,当大风过后,这些遗址清晰可见,引人瞩目。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凄凉悲惋,寂寞荒凉。今日的阳关,不再是王维笔下“西出阳关无故人”凄凉委婉的代名词,今天的阳关、已是柳绿花红、林茂粮丰、泉水清清、葡萄串串的好地方。
汉代烽燧
历史的久远使关城烽燧少有遗存,古代阳关向北至玉门关一线有70公里的长城相连,每隔数十里即有烽燧墩台,阳关附近亦有十几座烽燧。尤以古董滩北侧墩墩山顶上的称为“阳关耳目”的烽燧最大,地势最高,保存比较完整。
昔日的阳关城早已荡然无存,仅存一座汉代烽燧遗址,耸立在墩墩山上,依靠这座墩墩山,远近百里尽收眼底。墩墩台处在阳关的制高点,它是阳关历史唯一的实物见证在山南面,有一片望不到头的大沙滩,被当地人称为“古董滩”。这里流沙茫茫,一道道错落起伏的沙丘从东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沙梁之间,为砾石平地。汉唐陶片、铁砖、瓦块、兵器、装饰品、陶片等古遗物,俯拾皆是。故当地人有“进了古董滩,空手不回还”之说。
碑文长廊
烽火台高耸的墩墩山上,修建了名人碑文长廊,漫步在长廊里,既可欣赏当代名人的诗词书法,又可凭吊古阳关遗址,还可以远眺绿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风光。
南湖和葡萄长廊
阳关附近有一南湖和葡萄长廊,风格殊具,可参观当地民俗。
丝绸之路
到丝路必到敦煌,到敦煌必到阳关。说到阳关,就不得不提它和丝绸之路的关系。丝绸之路开辟时,商队从长安出发,到敦煌进行补给后,再从两个关口出发,阳关就是其中一个。经过阳关后,商队穿过沙漠,到达鄯善(今新疆若羌),再到于阗,接着经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到达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后,和从玉门关出发的商队会合,再到塞琉西亚,最远到达土耳其南部和埃及地区。
敦煌阳关景区是古代重镇要关,千年古道的地方,到这里来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沉淀,是敦煌的必去景点之一,那么到敦煌阳关景区游玩的门票有没有什么优惠政策呢?
免费政策
1、1.2米(不含)以下儿童;
2、70周岁(含)以上老人凭凭有效证件和身份证;
3、现役军人、警官、残疾人凭有效证件和身份证;
优惠政策
1、1.2米(含)-1.4米(不含)的儿童;
2、记者、文博系统工作人员凭有效证件和身份证;
3、全日制统招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在校大学生(正常学龄24周岁以下,不包括夜大、电大、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短期培训、留学生等)、未成年人(身高1.2米以上,含穿鞋1.2米)凭有效证件和身份证;
4、60周岁(含)-70周岁(不含)的老人凭有效证件和身份证;
注:以上政策仅针对大门票,不含观光车。上述特惠政策仅供参考,具体说明以景区当天公告为准。
游玩指南
阳关因著名古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而名扬天下,本就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镇。
如今的阳关遗址是敦煌西线上的一个点,走敦煌西线的游客大多会来此观看一下著名的关燧,一般游玩1-2小时即可。
在阳关遗址内游玩,首先是进入仿汉代建筑群的阳关博物馆,馆内有两关汉塞陈展厅、丝绸之路陈展厅、阳关研究所、汉阙牌楼、仿古兵营、阳关都尉府、仿汉阳关关城、仿汉民居一条街、旅游工艺品展销中心等,一一参观即可。参观之后来到景区尽头的阳关烽燧处,这里便是阳关古迹的所在处,可以拍照留影,千年遗址位于戈壁滩上的场面十分壮观。
7-8月份秦岭自驾最佳地方
1、7月~8月份自家游秦岭的最佳地方:
第一站黄柏塬景区。
第二站少华山景区。
第三站龙头山景区。还有秦岭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等。
2、综上所述,就是“7~8月份”秦岭自驾游的最佳地方。
可以去汉中褒斜道。
褒斜道因南口名“褒谷”(位于汉中市城北),北口名“斜谷”(在眉县),沿谷成道而得名。它是我国古代横跨秦岭,连接关中、巴蜀凿石架木而成的栈道,又叫阁道。由褒谷口经留坝县东北,越衙岭山,至眉县西南的斜谷口,全长250公里,是一条很古的通道。
秦岭自驾最佳景点:
华山:夏季气温较高,但华山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凉爽。可以选择早上爬山,或者晚上欣赏日落和星空。
大雁塔:夏季气温较高,但大雁塔内有空调,可以避免高温。建议选择早上或晚上参观,避开人流高峰。
马王堆汉墓:夏季气温较高,但地下的汉墓温度相对较低,可以避暑。需要提前预约,避免人流拥挤。
西安城墙:夏季气温较高,但城墙上有遮阳棚,可以遮挡阳光。建议选择早上或晚上参观,避开人流高峰。
赵家院子:夏季气温较高,但赵家院子内有树荫和水池,可以凉爽避暑。建议选择早上或晚上参观,避开人流高峰。
七、八月份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如果这时你自驾游来陕西省旅游,我建议你一定去宝鸡市的太白县游玩。
太白县地处秦岭山中,海拔1200多米,是全省海拔更高的县,这个海拔的地方,是夏季最舒服的地方,温度在二十多度左右,非常凉爽,太白县在山中,森林覆盖茂盛,空气清新。
太白县不但人呆着舒服,而且山中的景色也非常迷人,公路两侧的野花铺满山间,青铜峡、黄柏塬景区的风景更是迷人。在盘山公路行驶,也增添了不少自驾的乐趣。
敦煌市区出发自驾游,一天时间游览雅丹、阳关、鸣沙山,怎么安排行程比较好
一天游时间太紧了,建议多一天,如果时间实在抽不出来就这样安排了:先一大早去雅丹、阳关,然后傍晚的时候再去游鸣沙山,白天游鸣沙山,天气太热,傍晚时候凉快一点。骑骆驼对很多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但是要排很长的队,如果对骑骆驼不感兴趣的话,就直接去爬鸣沙山,爬到山顶看看天上的星星,景色非常美!
你好,敦煌人来回答!
你所列的几个景点除月牙泉在市区3公里外,其余的景点都在敦煌的西面,最远的雅丹地貌单程180公里,而且路上限速60公里。
建议早上起早点,在月牙泉看个日出??,景点里面骑骆驼,沙滩摩托车等都可以体验一下!景点游览最多3个小时就够了。出来吃个午餐,然后先去阳关,车程大概1个小时。出来后去雅丹,在雅丹看个日落??。体验一下长河落日圆的壮观。可以提前准备点晚餐,阳关和雅丹有餐厅,但是比较贵,而且口味一般。
以上仅为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床车自驾游,阳光暴晒,怎样才能找到好的停车位
大热天即将到来,疫情也将结束,我们床车自驾人都想岀发的时候到了,可这阳光暴晒,怎样才能找到好的停车位?关乎这问题还得考虑,如果到停车场那要找到有遮阳的停车位估计很少,就是有几个也早都被人占用,经常看到大部分床车自驾者,都会在路边有大树又可以停车的地方,或者停到偏照点的山坡边,行驶中观察周边小路方向有树阴地方,这地方没什么车流,停下来打开车门休息一会儿,这样在路上跑不觉得累,床车最大的用处就是随遇而安,走到哪都是家,只要有留意这方面,一般都会找到比较阴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