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宝斋民间博物馆,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是我国首家以民间收藏为主题的博物馆。自1997年开馆以来,冀宝斋民间博物馆凭借其丰富的藏品、独特的陈列方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研究。本文将从冀宝斋民间博物馆的背景、藏品、陈列方式以及其在我国民间文化传承中的地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冀宝斋民间博物馆的背景
冀宝斋民间博物馆的创办人刘益谦,是一位热衷于民间收藏的资深收藏家。他深知民间文化在我国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立志将民间文化传承下去。经过多年的努力,刘益谦收集了大量民间藏品,并于1997年创办了冀宝斋民间博物馆。
二、冀宝斋民间博物馆的藏品
冀宝斋民间博物馆的藏品涵盖了陶瓷、玉器、书画、家具、民间工艺品等多个领域,共计万余件。其中,不乏国家一级文物和珍贵藏品。以下列举几件颇具代表性的藏品:
1. 宋代哥窑瓷器:哥窑瓷器以其独特的开片纹路和釉色著称,被誉为“瓷中珍品”。冀宝斋民间博物馆珍藏的宋代哥窑瓷器,充分展现了宋代制瓷工艺的精湛技艺。
2. 清代宫廷玉器:清代宫廷玉器工艺精湛,寓意丰富。冀宝斋民间博物馆收藏的清代宫廷玉器,既有吉祥如意、福寿安康的寓意,又有精美的雕刻技艺。
3. 明代书画:明代书画在我国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冀宝斋民间博物馆珍藏的明代书画作品,既有文人的墨宝,又有宫廷的御笔,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三、冀宝斋民间博物馆的陈列方式
冀宝斋民间博物馆的陈列方式独具特色,充分展现了民间文化的魅力。以下列举几种陈列方式:
1. 主题展览:博物馆定期举办主题展览,如“民间陶瓷艺术展”、“民间玉器艺术展”等,让观众在短时间内了解某一领域的民间文化。
2. 藏品展示:博物馆将各类藏品按照年代、材质、工艺等进行分类展示,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民间文化的博大精深。
3. 情景再现:博物馆利用场景复原、模型制作等手法,再现古代民间生活的场景,使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民间文化的魅力。
四、冀宝斋民间博物馆在我国民间文化传承中的地位
冀宝斋民间博物馆作为我国首家以民间收藏为主题的博物馆,在我国民间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地位。以下是其在传承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
1. 保存民间文化遗产:博物馆收藏了大量民间藏品,为民间文化遗产的保存提供了有力保障。
2. 传播民间文化:博物馆通过展览、讲座、活动等形式,向公众普及民间文化知识,提高人们对民间文化的认识。
3. 促进民间文化研究:博物馆为专家学者提供了研究民间文化的平台,推动了民间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
冀宝斋民间博物馆作为我国民间文化的瑰宝,以其丰富的藏品、独特的陈列方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做出了巨大贡献。让我们共同期待冀宝斋民间博物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我国民间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10月14日,一篇名为《重庆大学耗资670万建了一座赝品博物馆?》的文章引起了文博圈的广泛关注,作者江上对重庆大学博物馆里展品的真伪提出了质疑—— 作者用「 ”比圆珠笔涂得还蓝” 形容这件三彩女佣的蓝 ▼ 这件展品被评为 「 ”把电镀工艺和人造宝石的历史 向前推进了两千多年” ▼ 看到这件不太合一般规制的轺车时, 作者笑称 「 ”厂家对车厢结构进行了合理改造” ▼ 01 据悉,重庆大学博物馆于10月7日开馆,展出的400余件展品中有三百多件青铜器、陶瓷器和玉器都是由「 ”重庆大学教授、著名收藏家”吴应骑捐赠所得。 在那篇文章下面,有读者替重庆大学和吴教授「 ”喊冤”,认为作者没有鉴定资历,这番言论属于不负责任地「 ”乱说”; 也有读者感到遗憾和愤怒,表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重庆大学此举实在是误人子弟; 还有同样去看过展的观众一起加入了调侃大军。 消息传开以后,#重庆大学博物馆被指部分馆藏系赝品#这个话题的阅读量截止到发稿日11时已经达到了1000多万,共有两千多人参与了讨论。 博物馆「 ”常客”动脉影如是说 有网友认真地分析问题并给出解决建议—— @弱叔:仿制不是问题,注明就可以,但搞一堆毫无常识的破铜烂铁在这就是侮辱游客、侮辱他自己的专业。 @芯若花薇:历史博物馆展览的东西必须要用历史价值。并不是说博物馆不能用赝品,有些博物馆为了保护真品等原因,会展览复刻的赝品,这是无可厚非的。大家参观这个复刻品和参观真品效果是一样的,能够清楚朝代工艺品特点,关键现在你展览的东西在那些朝代有没有,是不是这样子都成问题。这个连最基本价值都没有。 @ChenYing1860:高校建博物馆,校友捐赠藏品,本来挺好件事,现在搞这么难看,除去官僚主义因素,根子里还是我们对历史文化缺乏敬畏 @车车车到山前:第二,既然鉴定过,应当由档案核实,如果不负责任出具鉴定意见,应当曝光,文物部门对这些专家进行处理。第三,如果专家鉴定的和展出不符,请公安调查鉴定文物和展品是否调包,若有欺诈,应当依法起诉。 也有网友趁机「 ”皮”了一把—— @矜持小女孩儿:请王刚老师去帮忙鉴宝,如果是赝品就一锤子砸了。 @无唯观心:我看了那个馆里的图,我觉得秦始皇要是活着可能会说:你们还给我把座驾升级了哈 @SankRooDonoo:博物馆:我们也没想到我们这里居然会有行家来逛 @喜欢天文的胖男孩:赝到不行了,潘家园都不敢这么干。 还有网友表示心疼认真看展的学生观众—— @伊戈尔乌普萨:这学校也是掉价,也不怕教坏小朋友。看着网上新闻里那几个一脸认真看展的小迷妹,有点心疼。 甚至央视主播也评论到「 ”对于文物,我们希望看到真品。假的真不了,真的也假不了。” 02 在网上掀起轩然 *** 后,该馆目前已经闭馆,校方也表态称将「 ”立即成立专门工作组,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该情况进行核查,核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校方回应 澎湃新闻就此事采访了业内的工作人员和权威专家,他们都认为,就现已公布的展品图而言,这些文物实在是假得离谱、荒唐,甚至连「 ”国宝帮”的水平都比不上。 而本次事件中的捐赠者吴应骑教授的个人资料显示,他曾考察过中国各主要博物馆,还曾出版过如何鉴定古画、古瓷器的相关书籍。 据华龙网的报道,吴教授在重庆大学筹建博物馆时就曾告诉记者说,他将捐赠出来的这些珍藏「 ”都是经过相关专家鉴定的”。 另外在开馆前,学校的相关负责人接受重庆日报记者的采访时曾说过「 ”建设双一流高校的必备条件之一就是学校要有博物馆。”「 ”今后,学校还将建设2万多平方米的博物馆新场地,将一些体现学校教学科研成果的展品放置进来。” 对此有网友表示:在高校建博物馆固然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人文和通识教育,但若只是为了评级而无视藏品质量,那就违背了建馆的初衷,变了质了。 03 如今爆出了这样的新闻,到底是相关专家不靠谱还是别的原因尚需等校方的核查结果出来后才能下结论。 不过这种博物馆闹剧并不是个案,而且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2009年,「 ”国宝帮”在人民大会堂上演了一出国宝献汶川”的尴尬闹剧,数十位中国民间藏家捐献了号称「 ”总值数亿人民币的66件文物”给汶川县人民政府,其中多件藏品被认为是假得离谱的赝品; 2014年,河北冀州的冀宝斋博物馆声称收集了4万多件重量级的文物,但无论是从艺术审美还是历史考据上看,其展品都被网友直呼为「 ”毁三观”,马伯庸也表示非常「 ”震撼”; 2015年,浙江师范大学收到本校退休教师李舒弟捐赠的171件瓷器,并为此成立了陶瓷艺术馆,但其中大部分被认为是赝品,伪品,更有藏家点评为「 ”假到惨不忍睹、令人发指”;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接受校友邱季端捐赠的6000件陶瓷器,北师大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中国古陶瓷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院和邱季端中国古陶瓷博物馆,邱季端也被任命为首任馆长,部分业界人士质疑这6000件藏品为「 ”赝品”。 作为受赠方,博物馆和美术馆等文化机构在接收民间捐赠时,更应该做好赠品的甄别和鉴定工作,保证其质量与来源不仅是对自己的负责,更是对观众和社会的负责。 面对社会舆论的质疑,重庆大学的正面回应至少在态度上没有让广大热爱、关心文化事业的热心人士失望。 尽管高校受赠建博物馆屡屡引发争议,专家也多次建议严格审批,但如果相关文化机构不能以严谨的态度和敬畏之心对待,法律制度的保障也不够完善,那么这类「 ”丑闻”很可能还会再次出现。 希望有意向建馆的其他高校能引以为戒,在受赠和收藏文物时擦亮眼睛。愿今后的文博、历史圈越来越好。 注:部分图文来源于以下文章及新闻报道 重庆日报《重庆大学博物馆开馆 共展出400余件展品》 澎湃新闻《重庆大学建了个赝品博物馆?文物专家:假得荒唐,应先鉴定》 微信公众号「 ”江上说的”《重庆大学耗资670万建了一座赝品博物馆?》 图片如无特殊标注,均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