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镇,一个听起来就让人心生向往的名字。它位于我国江南水乡,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镇。这里古桥流水,青石板路,白墙黛瓦,充满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白水镇,探寻这座古镇的风韵,邂逅诗意的生活。
一、古镇概览
白水镇,又名白水城,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始建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古镇面积不大,但古迹众多,风光旖旎。镇内古街巷、古民居、古桥梁等保存完好,被誉为“江南第一古镇”。
二、古镇景点
1. 白水古街
白水古街是白水镇的核心区域,全长约1.5公里。街道两旁古建筑林立,店铺鳞次栉比。漫步在古街,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繁华的古代。
景点名称 | 简介 |
---|---|
白水古街 | 长约1.5公里,两旁古建筑林立,店铺鳞次栉比,是白水镇的核心区域。 |
白水老街 | 与白水古街相连,同样保存着众多古建筑,是古镇的重要组成部分。 |
沈家大院 | 清代建筑,曾是沈家家族的宅邸,现已成为博物馆。 |
2. 白水桥
白水桥位于白水镇中心,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身古朴典雅,桥洞宽敞,是古镇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3. 白水庙
白水庙始建于宋代,供奉着白水神。庙内建筑古朴,香火旺盛,是古镇居民的精神寄托。
4. 白水公园
白水公园位于白水镇北端,占地面积约30亩。园内绿树成荫,花草丛生,是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5. 白水漂流
白水漂流位于白水镇南端,全长约3公里。游客乘坐竹筏,在清澈的溪水中感受自然之美,享受清凉夏日。
三、古镇美食
白水镇美食丰富多样,让人流连忘返。
1. 白水豆腐
白水豆腐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鲜美的味道而闻名。选用优质黄豆,经过精心磨制、煮制而成。
2. 白水鱼丸
白水鱼丸选用新鲜鱼肉,肉质鲜美,口感细腻。搭配独特的调料,美味可口。
3. 白水粽子
白水粽子选用优质糯米、猪肉、豆沙等食材,经过精心包裹、蒸煮而成。粽子香糯可口,是白水镇的特色美食。
四、古镇特色活动
1. 白水庙会
白水庙会每年农历二月举行,届时,古镇热闹非凡,游客众多。庙会上有各种民间艺术表演、特色小吃、手工艺品等,让人大饱眼福。
2. 白水龙舟赛
白水龙舟赛每年农历五月举行,是白水镇的传统节日。参赛队伍在清澈的溪水中奋力划桨,场面壮观。
白水镇,这座充满魅力的古镇,以其独特的风韵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历史的厚重,体验诗意的田园生活。如果你还没来过白水镇,那就赶快行动吧!
简介:
达坂城白水镇位于天山脚下,达坂城盆地的南端,扼进出天山的关口,是南北疆的分界线,自古即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白水镇是一个著名的风口,当地有民谣说:“达坂城、老风口、大风小风天天有,小风刮歪树,大风飞石头。”人们调侃说,这里的风一年只刮一次,从冬天刮到春天。由于冬季长期受风力作用,这一带的树均长不高,树干无一例外向东南方向倾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达坂城”三怪”之一歪脖树,又称为“马刀树”、“风向树”,别具一格。但是一旦到了夏季,大风就停止了。气候适宜,微风拂面,舒适惬意。
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白水镇有民俗陈列馆、王骆宾艺术馆、百水驿站、茶肆、马厩等相关展示。更有仿唐代西域风格建筑,护城河、吊桥、烽燧、兵器台,生动再现了当年“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凉,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的大唐盛世边关军镇的威武雄姿。
地址: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达坂城镇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疫情期间现只针对本地居民开放,暂不对外地居民开放。
驴友点评:
地处新疆,旅中路过这个达坂城白水镇,黄沙略过的城市,土黄色泥土做的城墙,很有沧桑感,城墙可以攀登,达坂城里主要是建筑遗址!
更多乌鲁木齐本地的生活办事、本地资讯、实用查询、旅游攻略等优质内容尽在【乌鲁木齐本地宝】,更多功能持续更新中,赶紧去关注吧~
白水镇,位于中国西南部,沾益县东南角,面积约为353平方公里。这里不仅地理环境独特,人文历史同样丰富。
1935年4月26日,红军三军团在长征途中遭受了敌机的轰炸,地点位于白水镇李官坟村小组的山水田和王官坟村小组后山,造成红军伤亡60余人,政委杨尚昆同志在此地腿部受伤,警卫员则当场牺牲。此次战斗后,红军三军团继续突围,最终在岗路村方向遭国民党军的袭击,战斗持续至天明。
为了纪念牺牲的红军,教育后代,1977年10月,在白水人民公社的支持下,当地百姓自发修建了红军烈士纪念碑。百姓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简陋的工具,通过人工挖土、搬石头以及砂轮打磨碑面的方式,完成了纪念碑的建造。后来,当地制定了村规民约,严格保护这片山林,以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
白水镇还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而闻名。马场的小石林风景秀丽,千奇百态的石头构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岗路村的李氏宗亲坟园,虽然为私家坟园,但其设计大气、充满艺术感和神秘感,历史悠久的坟冢和碑文彰显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岗路村的甘塘水库则以青山环绕、炊烟袅袅的美景,让人感受到宁静与和谐。
此外,白水镇还有王官红军烈士遗址、白水古道、新排天生桥、海家哨古庙堂、岗路村转山自然风景区等多处景点,每一处都展现了白水镇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岗路村的自然风光更是美不胜收,让人心旷神怡。
扩展资料
白水镇为一地名,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省、四川省以及贵州省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同名乡镇,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当地政策规划不同,在发展建设方面,各个乡镇存在差别。
梓潼县著名景点有七曲山大庙、卧龙山千佛岩石窟、汉阙上亭驿剑泉、长卿石室、两弹城。
1、七曲山
位于梓潼以北10千米处,为蜀道入川后的最后一道险峰。山间种有古柏4万余株,七曲山大庙建于山顶,藏于森森古柏之中。
景区沿山脊成带状分布,带宽约800—3500米,带长约16000米,呈南北走向,景区所属范围为盆中深丘地貌,海拔500—892米,相对高差约400米,坡大、长而较缓,坡度一般在25—35°,山坡上分布有很多级小台地,山脊秀峻,间有阔缓台地,分布了景区三分之二的森林资源。
2、金牛古道
战国时期(前385年),蜀王负力派遣五丁力士引领秦国所赠石牛而拓展的金牛道,古称“栈道千里,通于蜀汉”。此道自陕西眉县经斜谷、褒谷栈道入汉中,转而进至勉县又向西,出阳安关(阳平关)经山道抵白水关(今青川白水镇),然后沿白龙江至葭萌(昭化),又溯清江河而西至沙溪坝,则转向南,入剑门关,经梁山南入梓潼七曲山。
至今七曲山仍有数段古金牛道遗迹依稀可见。清代著名诗人李重华有“双崖翠影侵天合,开辟何曾让禹功”之句,极力赞美五丁开山劈路的功绩,一点也不亚于夏禹王开通九江十八河的功绩。
3、千佛岩摩崖造像
位于卧龙镇五一村卧龙山顶。造像凿于东西长5.5米,南北宽5.2米,高3.2米的长方体石墩四周壁上,东西北三面凿三大龛,南面为石造像,未凿龛。总共造像1000余尊,故名“千佛岩”。均为唐代开凿。东龛圆拱形,有造像9尊。西龛圆拱形,有造像53尊。北龛有造像19尊。南面无龛,但在长3.7米,宽2.15米的石壁上刻有高0.1米的小佛1000个(20排,每排50个),由于风化严重,只能看出大体轮廓。
4、长卿山
最早有小神庙,先名“神山”,后重蚕桑,史书有记“梓潼有蚕婆山”,“蚕婆即蚕丝氏,他教民种桑养蚕。”就供“谷父蚕婆”,即称“蚕婆山”,旧俗春节中以示乡人卷蚕度年,又有“人日登高”,其又应八(发)日吉利享有登高赏春之乐,故订正月初八为民俗之“登山节”。
《四库全书》载:“梓潼寰宇记云明皇过梓潼遥望见山上有一窟,近臣奏云,汉司马相如读书之窟,遂定名为长卿山。”因此山从安史之乱,明皇幸蜀,于唐天宝十五年(742年)起赐名,即称“长卿山”,延用至今,现有山居旧迹。后来“长卿村”及“长卿镇”,即随之定名。
5、翠云廊
翠云廓蜿蜒三百余里的古柏,多数是天然森林,少数是人工栽植。明清时定名的“翠云廊”为三百余里,自剑南至阆州,西至梓潼,古柏数万株。实际古柏绵延不止明清的三百里,至低有七八百里,下自梓潼县七曲山以南,剑阁以北至勉县,都是林峦叠翠;荫郁苍莽的自然柏树森林。
三百里翠云廊,在剑阁县内,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呈由北向南的长椭圆斜面,是由龙门山至剑门关,北接秦岭的剑门山脉尾峰,山岭密布,沟壑纵横,境内五子山海拔1330米,深沟仅367.8米,高低相差962.2米,悬岸如屏,沟底无人烟无道路,是翠云廊尚未开发的奇险之处。仙女峰、梁山寺、舍身崖、雷霆峡等蜿蜒曲折,北向陡峻、南向趋缓、顺向秦岭尾峰,经大龙山、小龙山、金顶山于演武分支的梓潼七曲山。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