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学村图片(厦门集美学村图片)

天气预报 (16) 2周前

集美学村,位于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是一处融合了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新的教育名村。这里曾是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校所在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漫步集美学村,犹如穿越时空的旅程,让人不禁为之陶醉。

一、历史沿革

1. 陈嘉庚先生与集美学校

集美学村的历史起源于陈嘉庚先生。1913年,陈嘉庚先生回到故乡集美,决心兴办教育,改变家乡面貌。他创办了集美学校,旨在培养具有民族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集美学校成为了集美学村的核心。

2. 集美学村的建立与发展

集美学村在陈嘉庚先生的带领下,逐渐发展成为一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教育名村。村内有集美学校、集美大学、集美中学等众多教育机构,形成了完善的教育体系。集美学村还拥有众多的文化设施,如陈嘉庚纪念馆、集美校友会馆等,成为人们缅怀先贤、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

二、建筑风格与特色

1. 西洋建筑风格

集美学村内的建筑风格以西洋建筑为主,融合了欧洲、美国、南洋等地的建筑元素。这些建筑以其独特的造型、精美的雕刻、丰富的色彩,成为集美学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2.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

在西洋建筑的基础上,集美学村还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如集美学校大门、陈嘉庚先生故居等,这些传统建筑与西洋建筑相得益彰,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教育文化底蕴

1. 教育理念

集美学村的教育理念源于陈嘉庚先生的教育思想。他主张“德育为先,智育为辅”,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知识和能力。这种教育理念至今仍影响着集美学村的教育事业。

2. 文化传承

集美学村不仅是一所教育机构,更是一个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村内有众多的文化设施,如陈嘉庚纪念馆、集美校友会馆等,旨在让人们缅怀先贤、传承文化。

四、集美学村的现实意义

1. 教育事业

集美学村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许多校友在国际、国内各个领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2. 文化传承

集美学村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让人们在缅怀先贤、传承文化的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现代的气息。

3. 旅游业发展

集美学村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集美学村,一座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教育名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漫步于此,我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着陈嘉庚先生的教育理念和民族精神。集美学村,永远是我们心中的圣地。

参考文献:

[1] 陈嘉庚:《陈嘉庚全集》,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 李荣安:《集美学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 王家湘:《集美学村建筑风格研究》,建筑与文化,2010年第3期。

集美学村值得一去吗

非常值得

厦门集美学村是集文化教育、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风景区,并且这里景色优美,环境清幽,更是一处休闲观光旅游度假的胜地,是非常值得游玩一番的好去处。

一日游攻略

景区地址:厦门市集美区银江路与鳌园路交叉口(集美学村)

交通指南:

地铁:坐地铁1号线到集美学村站下,再步行或骑自行车前往。

公交:坐公交到“集美学村站”或“龙舟池站”下车。

游玩路线

龙舟池→嘉庚建筑群→嘉庚公园→鳌园→陈嘉庚纪念馆→归来园→归来堂→陈嘉庚先生故居

龙舟池

陈嘉庚先生于1950年在海滩上筑堤围垦外、中、内三池,外池俗称“龙舟池”池畔建有式样各异的“启明”、“南辉”、“长庚”及“左”、“右”、“逢”、“源”七个亭子。龙舟池不大不小,有时间的话可以走上一圈,沿龙船路一侧看对岸的集美学村嘉庚建筑群,绝对是一幅闪亮的立体画卷。夜晚,在南畔的南堤公园另一侧,还能看到被灯光点亮的厦门大桥。

嘉庚建筑群

集美学村是集美各类学校及各种文化机构的总称,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13年始倾资创办,享誉海内外。在这里能看到各个学校的嘉庚建筑群,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群之一南薰楼、财经学院的尚忠楼......都是值得一看的美景。

南薰楼,由主楼及两侧翼楼组成,呈Y字形,共有15层,高54米,于1957年6月建成。“南薰”二字取自《诗经·南风歌》里的“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寓意陈嘉庚先生“教育兴国,科学兴国”的伟大理想。从外观上看,整座南薰楼的楼身为西式风格,而屋顶又为中式方亭,塔楼顶部有“集美”二字。

鳌园景区

鳌园景区,位于集美东南角,三面临海,西接陆地,由鳌园、嘉庚公园、陈嘉庚纪念馆、嘉庚文化广场、陈嘉庚先生故居、归来堂以及归来园等景点构成。其中集美鳌园、嘉庚公园、陈嘉庚纪念馆、嘉庚文化广场在一处;陈嘉庚先生故居、归来堂以及归来园在另一处。

嘉庚公园

嘉庚公园、鳌园及陈嘉庚纪念馆同属同一个景区。嘉庚公园南门只进不出,出口在纪念馆广场。园中满眼是高低错落的亭台楼阁,是中西合璧风格的体现。公园东面立着“尊师重教荣誉碑”(一根燃烧的蜡烛),象征陈嘉庚先生兴办教育、培养人才、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陈嘉庚纪念馆

毗邻嘉庚公园北门,总占地面积104484平方。纪念馆主体建筑共三层,一层包括行政办公区、文物库房区、图书资料室、报告厅及1000平方米的临时展厅,二、三层由一个360平方米的序厅和四个780平方米的陈列厅组成。在展馆进门大厅,映入眼帘是一尊汉白玉的陈嘉庚先生雕像。雕像背后的“蓝天大海”背景图,则是目前世界上单幅最大的手工羊毛织毯。

全馆分4个展厅为人们介绍350多帧图片、310多件文物、实物藏品,真实、生动地展现了陈嘉庚先生伟大光辉的一生和嘉庚精神的深远影响,大家可以慢慢参观。纪念馆中还放映电视,详细介绍了陈嘉庚先生伟大的一生,有许多珍贵镜头。

归来园

归来园建于1983年,是为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70周年而建的,占地面积9300平方米。归来园的正中竖立着一尊陈嘉庚先生铜像,后方是一堵白色花岗岩砌成的屏风,上刻着“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八个大字,这是对陈嘉庚先生一生的高度评价。

归来堂

陈嘉庚生前拟建归来堂,以便海外亲人回故里时歇宿和祭祖,但他一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归来堂的建设计划久久未能实施。1962年,归来堂在中央领导的关心下建成,先生遗愿得以实现。

归来堂位于陈嘉庚故居正前方、嘉庚路南侧,为闽南宫殿式建筑,总面积1330平方米,由厅堂。拜亭、会客室、厢房和庭院组成,主体是宫殿式大厅堂,飞檐翘脊,庄严典雅。厅堂正中安放着陈嘉庚的石雕坐像。庭院里桂树馥郁,嘉木苍苍。

集美学村景点介绍

集美学村是一个融合了丰富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的综合性景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它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13年创办,是集文化教育、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风景区。

集美学村的总建筑面积达到了三千余亩,其内拥有众多著名的景点和文化设施。其中,龙舟池是集美学村的一大亮点,它不仅是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此外,嘉庚建筑也是集美学村的一大特色,这些建筑融合了中西风格,展现了典型的闽南侨乡建筑风貌。无论是高大壮观的校舍堂馆,还是小巧典雅的亭台廊榭,都各具匠心,无一雷同。

除了自然景观和建筑艺术外,集美学村还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陈嘉庚先生的生平事迹陈列馆、嘉庚故居等都是了解这位伟大爱国华侨领袖生平事迹的重要场所。这些场馆通过大量的文物和图片展示了陈嘉庚先生的奋斗历程和卓越贡献,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

鳌园作为集美学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景点。鳌园四周围墙的内侧是石雕群,与园内门廊、嘉庚墓及纪念碑周围的石雕共同组成了一个石雕博物大观园。这些石雕作品精美绝伦,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总的来说,集美学村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建筑艺术和人文历史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景观、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历史底蕴。无论是对于喜欢自然风光的游客还是对于热爱历史文化的人来说,集美学村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好去处。

厦门集美学村一日游攻略2022

这处厦门集美学村是集文化教育、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风景区,并且这里景色优美,环境清幽,更是一处休闲观光旅游度假的胜地,是非常值得游玩一番的好去处。

一日游攻略

景区地址:厦门市集美区银江路与鳌园路交叉口(集美学村)

交通指南:

地铁:坐地铁1号线到集美学村站下,再步行或骑自行车前往。

公交:坐公交到“集美学村站”或“龙舟池站”下车。

游玩路线

龙舟池→嘉庚建筑群→嘉庚公园→鳌园→陈嘉庚纪念馆→归来园→归来堂→陈嘉庚先生故居

龙舟池

陈嘉庚先生于1950年在海滩上筑堤围垦外、中、内三池,外池俗称“龙舟池”池畔建有式样各异的“启明”、“南辉”、“长庚”及“左”、“右”、“逢”、“源”七个亭子。龙舟池不大不小,有时间的话可以走上一圈,沿龙船路一侧看对岸的集美学村嘉庚建筑群,绝对是一幅闪亮的立体画卷。夜晚,在南畔的南堤公园另一侧,还能看到被灯光点亮的厦门大桥。

嘉庚建筑群

集美学村是集美各类学校及各种文化机构的总称,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13年始倾资创办,享誉海内外。在这里能看到各个学校的嘉庚建筑群,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群之一南薰楼、财经学院的尚忠楼......都是值得一看的美景。

南薰楼,由主楼及两侧翼楼组成,呈Y字形,共有15层,高54米,于1957年6月建成。“南薰”二字取自《诗经·南风歌》里的“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寓意陈嘉庚先生“教育兴国,科学兴国”的伟大理想。从外观上看,整座南薰楼的楼身为西式风格,而屋顶又为中式方亭,塔楼顶部有“集美”二字。

鳌园景区

鳌园景区,位于集美东南角,三面临海,西接陆地,由鳌园、嘉庚公园、陈嘉庚纪念馆、嘉庚文化广场、陈嘉庚先生故居、归来堂以及归来园等景点构成。其中集美鳌园、嘉庚公园、陈嘉庚纪念馆、嘉庚文化广场在一处;陈嘉庚先生故居、归来堂以及归来园在另一处。

嘉庚公园

嘉庚公园、鳌园及陈嘉庚纪念馆同属同一个景区。嘉庚公园南门只进不出,出口在纪念馆广场。园中满眼是高低错落的亭台楼阁,是中西合璧风格的体现。公园东面立着“尊师重教荣誉碑”(一根燃烧的蜡烛),象征陈嘉庚先生兴办教育、培养人才、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陈嘉庚纪念馆

毗邻嘉庚公园北门,总占地面积104484平方。纪念馆主体建筑共三层,一层包括行政办公区、文物库房区、图书资料室、报告厅及1000平方米的临时展厅,二、三层由一个360平方米的序厅和四个780平方米的陈列厅组成。在展馆进门大厅,映入眼帘是一尊汉白玉的陈嘉庚先生雕像。雕像背后的“蓝天大海”背景图,则是目前世界上单幅最大的手工羊毛织毯。

全馆分4个展厅为人们介绍350多帧图片、310多件文物、实物藏品,真实、生动地展现了陈嘉庚先生伟大光辉的一生和嘉庚精神的深远影响,大家可以慢慢参观。纪念馆中还放映电视,详细介绍了陈嘉庚先生伟大的一生,有许多珍贵镜头。

归来园

归来园建于1983年,是为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70周年而建的,占地面积9300平方米。归来园的正中竖立着一尊陈嘉庚先生铜像,后方是一堵白色花岗岩砌成的屏风,上刻着“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八个大字,这是对陈嘉庚先生一生的高度评价。

归来堂

陈嘉庚生前拟建归来堂,以便海外亲人回故里时歇宿和祭祖,但他一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归来堂的建设计划久久未能实施。1962年,归来堂在中央领导的关心下建成,先生遗愿得以实现。

归来堂位于陈嘉庚故居正前方、嘉庚路南侧,为闽南宫殿式建筑,总面积1330平方米,由厅堂。拜亭、会客室、厢房和庭院组成,主体是宫殿式大厅堂,飞檐翘脊,庄严典雅。厅堂正中安放着陈嘉庚的石雕坐像。庭院里桂树馥郁,嘉木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