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屿乡(猴屿乡政府)

天气预报 (39) 2个月前

猴屿乡,一个听起来颇有几分神秘色彩的名字,坐落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自然风光,被誉为“福建土楼之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猴屿乡,探寻这里的历史与风情。

一、猴屿乡的地理位置与气候

猴屿乡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西北部,地处武夷山脉南麓,东邻永春县,西接南安市,南界安溪县蓬莱镇,北靠德化县。这里地势以山地为主,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二、猴屿乡的历史与文化

1. 历史沿革

猴屿乡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据史料记载,猴屿乡在唐宋时期已形成村落,明清时期逐渐发展壮大。猴屿乡的土楼建筑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成为当地民居建筑的代表。

2. 土楼文化

猴屿乡的土楼建筑独具特色,被誉为“福建土楼之乡”。土楼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结构坚固,具有防震、防火、防盗、通风、采光等特点。猴屿乡的土楼主要有圆楼、方楼、八角楼、五角楼等,其中以圆楼最为著名。

土楼类型 特点
圆楼 结构坚固,通风采光好,防震能力强
方楼 建筑风格独特,规模宏大,具有防御功能
八角楼 八角形结构,美观大方,寓意吉祥
五角楼 五角形结构,具有防御功能,寓意五福临门

3. 民俗文化

猴屿乡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主要包括民间艺术、民间信仰、民间节日等。其中,民间艺术有剪纸、木雕、石雕、泥塑等;民间信仰有道教、佛教、民间信仰等;民间节日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三、猴屿乡的自然风光

1. 猴屿山

猴屿乡境内有著名的猴屿山,山势险峻,风景秀丽。猴屿山上有猴子洞、仙女洞、观音洞等自然景观,是游客们探险、休闲的好去处。

2. 龙潭瀑布

龙潭瀑布位于猴屿乡境内,瀑布高约50米,水流湍急,气势磅礴。瀑布周围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是游客们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绝佳之地。

3. 茶山风光

猴屿乡是我国著名的茶叶产区,拥有丰富的茶山风光。茶山蜿蜒起伏,茶树郁郁葱葱,茶香四溢。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美丽的茶园风光,品尝到正宗的安溪铁观音。

四、猴屿乡的特色美食

1. 安溪铁观音

安溪铁观音是猴屿乡的特产,以其独特的香气、滋味和品质闻名于世。游客们可以在这里品尝到正宗的安溪铁观音,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2. 安溪米粉汤

安溪米粉汤是猴屿乡的特色美食,以其鲜美的汤底、细腻的米粉和丰富的配料而著称。品尝安溪米粉汤,既能填饱肚子,又能享受到美食带来的愉悦。

3. 豆腐花

猴屿乡的豆腐花口感细腻,味道鲜美,是当地居民喜爱的传统美食。豆腐花搭配各种配料,如肉末、香菇、木耳等,更是美味可口。

猴屿乡,一个充满历史底蕴和风情的美丽乡村。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福建土楼建筑的独特魅力,领略到猴屿山、龙潭瀑布等自然风光的壮丽,品尝到安溪铁观音、安溪米粉汤、豆腐花等特色美食。猴屿乡,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猴屿乡的介绍

猴屿乡地处长乐市北端,闽江口南岸,东经119°36′,北纬26°01′。东邻潭头镇,西与福州马尾区亭江镇隔闽江相望;南连航城镇以澎蜞洋山脉成天然屏障为界,北隔三汶洲、雁行洲之间流域与琅岐岛成闽江口“咽喉”,处于重要的战略位置。全乡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系沿海丘陵地带;地势由南向北倾斜。

猴屿乡的猴屿张村

猴屿张村辟于宋代,属闽晋安东乡合浦南里,明朝改为江左里,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奉文设置营前县丞隶属管辖。民国初年归东南一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又划归长乐县管辖,二十六年(1937年)编保甲时列为第七区猴屿乡管辖.新中国成立後,初属长乐县四区,1956年9月并入潭头六区,1958年9月改为人民公社1987年7月20日成立猴屿乡政府,成为所圈四个行政村之一至今。

猴屿张村地处长乐市北端,闽江口南岸,东经119°36',北纬26°01'。东毗浮岐村,西接象屿村,南连航城镇石龙村,以牛鼻孔山脉为界,北隔浮岐洲与琅岐岛扼闽江之“咽喉”.境内系沿海丘陵地带,地形呈南北倾斜之势.全村有山头30座,山场面积3100亩,洲地有三汶洲100亩,蝙蝠洲3088亩(其中基本农田588亩,草埕1500亩,水域1000亩),金钱洲约1750亩(其中农田750亩,草埕600亩,水域400亩);三汶洲绕浮岐大桥而遇,蝙蝠洲有金猴桥相通,金钱洲随泥沙冲积面而不断扩大,农地主要为金钱洋约800亩,江岸钱6里,东起金猴桥,西接十三号海堤至象屿地界。总人口6000多人,总户数约1000多户,有张、李、陈、江、翁、朱、董、赖、潘、王等十余姓乡亲,和睦相处。张氏后裔约5600多人,约占总人口的94%,旅美及香港、台湾族亲5000多人,其中美国4700多人、新加坡50多人、荷兰20多人、香港230多人,台湾100多人。侨眷侨属占现住户98%,名列全市前茅,是长乐市及闽江口一带地区著名侨村之一。

猴屿张村山水秀丽,景色宜人。山幽林密,泉水环绕,松涛阵阵,稀兽出没,珍禽争鸣。更有肖宅水库,碧波粼粼,鱼翔浅底,虾戏频藻,山石倒影,奇幻无比,令人流连。放眼江天,鸥鹭飞舞,芙蓉峥嵘,钢轮争流,扁舟竞柞。洲田上稻熟果硕,人笑牛欢;洲岸边芦苇万杆,摇拽生姿,席苇如茵,绿意可餐。一派绮丽风光,惊动画客,醉倒诗仙。

这里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唐际,先祖为著名将领,随王审知入闽寇巢,累累功勋,是为旺族。宋时,应参公宏图大略,择地猴屿,启开基业,子孙繁衍。有明一代仲源仲侑公皆进士出身,家风丕振,家享公职居吏部,政绩卓著。而今,更是人才济济,青出于蓝,大中专学生、硕士、博士计三百余人,二名在哈佛大学就读的学生,学业精进,荣膺美国政府总统奖,莘莘学子大多向美国主流社会进击,颇有作为。在家乡国干部、单位职员七十余人,分布社会各界,为国献力,为民建功,频得赞誉。

猴屿乡猴屿张村

猴屿张村,这座历史悠久的村落,可追溯至宋代,原属闽晋安东乡合浦南里,历经明朝改称江左里,直至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设置营前县丞管理。民国初年,归属东南一区,23年后又归属长乐县,至1937年划入猴屿乡第七区。新中国成立后,它先是隶属于长乐县四区,1956年并入潭头六区,1958年成为人民公社,直至1987年成立了猴屿乡政府,成为该区域的四大行政村之一。

猴屿张村位于长乐市北部,靠近闽江口南岸,经纬度为东经119°36',北纬26°01'。与浮岐村、象屿村相邻,南接航城镇石龙村,被牛鼻孔山脉环绕,北与琅岐岛隔浮岐洲相望,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村内丘陵起伏,山场面积广阔,有三汶洲、蝙蝠洲和金钱洲,农田与水域交织,其中金钱洋和江岸钱尤为显著,金猴桥和十三号海堤划分了区域。

张村人口众多,约6000多人,以张姓为主,占比高达94%,海外乡亲众多,尤其在美国、香港、台湾等地有大量族亲。这里人文景观丰富,肖宅水库碧波荡漾,洲田稻果丰饶,洲岸边芦苇摇曳,景色宜人。历史上,这里人才辈出,如唐际的祖先曾是名将,宋代应参公在此开启基业,明朝仲源、仲侑公皆为进士,家风严谨。如今,猴屿乡孕育出数百名大中专生、硕士、博士,其中两人在美国哈佛大学就读,成就斐然,为家乡和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扩展资料

猴屿乡地处长乐市北端,闽江口南岸,东经119°36′,北纬26°01′。东邻潭头镇,西与福州马尾区亭江镇隔闽江相望;南连航城镇以澎蜞洋山脉成天然屏障为界,北隔三汶洲、雁行洲之间流域与琅岐岛成闽江口“咽喉”,处于重要的战略位置。全乡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系沿海丘陵地带;地势由南向北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