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序言
埃及,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了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文明之一——古埃及文明。人们对古埃及的神秘与辉煌充满了向往。我有幸踏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亲身感受古埃及文明的魅力。
二、开罗: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
1. 开罗塔:俯瞰千年古都
站在开罗塔上,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俯瞰着这座千年古都。开罗塔,这座高耸入云的建筑,见证了埃及历史的变迁,也成为了埃及现代化建设的象征。
2. 埃及博物馆:走进古埃及文明的世界
埃及博物馆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馆内收藏了大量的古埃及文物,其中包括著名的图坦卡蒙法老的金面具和陪葬品。在这里,我仿佛置身于古埃及文明的世界,感受到了古埃及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三、卢克索:古埃及文明的瑰宝
1. 卡纳克神庙:千年神庙的辉煌
卡纳克神庙是古埃及最大的神庙之一,被誉为“太阳神的宫殿”。在这里,我惊叹于古埃及人民的建筑技艺和宗教信仰。神庙内精美的雕刻、宏伟的建筑,让我仿佛穿越到了古埃及时代。
2. 卢克索神庙:古埃及文明的瑰宝
卢克索神庙是古埃及最著名的神庙之一,它是古埃及文明的瑰宝。神庙内的壁画、雕塑和建筑,展现了古埃及人民的信仰和艺术成就。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古埃及文明的博大精深。
四、阿斯旺:古埃及文明的见证
1. 阿斯旺大坝:世界奇迹的见证
阿斯旺大坝是埃及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奇迹之一。站在大坝上,我感受到了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大坝的建成,为埃及带来了丰富的水电资源,也成为了古埃及文明的见证。
2. 纳赛尔神庙:古埃及文明的瑰宝
纳赛尔神庙是古埃及最著名的神庙之一,它是古埃及文明的瑰宝。神庙内的壁画、雕塑和建筑,展现了古埃及人民的信仰和艺术成就。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古埃及文明的博大精深。
这次埃及之旅,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古埃及文明的魅力。古埃及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辉煌的文明,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站在古埃及的土地上,我仿佛看到了千年前的辉煌,也感受到了古埃及人民的智慧与勇气。这次旅行,让我更加热爱历史,也更加珍惜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1] 张晓刚. 埃及文明[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
[2] 刘文鹏. 古埃及文明[M]. 北京:中华书局,2017.
伴随着飞机落地时的轻轻震动,我终于来到了埃及——这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这一片古老而神奇的热土啊!远古的人神共居于此,法老们修筑恢宏的金字塔和神庙,将自己的丰功伟绩铭刻于方尖碑上。数千年后,黄沙已将那些显赫的历史埋藏,如今的人们只能在残垣断壁中想想曾经的辉煌。随着行程的深入,一幅数千年前的古老画卷在我面前徐徐展开。
~~~~~~~ 埃及博物馆 ~~~~~~~~
在尼罗河畔用过早餐,还未及洗去一路上的风尘,便在导游Saeed带领下匆匆赶往此行的首站——埃及国家博物馆。
这里是世界第三大博物馆,拥有89个展厅和30余万件展品。虽然只展出其中的六万多件,却也让我们目不暇接。一天的时间,仅够走马观花,却不及细细品味每件文物的历史。是的,文物不会说话,但我们的导游Saeed却对每件文物背后的故事如数家珍。
初入眼睑的便是雕像,各式各样法老和名人的雕像。古埃及人对待死亡的态度与今不同,认为死后才是永生的开始。为了灵魂能有归处,便制作木乃伊。而万一肉体被破坏,则需要雕像充当身体。因此法老们都会依自己的面容制作雕像。
立式雕像多分两种: 一种双手自然下垂,双脚前后分立,胡子修长笔直;一种双手环抱胸前,双脚并拢,胡子弯曲前翘。前者是法老生前所做,后者则是死后的雕像。我们的导游Saeed戏谑道,前翘的胡子代表死翘翘。稍后方知,死去的雕像是依奥西里斯神的身躯式样所做。
浏览过众多雕像,转至侧厅,一对残破的雕像和古怪的壁画映入眼帘。那是著名古埃及法老阿赫那顿。他在位时改革宗教,废除多神崇拜,独尊阿吞神(放射光芒的太阳)。地位如此显赫的法老却声名尽没,只因他死后阿蒙神教复辟。他的妻子是有名的美人纳芙娣蒂,儿子是更加有名的图坦卡蒙。
图坦卡蒙与其父不同,在位仅十年无任何功绩甚至劣迹值得一书。时至今日却声名大噪,只因他的坟墓。图坦卡蒙墓是众多埃及法老墓中唯一没被盗过的,留下众多美轮美奂的陪葬品。其他如金字塔也好,帝王谷也罢,只有空空的墓室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想。
埃博中有一专设展室陈列最重要的部分,其中便有举世惊叹的黄金面具。无奈禁止拍照,只好收录些门口的次要展品。然而亦称得上富丽堂皇了。
作为一个中国人,看着这些精美奢华的展品心情复杂。数千年前,在我们的先祖还在摆弄石块瓦片的时候,古埃及便已经发展出如此灿烂的文明。几千年过去了,我们的文明仍然历久弥新,而古埃及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是什么造成如此的差异?是文明之伊始对环境的依赖?是文明之发展对外来的兼容并蓄?亦或是文明内核决定的本身之生命力不同?
信步于历史长河之中,于一偏僻的角落匆匆一瞥,却发现一件似曾相识的展品——尖底瓶。陕博里曾经见过,式样虽有小小不同,但整体的设计和功能确实惊人的相似。再回想起成都金沙看到的太阳神鸟、金箔、权杖,不禁让人联想,诸多文明诞生之始,难道冥冥中便有联系?
埃及游记之一
——埃及国家博物馆和吉萨金字塔群
今天我们将要去参观埃及国家博物馆和著名的吉萨金字塔群。
上午9:00,我们来到了埃及国家博物馆。博物馆的一楼大厅里陈列着许多尊具有三、四千年历史的石头雕像,埃及导游指着一个玻璃柜里陈列着的盾片一样的青铜色铁片告诉我们,这件物品的正面刻着上埃及的文字和图案,反面刻着下埃及的文字和图案,整件物品代表着上下埃及的统一。导游接着向我们介绍其它的展品,由于埃及导游的中文说得太不好了,所以爸爸妈妈打算自己先把最主要的文物看一看。
我们上了二楼,直奔博物馆的中心——图坦卡蒙展区。图坦卡蒙法老于公元前1333年——公元前1323年在位,他9岁登基,19岁时神秘死亡,至今死因不明。由于他在位只有短短的十年,所以没来得及建造自己的金字塔,只能葬于贵族的墓室。但即使这样,小法老的陪葬品却非常丰富,看得我眼花缭乱。展区中央的一个玻璃罩里陈列着一件金光灿灿的物品,周围挤满了参观的游客。我顺着人流挤上前去定睛一看,原来正是图坦卡蒙法老的黄金面具。这座面具是用纯金铸成的,重达17.23公斤,它栩栩如生地雕刻出了法老的面部,工艺十分精细,在面具的额头部位还有一条代表着权力和地位的眼镜蛇呢。如果说油画《蒙娜丽莎的微笑》是法国巴黎卢浮宫的镇宫之宝,那么图坦卡蒙的黄金面具就是埃及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了。展区里还有许多陪葬品,比如珍宝首饰、法老的宝座、床、金棺等等,件件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我们在这里里停留了比较长的时间。走出图坦卡蒙展区,我们又匆匆参观了王室木乃伊馆和其它展区的文物。导游给我们留的时间实在太短了,我们来不及细细参观所有的展品,便到了集合时间。
下午1:00,我们前往开罗近郊的吉萨高地参观著名的金字塔群。这里有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的大金字塔,大金字塔又叫胡夫金字塔,现高136米,底座每边长230多米,塔身由230万块石头砌成,每块石头平均重2.5吨,据说10万古埃及人用了20年的时间才建成了这座金字塔。金字塔从外面看起来非常雄伟壮观,其实进去才知道一点都不好玩。我们参观了其中一座金字塔的内部,沿着一条又窄又矮的长长阶梯弯腰走下去就是一个墓室,里面空空的啥都没有。2002年9月17日,美国科学家和埃及政府曾派一名特制的机器人“金字塔漫游者”穿过胡夫金字塔王后墓室的一条狭小坑道,用钻头打通了一道石门,试图揭开大金字塔内部的秘密,此时全世界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伟大发现的到来。然而5000年前的法老们与21世纪的人类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石门后面仍是一道石门,新的石门后面还藏有哪些秘密呢?人们只有等待新的发掘了。
离开吉萨金字塔群,我们去参观了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据说胡夫的孙子曼考拉有一天问他的大臣们:“有一块巨石石质疏松,不适合造金字塔,你们建议用它来干什么呢?”一位大臣献计说:“不如把它雕成狮子的身体和您的面容,说明您有人的智慧和狮子般强健的体魄。”这就是狮身人面像的由来。狮身人面像高22米,全长73米,仅一个耳朵就有2米高。由于千年风化,它的鼻子已经化为乌有了,所以看起来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看。
这一天,我们参观了世界上最著名的、规模最大的古埃及文物博物馆,参观了神奇而又神秘的大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这真是令人难忘的一天!
埃及游记之二
——开罗
埃及--神秘的、激发人类无穷想象力的失落的文明 埃及--神秘的、激发人类无穷想象力的失落的文明
我们在凌晨时分抵达埃及的首都开罗。和“世界名城”及不相称的是开罗机场的入境处没有电脑,所有的护照必须拿到里面去核对才能放行。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外面站立等候,享受了一次非正式的“难民”待遇。观察候机室情景,心想国内随便找个乡村机场都不会比它逊色。等了很长时间,终于可以放行,刚登上旅游巴士,又被告知当地治安情况不好,准备找辆警车为我们开道,等待片刻后,因视情况还可以,便让我们直接开往下榻的旅馆。
巴士启动后,印入眼帘的是典型的非洲大地,原始、苍凉、辽阔,车辆开过的周围尘土飞扬,温热的空气中夹杂着泥土的气息。从[俏佳人]旅游VCD的介绍中得知,“埃及人民过着一千多年来从未改变过的沙漠生活”。在史前文明消失后,埃及人似乎沉睡了千百年,远远落后于当今世界文明的步伐。正眼望去,当地人身着色泽单一的长袍,男士裹头带,女士裹头巾,似乎没有任何展示身段的欲望和要求,人们聚集在街上叫卖或摆地摊,也有人漫无目的地站着,眼神很茫然。我们下榻埃及旅馆的房间很大,其中有两个房间、两个卫生间和一个厨房,有点浪费,也许当地人并不在乎这一点。
我们在一种猎奇心理的支配下开始了在埃及的旅程。
[第一天]按照旅行社安排的行程,我们将参观埃及博物馆和著名的吉萨金字塔。
[上午]在开往埃及博物馆的路上,可以观赏开罗的市容。没有几幢象样的房子,即便是酒店,大部分也是破旧不堪,民居更是“赤膊上阵”,所有房子的外观都是“毛配”的,虽然早已投入使用,但墙面没有被粉刷过,砖瓦清晰地露在外面,有的只粉刷房子的正面,算很对得起观众了。街道上垃圾四处,没有看见有清洁工在打扫,难以想象被列为世界七大名城之一的开罗是如此的“落魄”。
没有多久,便到了久赋盛名的埃及博物馆--这个博物馆网络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物,囊括了古埃及三千多年的历史。在门口,照相机被告知要付费带入,不负责任的导游对大家说里面没有看头,建议大家不要带相机进去,我犹豫了一下,把照相机留在了门口。埃及博物馆前有一块草坪,草坪两侧有模仿的狮身人面像和埃及艳后的塑像,博物馆正面的门很高,走进去一点,两面陈列着埃及各类出土文物,保存最完整的是图特王陵墓,1922年该陵墓被发现,当时正被另一座陵墓的废墟所覆盖,所以最具价值,因为没有盗墓者光顾过。现在棺木已被打开,除了图特王的木乃伊继续保留在陵墓内外,所有的殉葬品都迁往埃及博物馆,其中图特王木乃伊的防护罩是用真金制成的,所有陪葬的珠宝首饰都被展出,还有许多放置内脏的器具。埃及人信神,展馆里有大大小小的诸神及有关的传说,还有古埃及历代法老的塑像,他们的特点是“手”放在坐的膝盖上,一只手平放,一只手握住生命的钥匙,是永恒生命、长生不老和权力的象征。展馆里还有木乃伊的陈列室,木乃伊被放置在恒温调控的玻璃柜中,有的脸用面具罩住,有的脸露在外面,还有的木乃伊头部依稀可见卷曲的头发,但大部分面目可憎,不由地令人想起电影《木乃伊归来》的场景。因为导游是当地人,不是华侨,中文说得既不准确又油腔滑调,加上展馆内嘈杂的人声,使讲述的内容难以听清和理解,所以许多陈列品不知底细。当然,最遗憾的是没有把照相机带入拍摄,许多珍贵的镜头无法等到以后来回味,只能望“馆”兴叹了。此后便暗下决心,接下来的景点无论到那,不管导游怎么说,都要把相机带上。
[下午]埃及真正的财富就是名胜古迹,我们接下来就去参观最著名的吉萨金字塔,吉萨距离开罗很近,我们的旅游巴士从尼罗河的桥上驶过,尼罗河没有想象或电影中的漂亮,一点也不起眼,也许漂亮的地方不在此地,因为尼罗河很长,流经领域很广,它在埃及境内全长1500公里,在境外全长6670公里,上为地中海,右为红海,据说有的旅游团乘船游尼罗河,白天上岸观光,相比之下,我们的行程可不太“浪漫”呵。沿尼罗河边有些泥泞的村庄,一些村民头顶某种容器在河边取水,据[俏佳人]旅游VCD介绍,以前尼罗河每年都泛滥成灾,现在使用了先进的灌溉技术,既使尼罗河水肥沃了农田,又不影响居民的衣食住行。埃及人对落后的生活方式没有沮丧的表情,完全顺应原始,也许“井底之蛙”也是另一番的世外桃源,只要有幸福满足的神态便没有什么可指责的。
没有多久,我们便到了吉萨,心情有点激动起来,“金字塔”熟悉的身影进入我们的视线,远远望去,三座不同大小的金字塔安详地躺在撒哈拉沙漠上,天空非常晴朗,万里无云,碧蓝碧蓝的,塔身在阳光的照射下,非常耀眼。走近一点,看见游人骑骆驼在塔边的沙漠上行走,构图有点接近明信片了,快快准备好相机。我们在附近的停车场下车,然后去买票进入金字塔内部参观,三座金字塔按大小分别称为胡夫金字塔、胡夫儿子的金字塔,最小的一座没有听清,据电视台《问鼎世界》的节目中介绍,金字塔的塔尖都对准了天上的猎户星座,四周的棱角计算似乎也与圆周率有关,其建筑数据的准确令人难以置信。我们到的当天,只开放了胡夫儿子的金字塔,塔内有很窄的通道,倾斜很厉害,人必须弯腰90度才可进入,我们走到一半,没有看见陵墓之类的,有些边门被锁住,因为空气不流通,且夹杂一些异味,顿觉气闷难忍,没走完全程便匆匆退出。近距离观赏金字塔是灰暗色的,砖块的堆积从平面看呈三角形,从立体的角度看是四个三角形形成的方锥形,砖是石砖,体积很大,据说在古埃及动用了大量的奴隶,化了将近10年的时间搬运和凿形。近看砖石堆积不算很整齐,参差相间,与远看的轮廓和棱角相比有些逊色,至于塔中涉及的许多数学数据和神秘的传奇故事没有在现场听到针对性的讲解,只是自己原来在电视节目中看到的知识而已,本来是带着很多问号去的,但导游的兴趣似乎不在讲解,而是忙于兜售商品。
我们接着在金字塔附近拍照留念,在三座金字塔之间不断地变换角度,周围的沙漠上有许多当地人牵着骆驼走来走去,还有身着异装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有一位漂亮的西方妇女买了一幅阿拉伯头巾带在头上,很具异国风情,我们也尝试了一下,白色的头巾用彩带折出特有的造型,那感觉好不新奇。接着骆驼的主人找到我们,一翻讨价还价后,我们骑上骆驼,骆驼起身和蹲下的时候前倾很厉害,要牢牢地抓住手中的把柄,许多人发出尖叫声,待骆驼四脚全部起立后,发现一下子高了许多,和底下人说话似乎隔了一层楼,接下来的构图当然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在广柔的沙漠上,碧蓝的天空下,有阳光照耀下熠熠闪光的金字塔,塔的四周有骑马、骑骆驼和漫步行走的游客,塔前有我带着阿拉伯头巾骑在骆驼上挥手致意的笑影,应该是不错的背景和造型吧,不同的视角都来一张,千万不要把遗憾带回家,直到拍得尽兴,才不舍地从骆驼背上下来。
接着我们去观赏金字塔的守护神--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紧挨着金字塔,在三座金字塔的正前方,“狮身”高20米,长70米,侧看气势雄伟不凡,象征力量;“人面”向着东方,迎接太阳,象征智慧。据说脸是建造者的脸,是埃及第14代法老,2500年前用岩石刻制出来,鼻子在拿破仑入侵时被毁坏,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在狮身人面像旁边的地下层有些类似房间的隔断,据说是古代埃及用来做木乃伊的,制作过程是:人死后,将上身的左侧腰部剖开,挖出内脏,使尸体不会腐烂,然后裹上亚麻布。据《问鼎世界》节目介绍,从狮身侧面的岩石风化程度分析,狮身人面像史前曾遭洪水泛滥侵蚀,后人对其修复改建过,而无论是建造还是修复都需要很高的技术,古埃及已经拥有那种技术了吗?这些谜团的答案在那里?这失落的史前文明激发了人类无穷的想象力,有人说金字塔不是地球人所为,是外星人造访的结果,也有人说地球曾经遭受过一次毁灭,金字塔是毁灭前的人类建造的,但无论猜想是多么地荒诞和不可思议,金字塔永远只代表过去,象征人类对遥远历史的镌刻,而不是遗忘。
去年暑假,我随父母去埃及旅游,我们参观了埃及国家博物馆和吉萨金字塔群。
那天上午9点,我们来到了埃及国家博物馆。一楼大厅里陈列着许多石像,埃及导游指着一个玻璃柜里陈列着的青铜片告诉我们,这件物品的正面刻着上埃及的文字和图案,反面刻着下埃及的文字和图案,代表着上下埃及的统一。
我们上了二楼,直奔博物馆的中心——图坦卡蒙展区。图坦卡蒙法老9岁登基,19岁神秘死亡。由于他在位时间短,所以没来得及建造金字塔,只能葬于贵族墓室。即使这样,小法老的陪葬品却非常丰富。展区中央的玻璃罩里陈列着金光灿灿的法老的黄金面具。它用纯金铸成,重达17。23公斤,栩栩如生地雕刻出了法老的面部轮廓,工艺十分精细,在面具的额头部位还有一条代表着权力和地位的眼镜蛇。如果说《蒙娜丽莎》是卢浮宫的镇宫之宝,那么黄金面具就是埃及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了。展区里还有许多陪葬品,比如珍宝首饰,法老的宝座、床、金棺等,我们在这里停留了比较长的时间。
走出图坦卡蒙展区,我们又匆匆参观了王室木乃伊馆和其他展区的文物。
下午1点,我们前往开罗近郊吉萨高地参观金字塔群。这里有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的胡夫金字塔,它现高136米,底座边长230多米,塔身由230万块平均重2。5吨的石头砌成。看起来十分雄伟。
我们参观了一座金字塔的内部,沿着一条又窄又矮的长长阶梯弯腰走下去就是一个墓室,里面空空的什么都没有。
我们还参观了狮身人面像。它高22米,长73米,一个耳朵就有两米高。由于千年风化,它的鼻子已经化为乌有了,所以看起来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看。那真是令人难忘的一天!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