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新镇(固新镇派出所电话)

天气预报 (45) 2个月前

固新镇,一个听起来有些古老、有些陌生的名字,却隐藏着一个充满故事和现代活力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固新镇,看看这座小镇的历史变迁和现代风貌。

一、固新镇的历史底蕴

固新镇,位于我国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据史料记载,固新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固新镇历经沧桑,见证了无数英雄豪杰的崛起和衰落。

1. 古老的城墙

固新镇的城墙始建于明朝,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城墙全长约2000米,现存约1000米。城墙高大坚固,上面设有炮台、箭楼等防御设施。在固新镇的街道上,还可以看到一些古老的建筑,如古宅、古庙等,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

2. 独特的地名

固新镇的地名由来,据说是因为这里曾经是一片荒凉的沙地,经过当地人民的辛勤开垦,才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固新镇。因此,“固新”二字寓意着这里的人民勤劳、朴实,不断创造新生活。

3. 文化传承

固新镇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拥有许多传统工艺和文化活动。如剪纸、皮影戏、地方戏曲等。固新镇还有许多民间传说和故事,如“固新镇的传说”、“固新镇的英雄”等。

二、固新镇的现代风貌

尽管固新镇拥有悠久的历史,但在这里,我们同样能看到现代的气息。近年来,固新镇大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努力打造一座现代化的新型城镇。

1. 经济发展

固新镇以农业为基础,积极发展工业、服务业。目前,固新镇已形成了以粮食、蔬菜、水果等为主的农业产业,以及以机械制造、纺织、化工等为主的工业产业。固新镇还大力发展旅游业,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2. 基础设施

固新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近年来,固新镇新建了道路、桥梁、排水设施等,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出行和生活条件。固新镇还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新建了多所幼儿园、小学、中学,为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3. 文化活动

固新镇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春节庙会、端午节龙舟赛、中秋节赏月等活动,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固新镇的未来展望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固新镇将继续发扬勤劳、朴实、创新的精神,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1. 产业升级

固新镇将继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 城镇建设

固新镇将继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镇品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镇。

3. 文化繁荣

固新镇将继续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总结

固新镇,一座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城镇。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并存。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固新镇必将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表格:固新镇发展概况

项目 内容
地理位置 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
历史悠久 东汉时期建镇,拥有六百多年历史
经济发展 以农业为基础,积极发展工业、服务业
基础设施 新建道路、桥梁、排水设施等,改善居民出行和生活条件
文化传承 传承剪纸、皮影戏、地方戏曲等传统文化,举办各类文化活动
未来展望 推动产业升级、城镇建设、文化繁荣,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镇

以上就是我对固新镇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固新镇的风景名胜

清泉寺位于涉县东南方约7公里处的石岗村南青头山腰卧云之巅。此处因山峰碧翠,高耸入云,形如螺髻,故称青头山。又因其高出周围诸山,亦称崇山(金代涉县由此山曾设为崇州)。此山之北有一山峰略低,曰卧云山。其三面似刀劈斧砍,峭壁陡立,只有一条盘山石磴可通山顶。山顶平坦,清泉寺就座落在这里。四周怪石嶙峋,柏树林立。据考,清泉寺始建于汉代,初名累通寺。清嘉庆《涉县志》载:清泉寺在青头山,汉时建,嘉庆戌申二十七年(1548年),僧果年更拓而大之。又载北齐天统间有释居此山,苦节峻行,能断思想,通书史工诗--号嘉定禅师。另据石岗村通往清泉寺石蹬路旁的岩壁上石刻记载,唐代称净化寺,梁宋叫清碧寺,明清叫清泉寺。寺前原有二泉,一名甘露,一名玉液。泉水出自石壁间,细若悬丝,白如素练,甘美清洌,故名清泉寺。

清泉寺建筑古朴雄伟,是清静幽雅的名胜之地。为涉县古八景之一,名曰青头卧云,游人多有题咏。整个寺院建筑15万平方米,原有房86间,四周有围墙,钟鼓楼,正院建有雷音殿,毗卢殿(罗汉殿)、大雄殿、天王殿(水陆殿)。还有东西配殿(藏经殿、伽兰殿)、仙境台、没梁阁、月牙井、石柱、八角连池,前有山门。

1980年12月,因一社员用火不慎造成火灾,将清泉寺大部烧毁,共烧房屋67间,现存19间,有藏经殿、天王殿、山门、钟鼓楼。另有宝坊、仙镜台和门外石狮一对。

1982年清泉寺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又名南泉寺,位于河北省涉县城东南15公里处的固新村西南隅山间。寺院始建于东晋永昌年间(公元317年),现存历代碑刻4通,至今已有1686年的历史。该寺于北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重修,靖康元年(公元1125年)改名“西明寺”,元代延佑年间,僧人了能增置殿宇廊舍。年深岁远,风雨摧折,殿宇倾颓。明弘治年间僧人普能,从山西平顺来到该寺,欲留居此。遂与乡耆王春、王宝等人商议,重新修建斯刹,众人见其为人朴厚老诚,遂决于行,不期而约者有11人,各出资助用钱帛买到固新村山坡地数亩,并帮普能增建殿一座房二座。明崇祯十年,又初建大佛殿五间,水陆殿五间,十王殿二座,伽蓝殿一所。到清乾隆十一年,再一次重修,完工于乾隆二十年。此次的重修工程主要是翻新殿宇,补塑金身,凡寺内前后,殿宇及东西厢房以及大小圣像无不镀金修缮。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曾在这里开过会,地下党组织曾在这里从事地下工作。解放后,固新村戏班曾在这里排过戏,这里还曾经做过学校。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至20世纪70年代,殿宇倾颓,破烂不堪。

到南山寺后,昌戒法师亲自动手,与固新村和原曲村十多名居士,挥锨舞镐,推车清基,甚至晚上加班加点,从奠基开始,至2008年12月止,在一片废墟之上逐步建起了寺院。南山寺现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30市亩),共新建房屋38间,从山下到山门用青石修筑了386个台阶的小路,开发泉井3眼。如今一座五间大佛殿坐北朝南,彩绘雕梁。殿内供奉的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等佛像辉煌灿烂。“和平塔”在寺门对面的佛爷坪上巍然屹立(2008年建),堪称涉县第一塔。该寺环境幽雅,景观颇多,殿后东北侧有一雅致小院,院内有五间建在悬崖峭壁上的僧房。站在僧房依窗远眺,可看到“仰天佛”。山门外有一“五角莲池”,山涧泉水哗哗流入池中,恰似欢歌笑语洒向人间。

昌戒法师,为了广泛弘扬佛法,从2008年7月起,开始着手武安市元龙山菩安寺的规划建设,并任寺院住持(仍兼任涉县南山寺住持)。

涉县有多少乡镇

截至2014年,涉县辖9个镇、8个乡:

涉城镇、河南店镇、索堡镇、西戌镇、井店镇、更乐镇、固新镇、西达镇、

偏城镇、神头乡、辽城乡、偏店乡、龙虎乡、木井乡、关防乡、合漳乡、鹿头乡。

扩展资料涉县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西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素有“秦晋之要冲,燕赵之名邑”美称,自古乃商贾云集、兵家必争之地。

涉县东以青阳山、玉露岭、老爷山为界,与武安市、磁县毗邻;西以黄栌垴、大寨垴、马鞍山、黄花山、四幅眼垴为界,与山西省黎城、平顺县相连;南与河南省安阳、林州市隔漳河、浊漳河相望;北界羊大垴、界牌山、左权岭、天晶垴,与山西省左权县接壤。

参考资料来源:涉县人民政府-涉县概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涉县

涉县有哪几个几个乡镇

涉县是一个拥有丰富乡镇资源的地方,目前共有9个镇和8个乡。其中,9个镇分别是涉城镇、河南店镇、索堡镇、西戌镇、井店镇、更乐镇、固新镇、西达镇、偏城镇。这9个镇分布于涉县的不同区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服务。

而8个乡则分别是神头乡、辽城乡、偏店乡、龙虎乡、木井乡、关防乡、合漳乡和鹿头乡。这些乡不仅在地理上分散,而且在文化、经济等方面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涉县的多样性和独特魅力。

涉城镇作为涉县的中心镇,不仅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交通要塞。河南店镇以商贸著称,索堡镇则以农业为主要产业。西戌镇则以旅游业为主,吸引着众多游客。

井店镇和更乐镇则以工业为主,固新镇以矿产资源开发为特色,西达镇则以文化古迹为亮点。偏城镇以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为特色,为游客提供了一种亲近自然的体验。

另外,8个乡中,神头乡以传统手工艺品著称,辽城乡则以丰富的自然景观吸引游客。偏店乡以独特的民俗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龙虎乡则以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貌吸引着游客。木井乡以传统农业和生态旅游为主。关防乡则以历史古迹和民俗文化为特色。合漳乡以传统的农业生产和文化活动为特色。鹿头乡则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着游客。

这些乡镇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涉县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无论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和手工艺品制作,还是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都能在这里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