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诗意之地,而西来桥镇,便是这诗意画卷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西来桥镇,感受这座古镇的独特魅力。
一、古镇概况
西来桥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地处太湖之滨,是江南水乡的典型代表。古镇历史悠久,早在南宋时期便已形成,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全镇总面积约为30平方公里,人口约3万。
二、古镇风貌
西来桥镇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和古街巷,是江南水乡古镇的典型代表。以下是对古镇风貌的详细介绍:
1. 古建筑
西来桥镇的古建筑以明清时期为主,风格古朴典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
* 西来桥古镇民居:古镇民居多为砖木结构,青砖灰瓦,古朴典雅。民居内部结构复杂,空间布局合理,是江南水乡民居的典范。
* 西来桥古镇祠堂:祠堂是古镇的重要建筑,主要用于祭祀祖先。西来桥古镇祠堂建筑规模宏大,雕刻精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2. 古街巷
西来桥古镇的街巷布局严谨,以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为主。街巷两旁多为古商铺,商铺门前摆放着各种商品,热闹非凡。
三、古镇特色
西来桥镇除了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外,还有一些独特的特色:
1. 水乡风情
西来桥镇地处太湖之滨,水乡风情浓郁。古镇内河道纵横,桥梁众多,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游客可以乘坐游船,在河道上欣赏古镇风光。
2. 美食文化
西来桥镇美食文化丰富,其中最具特色的有:
* 太湖三白:太湖三白是指太湖白虾、白鱼、白蟹,是西来桥镇的特色美食。
* 松鼠桂鱼:松鼠桂鱼是西来桥镇的招牌菜,色泽金黄,口感鲜嫩。
3. 文化活动
西来桥镇每年都会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
* 西来桥古镇文化节:文化节期间,游客可以欣赏到各种传统表演,如舞龙、舞狮、杂技等。
* 西来桥古镇美食节:美食节期间,游客可以品尝到各种美食,感受古镇的美食文化。
四、旅游攻略
1. 交通
西来桥镇交通便利,游客可以选择以下方式前往:
* 自驾:从苏州市区出发,沿G312国道行驶,约40分钟可达。
* 公交:苏州市区内有多条公交线路直达西来桥镇。
2. 住宿
西来桥镇周边有各类酒店、民宿可供选择,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预订。
3. 游览路线
建议游客按照以下路线游览:
1. 古镇入口处——古镇民居
2. 古镇民居——古镇祠堂
3. 古镇祠堂——古镇街道
4. 古镇街道——古镇码头
5. 古镇码头——古镇景区
西来桥镇,这座江南水乡古镇,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江南水乡的韵味,品尝到地道的美食,感受古镇的文化底蕴。相信这次旅行,一定会给你留下难忘的回忆。
江馨怡度假村
特色长江生态渔乐园。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扬中西南部。从宁沪高速丹阳(大港)出口下可达。距镇江市区55公里。是生态休闲类乡村旅游区。度假村四面环水、贴水而筑、临水而建,多角度反映新农村乡土民俗、民风、民情,展示独有的江岛风貌。
度假村占地面积400余亩,其中水面积约100余亩。拥有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接待中心,中心有大型宴会厅,各类包厢,咖啡吧,大小会议室,棋牌室,保龄球等服务设施;拥有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乡村别墅及环境幽雅的风景观赏园。度假村内生态路面宛如一条玉带轻卧长江畔,一口口池塘正如一块块翡翠嵌于玉带两侧,映衬着那一抹浓浓的绿色,构成了一副生动的江南泼墨画。主要参观点有樱花园、红枫林、果园、竹园、游乐园、畜禽及水产养殖园、天然游泳池、垂钓休闲中心等10多个景点。园内还拥有咖啡厅、音乐茶座、沙滩排球场、健身房、卡拉OK包房、闭路电视、宽带上网等配套服务设施。
最佳旅游季节:春、夏、秋季
土特产品:三叶咸秧草、苦瓜茶、绿豆饼、马兰干,“长江三鲜”、螃蟹、长江混水虾、各种成鱼、草鸡、野鸭等。
特色菜肴:“长江三鲜”、野鱼、野鸡、野菜等。
旅游项目:水产养殖参观、果蔬采摘、沙滩排球、水上垂钓、特色江鲜品尝等。
详细地址:镇江市扬中西来桥镇
环岛自由行
因为西来是一个长江岛镇,所以你完全可以骑着单车在江堤上环岛游览大江风貌!
清朝光绪年间民房
扬中西来桥上最老的民居。
西来桥镇于清乾隆年间坍而复涨于江中,故原名“中心沙”。1800年属武进市,名为复兴洲。1927年,通江市撤销,成立区、乡、保、甲,西来桥划属武进三区,名为福星镇,1940年,武进抗日民主政府到西来桥开辟,划属扬中新六区,西来桥划为东进、西来、南阳、北胜四个小乡,1957年10月,区乡建制又一次调整时,西来桥4个小乡并为幸福大乡,1958年9月,乡改人民公社,1983年7月更名西来桥乡,1985年11月撤乡建镇。
西来桥镇是革命老区之一。抗战伊始,共产党领导的江南抗日挺进纵队来此开辟。西来桥地理位置独特,圩内埭框成行,树竹繁茂,芦柳丛生,便于我党政军人员打埋伏和隐蔽。广大群众为了抗日做到要什么有什么,全力支持抗战,陈毅、粟裕、谭震林、陈丕显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到西来桥看到这里的革命形势和群众的抗战热情,都先后称赞西来桥为苏南的“小莫斯科”。西来桥集镇是西来桥党委、政府的所在地,是西来桥人民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集镇面积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含外来务工人员)1.7万人。
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5亿元,年均增长26.27%;财政总收入8173万元,年均增长28.4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718万元,年均增长27.66%;农民人均纯收入10017元,年均增长15.77%;三次产业比例由“十五”末的10:59:31优化为5:70:25。2009年被镇江市委、市政府评为跨越发展有功单位;2010年被扬中市委、市政府评为“双提升”有功单位。一是农业经济稳步增长。2010年至今,新增农业科技示范园1个、镇江市农业龙头企业1家;流转土地200亩,建成秧草种植和苗木花卉基地;新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家、土地股份合作社1家,提高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新增一批蔬菜、花卉、家禽、高效渔业等特色种养殖基地,规模农业快速发展。水利设施不断完善,新建改造一步出江排涝站2座,圩内一、二级河涵洞25座。成功创建为江苏省平安农机示范镇。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新增耕地面积210亩。二是工业经济快速发展。2010年,全镇实现工业产值30.3亿元、销售28.42亿元、增加值8.6亿元、利税2.13亿元,年均递增分别为47.58%、49.31%、47.07%、52.91%;企业规模不断扩张,亿元企业达到5家,龙源港机有限公司进入全市10强行列。三是沿江开发成功破题。充分发挥区位和岸线优势,倾全镇之力推进沿江开发,沿江区域已成为我镇吸引大项目、集聚大产业、支撑大发展的前沿阵地。自2006年以来,先后引进柏伦宝船业、苏洋船舶、龙源港机等企业,逐步形成以港口机械、船舶制造为主的现代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临港产业占全镇经济的比重超过60%。四是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总投资100亿元的中石油江苏长江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龙源港机扩能及海工项目、总投资30亿元的浙江和润集团粮油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先后签约落户,为西来桥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五是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已成功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高新技术企业2家、国家级重点新产品4个;成立院士工作站1家、省防腐技术工程中心1个;申请专利186件;成功申报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4个,获315万元资助;引进省高层次“双创”人才4名,获300万元资助。
2012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41亿元,增长21.3%。完成财政总收入1.02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660万元。实施机插秧面积5000亩,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达到850万公斤,新增1家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实现工业总产值58亿元,增长30.71%,申报纳税销售超亿元企业达到5家,其中市30强企业2家。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全年实施亿元以上项目5个,完成工业性投入18.6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总投资28.7亿元的中海粮油及润华物流项目,征地拆迁以及吹沙填土都已完成,码头建设全面展开;总投资15.6亿元的龙源港机二期扩能及海工项目,即将正式开工建设。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全年新办民营企业79家、个体工商户69户,新增民资注册资金4.04亿元。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全镇专利申请97件,完成年度任务的121.25%。完成科技项目结题5项,完成新产品鉴定3项,完成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3项,获得镇江市科技进步奖1项、扬中市科技进步奖2项,建立镇江市级工程技术中心2家。江苏荣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创建成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镇引进省“双创”人才、镇江市“331”人才各1名。二、建管并重,全力攻坚,人居环境不断改善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在镇十六届一次人代会上确定的十大工程,除村建办办公楼因新建政府行政中心未建以外,其余工程均达到预期效果,其中幸福花苑二期已有18栋房屋封顶,完成总工程量的70%左右;完成幸福花苑一期3栋楼的维修;区域供水的过江管道及岛内管网都已实施到位,全镇新改造自来水管网48公里;园区大道东延工程基础已完成,具备初步通车条件;卫生院新大楼已经完成主体建设,同时还完成了新西来桥重建、集镇主干道1.6公里污水管网建设、殡葬服务中心改扩建等工程。在此基础上,投入1400万元实施水利重点县、江堤护坡翻修、新建排涝站等工程建设,提高了防洪标准,改善了圩内排涝设施。镇村环境全面提升。经过全镇上下的努力,国家级生态镇获得批准。全面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完成1个规划布点及11个非规划布点村庄的整治任务,其中西来村创建成为省级三星级康居示范村和省级生态村。积极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共改150户,北胜村创建成为省级卫生村。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成片造林350亩,建设花卉苗木基地1个,创建省级绿化示范村1个,完善农田林网600余亩。在农村新增垃圾桶360个、新建垃圾房15座,垃圾做到日产日清,长效保洁。加大河道清淤力度,清淤整治河道60条,改造坝头126座。夏、秋两季秸杆禁烧工作成效显著,全镇基本实现零焚烧。集镇管理更加严格。成立了镇城管执法中队,对各类违章行为严格执法,共取缔站牌18块,取缔流动摊点260处,整治摊外摊18处,切实改善了集镇面貌。根据集镇道路情况配备保洁人员,加强考核督查,确保整个集镇干净整洁。安排专人对非机动车进行管理,确保公交车畅通运行。 2012年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全镇转移农村劳动力150人,培训农村劳动力68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585元,同比增长16.56%。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7%,农村基本合作医疗保险保持全覆盖,失地农民实现即征即保,全年发放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金400万元以上,民政部门发放抚恤金、社会救济金、低保金等扶贫救助资金211万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出台了《西来桥镇教育发展激励政策》,西来桥学校再次被评为全国读书读报先进学校及镇江市文明单位,幼儿园创建成省优质园,成教中心搬迁新址办公并创建成为省社区教育示范中心。扎实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首次创建成为镇江市文明镇,西来村创建成为省级和谐示范村,三新村8组梁冬梅被评为江苏省百佳孝星。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发展,组队参加市里组织的各项比赛,取得多项第一的好成绩。全面实施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数字电视整转率已达90%。加强计生服务网络建设,星级世代服务室建成率达50%,被评为镇江市计划生育示范乡镇。在全市率先完成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的建设,并已全部验收合格。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