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镇(终南镇政府官网)

天气预报 (26) 2个月前

终南镇,一个坐落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的地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不仅是关中平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美丽的古镇,探寻它的韵味与故事。

一、古镇概览

终南镇地理位置:终南镇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东部,东邻西安市,西接周至县城,南界户县,北濒渭河。

终南镇历史沿革:终南镇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其建镇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时期。唐代时,终南镇成为长安城的重要物资集散地,商业繁荣。明清时期,终南镇逐渐形成了以手工业、商业为主的经济格局。

终南镇旅游资源:终南镇旅游资源丰富,包括终南山、秦岭国家森林公园、楼观台、太乙宫等。古镇内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古建筑和民间艺术。

二、古镇风貌

终南镇古镇风貌古朴典雅,保存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建筑:

序号 建筑名称 建筑年代 建筑风格
1 钟鼓楼 明代 古典主义
2 财神庙 清代 民间建筑
3 关帝庙 明代 古典主义
4 文庙 明代 古典主义
5 秦家大院 清代 民居建筑

这些古建筑不仅展现了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还见证了古镇的历史变迁。

三、古镇文化

终南镇文化底蕴深厚,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

1. 民间艺术:终南镇的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包括剪纸、刺绣、泥塑、木雕等。其中,剪纸和刺绣技艺尤为精湛。

2. 传统节日:终南镇的传统节日众多,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这些节日里,古镇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猜灯谜、赛龙舟等。

3. 地方戏曲:终南镇的地方戏曲主要有秦腔、眉户、碗碗腔等。这些戏曲形式独特,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四、古镇美食

终南镇的美食独具特色,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美食:

1. 肉夹馍:终南镇的肉夹馍历史悠久,选用优质猪肉和特制馍,味道鲜美。

2. 凉皮:终南镇的凉皮口感爽滑,配料丰富,是当地一道特色小吃。

3. 酸汤水饺:终南镇的酸汤水饺酸辣可口,汤汁浓郁,深受游客喜爱。

终南镇,一个充满韵味与故事的古镇。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千年文化的沉淀,品尝到地道的美食,欣赏到优美的风景。如果你还没有来到这里,那就赶快行动吧!相信终南镇一定会给你留下美好的回忆。

终南镇的行政区划

北宋时,周至县境内划分17个乡,终南设有长杨乡。

明清时,周至县境内划分四十个里,终南有终南里、豆村里、禅定里、辛庄里。清末恢复乡约制度,全县划分三十六所,终南有终南所、豆村所、马蓬所。

民国初年,周至县划分中、西北、西南、东北、东南五个区。终南镇属东北区,驻终南镇,辖6所,112村。6所为终南所辖16村,豆村所辖14村,马蓬所辖13村,鹿马所辖21村,阿岔所辖22村,钟徐所辖13村。民国二十三年至二十九年(1934年—1940年),划分23个联保,辖179保,其中终南辖三个联保,25保。民国二十九年冬至解放,全县划分13个乡,终南为终南乡,辖26个村。

1949年解放后,终南镇为第九区公署,辖8个小乡。1950年行政区划调后辖11个小乡,57个自然村。1956年3月成立镇人民委员会,1958年9月,成立东方红(即终南)人民公社,辖集贤、富仁三个乡,37个生产大队。1960年社队规模调整,将富仁划出成立园艺场,将集贤乡划归秦岭管区。其时终南公社辖21个生产大队,140个小队,1962年社队调整后,终南公社辖24个生产大队,154个小队。1980年行政区调整,终南公社辖27个生产大队,208个小队。

1984年5月,改为终南镇人民政府,辖30个行政村,214个村民小组,47个自然村,1个居民社区。终南镇水利资源丰富、黑河、田峪河、天井河穿境而过。

终南镇西部田峪河是镇内第一大河,是周至县第二大河,源秦岭主峰北侧,由深山流出,经本镇豆村、毓兴、东大坚、三湾、双明等,域内流程7.5千米,于三湾和双明村接壤处归于黑河;东部赤峪河是镇内第二大河,原自赤峪沟深山,流经本镇王才屯、西禅定、马蓬、甘沟、新村等村,域内流程6.5千米,于甘沟、新村北部接壤外归于黑河。还有天井河、鸭子河、周兴渠等小河流。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终南镇下辖村委会有哪些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终南镇下辖村委会包括终南社区居委会、终南村委会、毓兴村委会、东关村委会、双明村委会、甘沟村委会、三湾村委会、三联村委会、大庄寨村委会、豆村第一村委会、豆村第二村委会、豆村第三村委会、豆村第四村委会、勒马村委会、马蓬村委会、庞家堡村委会、寨子村委会、解村委会、新村委会、大坚村委会、禅定村、长杨村委会、百集村。

终南镇的介绍

终南镇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位于县城正东12千米,镇域面积60.6平方千米,中心位置约在东经108°22′,北纬34°09′。2015年,辖30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人口6.8万人。1终南镇历史悠久,约形成于西周初期,为矢侯封地为矢国。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于终南初次置县,称宜寿县。后曾历置终南郡、周南郡、恒洲,仅置县历史就达700余年。12014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5亿万元,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完成13万元,劳务输出完成95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