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记忆。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位于我国某个省份的河镇乡,感受古镇的独特魅力。
一、古镇简介
河镇乡,位于我国某个省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镇占地面积约5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古镇始建于唐朝,历经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变迁,至今仍保留着完整的古建筑群。
二、古镇历史
1. 唐朝时期:河镇乡在唐朝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设有驻军,负责边防安全。
2. 宋元时期:古镇逐渐发展成为繁华的商业重镇,吸引了众多商贾前来贸易。
3. 明清时期:古镇进入鼎盛时期,建筑风格独特,文化底蕴深厚。
4. 现代时期:古镇在保留原有风貌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修复和开发,成为旅游胜地。
三、古镇特色
1. 古建筑群:古镇拥有众多的古建筑,如古庙、古宅、古商铺等,展现了古镇的历史风貌。
2. 古街道:古镇的街道布局独特,两旁是古色古香的商铺,让人仿佛穿越时空。
3. 古桥:古镇有多座古桥,如“彩虹桥”、“玉带桥”等,造型优美,独具特色。
4. 古井:古镇有多口古井,水质清澈,为古镇居民提供了生活用水。
5. 民俗文化:古镇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如舞龙、舞狮、踩高跷等,展现了古镇的风土人情。
四、古镇旅游
1. 古镇游览:游客可以漫步在古镇的街道上,欣赏古建筑、古街道、古桥等景观。
2. 古宅参观:游客可以参观古镇的古宅,了解古镇的历史和文化。
3. 民俗体验:游客可以参与古镇的民俗活动,如舞龙、舞狮等,感受古镇的风土人情。
4. 美食品尝:古镇的美食独具特色,如古镇豆腐、古镇烧饼等,游客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古镇美食。
五、古镇保护与发展
1. 保护措施:古镇在保护过程中,注重对古建筑、古街道、古桥等遗产的保护,确保古镇的原貌。
2. 发展策略:古镇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将古镇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胜地。
表格:
序号 | 古镇特色 | 描述 |
---|---|---|
1 | 古建筑群 | 包含古庙、古宅、古商铺等,展现了古镇的历史风貌。 |
2 | 古街道 | 布局独特,两旁是古色古香的商铺,让人仿佛穿越时空。 |
3 | 古桥 | 如“彩虹桥”、“玉带桥”等,造型优美,独具特色。 |
4 | 古井 | 水质清澈,为古镇居民提供了生活用水。 |
5 | 民俗文化 | 如舞龙、舞狮、踩高跷等,展现了古镇的风土人情。 |
河镇乡,这座充满魅力的古镇,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走进古镇,感受古镇的魅力,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份宁静与惬意。
罗河镇位于安徽省庐江县南部,距县城约37公里,与枞阳和桐城两县相邻。该镇行政区域由20个村庄和1个街道居委会组成,总面积81.9平方公里,居住着大约4.5万人口,拥有3.4万亩耕地。其交通便利,庐枞公路贯穿镇内,与合铜公路形成“丁”字形连接,构建了罗河镇内外的公路网络。罗昌河经白荡湖通向长江,历来是水路交通的重要通道。
罗河镇以其丰富的矿产资源而知名,特别是罗河铁矿和大包庄铁矿,因其储量大、品位高,曾被编入中学地理教材,声名远播。镇上的弱母子陵坐落在新生村,占地1.5平方公里,拥有万余块石碑,独具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来访。
自古以来,罗河镇作为庐南边陲的重要城镇,素有“鱼场”和“米市”之称。随着改革开放的推动,罗河镇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经济迅速增长。2000年,其社会工业总产值达到3225万元,农业总产值为4508万元,财政总收入为4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100元。经济结构逐渐优化,农业按照“压粮、扩经”的策略实现了多元化发展,种植的红籽打瓜、优质油菜和高产地膜覆盖花生等作物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工业方面,庐江纸业有限公司和卉森公司等企业蓬勃兴起,为罗河镇的工业化进程做出了贡献。基础设施建设也日臻完善,镇内已铺设60多公里砂石公路和2公里的水泥街道,形成了一张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此外,供水、供电、邮政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包括日产量2000吨的自来水厂和罗河大市场。教育方面,通过“两基”达标验收,通信设施如电视和无线广播覆盖全境。同时,文明创建活动和综治、信访工作不断加强,社会经济环境保持稳定。
扩展资料
罗河镇原名罗昌河,始建于宋代,为庐江治下老六镇之一。据光绪十一年《庐江县志》载,罗昌河当作“罗场”,至今约有600多年历史。后历经变更,至1992年正式设立建制镇。总面积1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767亩,辖11个村2个居委会,人口68032余人。如今,集镇面积已有5平方公里,人口近万人,构成了以街市、集市、专业市场三位一体的市场体系,每逢集日,车水马龙,商品丰富,人数超万人,成为庐江、桐城、枞阳三县边境商贸重镇。
宋河镇的乡镇领导团队由张洪洋担任重要职务,他同时是县委常委、镇党委书记和人大主席,全面主持党委和人大工作。
张明勇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主要负责政府的全面管理工作,尤其关注经济事务,特别是工业经济,他分管经济发展办公室。
贺晴芸作为镇党委副书记和政协联络处主任,全面主持政协工作,她的工作重点在于农业农村事务,包括民政优抚和农村财务管理。
廖波作为镇党委副书记和纪委书记,协助党委书记处理党委日常事务,主导纪检监察工作,并负责政法、综治、信访和维稳工作,以及计划生育和群团事务,他分管党政综合办公室。
李德富作为镇人大专职副主席,专门协助人大主席负责人大工作,主要负责综治、信访维稳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的管理工作。
殷善华是镇党委组织委员,主要负责组织、工会和老龄工作,分管涉及人社、住建、国土、环保等多方面的部门,还有机关财务和综合执法管理办公室。
李少芳作为镇党委宣传、统战委员,掌管宣传和统战工作,他的职责涵盖了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多个领域,以及民族宗教和计划生育等社会事务。
刘宽舒是镇党委委员和副镇长,专注于工业经济,特别是发改、统计、科技、电力等领域的管理工作,同时涉及邮政、通讯、商贸和旅游行业。
梁卫军作为镇党委委员和武装部长,主要负责武装工作,并协助分管农业农村工作。
张琼慧是副镇长,她的工作主要辅助分管城建工作。
扩展资料
京山县宋河镇历史悠久。始建于明朝末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宋河镇地处大洪山南麓,位于江汉平原北端,横跨大富水中游,介于王家大山与香山山脉之间。东南分别与罗店、新市接壤,西北毗邻三阳、绿林,北与坪坝相连。版图面积3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00多公顷,辖46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人口5.8万余人。
2016年贵州省征地补偿标准政策及农民征地赔偿补贴标准文件
2015中央一号文件农村土地赔偿政策最新版
近几年来加快城市建设,城市拓展,政府征取大量土地,农民失去土地,土地流转补偿标准,大家可以看一看。小伙伴你家的地被收了补助了多少钱?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类型为土地互换、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流转土地要坚持农户自愿的原则,并经过乡级土地管理部门备案,签订流转合同。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为人民建设更美好安宁的家园,方便交通,充分发挥现代交通工具的便捷,用时间缩小边远地区的距离,实现城乡一体化,希望广大人民群众支持配合,特制定本条例。
(一)征地补偿
1、征收耕地补偿标准
旱田平均每亩补偿5.3万元。
水田平均每亩补偿9万元。
菜田平均每亩补偿15万元。
2、征收基本农田补偿标准
旱田平均每亩补偿5.8万元。
水田平均每亩补偿9.9万元。
菜田平均每亩补偿15.6万元。
3、征收林地及其他农用地平均每亩补偿13.8万元。
4、征收工矿建设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体建设用地平均每亩补偿13.6万元。
5、征收空闲地、荒山、荒地、荒滩、荒沟和未利用地平均每亩补偿2.1万元。
(二)其他税费
1、耕地占用税,按每平方米2元计算。
2、商品菜地开发建设基金,按每亩1万元计算。
3、征地管理费,按征地总费用的3%计算。由国土资源部门严格按有关规定使用。
4、耕地占补平衡造地费,平均每亩4000元,统筹调剂使用,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监督验收。
(三)征地工作程序
1、告知征地情况。
2、确认征地调查结果。
3、组织征地听证。
4、签订征地补偿协议。
5、公开征地批准事项!
6、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
(四)、房屋地上物补偿标准
(四)、房屋地上物补偿标准
1、房屋补偿标准
楼房(二层以上)每平方米补偿3300元。
捣(预)制砖砼结构房屋每平方米补偿2800元。
砖瓦房每平方米补偿2400元。
平(草)房每平方米补偿1900元。
2、其他地上(下)附着物补偿标准
仓房每平方米补偿920元。
室外水泥地坪每平方米补偿165元。
沼气池每个补偿4600元。
厕所每平方米补偿190—300元。
猪鸡舍每平方米补偿150—260元。
塑料大棚每平方米补偿165—280元。
菜窖每平方米补偿180—330元。
砖石墙每延长米补偿190元。
格栅(含工艺格栅栏)每延长米补偿450元。
大门楼每个补偿2400元。
饮用水井(含压水设备)每眼补偿1000元。
农家排灌水井(含泵水设备)每眼补偿15000元。
排灌大井(含设备)每眼补偿3万元。
排水管(塑料管、铸铁)每延长米补偿80—150元。
电话移机补助费每户200元。
有线电视迁移补助费每户300元。
坟每座补偿5000元。
3、异地安置补助费(包括宅地、配套设施、租房费等)每户2万元。
(五)、征占林木补偿标准
1、林木补偿标准
⑴杨、柳、榆、槐树林木补偿费
1—3年平均每亩补偿6000元;
4—13年平均每亩补偿12000—36000元;
14—20年平均每亩补偿60000-80000元;
21年以上平均每亩补偿32000元。
⑵柞树林木补偿费
1—3年平均每亩补偿12000元;
4—20年平均每亩补偿18000—30000元;
21—50年平均每亩补偿44000—60000元;
51年以上平均每亩补偿24000元。
⑶红松林木补偿费
1—3年平均每亩补偿12000元;
4—20年平均每亩补偿20000—31000元;
21—40年平均每亩补偿56000—62000元;
41—70年平均每亩补偿168000元;
71年以上平均每亩补偿126000元。
⑷落叶松林木补偿费
1—3年平均每亩补偿150000元;
4—20年平均每亩补偿180000—250000元;
21—50年平均每亩补偿60000—130000元;
51年以上平均每亩补偿110000元。
2、村民房前屋后林木补偿标准
一般林木(杨柳榆槐等)
幼龄林(1—10年生)平均每株补偿35-65元;
中龄林(11—20年生)平均每株补偿220—300元;
成熟林(21年以上)平均每株补偿350元。
3、森林植被恢复费
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苗圃地每亩120000元;
未成林每亩86600元;
防护林、特种用途林每亩63360元、国家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每亩76670元;
疏林地、灌木林地每亩50000元;
宜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每亩43340元。
4、林业设计费按林地、林木和森林植被恢复费总和的3%收取.
(六)、果树补偿标准
1、苹果树
培育期(1-5年)平均每株补偿150-220元;
初果期(6-8年)平均每株补偿300-450元;
盛果期(9-25年)平均每株补偿600-1800元;
衰果期26年以上平均每株补偿900元。
2、梨树
培育期(1-5年)平均每株补偿45-120元;
初果期(6-8年)平均每株补偿150-300元;
盛果期(9-25年)平均每株补偿1900-2200元;
衰果期26年以上平均每株补偿1200元。
3、桃树
培育期(1-3年)平均每株补偿45-90元;
初果期(4-8年)平均每株补偿150-280元;
盛果期(9-20年)平均每株补偿350-680元;
衰果期21年以上平均每株补偿280元。
4、葡萄树
培育期(1-2年)平均每株补偿30-55元;
初果期(3-5年)平均每株补偿40-150元;
盛果期(6-11年)平均每株补偿150-330元;
衰果期12年以上平均每株补偿190元。
5、枣树
培育期(1-3年)平均每株补偿30-80元;
初果期(4-8年)平均每株补偿50-120元;
盛果期(9-30年)平均每株补偿520-130元;
衰果期31年以上平均每株补偿680元。
6杏树
培育期(1-3年)平均每株补偿45-185元;
初果期(4-7年)平均每株补偿200-310元;
盛果期(8-35年)平均每株补偿500-1600元;
衰果期36年以上平均每株补偿980元
7、板栗
培育期(1-4年)平均每株补偿45-95元;
初果期(5-7年)平均每株补偿190-210元;
盛果期(8-35年)平均每株补偿50-1600元;
衰果期36年以上平均每株补偿860元。
8杂果树
培育期(1-3年)平均每株补偿25-50元;
初果期(4-10年)平均每株补偿80-130元;
盛果期(11-25年)平均每株补偿130-280元;
衰果期26年以上平均每株补偿140元。
(七)、电力设施动迁补偿标准
1、低压线路改移(0.4KV)每公里补偿30000元;线路加高木杆平均每根1000元,砼杆平均每根1500元(含金具、线、占地、税金等费用)。
2、高压线路改移(10KV)每公里补偿47000元;线路加高砼单杆平均每根6000元,砼H杆平均每基8000元(含金具、线、占地、税金等费用)。
3、高压线路加高(66KV):砼单杆平均每根5500元,砼H杆平均每基8000元,砼A杆平均每基10000元,铁塔平均每基10万元(含金具、线、占地、税金等费用)。
4、高压线路加高(220KV以上):砼双杆平均每基2万元,铁塔平均每基20万元(含金具、线、占地、税金等费用)。
(八)、邮电通讯设施动迁补偿标准
1、电话线路
木杆平均每根(含话线横担瓷瓶等)1000-2000元;
砼杆平均每根(含话线横担瓷瓶等)1500-3000元。
2、架空光(电)缆
木杆平均每根500元;
砼杆平均每根1000元;
光(电)缆每米50-150元。
3、地下电缆
电缆、光缆每米100-200元。
(九)、农田灌溉水利设施动迁补偿标准
采取工程修复和补偿相结合的原则,按成本价适当补偿。
1、农村小型水库
水库水面(灌溉与养殖兼用)每亩补偿19000元;
水库水面(灌溉)每亩补偿16000元;
水库荒滩每亩补偿300元。
2、农田灌溉水利设施
小型闸门(砼结构)每个补偿15000-20000元;
排灌干渠堤坝每延长米补偿80元。
(十)、厂矿企事业单位动迁补偿标准
国有和集体所有制的厂矿企事业单位的动迁,考虑实际损失给予适当的补偿。办公用房参照民房动迁标准;厂房等生产设施按重置折旧计算,适当考虑停工搬迁损失费用。
(十一)、施工运输道路补偿标准
凡工程施工指定的乡村运输道路,施工期间由施工单位负责维修养护,工程竣工后按补偿标准由各市组织修复。乡村道路(沥青路面)视取料难易、路面宽度情况,每公里补偿20-35万元。
乡村道路(砂石路面)每公里补偿9万元。
乡村道路(土路面)每公里补偿4万元
(十二)、乡村道路和田间作业道补偿标准
考虑农民群众生产和生活需要,确需修建的乡村道路连接线和田间作业道,按补偿标准由各市组织实施。
村道路连接线(砂石路面)每公里补偿12万元(含征地费用、简易构造物)。
乡村道路连接线、田间作业道每公里补偿8万元
(十三)、征地及动迁不可预见费
按签订的征地和动迁补偿投资协议中所核定总费用的5%计算。不可预见费由建设单位负责使用,主要用于因工程设计变更引发的扩大征地和地上附着物动迁的补偿;
工程设计时没有发现,征地动迁协议中没有列入的不可预见的地下构造物动迁补偿;因国家政策性调整及不可抗拒的地震灾害等不可预见项目的补偿。涉及征地的不可预见项目,由省交通厅和省国土资源厅共同核定。
(十四)、各市动迁办公室管理费
按省市签订的动迁补偿投资协议中所核定的总费用的3%计提。
各市动迁办公室为临时性机构,主要负责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拆迁地上、地下附着物和地方协调工作。市动迁办公室应严格按有关规定包干使用,不得超支。
(十五)高速公路占地赔偿——林地补偿费计算方法
一苗圃地补偿费计算方法
苗圃地补偿费=该苗圃前三年年平均产值(公顷)苗圃地面积(公顷)补偿倍数
注:补偿系数=临时占地(指占用期二年以下,下同)为每年2.5--5倍;永久占用(指占用期三年以上,下同)为10--25倍。
二国有其它林地补偿费计算方法(不含苗圃地)
其他林地补偿费=所在乡(镇)农田地前三年年平均产值(公顷)林地面积林种补偿系数
三集体其它林地永久占地补偿费计算方法(不含苗圃地)
集体其他林地永久占地补偿费=所在乡(镇)旱田地前三年年平均产值(公顷)林地面积补偿倍数(6至10)
四集体其它林地临时占地补偿费计算方法(不含苗圃地)
集体其他林地临时占地补偿费=所在乡(镇)旱田地前三年年平均产值(公顷)林地面积补偿倍数(占用期一年为1.5- 3倍,占用期二年为5倍)
(十六)对拆迁特困户和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的残疾人的房屋,由拆迁人按以下规定给予照顾:
1、对拆迁持有有效《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的住户,其拆迁货币补偿款低于5.5万元的,按5.5万元给予货币补偿。
2、对拆迁持有有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的住户中的残疾人,其持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标明残疾标准
程度为一级、二级的听力、语言、肢体残疾的和标明视力、智力、精神残疾的,在第一条的基础上,再给予补助1万元照顾。
(十七)对于特殊情况参照有关规定,依照现行当地物价市场,由省市主管部门举行听证会,与业主协商处理。
(十八)经济建设是民生工程,要征得人民理解与支持,掀起全民建设家园的氛围,不得强制进行,若有对群众有威胁,恐吓甚者暴力行为,直接追究负责官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