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口镇(蓝口镇属于哪个县)

天气预报 (30) 1个月前

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有着无数美丽的地方。而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一座充满历史气息、自然风光秀丽的小镇——蓝口镇。这里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有着令人陶醉的自然景观。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蓝口镇,感受它的独特魅力吧!

一、蓝口镇的历史沿革

蓝口镇,位于我国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蓝口镇始建于南宋时期,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在漫长的岁月里,蓝口镇经历了无数的风雨,见证了历史的沧桑。

年代 事件
南宋时期 蓝口镇建镇
明朝 蓝口镇成为平阳县下辖镇
清朝 蓝口镇经济繁荣,文化兴盛
民国时期 蓝口镇成为浙江省平阳县下辖镇
新中国成立 蓝口镇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蓝口镇的历史遗迹

蓝口镇历史悠久,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遗迹:

1. 蓝口古镇:蓝口古镇位于蓝口镇中心,是蓝口镇的历史发源地。古镇保存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如古街道、古民居、古庙宇等。

2. 蓝口古桥:蓝口古桥横跨在蓝口镇的母亲河——蓝口溪上,建于南宋时期,是蓝口镇的重要交通枢纽。

3. 蓝口古战场:蓝口古战场位于蓝口镇西南部,是南宋时期抗击外敌的重要战场。如今,古战场遗址仍然保存完好,是游客了解历史的重要场所。

4. 蓝口古窑址:蓝口古窑址位于蓝口镇东部,是南宋时期烧制瓷器的重要窑址。如今,这里已成为一处重要的考古遗址。

三、蓝口镇的自然风光

蓝口镇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还有着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

1. 蓝口溪:蓝口溪是蓝口镇的母亲河,河流清澈见底,两岸风光旖旎。游客可以沿着溪边漫步,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

2. 蓝口湖:蓝口湖位于蓝口镇西部,是一个集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人工湖。湖水碧绿,周围绿树成荫,是游客夏日避暑的好去处。

3. 蓝口山:蓝口山位于蓝口镇东北部,海拔约500米。山上有古庙、古塔等古迹,是游客登山观光、朝拜祈福的好地方。

四、蓝口镇的美食文化

蓝口镇的美食文化独具特色,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美食:

1. 蓝口鱼丸:蓝口鱼丸是蓝口镇的特色小吃,以其鲜美的口感和独特的制作工艺而闻名。

2. 蓝口豆腐:蓝口豆腐选用当地优质黄豆制作,口感细腻,营养丰富。

3. 蓝口糕点:蓝口糕点种类繁多,如豆沙糕、肉松糕等,深受游客喜爱。

蓝口镇是一座充满历史气息、自然风光秀丽的小镇。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千年古韵的魅力,也可以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如果你还没有来过蓝口镇,那就赶紧安排一次旅行吧!相信你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和独特文化所吸引。

蓝口镇的区划

长江头村车头山村大围村地运村花径村角塘村牛背村蓝口围村老埔场村乐村村派头村培群村齐坑村鹊坝村塘心村土陂村秀水村杨柳村榄子围村礤头村礤下村铁场埔村【礤头村】

礤头村位于蓝口镇西北部,距镇中心约10公里,多高山,主峰五指山海拔1100米,为河源惠州片区最高峰,常年云雾,笼罩土壤酸碱度适宜茶叶生长,出产的茶叶口味独特,深受茶客青睐。

【礤下村】

礤下村位於蓝口镇的西北部,205国道在此穿过,与礤头村相邻,因礤头村所处地势较高,故名为礤下村,村民以“包”姓为主。

蓝口镇的介绍

蓝口镇位于河源市东源县东部,东江中上游,是省定的中心镇之一,辖22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面积196.5平方公里,总人口近4万人。该镇交通十分便利。205国道、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河龙高速公路穿腹而过,东江从东北流向西南,可通行250吨船只,形成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水陆交通网。

蓝口镇的经济

近年来,该镇积极实施“城镇带动”发展战略,坚持以地养地,以地建城,以商旺镇的中心镇建设思路,拉动经济的发展,努力建设成为临近几镇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与此同时,该镇积极实施“外向带动、借外发展”的战略,制定了外来投资的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创办农业龙头企业和兴建高新技术企业,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该镇政府计划在河龙高速公路出入口处规划建设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的工业园区,筑巢引凤。

昔日繁华的“码头经济”

由于交通和地理位置的优势,蓝口镇历来是东江中上游工农业产品的集散地,直至现在,该镇已成为横

跨连平、龙川、和平县部分乡镇的集中贸易中心。由于贸易额大,故有“老虎墟”之称。

据蓝口镇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蓝口镇作为东江河畔的一个较大的乡镇,历来贸易区域辐射面广、贸易活动异常频繁,应该说,这跟其优越的交通优势(包括水运、陆运、铁路)息息相关。明清时期,为了方便与外界的交往,当地人在东江河岸建起了简易的码头,由于水运是当时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简易的码头也很快起到了商贸“领头羊”的作用,众多周边乡镇的商人陆续赶来这里做买卖,农产品也从这里销往外地。随着水运交通的发展,蓝口镇成为东江流域中上游的重要码头之一,即起到了区域水运贸易的中转站的作用。

据了解,该镇之所以自古被列入“东江三大重镇”,主要是以该镇的东江流域码头而得名。据当地老村民介绍,明清时期,蓝口镇建立码头后,东莞、广州等外地商人通过水运到该镇收集咸菜、薯片等农产品,周边农民也担来农作物到这里中转运往外地,并逐渐成为东江中上游交通的重要枢纽。建国前后,该镇已有大、小店铺400多间,码头从一个增加到四个,一些商人还在这里建起了小型的造船厂、制药厂、农械厂,产品则直接通过水运运往外地销售,从而辐射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就航线来说,逐渐发展为上航直达柳城、老隆,下航直达黄田、义合、惠州市等,与北江水汇合经广州市入珠江口,同时每天有客、货轮行经河源。随着205国道和京九铁路贯通该镇,上个世纪80年代左右,该镇昔日繁华的水运交通贸易走上了下坡路,活跃的“码头经济”贸易局面也逐渐衰退。据了解,如今当地的“码头经济”基本上已被陆运所代替。

石楼围屋名声显赫

该镇乐村的石楼围屋是镇里保存最完好、建筑规模最大的一座古代民居,也是该镇有关古代文史的见证之一,有关石楼围屋的历史记载,在当地已是家喻户晓的事。如今,当地政府及村民正筹备将其开发为旅游景点。

据史料记载,乐村石楼围屋建于清乾隆末年,历经三代才完成整体建筑。围屋建筑设计独特,布局合理,结构完整,石刻石雕精细,全花岗岩条石砌叠而成。整座围屋有四栋(正座)四杠(横屋),围屋内两边横屋有六个角楼,其中接右边横屋前后两个楼角是炮台角楼。大门内门额上还有水槽,两边设有两个门卫房,正面围墙两端挖有两口古井。炮台角楼、门额上的水槽、大门内边的门卫房以及古井都是为了在世乱时对付那些乱军、盗贼的防卫设施。整座围屋建筑面积达四千多平方米,屋背有一个半圆形大花台,约二千平方米,花台地面是仿北京故宫全用河卵石铺排而成的。整座围屋有九十八间房,大天井十五个,小天井六个,上中下厅及门厅正座四栋竖有九副圆状石柱、石座。这些石柱高高地支撑着厅堂里叠式的金字架,木梁和檐屏全用上乘木、石料,梁柱檐雕龙画凤。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跟其它古代民居相比,石楼围屋的结构确实迥然不同,整座石楼围屋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天圆地方;厅与横屋之间相隔相连,曲巷回廊,又不见其阴暗,横屋也有厅有房,上中下廊连成一起,厅厅相连,栋栋相通,大回形套小回形,叠叠相套,独具匠心。屋内门楼上悬挂着的“大夫第”、“副榜”、“武魁”匾额仍清晰显目。走入围屋似进入迷宫,知道其入门,却不知其出口。

打造东江交通重镇

蓝口镇政府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交通优势一直是该镇发展经济的一块“蛋糕”,这也是山区乡镇难得的一笔宝贵财富。镇委镇政府将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发扬东江流域重镇和区域的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的力度,全力打造东江交通重镇。目前,205国道、石黄公路、京九、广梅汕铁路及河梅河龙高速公路纵横贯穿全境。可以说,届时该镇形成四通八达、纵横交汇的水陆交通,沿河龙高速公路至市区只有40多公里,纳入2小时的珠三角经济圈。路通财通,经过全镇上下的努力,相信蓝口镇的明天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