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田野间,有一个被绿色环绕的美丽村庄,它就是我国一个充满活力与和谐的乡村社区——同心村。这里的人们勤劳、善良、热情,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书写着美好的生活篇章。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个充满魅力的乡村,感受同心村的独特魅力。
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同心村位于我国某省的一个山区,地处偏僻,四周被群山环绕。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村。
自然环境:同心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清澈的溪流、茂密的森林、肥沃的土地等。这些自然资源为村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也为他们创造了优美的居住环境。
自然资源 | 描述 |
---|---|
清澈的溪流 | 村庄附近有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村民们在这里洗衣、洗澡、灌溉,溪水滋养着这片土地。 |
茂密的森林 | 村庄四周环绕着茂密的森林,这里的树木高大挺拔,绿意盎然。森林为村民们提供了丰富的木材资源,也为动物们提供了栖息地。 |
肥沃的土地 | 村庄的土壤肥沃,适合种植各种农作物。村民们在这里辛勤耕作,收获着丰收的喜悦。 |
二、村民生活
勤劳的村民:同心村的村民们勤劳朴实,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生活。他们种植粮食、养殖家禽、编织竹器等,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善良热情:同心村的村民们热情好客,他们乐于助人,邻里之间关系融洽。每当有村民遇到困难,其他村民都会伸出援手,共同度过难关。
文化生活:同心村的村民们热爱生活,他们喜欢唱歌、跳舞、打牌等。每逢节日,村民们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共同欢庆。
三、乡村发展
基础设施: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的扶持力度加大,同心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村里的道路、水利、电力等设施逐步完善,村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产业发展:为了增加村民的收入,同心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他们种植特色水果、养殖生态家禽、开发乡村旅游等,为村民们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教育医疗:同心村重视教育,村里设有小学、幼儿园等教育机构,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村里还设有卫生室,村民们可以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
走进同心村,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与和谐的乡村社区。这里的人们用自己的勤劳、善良、热情书写着美好的生活篇章。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同心村会变得更加美好,成为我国乡村振兴的典范。
(注: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勿对号入座。)
同心村2004年由原同心、三义两村合并而成,位于香隅镇西南部,距香隅集镇1公里,地处香隅镇和香隅化工园结合部。327省道、铜九铁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属丘陵地区。全村辖17个村民组,共578户,2218人。全村总面积9.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552亩,林地面积5000亩。主导产业以种植业(粮、油、棉)、运输业、餐饮服务、劳务输出业等为主,特色产业有雷笋、绿化苗木。
东邻那勐勐村,南邻那柯里村,西邻漫海村,北邻宁洱镇。辖追栗河一、追栗河二、大桥等29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909户,有乡村人口3384人,其中农业人口 3384人,劳动力 250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2214人。
全村国土面积50.1平方公里,海拔1210米,年平均气温 20℃,年降水量 1450毫米,适合种植粮食、茶叶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6709亩,人均耕地 2.1亩,林地52950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70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8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同心村
村庄由来据史料记载,本村建于唐朝初年,最早是郭氏立村,因岭上河边树木茂盛,柴多路广,故取名柴路夼村,后成为柴路镇夼集村,解放后,又把夼集分为三个生产队,同心村是一个,另外是中心村和爱国村。
政区人口
同心村位于胶州市南部,九龙镇驻地。距胶州市中心十二公里。东临204国道1公里,周边与本镇大屯、小屯(村西北部)、瓦屋庄(村西南部)、爱国村、殷家洼(村东部)等村庄相邻,占地面积3600亩,耕地面积2100亩,是九龙镇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
经济状况建国前,大多数土地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人民群众过着牛马不如、朝不保夕的生活。解放后村民的生活步步提高。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群众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经济、文化、教育快速发展。全村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迅速,饭店、商店等各种店铺林立,个人拥有汽车12辆,农用机械3台。至2004年底全村总收入三百万元,人均收入5600元,人民群众过上了小康生活。
联系电话:86-0532-85250188
同心村与爱国村、金海湾社区、大宋家庄村、柏果树村、打连沟屯村、小打连沟屯村、臧家屯村、洋河崖村、峦家村社区、殷家洼村、朱家埠村、高家洼村、大闹埠村、小闹埠村相邻。
同心村附近有西宋家茔汉墓群、盛家村汉墓群、匡家茔遗址、张家艾泊古墓群、小宋家庄汉墓群、李家庄汉墓群等旅游景点,有胶州大白菜、里岔黑猪、胶北西红柿、柳沟小米、和睦屯西瓜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