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下村,位于我国南方的一个美丽村庄,这里山水相依,风景如画。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洋下村逐渐成为了一个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美丽村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洋下村,感受它的魅力。
一、洋下村概况
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 地理位置 | 位于我国南方 |
| 面积 | 约3平方公里 |
| 人口 | 约1000人 |
| 主要产业 | 农业、旅游业 |
| 特色文化 | 民俗文化、传统工艺 |
洋下村地处山区,山清水秀,气候宜人。这里的人们勤劳朴实,世代传承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传统工艺。
二、洋下村的自然风光
洋下村四周环山,山峦叠嶂,植被茂盛。村里有一座名为“仙女峰”的奇峰,峰顶有一座古老的庙宇,供奉着仙女像。每当雨后天晴,阳光照射在山峰上,犹如仙境一般。
表格:
| 风景区 | 描述 |
|---|---|
| 仙女峰 | 峰顶有古老的庙宇,供奉仙女像 |
| 洋下水库 | 水库风光秀丽,是钓鱼、游泳的好去处 |
| 森林公园 | 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是徒步、露营的好地方 |
三、洋下村的民俗文化
洋下村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洋下村民俗文化节”。在这期间,村民们会举行各种民俗活动,如舞龙、舞狮、踩高跷、划龙舟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看。
表格:
| 民俗活动 | 描述 |
|---|---|
| 舞龙 | 以龙为形象的舞蹈,寓意吉祥如意 |
| 舞狮 | 以狮为形象的舞蹈,寓意威武雄壮 |
| 踩高跷 | 演员在高跷上表演各种技艺 |
| 划龙舟 | 在水库上举行划龙舟比赛 |
四、洋下村的传统工艺
洋下村的传统工艺主要有竹编、木雕、陶瓷等。其中,竹编工艺尤为出名,村民们用竹子编织出各种生活用品,如篮子、簸箕、筛子等。
表格:
| 传统工艺 | 描述 |
|---|---|
| 竹编 | 用竹子编织生活用品 |
| 木雕 | 以木为材料,雕刻出各种艺术品 |
| 陶瓷 | 制作陶瓷器皿 |
五、洋下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近年来,洋下村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旅游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下是洋下村在乡村振兴方面的一些举措:
表格:
| 举措 | 内容 |
|---|---|
| 发展旅游业 | 建设景区、民宿,吸引游客 |
|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改进传统工艺,开发特色产品 |
| 文化传承 | 举办民俗文化节,传承民俗文化 |
洋下村,一个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美丽村庄,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体验到丰富的民俗文化,欣赏到精美的传统工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洋下村必将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让我们共同期待洋下村的美好未来!
洋下村系晋江市金井镇一个行政村,坐落于金井镇围头半岛东侧,东北与溜江村相隔,西与石兜自然村相依,南与南江村毗邻,于沿海大通道(围头-石圳段)相邻,距离镇政府约7公里。
【地名含义】
据祖先介绍洋下村是在水库前面高地,地名“虎空口、乞丐间”,后来因蝗虫灾害,徒居现在的洋下村。
【历史沿革】
明清属泉州府南门外十五都。民间33年(1944年)属金井乡洋江保。建国后,1956年属金井爱群乡,1961年属金井公社榕霞大队,1984年改为金井镇洋下村委会。
【村落与居民】
金井镇洋下村位于沿海大通道南侧,辖区面积3.3平方公里,由8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人口1720人,485户,海外人口主要分布在菲律宾以及香港、澳门地区,村中有陈、施氏人丁兴旺,侯氏、许氏今日户数无几。
【气候与物产经济】
年平均气温20至30摄氏度,属亚热带气候,农作物有甘薯、花生、龙眼、杂果树,种植木麻黄、防风林带3公里,海洋捕捞、海产养殖业、畜牧养植场。
【域内设施文化生活、企事业单位】
域内设有青年活动场所、老人健身活动设施、设小学一所(包括幼儿园)即榕霞小学,企业有榕霞水工业、兴业纸箱厂、晋江市龙头企业三和养植有限公司。
洋下村附近有福全古城、西资寺石佛造像、福全所城、西资岩寺、沿海妈祖史迹、围头“八二三”炮战遗址、晋井双塔、石圳成美小学校舍、1-4号炮台、战地坑道、围头民兵哨所、围头古渡头、围头“八·二三”炮战遗迹等旅游景点。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祥谦镇下辖村委会包括峡南社区、新建社区、兰圃村委会、枕峰村委会、泮洋村委会、凤港村委会、洋下村委会、双龙村委会、_前村委会、岐尾村委会、澜澄村委会、虎山村委会、卜洲村委会、辅翼村委会、三溪口村委会、中院村委会、门口村委会、肖家道村会、禄家村委会、江中村委会。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古槐镇下辖村委会包括青山村委会、北湖村委会、福坊村委会、中街村委会、高楼村委会、洋下村委会、新桥村委会、华元村委会、湖南村委会、感恩村委会、昆石村委会、下村村委会、竹田村委会、井门村委会、上店村委会、前塘村委会、洋布村委会、雁塘村委会、屿南村委会、屿北村委会、屿中村委会、湖坂村委会、龙田村委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