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鳌(六鳌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 (18) 1周前

在我国东南沿海,有一个被誉为“海上石林”的神奇之地,它就是福建省漳州市的六鳌半岛。六鳌半岛三面环海,一面接陆,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海浪的温柔,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体验海滨生活的悠闲与惬意。

一、六鳌半岛的地理概况

六鳌半岛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东北部,东临台湾海峡,南接金门岛,西靠大陆,北濒东山岛。半岛东西长约20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总面积约为80平方公里。半岛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沿海地区地势平坦,是福建省重要的渔业基地之一。

二、六鳌半岛的自然景观

1. 风动石:位于六鳌半岛中部,是一块高约10米、重约200吨的巨石。传说在很久以前,这块巨石被风吹得旋转起来,因此得名“风动石”。风动石四周环境优美,是游客拍照留念的好去处。

2. 海蚀洞:六鳌半岛沿海地区有许多海蚀洞,如“仙人洞”、“石猴洞”等。这些海蚀洞形态各异,洞内钟乳石、石笋等奇观令人叹为观止。

3. 海滩:六鳌半岛拥有多处美丽的海滩,如“金銮湾”、“银滩”等。这些海滩沙质细腻,海水清澈,是游泳、日光浴、海滩足球等活动的理想场所。

4. 海景房:近年来,六鳌半岛的旅游业蓬勃发展,许多海景房、民宿等旅游设施应运而生。游客可以在这里尽情享受海滨风光,体验海滨生活。

三、六鳌半岛的历史文化

1. 古厝:六鳌半岛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厝,如“陈氏古厝”、“黄氏古厝”等。这些古厝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是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的窗口。

2. 民间传说:六鳌半岛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如“海神娘娘”、“海龟精”等。这些传说丰富了当地的文化内涵,也增添了旅游的趣味性。

3. 非物质文化遗产:六鳌半岛的民间舞蹈“六鳌渔歌”、剪纸、木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技艺。

四、六鳌半岛的旅游攻略

1. 最佳旅游时间:六鳌半岛四季皆宜,但最佳旅游时间为春秋两季,此时气候宜人,景色迷人。

2. 交通:从厦门、福州等地乘坐汽车或火车到达漳州市,再转乘汽车或自驾前往六鳌半岛。

3. 住宿:六鳌半岛的住宿选择丰富,包括酒店、民宿、海景房等。游客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住宿。

4. 美食:六鳌半岛的海鲜美食独具特色,如鲍鱼、海参、海蛎等。当地还有许多特色小吃,如鱼丸、海蛎煎等。

5. 活动:在六鳌半岛,游客可以参加海滩活动、海上娱乐、摄影、徒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六鳌半岛,这个被海浪温柔拥抱的半岛奇迹,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在这里,你可以放下生活的压力,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快来六鳌半岛,开启一段难忘的海滨之旅吧!

六鳌的读音六鳌的读音是什么

六鳌的读音是:liùáo。

六鳌的拼音是:liùáo。结构是:六(独体结构)鳌(上下结构)。注音是:ㄌ一ㄡ_ㄠ_。

六鳌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亦作“六_”。神话中负载五仙山的六只大龟。相传渤海之东,有一深壑,中有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五山,乃仙圣所居之地。然五山皆浮于海,常随潮波上下往还。“帝恐流於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_使巨_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_,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於是岱舆、员_二山流於北极,沉於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事见《列子·汤问》。

二、引证解释

⒈亦作“六_”。神话中负载五仙山的六只大龟。相传渤海之东,有一深壑,中有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五山,乃仙圣所居之地。然五山皆浮于海,常随潮波上下往还。“帝恐流於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_使巨_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_,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於是岱舆、员_二山流於北极,沉於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事见《列子·汤问》。引唐李白《登高丘而望远海》诗:“登高丘,望远海,六_骨已霜,三山流安在?”明夏完淳《代人赠镇府》诗:“六_还镇_,八柱独承天。”太平天_洪仁_《回港舟中诗》:“雄驱岛屿飞千里,怒战貔貅走六_。”

三、网络解释

六鳌(六鳌镇-漳州市漳浦县地名)亦作“六_”。神话中负载五仙山的六只大龟。相传渤海之东,有一深壑,中有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五山,乃仙圣所居之地。然五山皆浮于海,常随潮波上下往还。“帝恐流於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_使巨_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_,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於是岱舆、员峤二山流於北极,沉於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事见《列子·汤问》。六鳌(汉语词汇)六鳌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liùáo,意思是神话中负载神山的六只大龟。

关于六鳌的诗词

《金山寺·六鳌捧出法王宫》《送春韵·苍龙俯首六鳌沦》《宝鼎现·六鳌初驾》

关于六鳌的诗句

六鳌如镜天始老看看六鳌背下走海脉通六鳌

关于六鳌的成语

鳌鸣鳖应鲸_鳌掷鳌里夺尊断鳌立极持鳌封菊鳌愤龙愁鳌头独占鳌掷鲸_鳌掷鲸吞六臂三头

关于六鳌的词语

持鳌封菊六臂三头鳌里夺尊独占鳌头鳌鸣鳖应鳌掷鲸吞连鳌跨鲸断鳌立极鳌愤龙愁龙伯钓鳌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六鳌的详细信息

六鳌的解释

六鳌的解释亦作“六鰲”。神话中负载五仙山的六只大龟。相传渤海之东,有一深壑,中有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五山,乃仙圣所居之地。然五山皆浮于海,常随潮波上下往还。“帝恐流於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彊使巨鼇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鼇,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於是岱舆、员峤二山流於北极,沉於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事见《列子·汤问》。唐李白《登高丘而望远海》诗:“登高丘,望远海,六鼇骨已霜,三山流安在?”明夏完淳《代人赠镇府》诗:“六鼇还镇澥,八柱独承天。”太平天囯洪仁玕《回港舟中诗》:“雄驱岛屿飞千里,怒战貔貅走六鰲。”词语分解六的解释六ù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六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六甲。六艺(.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六经)。六欲鳌的解释鳌(螯)á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部首:鱼。

六鳌是哪里

六鳌宋代属安仁乡含恩里。元代设青山巡检司。明代属十五都。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设陆鳌守御千户所,属于军事编制,隶属镇海卫。临海建所城环青山山腰,状如“巨鳌载岳”,命名为陆鳌城,从此青山改称陆鳌山。陆鳌守御千户所人口属于军籍,明代前期对抗御倭寇入侵起到重要作用。嘉靖年间,卫所松懈,倭寇长驱直入内地。嘉靖末年,戚继光、俞大猷从浙江入闽剿平倭寇后,戚继光调走,留一部分军队驻守福建海防,其中一营人驻陆鳌城外,称“浙兵营”,曾与铜山土兵营对调。清代取消军籍,实行保甲制度,六鳌半岛于清初顺治年间设陆鳌、龙澳二保。康熙元年(1662年)“迁界”,村民内迁(部分逃到台湾依附郑成功)。至康熙十八年“复界”,许多村民没有回居陆鳌,人口大减。康熙三十九年重新编定保甲,陆鳌、龙澳二保并编为龙鳌一保。以后,旧镇、深土一带许多人迁到陆鳌定居,半岛的人口才逐渐多起来。民国初年实行“里邻”制度,全半岛编为六鳌里(当时开始将“陆鳌”简写为“六鳌”),初属东区管辖,后划属第一区(区署设在旧镇)。民国二十九(1940年)设六鳌乡,辖下营、城江、鳌西、鳌东、大澳、龙南、龙北7保。民国三十三年,龙南龙北并为龙美保,大澳改为墩澳保。新中国初期,六鳌属第四区(旧镇区),1952年改属第九区(深土区),分为鳌中、下寮、顶大澳、龙美4乡。农业合作化后,于1958年3月合为六鳌乡,9月,改属深土公社,设六鳌管理区,管鳌中、下寮、山门、大澳、新厝5个生产大队。1961年7月成立六鳌公社,辖龙美、新厝、大澳、山门、东门、鳌中、下寮、下营8个大队。1984年9月政企分开,改为六鳌乡,辖鳌东、鳌西、龙美、新厝、大澳、山门、东门、下寮、下营9个行政村。1991年,下营分为店下、营里二行政村,六鳌乡共辖10个行政村。1992年2月,六鳌乡改为六鳌镇。现全镇总人口2.4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