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村(合水村地理位置)

天气预报 (10) 5天前

合水村,一个听起来普通而又亲切的名字,位于我国南方一座美丽的小山城。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合水村也迎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合水村,探寻这个古老村庄的新生故事。

一、合水村的历史与文化

1. 历史悠久

合水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这里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村庄地处山环水绕之处,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云集之地。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古建筑、古遗址,见证了合水村的历史变迁。

2. 文化底蕴

合水村的文化底蕴丰富,民间艺术、传统习俗、地方方言等独具特色。以下是一张表格,展示了合水村的一些主要文化特色:

文化特色 简介
民间艺术 合水村民间艺术形式多样,如剪纸、刺绣、泥塑等,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传统习俗 合水村传统习俗众多,如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以及婚丧嫁娶、祭祀等活动。
地方方言 合水村方言独特,属于客家方言的一种,语音优美,富有韵味。

二、合水村的新生故事

1. 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

近年来,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合水村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合水村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使村庄焕发出新的生机。

2. 产业转型升级

合水村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如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以下是一张表格,展示了合水村的产业转型升级情况:

产业 简介
生态农业 合水村以绿色、有机、生态为原则,发展生态农业,种植茶叶、蔬菜等优质农产品。
乡村旅游 合水村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发展乡村旅游,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体验。

3. 环境整治与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提升村庄形象,合水村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改善村庄面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庄的宜居性。

三、合水村的新生之路

1. 文化传承与创新

合水村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打造独特的文化品牌。例如,举办民俗文化节、剪纸培训班等活动,传承和发扬民间艺术。

2. 旅游发展

合水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民宿,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体验。以下是一张表格,展示了合水村的旅游景点:

景点名称 简介
合水古村 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的合水古村,保留了许多古建筑和传统习俗。
合水大峡谷 自然风光秀丽,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探险、摄影的好去处。
合水茶庄 体验采茶、制茶过程,品尝正宗的合水茶。

3. 社会事业的发展

合水村关注民生,加大社会事业投入,提高村民生活水平。近年来,合水村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总结

合水村,一个古老的村庄,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合水村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环境整治与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传承与创新、旅游发展等多方面的突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合水村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合水镇下辖村委会有哪些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合水镇下辖村委会包括街镇社区居民委员会、合水村村民委员会、金坑村村民委员会、彰洞村村民委员会、丰岭村村民委员会、丰洋村村民委员会、大罗村村民委员会、兴径村村民委员会、中和村村民委员会、西坑村村民委员会、三联村村民委员会、政和村村民委员会、珊坪村村民委员会。

合水镇的概述

合水镇是1992年“撤、并、建”后的一个新建制镇,原属朗溪区,位于印江县城以东,距县城20公里,与朗溪、永义、木黄、板溪、天堂、新业6个乡镇接壤。因发源于梵净山的木黄、永义两河流域在此交汇而得名——合水。辖29个行政村187个村民组共30070人,是一个少数民族集聚的地方,在此居住的民族主要有汉族、土家族、苗族,行政区总面积109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288公顷(其中田716公顷,土572公顷)。这里交通便利,印(印江)—松(松桃),印(印江)—棉(梵净山棉絮岭)油路呈人字形穿越我镇11个村。合水镇文化底蕴丰富,具有“长号唢呐”之乡、“鱼米之乡”、“蔡伦古法造纸”之称。又是一个农业大镇,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主要产品以“农”为主,这里有充足的水源,近年来已成为“优质稻种”制种基地。全镇学校共24所(其中中学1所,完小9所,初小12所,幼儿园2所),均通过了两基复查,为全镇的整体素质提高起到了基础作用。全镇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镇党委、镇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狠抓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大力发展经果林、茶园、畜牧业等建设,现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盛产梨子、柑橘、苹果、桃子等水果,品种繁多,每年不仅满足了本镇人民的需求,还远销铜仁、遵义等地。现有经果林达1万余亩,经果林已经成为合水镇的一项支柱产业,茶园是合水镇发展的新兴产业,有茶园1100亩,主要聚集在海拔较高的村寨,现在已经开始步入收益阶段。在发展生态畜牧业之际,合水镇出台相关惠民政策,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现有大型生猪养殖场4个,年出栏生猪2000头以上。合水镇“立足当年粮、烟、牧,着力长远抓调整,繁荣集镇活商贸,狠抓稳定谋发展,严控人口增经济”为发展思路,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克服困难,真抓实干,各项社会、经济指标均取得了突出成绩,基础设施方面得到了长足发展。2007年工农业总产值实现7842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完成939万元,农业总产值完成6903万元,保持了镇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财政累计完成任121.73万元,粮食产量实现9828吨,各项存款余额3850万元,累计发放贷款1339万元,其中投入烤烟、畜牧业等“三农”资金达210万元,为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全年共出生人口29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实现了人口计划;农民人均纯收入1866元。

合水镇的民间文化丰富,有“土家花灯”、“金钱杆”、“长号唢呐”等民间组织,在喜庆的日子,人们就会自发有组织、有秩序地到集镇所在地,敲锣打鼓,又唱又跳,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抒发快乐的情怀,欢庆美好的日子。每年的春节,临近集镇所在地的村都要组建篮球队,进行篮球比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合水镇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将逐步的提高。

在全省倡导建设文明城镇之际,合水镇积极响应上级相关政策,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积极抓好“整脏治乱”,继续搞好集镇绿化、硬化、美化、亮化工程,营造整洁、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一是稳定抓好优质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增收,二是抓好万亩优质油菜基地,提高复种指数。今年秋冬种已完成了夏粮作物播种面积3.405万亩。三是大力发展烤烟,计划种植1800亩。扶持种植20亩以上的大户,走烤烟专业化生产道路;四是新建规模为500头的生猪育肥场1个;五是在三坪、坪峨、小杉木四村公路沿线新发展果园950亩,目前950亩定植穴已经开挖结束;六是在石万、落佑、羊角佬开辟茶园800亩。目前已新垦茶园450亩。七是发展杂交水稻制种面积1500亩。

2、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积极配合搞好新槽村烟水配套工程和水利扶贫工程建设;二是力争新槽村通村公路项目建设在5月前建成通车;三是维修合坳公路扩建维修项目建设;四是重点实施人饮“渴望工程”。加强集镇管网改造,引调永义慕龙泉水为集镇及周边村人畜用水;利用人饮工程资金,着力解决三坪村、新场村晴半坡组人饮难问题。五是新建兴旺村蔡伦古法造纸旅游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六是对镇幼儿园进行扩建维修;七是继续推广农村沼气建设;八是以加快村级学校危房改造建设为重点。新建石槽小学,汤家井小学;维修小杉木、水转两村小学,完善龙洞村小学附属设施建设。九是改扩建计生服务站。十是实施新场、亚子坝、普子三个村土地整治项目工程。

3、继续做好加强政法、综治、维稳、国安、农村反邪教及安全生产工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一是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全民法制意识;二是结合本镇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严打”专项整治行动;三是加大检查打击力度,对群众历史遗留问题,要正确加以引导,防止群体性上访或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维护社会稳定;四是加大非煤矿山整治力度。

4、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积极搞好“整脏治乱”,继续搞好集镇绿化、硬化、美化、亮化工程,营造整洁、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启动汽车客运站和交警中队站房建设。

5、党建工作重点

一是继续实施好党的先进性建设工程,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抓好示范点,以点带面、以点带创、以创带建推动全面工作。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点为财政支部、合水村、坪峨村、石万村、小杉木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示范点为合水村、小杉木村、亚子坝村、石万村。二是认真抓好村级班子换届及新任村干部的培训工作;三是抓好党代表常任制工作的落实;四是继续完善党内生活制度,强化对党员干部的管理教育和监督;五是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六是抓好班子建设,认真开展中心组学习活动、保证学习时间和效果。

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绿水镇下辖村委会有哪些

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绿水镇下辖村委会包括安固社区居民委员会、文殊社区居民委员会、沙桥社区居民委员会、合水村村民委员会、歌杨村村民委员会、透龙村村民委员会、龙泉村村民委员会、猴坪村村民委员会、锁口村村民委员会、石桥村村民委员会、群力村村民委员会、浮山村村民委员会、川洞村村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