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源头(南水北调源头在哪里?)

天气预报 (10) 1周前

南水北调工程,一项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承载着亿万人民的希望与期盼。它犹如一条巨龙,蜿蜒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将南方的水资源输送到北方,为北方地区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南水北调的源头,探寻这壮丽工程的起点。

一、南水北调工程的背景与意义

1. 背景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匮乏。为了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国家决定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2. 意义

(1)优化水资源配置,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

(2)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水源地;

(4)推动水利科技创新,提高我国水利建设水平。

二、南水北调源头:丹江口水库

1. 地理位置与概况

丹江口水库位于湖北省与河南省交界处,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水库上游为汉江,下游为唐白河。水库总库容为290.5亿立方米,水域面积达760平方公里。

2. 建设历程

丹江口水库始建于1958年,1968年竣工。工程总投资约24亿元,历时十年。水库建成后,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3. 生态效益

(1)调节气候:丹江口水库调节了汉江流域的气候,降低了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2)改善水质:水库拦截了上游地区的污染物,改善了汉江水质;

(3)保护生物多样性:水库为众多生物提供了栖息地,丰富了生物多样性。

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1. 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长1432公里,起于丹江口水库,终点为北京、天津。工程主要任务是将汉江、淮河、黄河等水系的水资源输送到北方地区。

2. 工程建设

(1)水源地建设:丹江口水库、汉江、淮河、黄河等水源地建设;

(2)输水工程:包括隧洞、渠道、泵站等;

(3)配套工程:包括水质监测、应急调度等。

3. 工程效益

(1)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

(2)改善北方地区生态环境;

(3)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4)提高我国水利建设水平。

四、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与启示

1. 意义

南水北调工程不仅解决了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还提高了我国水利建设水平,为我国水资源调配提供了宝贵经验。

2. 启示

(1)水资源调配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2)水利工程要注重生态效益,保护生态环境;

(3)加强水利科技创新,提高水利建设水平。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水利史上的伟大工程,它犹如一条生命线,将南方的水资源输送到北方,为我国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站在南水北调源头,我们不仅要感慨工程的伟大,还要珍惜水资源,共同呵护这片美丽的家园。

序号 内容
1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重大水利工程,旨在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
2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具有调节气候、改善水质等生态效益。
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长1432公里,为北方地区带来生机与活力。
4 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在于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等。
5 南水北调工程为我国水资源调配提供了宝贵经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南水北调水源头在哪

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冬峰西南侧

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扬州

东线工程的起点是长江下游的扬州,终点是天津。

东线工程供水范围:涉及江苏、安徽、山东、河北、天津五省市。

具体为:江苏中北部除丽霞河腹部及其东、北部高地以外的淮河下游平原;安徽省蚌埠市以下的淮河两岸、淮北市以东的新汴河两岸和天长县部分地区;山东省南四湖周边,韩庄运河、季良运河旁,胶东地区部分城市,鲁北非引黄灌区;河北黑龙港运东地区;天津及其郊区。

东线工程使用元朝的运河。目的是缓解江苏、安徽、山东、河北、天津等五省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东线一期工程共有68个设计单位项目,目前已完成29个。预计2014年3月与供水直接相关的主体工程将基本完工,届时东线一期工程将基本具备供水能力。

2014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水质达标和水验收。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3年第三季度正式开通。届时,长江水将向山东半岛和山东北部调水,山东、江苏、安徽等调水线路沿线地区将从中受益。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东岸引水,经江淮分水岭南阳防城关,沿唐白河流域西缘、黄淮海平原,经河南省荥阳市王村隧道,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流向北京颐和园团城湖。

中线工程调水量将根据丹江口水库后期规模完成。在正常水位170米的情况下,考虑到2020年的发展水平,汉江中下游将进行一些补偿工程,以保证转移区的工农业发展、航运和环境用水。多年平均可调节水量将为141.4亿立方米,一般枯水年约110亿立方米(保证率75%)。

供水范围主要在唐白河平原和黄淮海平原的西部和中部,总面积约15.5万平方公里。工程以河南、河北、天津、北京四省市为重点,沿线20多个大中城市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并考虑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中线总干渠长1267公里,至天津总干渠长154公里。

3.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雅砻江、大渡河、通天河。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通天河(长江上游)、雅砻江(长江支流)、大渡河通过隧道向黄河(西北地区)调水,即从长江上游向黄河调水。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简称西线工程(该工程处于前期论证阶段,为烂尾工程)。指从四川雅砻江、大渡河等长江支流向黄河上游的青干、甘肃、宁夏、蒙古、陕西、山西等地的长距离调水工程。补充黄河上游水资源,解决西北干旱缺水,促进黄河治理开发的重大战略工程。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四川、青海、甘肃、宁夏、蒙古、陕西、山西等中国西部和北部地区。坝址海拔2900-4000米。干线采用引水隧洞穿越长江黄河分水岭巴颜喀拉向黄河调水,长距离隧洞采用自流方案。

南水北调源头在那里

东线工程的源头是长江下游扬州的长江水,中线工程的源是头丹江口水库,西线工程源头是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

“南水北调”即“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性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供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省(市)。

西线工程截至目前,尚处于规划阶段,没有开工建设。

扩展资料:

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

1、解决北方缺水;

2、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3、使中国北方地区逐步成为水资源配置合理、水环境良好的节水、防污型社会;

4、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

5、为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证了水源。使鲁西和苏北两个商品粮基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是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丹江口水库。

渠首在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丹阳村,用水调度权属国务院南水北调办,被誉为"天下第一渠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长约1432公里,调水量一期工程完成后年均为95亿立方米,是世界上最为宏伟的引水工程之一。

渠首本意:是为了满足农田的灌溉、水力发电、工业以及生活用水等的需要,在河道的适宜地点建造的由几个建筑物共同组成的水利枢纽,称之为取水枢纽或着叫引水枢纽,因其位于引水渠道之首,所以又称为渠首或渠首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渠首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南阳正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涉及南阳的淅川、西峡2县,总面积达6361多平方公里,中线总干渠从陶岔闸引水,穿越南阳的淅川、邓州、镇平、卧龙、宛城、方城6个县市区和高新区的26个乡镇,在南阳境内全长185公里,控制流域面积7630平方公里,约占南阳总面积的29%。

永久占地3.7万亩,临时用地5.3万亩。工程实施后,丹江口水库大坝坝顶高程要从162米加高至176.6米,新淹没耕地、园地13万亩,库区动迁人口近16万,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渠首人民,坚决拥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扎实开展多项前期准备工作。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丹江口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