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山镇,位于江南水乡的腹地,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迷人的风光。今天,就让我带你走进这个充满魅力的地方,感受阁山镇的魅力。
一、阁山镇的历史底蕴
1. 历史沿革
阁山镇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镇上最早的居民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阁山镇经历了多次朝代的更迭,形成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2. 名胜古迹
阁山镇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其中最著名的有:
* 阁山寺:建于唐朝,是阁山镇的标志性建筑,寺内供奉着观音菩萨,香火旺盛。
* 阁山古桥:始建于宋代,是一座单孔石拱桥,见证了阁山镇的历史变迁。
* 阁山古村落: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是研究江南水乡古村落的重要基地。
二、阁山镇的自然风光
1. 江南水乡特色
阁山镇地处江南水乡,自然风光旖旎。镇上河道纵横,水网密布,古桥、古树、古建筑与水乡风光相映成趣。
2. 自然景观
* 阁山湖:位于镇中心,湖水清澈,湖岸绿树成荫,是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 阁山瀑布:位于镇北,瀑布高约30米,水流湍急,气势磅礴。
三、阁山镇的文化传承
1. 民俗风情
阁山镇民俗风情浓郁,其中最具特色的有:
* 龙舟赛:每年端午节,镇上都会举行盛大的龙舟赛,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看。
* 庙会:春节期间,阁山镇会举行盛大的庙会,游客可以品尝到各种美食、购买特色手工艺品。
2. 文化艺术
阁山镇文化艺术底蕴深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
* 阁山戏曲: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形式,唱腔优美,表演生动。
* 阁山剪纸: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作品精美,富有地方特色。
四、阁山镇的经济发展
1. 产业结构
阁山镇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同时发展了旅游业、手工业等产业。
2. 特色产品
* 阁山糯米:品质优良,是制作粽子、年糕等传统食品的重要原料。
* 阁山丝绸:历史悠久,产品远销海内外。
阁山镇,一个充满魅力的江南水乡,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迷人的风光。走进阁山镇,你将感受到江南水乡的韵味,体验到民俗风情的魅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阁山镇会成为一个更加美丽的旅游胜地。
以下为阁山镇部分景点表格:
景点名称 | 简介 |
---|---|
阁山寺 | 建于唐朝,是阁山镇的标志性建筑,寺内供奉着观音菩萨,香火旺盛。 |
阁山古桥 | 始建于宋代,是一座单孔石拱桥,见证了阁山镇的历史变迁。 |
阁山古村落 | 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是研究江南水乡古村落的重要基地。 |
阁山湖 | 湖水清澈,湖岸绿树成荫,是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
阁山瀑布 | 瀑布高约30米,水流湍急,气势磅礴。 |
龙舟赛 | 每年端午节,镇上都会举行盛大的龙舟赛,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看。 |
庙会 | 春节期间,阁山镇会举行盛大的庙会,游客可以品尝到各种美食、购买特色手工艺品。 |
阁山戏曲 | 一种古老的戏曲形式,唱腔优美,表演生动。 |
阁山剪纸 | 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作品精美,富有地方特色。 |
阁山镇,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期待你的到来!
阁山镇位于江西省樟树市东南方向,距市区约15公里,地处丘陵山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5°20′,北纬27°57′。这个区域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年无霜期大约320天。交通便利,105国道和大京九铁路复线在此交汇,设有樟树东站,附近还有国防机场,使得阁山镇的交通网络相当发达。
阁山镇总面积86.5平方公里,山林地占4万亩,耕地面积2.4万亩,其中水田2.3万亩,旱地0.1万亩,果园500亩,土壤主要为红壤。行政上,该镇下辖7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委会,85个村民小组。经济上,有15个民营个私工业企业,3个农林果分场和1个农工商公司。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阁山镇总人口为18107人,农业人口占比大,有4795户人家和6454名劳动力。
阁山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7年,当时清江县人大作出了开发山区经济的决议,1958年成立了国营阁山综合垦殖场。1984年,场乡合一,成立了阁山乡人民政府。1999年,撤乡建镇,成为现在的樟树市阁山镇,阁皂山等旅游胜地也在这一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
丰富的自然资源是阁山镇的另一大亮点,这里有大量木材、毛竹、优质矿泉水和可观的水能、岩盐资源。农业方面,阁山镇以稻米、大豆、薯类、油料、瓜果、畜禽水产品和中草药为主,工业产品包括白酒、木制家具、竹胶地板等,其中部分产品荣获国家和省级奖项。作为旅游资源,阁皂山——一座拥有宋代古桥和清代石坊的道教名山,已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文人墨客。
扩展资料
阁山镇地处江西省樟树市东南15公里的丘陵山区,全镇土地总面积86.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8万人。紧临105国道,2条沥青公路成Y字形穿境而过,大京九铁路复线横贯其中并设有樟树东站。自然资源丰富,盛产木材、毛竹、优质天然矿泉水等,土特名优产品有水稻、大豆、高山蔬菜、野生茶叶、瓜果、畜禽水产品、中药材等,工业产品以白酒、木竹制品、玻璃、瓷瓶、机制砖、大米加工为主。
阁山镇地处樟树市东南15公里的丘陵山区,位于东经115°20′,北纬27°57′之间,属中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热、水充沛,年无霜期为320天左右。紧靠105国道,大京九铁路复线横贯其中并设立樟树东站,旁依国防机场。境域分割为南北两大部分,呈V状,南面与新干县毗邻,北面与大桥办事处、洋湖乡接壤,土地总面积86.5平方公里,山林地面积4万亩,耕地面积2.4万亩,其中水田2.3万亩,旱地0.1万亩,果园面积500亩,多为红壤土地。
阁山镇所辖7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委会,85个村民小组,民营个私工业企业15个,农林果分场3个,农工商公司1个。第五次人口普查总人口18107人,基本上为江右民系。其中管辖人口17293人,其中农业人口14366人,总户数4795户,劳力6454人,垦殖场属职工607人。 1957年12月8日原清江县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作出《“关于开发山区经济建设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山区的报告”的决议》。
阁山镇风景
1958年元月28日和2月9日,全县338名荣获组织批准的机关干部,组成劳动大军,分两批奔赴阁皂山,创建了国营阁山综合垦殖场。从此,清江县属的第一个国营农垦企业在阁皂山上诞生了。 1984年5月经上级批准,以场建乡,成立了清江县阁山乡人民政府,设立阁山乡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乡长、副乡长,并设立中共阁山乡纪律检查委员会,阁山乡政治协商委员会,实行场乡合一,两块牌子了套人马。
1985年12月6日乡(场)机关迁往让山地区办公。原友爱大队,团结大队改为黄家巷村发委员会和洗沙埠村民委员会。
1999年6月2日经上级批准,撤乡建镇,设立樟树市阁山镇人民政府,阁山综合垦殖场仍然保留,并从店下镇划拨孙家、渡桥、上阳、关坊、芗溪、韶塘6个村民委员会归阁山管辖。
2003年10月29日阁山镇政府正式搬迁到阁山开发区(樟树东站旁)办公。现阁山镇政府所处的新城区亮化、硬化、绿化、美化、招商引资项目林立,这里又将成为京九线上的一颗明珠,独特的风景线的投资热土。阁山镇自然资源丰富,盛产木材、毛竹、优质天然矿泉水,水能蕴藏量达12万吨以上,岩盐蕴藏量达75万吨。土特名优产品系水稻、大豆、薯类、油料、瓜果、畜禽水产品、中草药等,工业产品白酒、木制家具、竹胶地板、瓷瓶、机制砖、瓦楞纸等,产品质量上乘,获农业部优秀产品奖一项,获省优质新产品奖三项。距镇政府东南15公里处,有一座名闻遐尔的洞天福地、药都药业先河、旅游疗养胜地、道教名山——阁皂山,2001年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现有保存的宋代古桥(鸣水桥),清代石坊(一天门),是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境内景色之秀、宫观之丽、古迹之异、名树之奇、药草之众,真乃“神仙之府”,历史上引无数文人雅士,借景抒情,争相题咏,留连忘返。
镇政府成立了科学技术委员会,有科技推广站1所,科拄示范户238户,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88人。现有中小学13所,教师188人,学生3053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学率100%,1978年以来累计输送大中专学生320余人。有广播电视站、文化站各1所,卫生所13所,医务人员18人,敬老院1个,安置老人12人.有计划生育服务站l所,设施齐全,育龄妇女4689人,2002年计划生育率100%,人口自然增长率5‰。
有让山、港里、芗溪3个墟镇,街道总长400米,厂房面积16万平方米,桥梁64座,镇村公路l0条,总长42公里。日产3000吨的自来水厂、3.5万千瓦的供电站已投建使用:中国移动公司、中国联通公司两个基站在镇政府所在地落成并竣工投入使用:电视光缆线已进入阁山,投入启用。全镇拥有个体客车(含面包的士、小轿车的士)36辆,年客运量28万人(次),载货汽车116辆,拖拉机12台,农用汽车、手扶拖拉机122部,年载货量34万吨。
在全镇农村及企业中广泛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活动,积极倡导婚育新风,评选十星户220户,“五好家庭”434户,“文明楼院”100户,全镇涌现出100余名先进人物和个私纳税大户。1980年以来,镇(乡、场)多年获宣春市、樟树市优秀党委、先进单位,获宜春市“文明单位”、“绿化先进单位”、“财政增收先进单位”、“江西省社会经济百强乡镇”、宜春市“农垦经济效益先进单位”等称号,1989年获中宣部“计划生育宣传先进单位”,1986年阁山酒厂团支部获共青团江西省委“先进团支部”荣誉。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