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宾天气(兴宾天气预报15天)

提到广西壮族自治区,你可能会想起秀美的山水、热情的壮族人民,而今天,我们要聊一聊这里的“气候担当”——兴宾天气。兴宾区作为广西首府南宁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让它成为了广西乃至全国的一个气候研究热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兴宾天气的秘密吧!

一、兴宾区简介

兴宾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东临宾阳县,南接横州市,西靠武鸣区,北与南宁市青秀区接壤。全区总面积为2477平方公里,下辖8个街道、6个镇、1个乡。兴宾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二、兴宾天气特点

1. 四季分明:兴宾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和干燥。具体来说,春季(3月-5月)温暖湿润,夏季(6月-8月)高温多雨,秋季(9月-11月)凉爽干燥,冬季(12月-次年2月)温和少雨。

2. 雨量充沛:兴宾区年均降水量在1500-1800毫米之间,雨季主要集中在夏季。由于地处亚热带,兴宾区的降雨量相对较多,这也是当地农业生产得天独厚的条件之一。

3. 光照充足:兴宾区年均日照时数在1800-2000小时之间,光照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4. 气温适中:兴宾区年均气温在21℃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在0℃以上,夏季最高气温在38℃以下。这样的气温条件,使得兴宾区成为了一个宜居宜业的好地方。

三、兴宾天气对当地农业的影响

兴宾区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其气候特点对当地农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水稻种植:兴宾区适宜种植水稻,由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水稻生长周期短,产量高。据统计,兴宾区水稻种植面积达80万亩,产量达40万吨。

2. 水果种植:兴宾区气候适宜种植柑橘、荔枝、龙眼等水果。其中,兴宾柑橘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品质,远销全国各地。

3. 蔬菜种植:兴宾区气候适宜种植各类蔬菜,如青菜、白菜、黄瓜等。据统计,兴宾区蔬菜种植面积达20万亩,产量达40万吨。

四、兴宾天气对当地旅游业的影响

兴宾区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宜人的气候条件,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1. 山水风光:兴宾区拥有众多秀美的山水风光,如青秀山、大明山、莲花山等。

2. 民族风情:兴宾区是壮族聚居区,拥有独特的民族风情。游客可以欣赏到壮族的歌舞、服饰、建筑等。

3. 乡村旅游:兴宾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游客可以体验采摘、垂钓、农家乐等活动。

兴宾天气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气候特点对当地农业、旅游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今后的日子里,兴宾区将继续发挥其气候优势,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让我们一起期待,兴宾区在未来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以下为兴宾区年均气候数据表格

气候指标 数据(单位:℃/mm)
年均气温 21.0
年均降水量 1600
年均日照时数 1800
最热月平均气温 28.5
最冷月平均气温 12.0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兴宾区的气候特点。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兴宾天气,感受这里的独特魅力。

广西一年四季天气如何

广西位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20℃左右,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凉爽干燥。春季(3月至5月):气温逐渐回升,气候变得湿润,降雨较多,花草树木开始复苏生长。夏季(6月至8月):气温高达30℃以上,潮湿闷热,雨水充沛,但是也出现炎热干旱的情况。秋季(9月至11月):气温开始下降,秋高气爽,气候较为宜人,这个季节是广西旅游的黄金季节之一。冬季(12月至2月):气温下降,但是温度仍然比较温暖,非常适合旅游。但是偶尔也会出现冰冻天气。

来宾的冬天有什么特点

来宾市的冬天主要特点:冬季较短,温度在0℃上下,雨水较少。

来宾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极端最高气温为33.7-42.5℃,极端最低气温为-8.4-2.9℃,年平均气温在16.5-23.1℃之间。全市大部地区气候温暖,热量丰富,雨水丰沛,干湿分明,季节变化不明显,日照适中,冬少夏多。

由于受冬、夏季风的交替影响,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不均,干湿季分明。4-9月为雨季,其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5%,容易发生洪涝灾害;10-3月为干季,降水量仅占年降水量的15-30%,干旱少雨,易引发森林火灾。

气候原因

由于受冬、夏季风的交替影响,广西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不均,干、雨季分明。4~9月为雨季,其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5%,容易发生洪涝灾害;10月至次年3月为干季,降水量仅占年降水量的15%~30%,干旱少雨。

(一)季风环流的影响

在正常年份,4月底5月初夏季风便开始进入广西。月降水量成倍增加,5月至6月中旬,锋面带在华南徘徊,各地形成第一降水高峰,到9月中旬,夏季风南退,冷空气南下入侵,降水迅速减少。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弱变化和西伸与进退的时间迟早年际差异很大,致使广西各地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降水分布不均。

图3-1广西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等值线图

Fig.3-1 Contour line map of average precipitation over years in Guangxi

图3-2兴宾区降水量与粮食产量关系图

(据张之淦,2005)

Fig.3-2 Correlation between precipitation and grain yields in Xingbin District

广西每年5月至11月都有台风或热带风暴的入侵,在热带气旋入侵次数偏少的年份,则易出现夏秋干旱。此外,南海高压和印度低压对广西冬春的天气有较大影响,在冬半年出现在南海或中南半岛上空的南海高压,它的强度和位置逐年变化较大,如果南海高压强度弱,其中心位置在中南半岛上空时,广西受西北气流的影响,就出现冬春雨水偏少旱情。

厄尔尼诺(El-Nino)现象和拉尼娜(La-Nino)现象的影响也较为明显。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的年份桂中地区春季少雨;而在拉尼娜事件影响年,秋、冬季雨水偏少。

(二)气温高蒸发量大,加剧旱情

对比分析表明(表3-5),桂中地区比相邻的同纬度的桂平、广州等地在降雨量上总体偏少,同时蒸发量则较大。而且降水量偏少年份,蒸发量越大,在统计的10年中,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年份柳州站有6年、南宁站有8年。在干旱年柳州站的蒸发量为降水量的1.1~1.76倍;南宁站为1.12~1.33倍。少雨、气温偏高伴随蒸发量增大致使旱象加剧发展,导致水库水量锐减,很多河溪水塘干枯,地下水位急剧下降,造成生产用水严重匮乏,同时耕地水分损失,农作物受旱减产。据统计,2000年7~9月贵港市各月蒸发量都在210mm以上,比历年同期偏多20~40mm,蒸发量连续3个月在210mm以上,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一次。由于持续干旱,各地农作物受灾面积迅速扩大,贵港市晚稻、晚玉米、甘蔗等作物受灾面积达12.3×104hm2,受旱面积超过70%。

(三)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季节性干旱严重

桂中地处南亚热带,尽管年降水量多在1 300~1 600mm之间,丰水年甚至高达1 900~2 000mm,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降雨一般集中在雨季的4~5个月(图3-3、表3-6),春旱或秋旱频发。因此,作物复种指数多年平均值仅为1.84,而目前几乎每年都发生旱灾,严重地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数据分析表明,以桂中南北两端的柳州和南宁气象资料看,该区域的降水量分布的极不均一,降水量偏少年中降水主要集中在3~4个月,如1991年、1992年中累积3~4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即使在降水量较为充沛的年份,如1994年、1998年,3~8月份的6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7%以上,其余6个月的降水量不到全年的13%。由此可见,年内降雨分配不均是造成季节性干旱的主要原因之一。

表3-5桂中地区与近似纬度相邻地区降水量与蒸发量对比表Tab.3-5 Comparison of precipitation and evaporation between central Guangxi and neighbor regions in similar latitude单位:10-1mm

图3-3桂中地区典型降水量曲线图

Fig.3-3 Curves of typical precipitation in central Guangxi

表3-6桂中地区典型气象站降水量特征分析表Tab.3-6 Precipi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weather station in central Guang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