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有许多美丽的小村庄,它们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点缀在祖国的大地上。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走进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大杨村。
一、大杨村概况
大杨村位于我国某省的一个美丽山区,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村庄占地面积约5平方公里,人口约2000人。大杨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当地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大杨村的历史
大杨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据传,明朝时期,一位名叫杨大勇的将军在此地驻军,后来他的后代便在此地定居,逐渐形成了大杨村。历经数百年的风雨,大杨村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
三、大杨村的自然风光
1. 山水风光
大杨村地处山区,四周环山,风景秀丽。村庄附近有一座名为“杨山”的大山,山上有清澈的溪流、奇特的岩石和茂密的森林。每到春天,山上的桃花、梨花竞相开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2. 民居建筑
大杨村的民居建筑风格独特,大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房屋多为土木结构,屋顶覆盖着青瓦,显得古朴典雅。村子里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如古井、古庙等,这些都是大杨村历史的见证。
四、大杨村的民俗风情
1. 独特的节日
大杨村有许多独特的节日,如“杨氏宗亲会”、“桃花节”等。在这些节日里,村民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放鞭炮等,热闹非凡。
2. 民俗表演
大杨村的民俗表演独具特色,如“杨家拳”、“杨家戏”等。这些表演传承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展示了大杨村人民的智慧和才艺。
五、大杨村的发展
近年来,大杨村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挖掘文化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等措施,大杨村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1. 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方便游客和村民出行,大杨村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建了水泥路、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设施,为游客提供了便利。
2. 文化资源挖掘
大杨村深入挖掘当地文化资源,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如杨家拳、杨家戏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3. 产业发展
大杨村依托当地资源,发展了特色产业。如种植桃树、梨树等水果,养殖土鸡、土鸭等家禽,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大杨村,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它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杨村会成为一个更加美丽的旅游胜地。
以下是大杨村的一些基本情况表格:
项目 | 内容 |
---|---|
地理位置 | 我国某省山区 |
人口 | 约2000人 |
历史背景 | 明朝时期杨大勇将军后代在此定居 |
自然风光 | 杨山、清澈溪流、奇特的岩石、茂密的森林、桃花、梨花等 |
民居建筑 | 明清时期土木结构,青瓦屋顶 |
民俗风情 | 杨氏宗亲会、桃花节、杨家拳、杨家戏等 |
发展现状 | 发展乡村旅游,改善基础设施,挖掘文化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
大杨村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探寻。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自然的美丽和民俗的韵味。
大杨村曾是锣圩与灵马,隆安交通的要冲。自元朝始,在大杨青山屯(即与灵马、隆安交界之地)设有兵寨,扼守通往灵马、隆安的通道。据传青山屯之居民皆为驻寨守军之子孙,故全锣圩唯独此地有郑姓。民国时属英利乡,因地处偏远,曾是游击队活动的主要区域,并被武鸣县政府列为革命老区,解放后,英利乡撤并,之后大杨一直隶属锣圩,成为锣圩西端的一个行政村。
大杨镇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1950年,当时它隶属于肥西县长军区,由邓店、北外、火龙和岗集等4个乡管辖。1951年,长军区更名为岗集区,邓店乡等撤销,成立了双庙乡和谢岗乡。双庙乡包含了水库村和郑郢、楚郢等地,谢岗乡则包括谢岗村和俞大郢、俞小郢,北外乡的部分区域划归了合肥郊区。这一时期,四河、龙王和高桥乡也相继成立。
1955年,龙王乡和高桥乡合并为高桥乡,双庙乡、谢岗乡以及侯郢、梁岗合并为岗集乡,四河乡划归郊区。1956年,岗集乡改为共耕高级社,高桥乡改为共和高级社,四河乡改为淮联高级社。1957年,共和高级社更名为优胜高级社,随后于1958年并入永青人民公社和省农科院。岗西村在1960年划归永青公社,随后村庄的划分又有变动,直至1963年,十张村、高桥村、照山村、大杨村、岗西村等划归岗集人民公社,而部分村庄则从科学院划出,成立四河人民公社。
1969年,园林人民公社撤销,其区域并入优胜公社。1983年,随着撤社建乡的改革,成立了大杨店乡人民政府,管辖12个村民委员会和116个村民小组。1987年,进一步发展为大杨镇,隶属于合肥市郊区,下辖12个村民委员会和4个社居委。2000年,因水库建设,龙王、高桥和照山部分区域变为社居委,而王墩社居委在镇府驻地成立。2003年,大杨镇归属庐阳区管辖,下辖四个社居委和九个村民委员会,以及两个建制场。2005年,部分村庄再次进行撤村建居,社居委建设也在进行中。2006年,大杨镇的行政结构进一步调整,最终下辖8个社居委和5个村民委员会,部分场区进行了合并。
扩展资料
大杨镇其境东西长约7.8公里,南北宽5.7公里,总面积35平方公里。主要交通线路有:砀山路(北二环路)、合淮路(206线)、四里河路、环湖北路、雷水路以及以镇政府为中心的村镇道路。耕地15000余亩,全镇现共有66个村民小组和60个居民小组、7800余户、26000余人,都为汉族人口,其中农业人口仅8000多人。
秦淮区大杨村属于五老村街道。
大杨村小区隶属于南京市秦淮区五老村商圈优质小区,开发商为城市建设,共有10栋住宅,275余户居民住宅,主要户型是3室0厅、1室1厅、2室2厅、3室1厅、2室1厅等,此小区优点是环境优雅,地理位置优越,商超医院银行等公共设施齐全,适合长期持有以及居住。
五老村街道简介
隶属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地处秦淮区北部,东以内秦淮河与瑞金路街道相邻,南至常府街、羊皮巷与洪武路街道相接,西至莫愁路与朝天宫街道接壤,北至中山东路、汉中路,分别与玄武区梅园街道、鼓楼区华侨路街道相望,距秦淮区人民政府0.8千米。
总面积为1.35平方千米。五老村街道隶属于南京市秦淮区,位于秦淮区北部,是秦淮区区委、区政府所在地。截至2015年,五老村街道面积约1.6平方千米,人口8万人,下辖五老村社区、三条巷社区、树德里社区、淮海路社区、新街口商业街5个社区。
2013年8月,新街口商业步行区管理办公室和五老村街道分离办公,街道内设“四部一中心”,即:党政综合部、经济发展部、社会管理部、城市管理部和市民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