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家口镇,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这里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贾家口镇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古镇,感受它的韵味与变迁。
一、古镇概况
地理位置:贾家口镇位于涉县东南部,地处太行山南麓,与河南省林州市相邻。
历史沿革:据史料记载,贾家口镇始建于隋朝,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古镇原名“贾家口”,因镇内贾姓人口较多而得名。
人口与面积:全镇总面积为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为2万人。
二、古镇特色
1. 古建筑群
贾家口镇的古建筑群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
* 贾家大院:始建于明朝,是古镇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大院由多个院落组成,布局严谨,风格古朴。
* 石牌楼:位于古镇中心,建于清朝,是古镇的标志性建筑。石牌楼雕刻精美,气势雄伟。
* 古街道:古镇内的街道宽敞平坦,两旁商铺林立,古色古香。
2. 民俗文化
贾家口镇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其中最具特色的有:
* 民间艺术:如剪纸、泥塑、刺绣等。
* 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
* 民间传说:如“贾家口的传说”、“石牌楼的传说”等。
3. 自然风光
贾家口镇地处太行山南麓,自然风光旖旎。其中,最具特色的有:
* 太行山:巍峨壮观,是徒步、探险的好去处。
* 清漳河:清澈见底,是古镇内的重要水源。
* 贾家口水库:碧波荡漾,景色宜人。
三、古镇变迁
1. 历史变迁
贾家口镇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变迁。从隋朝至今,古镇经历了战乱、灾害、重建等过程。如今,古镇已焕发出新的生机。
2. 经济发展
近年来,贾家口镇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古镇内的客栈、餐馆、特产店等服务业蓬勃发展,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3. 文化传承
为了传承古镇的文化,贾家口镇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如举办民俗文化节、民间艺术比赛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四、未来展望
贾家口镇作为一座千年古镇,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古镇将继续加大旅游开发力度,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表格:贾家口镇古建筑群一览
序号 | 名称 | 建筑年代 | 特色 |
---|---|---|---|
1 | 贾家大院 | 明朝 | 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 |
2 | 石牌楼 | 清朝 | 古镇标志性建筑,雕刻精美 |
3 | 古街道 | 清朝 | 宽敞平坦,古色古香 |
贾家口镇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古镇。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千年古镇的韵味,感受到历史的厚重。让我们一起走进贾家口镇,探寻这座古镇的变迁与魅力吧!
宁晋县“尧台相传为尧禅位于舜处”,后此村建尧帝庙,以示纪念,故名尧台。(见清《赵州志》、《宁晋县志》)故贾家口也是尧舜故里
1953年置贾家口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后撤乡设镇。
2014年,面积94.3平方千米,人口5.54万,辖贾家口、小河庄、历城、冯家庄、白木、西侯高、东侯高、曹家楼、连邱、延白、东马家庄、小刘村、朱家庄、大营上、东黄儿营、西黄儿营、神堂、尧台一村、尧台二村、尧台三村、蔡家庄21个行政村。
贾家口镇党委下设2个村级党委、3个村党总支、45个支部。2014年实现社会生产总值114亿元,财税收入76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00元。先后荣获中国经济文化名镇、中国电线电缆生产重镇、全国魅力新农村十佳乡村、河北省质量兴镇示范镇、河北省文明乡镇、河北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邢台市先进基层党委等荣誉称号。
宁晋县的“尧台”村,相传是尧禅位于舜的地方。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村中建有尧帝庙。这一名称源于清《赵州志》和《宁晋县志》的记载。由此,贾家口镇也成为了尧舜故里的一个组成部分。
贾家口镇的历史沿革始于1953年,当时设立贾家口乡。1961年,贾家口乡改设为公社。到1984年,恢复为贾家口乡。进入1997年,贾家口乡的面积达到90.8平方千米,人口约为4.5万。此时,贾家口乡辖有贾家口、小河庄、历城、冯家庄、白木、西侯高、东侯高、曹家楼、连邱、延白、东马家庄、小刘树、朱家庄、大营上、东黄儿营、西黄儿营、尧台一村、神堂、尧台二村、尧台三村、蔡家庄等21个行政村。
随着时间的推移,贾家口乡经历了多次变革。最终,贾家口乡在某些时间点撤乡设镇,形成了今天的贾家口镇。
2006年,贾家口镇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为指导,突出抓好五“新”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实现农业“新”跨越。一是小河庄村康达农场投资600多万元新上滴灌,1000亩梨全部实行“套袋”,提高了果品质量。二是大力推广农村新能源建设,新增沼气池427个。三是以河北大道牧业有限公司、龙飞翔等级面粉厂和奶牛小区为龙头,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竞争能力。
二、增强农村发展“新”活力。一是将小河庄村32家小型企业联合组建了河北万兴源线缆有限公司,受到了市县领导的充分认可,并作为“万兴源模式”在全县推广;二是投资超8亿元完成100万元以上项目60个;三是申报成功河北省名牌产品4个,占全省电线电缆新增名牌的三分之一,引进资金超1.71亿元,引进人才25名。
三、打造农村“新”面貌。一是积极引导产业、项目、资金、物流、先进技术和管理人才向小城镇镇区转移,增强其聚集、吸纳和带动能力。二是投资1200万元的小河庄住宅楼已竣工,提升了农村新形象。三是大力开展了村容村貌集中整治活动,各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文明程度大大提高。
四、培育造就“新”农民。一是充分利用协会作用,组织技术培训3次达6000多人,在全镇形成了人人争当“科技明白人、致富人、领头雁”的浓厚氛围。二是充分发挥优势,转移1万多个富余劳动力。三是通过政策扶持、发展引导等多种措施,培养出了100多户大粮商、大棉商、大畜牧商和大运销商,让更多的农民富了起来。
五、塑造农村“新”风尚。一是利用多种形式让农民学好文化、熟悉法律、掌握发家致富的技术技能,塑造农民新形象。二是积极开展有益的文体活动,用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三是通过“四变”抓稳定,没有发生一起越级访和集访事件。
建设
工业方面,目前全镇拥有电缆制造等企业248家,注册资金超亿元企业40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29家,务工人员10600人,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个、省著名商标25个、省名牌产品16个,通过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企业71家。拥有各种电缆生产线及配套1100多条,其中高压化学交联生产线68条,占全国的六分之一,生产的30多个系列、3000多种规格电线电缆畅销全国,铝合金电缆打入美国、加拿大等海外市场。
农业方面,建设了小河庄村众盛现代农业园、黄儿营西村保信现代农业园、华燕与台湾合作谷豆类园、潍坊设施蔬菜园4个现代农园区,打造宁晋县城东部农业园区。
商业方面,依据区位和发展优势,在小河庄建成了仿古一条街,在黄儿营建设了电线电缆辅料、托运站、服装家电、农产品交易、餐饮住宿、建材家具等专业市场,年交易额5亿元,带动就业2000余人,是宁晋县农村规模最大的商品物资交易中心,并辐射到辛集、冀县、新河等市县。
园区建设,贾家口镇电线电缆工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2.8平方公里,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甲级资质)按照省级园区标准,对集聚区各种规划进行了科学编制。2011年被列为首批市级工业园区,2012年成立了园区党工委和管委会,2013年被评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近2年来,投资1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五横七纵”园区路网框架,建设了1个水厂、2个变电站,工商、国地税、公安、法院、金融、邮政、通信等职能部门均在园区设有分支机构,园区内建有国家级研究院1个,省级研发中心3个,省级培训基地1个,省级辅导基地3个,市级辅导基地1个。
城镇化建设,产城融合一体化发展的雏形已初步显现。近2年累计投资3亿元推进新农村建设,建成了8个综合性公园、14个文体活动广场和21个新农村书屋;完善了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和供排水、供电、通信网络,与桑德环卫公司合作,实现卫生保洁、垃圾处理市场一体化运作模式;镇中学新教学楼、黄儿营西村小学、黄儿营东村小学、延白村小学、东侯高小学、小河庄幼儿园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小河庄、西营等16个农村小区陆续建成;先后培育出省级新民居建设优秀示范村2个、省级幸福乡村示范点2个、省级美丽乡村2个。
文化建设,拥有“尧禅位于舜”“曹皇后故里”两张历史名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