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营镇,位于我国江南水乡,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镇。这里山水相依,人文荟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陈营镇,探寻历史的足迹,感受乡愁的魅力。
一、陈营镇的历史沿革
陈营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距今已有千年之久。据史书记载,陈营镇原名陈家营,因陈姓人家在此地定居而得名。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家营逐渐发展成为一座繁华的古镇,吸引了众多商贾云集。
陈营镇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阶段 | 时间 | 事件简介 |
---|---|---|
创立期 | 唐宋时期 | 陈姓人家在此地定居,形成陈家营 |
发展期 | 宋元时期 | 陈家营逐渐发展成为一座繁华的古镇 |
兴盛期 | 明清时期 | 陈营镇进入鼎盛时期,商贾云集,文化繁荣 |
民国时期 | 1912-1949 | 陈营镇受到战乱影响,经济一度衰落 |
新中国成立 | 1949至今 | 陈营镇逐渐恢复繁荣,成为江南水乡的一颗明珠 |
二、陈营镇的自然风光
陈营镇地处江南水乡,山水相依,风光旖旎。以下是陈营镇几处著名的自然景观:
1. 陈营湖:陈营湖是陈营镇的“心脏”,湖面宽阔,湖水清澈,湖岸绿树成荫,是游客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2. 陈营山:陈营山位于陈营镇北部,山势雄伟,绿树葱茏,山顶有一座古老的庙宇,吸引着众多信众前来朝拜。
3. 古运河:陈营镇位于古运河畔,古运河蜿蜒曲折,两岸古建筑林立,是游客体验江南水乡风情的好地方。
三、陈营镇的人文景观
陈营镇不仅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也十分丰富。以下是陈营镇几处著名的人文景观:
1. 陈营古镇:陈营古镇保留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如陈氏宗祠、古戏台、古石桥等,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2. 陈营古塔:陈营古塔建于宋代,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多层塔楼,塔内供奉着佛像,是陈营镇的标志性建筑。
3. 陈营名人故居:陈营镇曾出过许多名人,如清代著名文学家陈独秀、现代著名画家徐悲鸿等。他们的故居至今仍保存完好,成为陈营镇的重要文化遗址。
四、陈营镇的美食文化
陈营镇地处江南水乡,美食文化源远流长。以下是陈营镇几道特色美食:
1. 陈营烧饼:陈营烧饼外皮酥脆,内馅丰富,有猪肉、鸡肉、虾仁等多种口味,是陈营镇的特色小吃。
2. 陈营豆腐干:陈营豆腐干选用优质黄豆制作,口感鲜嫩,香辣可口,是游客必尝的美食。
3. 陈营糖藕:陈营糖藕选用新鲜藕节,搭配红糖熬制而成,香甜可口,是陈营镇的特色甜品。
陈营镇,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镇,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景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味的特色美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览。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体验到乡愁的魅力。让我们一起走进陈营镇,探寻那一份美好的记忆吧!
在陈营镇,工业开发展现出广阔前景。马家工业小区设施完善,具备“五通一平”条件,地理位置优越,紧邻火车站,与丰收工业园区仅1公里之遥。该区域拥有大量闲置厂房和无偿提供的旧设备,为企业家提供了理想的办厂条件。这里的千枚岩和白云岩蕴藏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潜在资源。
农业方面,陈营镇水资源丰富,拥有1座大型水库和6座中小型水库,适合建设“三水”产业科技示范园。平缓的山坡适宜种植花卉、果树和药材,可发展成为花果种植基地和药源基地。同时,田地集中连片,靠近县城,适宜发展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和无公害蔬菜生产。
在旅游开发上,陈营镇拥有众多历史遗迹,特别是宋朝尼姑庙,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为打造集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旅游景点提供了良好基础。
房地产开发方面,陈营镇集中连片的大中型土地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建设宾馆、商品房、写字楼以及工贸城,是投资者的理想之选,具有巨大的投资潜力。
扩展资料
陈营镇是万年县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是万年珍珠、贡米的集散地,属上饶市的大乡大镇。区域面积25.32平方公里,下辖8个居委会,5个村委会,1个国营垦殖场,总人口6.8万人,耕地面积8000余亩,山地面积12000亩,林地面积8000亩,用材林活立木蓄积量9.83万立方米。
万年县下辖6个镇、6个乡:陈营镇、石镇镇、青云镇、梓埠镇、大源镇、裴梅镇、湖云乡、齐埠乡、汪家乡、上坊乡、苏桥乡、珠田乡。
万年县政区图
万年县地图
一、概况
万年县,隶属江西省上饶市,地处江西省东北中部,上饶市中部西侧,东与弋阳县、贵溪市毗邻,南与鹰潭市余江区交界,西与余干县接壤,北与乐平市相连、与鄱阳县隔乐安河相望。县域面积1140.76平方千米,下辖6镇、6乡和2个管委会。 2021年末,万年县常住人口35.45万人。
明朝正德七年(1512年)析鄱、余、乐、贵边徼之地设县,以县治于万年峰之阳而得名,境内人口多为汉族江右民系。境内地貌类型以岗地、丘陵为主,辅之于滨湖平原,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呈阶梯状。
二、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境域属吴、越、楚管辖。
秦汉时期,分属番县及馀汗县境。
吴、晋至隋为鄱阳、馀干二县地、
唐朝以后为鄱阳、馀干、乐平、贵溪四县属地。
南唐升元初,改饶州为永平军。[1]
宋开宝八年(975年),废永平军复饶州。[1]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饶州为饶州路,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改饶州路为鄱阳府。[1]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鄱阳府为饶州府,境域分属鄱阳县东南境,余干县之万年、政新2乡,乐平县西南境,贵溪县北境,隶属江浙行省。正德七年(1512年),割鄱阳、余干、乐平、贵溪4县之地置县,县治万年峰南库田畈(今青云镇),故名万年县,隶属江西布政使司饶州府。
清朝时期,隶属仍旧。
民国元年(1912年),万年县隶属浔阳道。民国十五年(1926年),废浔阳道,万年县隶属江西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隶属第四行政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隶第六行政区。
1949年4月28日,万年解放,先后隶鄱阳、乐平、浮梁专区。1952年9月,隶上饶专区。2000年10月,隶属上饶市。
2001年12月3日,撤销马家乡,划归陈营镇;撤销盘岭乡,划归大源镇;撤销山家寨乡,划归上坊乡。
2002年8月8日,垱下乡更名为南溪乡;梨树坞乡政府驻地迁至富林村,并更名为富林乡。
2003年10月21日,撤销富林乡,成建制划归裴梅镇管辖。
2006年1月20日,撤销珠山乡,成建制划归陈营镇管辖;撤销大黄乡,成建制划归石镇镇管辖;撤销南溪乡,成建制划归苏桥乡管辖。
截至2021年10月,万年县下辖6个镇、6个乡:陈营镇、石镇镇、青云镇、梓埠镇、大源镇、裴梅镇、湖云乡、齐埠乡、汪家乡、上坊乡、苏桥乡、珠田乡。县政府驻陈营镇。
三、地形地貌
万年县地处怀玉山系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渐次倾斜,呈阶梯状。地形可分为三带:东南部群山起伏为剥蚀丘陵山区带,中部丘陵起伏间夹小块平原为剥蚀堆积岗地带,西北部地势平坦湖塘众多为侵蚀堆积平原带。主要山峰有三县岭、天光寒、百丈岭、黄天峰、余紫峰、万年峰、斋堂山、万富峰,境内最高点三县岭位于裴梅镇东源村海拔715.2米,最低点汪家村北部田畈位于湖云乡标林村海拔11.5米。
四、气候
万年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丰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但因地形复杂,气候差异较大。多年平均气温17.5℃,1月平均气温5.3℃,极端最低气温-12.8℃(1991年12月29日);7月平均气温29.1℃,极端最高气温41.2℃(1988年7月18日)。平均气温年较差23.8℃,最大日较差23.4℃(1968年3月4日)。生长期年平均276天,无霜期年平均260天,最长达300天,最短为233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739.2小时,年总辐射108.73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285天(一般为2月28日—12月10日)。年平均降水量1908.4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62.1天,最多达225天(1985年),最少为133天(1971年)。极端年最大雨量2879.7毫米(1995年),极端年最少雨量1230.7毫米(1963年)。降雨集中在每年4月至7月,6月最多。
根据万年县人民政府官网发布的消息,陈营镇老街村预计于**2023年12月底**进行拆迁。但请注意,由于一些可能的原因,如计划变更,具体拆迁时间可能会有所延迟或提前。因此,为了获取最准确的信息,建议您直接联系当地政府或关注官方通告以获取最新消息。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