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镇(晋城镇邮政编码)

天气预报 (1) 11小时前

晋城镇,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联想到那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位于我国某省的一个角落,虽然不及大城市的光鲜亮丽,但却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在这里,古韵与现代交织,传统与创新并存。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晋城镇,感受它的千年古韵,探索它的现代新篇。

一、晋城镇的历史与文化

1. 晋城镇的起源

据史料记载,晋城镇已有千年历史。在古代,这里曾是军事要塞,兵家必争之地。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这里逐渐成为了一个繁华的商贾重镇。

2. 晋城镇的文化底蕴

晋城镇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有许多古迹、古建筑,如古城墙、古街道、古庙宇等,都见证了晋城镇的辉煌历程。

古迹名称 建筑年代 类型
古城墙 宋代 古建筑
古街道 明代 古街道
古庙宇 清代 古建筑

二、晋城镇的现代化发展

1. 产业发展

近年来,晋城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等产业。其中,特色农业以种植蔬菜、水果为主,旅游业则以古城游览、民俗体验为特色。

2. 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提升晋城镇的现代化水平,当地政府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建了道路、桥梁、供水、供电等设施,使晋城镇的面貌焕然一新。

3. 生态保护

在追求经济发展的晋城镇注重生态保护。这里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成为了一个宜居宜业的好地方。

三、晋城镇的民俗风情

1. 民俗活动

晋城镇拥有丰富的民俗活动,如庙会、花灯节、端午节等。在这些活动中,游客可以体验到浓厚的民俗风情。

2. 民俗美食

晋城镇的美食也是一大特色。这里的特色小吃如豆腐干、凉粉、羊肉泡馍等,让人回味无穷。

四、晋城镇的未来展望

随着晋城镇的不断发展,未来它将更加美好。以下是晋城镇未来发展的几个方向:

1. 传承与创新

晋城镇将传承千年古韵,同时注重创新发展,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

2. 生态与经济

晋城镇将继续加强生态保护,发展绿色经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 旅游与民生

晋城镇将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水平,让更多的人了解晋城镇,同时关注民生,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晋城镇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千年古韵与现代新篇的完美结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晋城镇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成为人们向往的宜居之地。

晋城镇的晋城镇概况

晋城镇的晋城镇概况?

在烟波浩渺的滇池南岸,新昆明“一湖四片”经济圈内,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晋宁县晋城镇。晋城镇位于晋宁县东部,处在昆明、玉溪两大城市中点,东与澄江、江川接壤,南与六街镇为邻,西接上蒜,北与呈贡马金铺交界。全镇总面积219平方公里,辖26个村(社区居)委会,162个自然村,200个村(社区居)民小组,现有人口57592人。城区面积4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8万人。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51.5元。晋城镇年平均气温14.7℃,这里风景优美、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先后被评为昆明市第一批明星集镇之一,云南省第一批旅游小镇;2006年~2010年连续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晋城镇距离昆明市37公里,距离晋宁县城昆阳20公里,距离玉溪53公里,昆玉高速公路、213国道、214省道、泛亚铁路贯穿全境,规划、建设中的环滇公路、彩云南路等重要交通干道紧临晋城。优越的区位、便捷的交通、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其成为新昆明南城区的核心区。

晋城镇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大河水库、益州水库、映山塘等大小水库47座;林地177111亩,森林覆盖率43.19%。晋城镇水、电、通讯、排污和绿化等公共设施完善,是一个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城镇、一个充满绿色的城镇。

晋城镇作为现代新昆明的南城核心区,城市功能定位为依托资源和便捷的交通优势,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度假为主,集生产、生活、休闲为一体的新型山水旅游城市。2009年,镇党委、政府结合镇情,提出了“一个战略、二个机遇、三大优势、四个品牌、五个突破、六项重点”(即,实施工业强镇战略,抢抓新昆明南城区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大机遇,发挥交通、区位、环境三大优势,打造古滇文化、蔬菜花卉、养殖业、铸造建材四个品牌;力争在新农村建设、城镇建设、招商引资、旅游业发展、和谐晋城建设上有突破;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城乡园林绿化、入滇河道综合治理、乡村生态旅游、老城保护开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六项重点工作)的总体思路。力求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南城城市建设)、招商引资和项目开发、城乡园林绿化、社会稳定、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实现全镇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山西兰花集团下属有哪些煤矿?

望云煤矿、北岩煤矿、唐安煤矿、东峰煤矿、永胜煤矿、伯方煤矿、亚美大宁煤矿、玉溪煤矿、大阳煤矿、莒山煤矿、兰花山阴口前矿。

1998年以主要经营性资产独家发起以募集方式设立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同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公司煤炭年生产能力1200万吨,尿素年生产能力120万吨,甲醇年生产能力20万吨,二甲醚年生产能力10山西兰花集团位置。

万吨。总资产121亿元,现有员工2万多名。公司地处全国最大的煤田——沁水煤田腹地,资源优势突出,并列为全国化肥原料基地大型企业之一。

主导产品包括“兰花”牌煤炭、化肥系列产品,全部为省级名牌产品。其中久负盛名的“兰花”牌无烟煤为山西名牌产品,储量大、煤质好,煤层厚、易开采、成本低。

具有“三高两低一适中”(发热量高、机械强度高、含炭量高、低灰、低硫、可磨指数适中)的显著特点,备受国内外化工、电力、冶金、建材等行业用户的青睐。

晋城镇的沿革

战国为滇国都邑。西汉为益州郡治,蜀汉属建宁郡。西晋仍属益州郡并为郡治,永嘉二年更名晋宁郡,属宁州,为宁州和晋宁郡治所。隋属昆州,唐置晋宁县,南诏设晋宁州,属拓东节度。宋(大理国)设阳城堡部,属鄯阐节度。元初置阳城堡万户府,后改晋宁州,属中庆路,明、清属云南府。1840年,晋宁州下设4乡,晋城为州前乡,下辖5铺26村。清末,废乡改区,称第一区。1913年废区改为乡,称晋益乡,1927年改晋益乡为第一区,1935年复为晋益乡,1945年改为镇,1947年改晋益镇为建宁镇,1949年复为晋益镇,下辖19个保。1950年1月,人民政府建立,晋城为第一区,辖10个行政村,1956年废区置大乡,晋宁分为1镇3乡,晋城为镇。1958年晋宁、昆阳、呈贡三县合并,使用晋宁县名,县政府迁驻昆阳,此地设红旗公社。同年12月改称晋城公社。1983年6月,改称晋城镇,1984年改为晋城区,1988年1月又改为晋城镇。1997年,面积96.8平方千米,人口3.8万,辖雨孜雾、白沙、富有、广济、草村、小海、永和、柴河、天城门、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小寨、新庄、五里、石碑17个行政村和城南、城北2个居委会。2006年撤销化乐乡并入晋城镇。原化乐乡位于晋宁县东部,距县城33千米。历史上曾分属澄江、江川、晋宁3县。据《河阳县志》载:汉属俞元县,南诏时属河阳郡,元属澄江,明、清沿用,民国属澄江县抚绥乡外五保;南部属江川县翠峰乡;北部属晋宁县学士乡。1950年后分别属澄江县第二区化乐乡,江川县关岭乡,晋宁县第一区十里乡。1953年澄江部分、1958年江川部分先后划归晋宁县第一区。1958年4月属晋宁县红旗公社,1961年建立化乐乡公社,1983年6月改为化乐乡,1984年改为区,1987年又改为乡(中国政区大典:1988年复置乡)。1997年,面积123.1平方千米,人口1.3万,辖化乐、十里、南山、盐井、八家、火石坡、关岭7个行政村。

晋城镇人口数据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晋城镇的人口总数为56,768人,其中男性为28,854人,女性为27,914人。这个社区拥有16,387个家庭户,家庭户的总人口数量为47,030人,其中男性有23,771人,女性有23,259人。

在年龄结构上,0-14岁的儿童共计117,690人,其中男孩有62,300人,女孩有55,391人。55岁至64岁的中年人口总数为41,839人,男性有21,019人,女性有20,820人。值得注意的是,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为31,606人,其中男性有16,056人,女性有15,556人。

在户籍方面,大部分居民(54,444人)的户口都在本地,并且居住在本地。这些数据提供了晋城镇人口的基本概况,反映出社区的人口分布和年龄构成特点。

扩展资料

晋城镇位于滇池南岸,距离省城昆明37千米,距离县城昆阳20千米,国道213线(昆洛公路)横穿过境,昆玉高速公路接通城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晋城镇镇域面积96.76平方千米,城区面积2.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3万亩,辖17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86个自然村,136个村(居)民小组,户籍人口42119人,流动人口10092人。晋城镇曾为“古滇国”都邑,是古滇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始建于唐代的盘龙寺,集儒、道、释三教为一体,名声远扬东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