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鲤城区天气(泉州市鲤城区天气情况)

天气预报 (1) 2小时前

泉州市鲤城区,这座位于福建省东南部的城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商埠。这里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有着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下面,就让我带你一起领略泉州市鲤城区的天气魅力吧!

一、泉州市鲤城区地理位置

泉州市鲤城区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东临台湾海峡,南接厦门市,西靠安溪县,北邻泉港区。全区总面积约528平方公里,下辖8个街道、5个镇。

二、泉州市鲤城区气候特点

泉州市鲤城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以下是泉州市鲤城区四季的气候特点:

1. 春季(3月-5月)

春季是泉州市鲤城区一年中最为舒适的季节。此时,气温逐渐回暖,平均气温在15℃-25℃之间。春风拂面,万物复苏,正是踏青赏花的好时节。春季降水较多,但总体上以小雨为主,不会影响出行。

项目 春季平均气温(℃) 春季降水量(mm)
平均 18.5 300

2. 夏季(6月-8月)

夏季是泉州市鲤城区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此时,气温较高,平均气温在28℃-35℃之间。阳光明媚,但有时也会出现高温天气。夏季降水较多,以雷阵雨为主,需要注意防范。

项目 夏季平均气温(℃) 夏季降水量(mm)
平均 30.5 600

3. 秋季(9月-11月)

秋季是泉州市鲤城区一年中最为宜人的季节。此时,气温逐渐降低,平均气温在20℃-28℃之间。秋高气爽,天空湛蓝,是赏月、品茗的好时节。秋季降水适中,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项目 秋季平均气温(℃) 秋季降水量(mm)
平均 24.5 400

4. 冬季(12月-次年2月)

冬季是泉州市鲤城区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此时,气温较低,平均气温在10℃-20℃之间。冬季降水较少,以小雨为主,偶尔会出现霜冻天气。冬季气候干燥,需要注意保暖。

项目 冬季平均气温(℃) 冬季降水量(mm)
平均 15.5 100

三、泉州市鲤城区天气变化

泉州市鲤城区天气变化较为明显,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

1. 雾霾天气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泉州市鲤城区雾霾天气时有发生。雾霾天气对市民的出行和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建议市民在雾霾天气时,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并佩戴口罩。

2. 高温天气

夏季高温天气较为常见,市民需注意防晒、补水,避免中暑。

3. 降水天气

泉州市鲤城区降水较多,尤其是春季和夏季。市民出行时,需关注天气预报,携带雨具。

四、泉州市鲤城区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泉州市鲤城区的天气对市民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1. 农业生产

泉州市鲤城区气候适宜,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春季和秋季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需要关注天气变化,合理安排农业生产。

2. 旅游

泉州市鲤城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夏季和秋季是旅游旺季,游客可以尽情享受泉州市鲤城区的美丽风光。

3. 健康生活

泉州市鲤城区的气候宜人,有利于市民的健康生活。市民可以根据天气变化,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泉州市鲤城区的天气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无论是农业生产、旅游还是健康生活,都离不开对天气的关注。希望本文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泉州市鲤城区的天气特点,为你的生活提供便利。

泉州台风持续几天

泉州台风持续两天。

“杜苏芮”的中心已于28日09点55分前后在福建省晋江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5级(50米/秒,强合风级),中心最低气压为945百帕。“杜苏芮”将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

受“杜苏芮”影响,泉州市出现明显大风和降水天气。统计25日12时至28日10时极大风速,共有85个站点风速达到10级以上,其中33个站点达到12级以上,6个站点达14级以上,以台商投资区张坂镇大坠岛49.8米/秒(15级)为最大。

28日00时至28日10时累积降水,全市共90个乡镇降水量达50nm以上,42个乡镇降水量达100mm以上,以鲤城区开元街道157.7mm为最大。28日白天,泉州市有大暴雨到特大暴雨。28日夜问至29日白天,泉州市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

台风会带来的自然灾害:

1、风灾:台风的最明显特征就是强大的风力。风速可能超过每小时120公里以上,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达每小时250公里以上。强风可以造成建筑物倒塌、拔起树木、断裂电线等破坏,对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威胁。

2、暴雨洪涝:台风带来的降雨量往往非常巨大,伴随着短时间的强降水。这会导致城市内涝、农田淹没、山体滑坡、河流泛滥等洪涝灾害。暴雨可能造成水浸、抢险救援困难,对交通、生活和农业产生严重影响。

3、风暴潮:台风过程中,强风会推动海水堆积形成风暴潮。风暴潮可以引发海岸线的淹没和沿海地区的洪水,对沿海城市和农田造成严重破坏。

4、海啸:当台风在海上生成或接近海岸时,可能引发海啸。海啸是由强大的海洋波浪造成的,能够造成严重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5、雷电和火灾:台风的云系往往伴随着强烈的对流活动,容易引发雷电,导致火灾发生。雷电和火灾对人类和建筑物都构成威胁。

福建省、泉州、晋江气候特点

泉州市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东临台湾海峡,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这种气候条件赋予了泉州市丰富的气候资源,为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

泉州的气候特点可以用“四季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来概括。这里的冬季虽然短且无严寒,年平均气温在18-20℃之间,无霜期超过310天,年降雨量为1000-18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间长达1900-2000小时。因此,泉州全年皆可旅游,最佳旅游季节通常为每年的4月至11月。

春季,气温变化较为显著,升中有降,有时一天的温差可达10℃以上。在一些年份,3月下旬至4月初仍会出现连续3天以上的“倒春寒”天气。夏季炎热,但酷暑天气不多,高海拔地区和滨海地区相对温低。台风和雷阵雨是缓解高温的主要天气过程。秋季气温迅速下降,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半山区和沿海地区常出现“秋寒”。冬季大部分地区较暖和,高海拔山区则较寒冷。泉州市大部分地区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滨海地区受海洋调节,最热月为8月,最冷月为2月。

从冷变热的过程中,3月和4月的上升幅度最大,两个月累计升温8℃。由热变冷的过程,11月和12月的降幅最大,两个月累计下降8.5℃。2月和8月的升降幅度最小,在0.5℃以内。由冷变暖和由暖变冷的过程都是从内陆首先开始,沿海地区滞后。

泉州市是典型的季风区,冬季盛行偏北风,风向从沿海向内陆呈顺时针旋转趋势。夏季盛行偏南风,风向从沿海向内陆呈逆时针旋转趋势。东北风的频率最大,西南风次之,其它风向的频率较小。滨海地区的风向还受到海陆风的影响,海陆风对风向有偏转作用,对风力有增强或减弱作用。冬季,海陆风使风向在上午发生顺时针偏转,下午产生逆时针偏转。夏季,海陆风使风向上午发生逆时针偏转,下午发生顺时针偏转。这种偏转,夏季发生在7-9时和19-21时,冬季相应推迟2小时左右。

惠安县、鲤城区、晋江县、石狮市和南安县的沿海地区,是泉州市年平均风速的高值区,既有丰富的风能资源,也有利于大气污染的扩散。平均风力由沿海向内地迅速减弱,到南安城关,年平均风速已与安溪、永春等地相差无几。一年中,沿海秋冬季平均风力较大,春夏季平均风力较小,内陆地区则各季平均风力差异甚小。

泉州气候特点是什么

问题一:福建泉州的气候总体上说还算不错,至少冬天不会下雪因此也不会觉得很冷,夏天的话还是有点热但是相对于中国著名的火炉区已经算很好的了会有台风大概在6-9月份期间有直接登陆的可能但基本上对日常生活还是不会造成什么太大的影响学校有可能会停课几天我想这对于广大学生朋友来说是该雀跃的事呵呵!额...大概的情况就是这样总之泉州是一个很适合家居生活居住的城市作为泉州人我也很爱我的家乡谢谢掌声鼓励~~~

问题二:福建泉州一年的气候怎么样泉州地处低纬度,东临海洋,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气候资源丰富。[

问题三:泉州市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泉州地处低纬度,东临海洋,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气候资源丰富。

泉州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暖湿润,四季如春,有“四季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之称,别号“温陵”。

问题四:香港和泉州的气候有什么区别吗香港属亚热带气候,全年气温较高,年平均温度为22.8℃。夏天炎热且潮湿,温度约在27~33℃之间;冬天凉爽而干燥,但很少会降至5℃以下。5-9月间多雨,有时雨势颇大。夏秋之间,时有台风吹袭,7-9月是香港的台风较多的季节,但由5-11月期间都有可能受不同强度的热带气旋吹袭。在北太平洋西部、东海及南海上,每年平均有30个热带气旋形成,其中半数达到台风强度,最高风速为每小时118公里或以上。香港平均全年雨量2214.3毫米,雨量最多月份是8月,雨量最少月份是1月。[9]此外,香港市区高楼集中而密布、人口稠密,所形成的微气候容易产生热岛效应,导致市区和郊区有明显的气温差别,高层大厦林立的市区让空气中的“悬浮粒子”较难吹散。

泉州地处低纬度,东临海洋,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气候资源丰富。

问题五:福建泉州气候怎样,四季穿什么衣服来泉州两年啦,我个人感觉这边的天气跟我们漳州差不多,夏天跟冬天的温差不算很大,你来华侨大学带衣服:厦门当然是短袖咯,冬天这个就不用太厚咯,还有不用穿毛衣,你刚来或许有点不适应(你如果家是北风的)建议你带一件毛衣过来,欢迎你来我们泉州

问题六:福建省、泉州、晋江气候特点泉州气候

泉州市地处低纬度,东临台湾海峡,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气候资源丰富,为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泉州枕山面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唐人咏泉州诗句)形象地说明了泉州的气候特色;这里冬短而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8-20℃,无霜期310天以上,年降雨量1000-1800mm,年平均日照达1900-2000小时,因此泉州全年皆可旅游,最佳旅游季节一般为每年的4-11月。春季,气温变化基本趋势是升温,但升中有降,过程性频繁,幅度也大,有时一天升降可达10℃以上,有的年份3月下旬后仍会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12℃的“倒春寒”天气。夏季炎热,但真正的酷暑天气不多,高海拔地区和滨海地区相对温低,台风和雷阵雨则是缓解高温的两种主要天气过程。秋季气温迅速下降,连续3天以上平均气温低于20℃的“秋寒”一般出现在10月中旬(半山区)至11月上旬(沿海),但仍常出现小阳春天气,日较差也增大。冬季大部分地区仍较暖和,比较寒冷的是高海拔山区。泉州市大部分地区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滨海地区受海洋调节,气温变化滞后,最热月为8月,最冷月为2月。由冷变热的过程中,3、4月上升幅度最大,两个月累计升温8℃。由热变冷的过程中,由秋入冬的11、12月降幅最大,两个月累计下降8.5℃。2、8月升降幅度最小,在0.5℃以内。由冷变暖和由暖变冷的过程都是从内陆首先开始,沿海滞后。泉州市是典型的季风区,冬半年盛行偏北风,风向从沿海向内陆呈顺时针旋转趋势,夏季风盛行偏南风,风向从沿海向内陆呈逆时针旋转趋势。从代表性较好的沿海地区测站看,东北风的频率最大,西南风次之,其它风向的频率较小。滨海地区的风向还受到海陆凤的影响,海陆凤对风向有偏转作用,对风力有增强或减弱作用。冬季,海陆风使风向在上午发生顺时针偏转,下午产生逆时针偏转。夏季,海陆风使风向上午发生逆时针偏转,下午发生顺时针偏转。这种偏转,夏季发生在7-9时和19-21时,冬季相应推迟2小时左右。惠安县、鲤城区、晋江县、石狮市和南安县的沿海地区,是泉州市年平均风速的高值区,既有丰富的风能资源,也有利于大气污染的扩散。平均风力由沿海向内地迅速减弱,到南安城关,年平均风速已与安溪、永春等地相差无几。一年中,沿海秋冬季平均风力较大,春夏季平均风力较小,内陆地区则各季平均风力差异甚小。

问题七:泉州地理位置地形概况气候情况著名景点主要物产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连续11年名列全省第一,是福建省经济中心。北承省会福州、莆田,南接厦门,东望台湾宝岛,西毗漳州、龙岩、三明。现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个区,晋江、石狮、南安3个县级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5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通行和漳州、厦门、台湾等同一种方言:闽南语。

别称:鲤城、刺桐城、温陵

Quanzhou为泉州的英文名称。

地理位置:北纬24°22’―25°56’,东经117°34’―119°05’

全市土地面积11015平方公里。总人口774万人(不含金门县),汉族占人口总数的98.2%,少数民族占1.8%。少数民族有48个,以***、畲族、苗族和蒙古族居多。泉州风俗民情古朴精深,别具一格。儒、释、道等多种宗教并盛,互为融合。

泉州是著名侨乡和港澳台同胞的主要祖籍地。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祖籍泉州的华侨、华人624万人,港澳同胞70万人。在台湾,有44.8%的汉族同胞(约900万人)祖籍泉州。

泉州市市雕飞天迎宾泉州市依山面海,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海拔千米以上大山有455座,主要分布在德化、永春、安溪和南安的部分山区。戴云山脉从东北部向西南延伸,主峰海拔1856米,在德化县境内,有“闽中屋脊”之称。境内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由中山、低山向沿海丘陵、盆地平原过渡。泉州海岸线曲折蜿蜓,大部分为基岩海岸,总长约421公里,有湄州湾、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四个港湾及肖厝、崇武、后渚、梅林、石井等14个港口。泉州地跨中南两个亚热带,即戴云山西北部常年温暖的常绿阔叶林带和东南部常年湿热、有短期干旱的亚热带雨林带。泉州常年雨量充沛,境内溪流多达35条,总长1620公里,境内最长的河流是晋江,水资源相当丰富。泉州地区太阳辐射总量较高,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加上雨量充沛,堪称“闽南大温床”,对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糖、油、麻、林、果、茶等经济作物极为有利,是乌龙茶、桂圆、柑桔的全国生产基地,安溪铁观音和永春芦柑是拳头出口产品。主要经济鱼类近百种,产量较大的鱼类有20多种。浅海滩涂面积118万亩。盛产牡蛎、蛏、蛤、螺、海带、紫菜等贝、藻类。主要有铁、猛、金、煤、石英砂、花岗岩、高岭土、地热、矿泉水等20多种,德化高岭土质量居全国前列,是德化陶瓷的主要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