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川阁简介(武汉晴川阁简介)

晴川阁,位于我国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长江之滨,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建筑。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情怀。今天,就让我带你走进晴川阁,感受它的传奇魅力。

一、历史沿革

晴川阁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它最初是明代湖广巡抚顾炎武的私家园林,后经过多次修缮和扩建,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二、建筑特色

1. 布局精巧

晴川阁占地约1.5万平方米,整体布局精巧,分为前、中、后三进。前厅为接待宾客之所,中厅为宴请贵宾之用,后厅则是主人居住之地。

2. 建筑风格

晴川阁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南北建筑特色,既有北方建筑的雄伟壮观,又有南方建筑的细腻精致。阁楼、亭台、楼阁、回廊等建筑错落有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3. 雕刻艺术

晴川阁的建筑雕刻工艺精湛,无论是石雕、木雕还是砖雕,都极具艺术价值。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晴川阁十二生肖”石雕,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三、文化底蕴

1. 诗词歌赋

晴川阁见证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足迹,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描绘了晴川阁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 民间传说

关于晴川阁,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晴川阁的传说”。相传,晴川阁的阁楼是仙女下凡时所建,因此,这里也被称为“仙女楼”。

四、游览指南

1. 交通

晴川阁交通便利,乘坐地铁4号线至晴川阁站下车即可。

2. 门票

晴川阁门票价格为40元/人,学生、老年人等可享受优惠。

3. 开放时间

晴川阁全年开放,开放时间为8:00-18:00。

五、总结

晴川阁,这座千年古建筑,承载了历史的厚重,见证了文化的传承。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领略到建筑的精美,体会到诗词的魅力。如果你来到武汉,不妨来晴川阁走一走,感受它的传奇魅力。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历史沿革 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
2 建筑特色 布局精巧,融合南北建筑特色,雕刻工艺精湛。
3 文化底蕴 诗词歌赋丰富,民间传说众多。
4 游览指南 交通便利,门票价格为40元/人,全年开放。
5 总结 感受历史的厚重,领略建筑的精美,体会诗词的魅力。

武汉晴川阁简介

晴川阁现在名称:晴川阁;用途:名胜古迹(原),名胜古迹(现);地址:汉阳晴川街;设计:武汉市建筑设计院;施工:云梦县第四建筑公司;结构:石木;层数:2层(禹稷行宫1层);建成时间:1864年(1985年重建)。晴川阁位于汉阳龟山东麓功矶上,始建于明嘉年间(公元1522-1566年),为汉阳太守范之箴在修葺禹稷行宫(原为禹王庙)时所增建,取唐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句意命名。晴川阁与武昌黄鹤楼隔江对峙,有"三楚胜景"之称。晴川阁与禹稷行宫在历史上屡毁屡建六七次,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汉阳郡守钟谦重建。1935年晴川阁被风吹倒,禹稷行宫幸存。1983年武汉市人民政府组织修葺禹稷行宫后,重建晴川阁。晴川阁按原样重建,规制略有扩大,高台砌筑,二层石木传统结构,重檐歇山,屋顶前方仍设一水骑楼,匾书"晴川阁"三字。两层飞檐四角铜铃,临风作响;大脊两端龙形饰件,凌空卷曲,神采飞动;素洁粉墙,灰色筒瓦;两层回廊,圆柱朱漆;斗拱梁架,通体彩绘;对联匾额,字字贴金。富有浓郁的楚文化气息。禹稷行宫(禹王宫)按"保持现状,恢复原状"的原则进行修缮。修缮一新的禹稷行宫,由大殿、前殿、左右廊庑、天井等构成院落式建筑。正立面为砖体牌楼式(四柱三楼三门)面墙,其他三面为青砖半砌风墙。大殿为硬山顶式厅堂,正立面前檐用如意半拱装饰并承托出檐,正脊两端升山较大,但屋面无折水。天井两厢如廊式,均为单坡屋面。行宫屋面盖青小瓦,檐头屋脊装饰沟头、滴水、脊吻、坐兽等。

武汉晴川阁门票多少钱

清歌是武汉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这是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作为明代古建筑,这里的中华文明氛围非常正统。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详细的门票价格信息。

:晴川阁门票

1.免费票

2.游客需要在售票处窗口排队取票。门票当天有效,过期作废。

3.晴川阁每天出票3000张,上午限量2000张,下午限量1000张。

晴川阁简介

晴川阁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现在经过不断的维修保养,已经达到了非常大的规模。与黄鹤楼齐名,可见其风光与历史价值和意义。每天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观光体验。

清阁在历史上曾多次受损,有天灾,也有人祸。清末又毁,但原图保存至今,上世纪中叶根据光绪年间留下的图纸重建。现在大楼占地386平方米。

这是武汉历史的见证地,代表着楚文化的精神和巨大魅力,给人以无限关怀的感觉,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由于不需要门票,游客可以更经济地参观武汉的名胜古迹。

武汉晴川阁旅游攻略

武汉晴川阁旅游攻略

门票参考:免费

开放时间:09:00~16:30

适宜季节:全年

建议游玩时间:1~2小时

旅游景区级别:3A(2002年评定)

所在地/隶属: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洗马长街86号

景区简介:

晴川阁景区是武汉三大名胜之一,世称“楚天第一楼”,因唐朝诗人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诗句而得名。景区占地约一万平方米,平面呈三角形,由晴川阁、禹稷行宫、铁门关三大主体建筑和禹碑亭、朝宗亭、楚波亭、荆楚雄风碑、曲径回廊等十几处附属建筑组成。晴川阁北临汉水,东濒长江,与武昌蛇山黄鹤楼隔江相望,是武汉地区一处临江而立的名胜古迹,号称“楚国晴川第一楼”,为“楚四名楼”之一。

主要景点:

晴川阁:充分体现了楚人“依山就势筑台、台上建造楼阁”的雄奇风貌。现阁系按清光绪年间式样于1985年重建,占地386平方米,高17.5米。其底层面阔5间,进深4间;顶层面阔3间,进深2间。麻石台基,红墙朱柱,重檐歇山顶黑筒瓦屋面,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门窗栏杆为木质,朱漆彩绘。

禹稷行宫:并立于晴川阁西南侧,原名禹王庙,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也曾数度毁坏。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三年(1864)重修。占地350平方米,建筑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带墀头布瓦屋顶,屋脊微呈凹形曲线。中轴线两侧卷棚吊顶廊庑与宫室连通,形成长方形天井。

铁门关: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魏相争,设关于此。”从三国时期到唐初的数百年间,这里一直是武汉重要的军事要塞。如今的铁门关于1990年12月复建,占地面积为800平方米,通高为26米,关体墙面由红沙石砌成,城墙内部结构为钢筋水泥,关上城楼翘戗飞檐,翼角升腾,表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

禹碑亭:禹稷行宫西侧院落外建有一座六角攒尖顶禹碑亭,亭内立有毛会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所刻禹碑残片及摹刻的毛会建禹碑石刻。

朝宗亭:相传大禹治水成功于此。《尚书·禹贡》中有大禹治水“江汉朝宗于海”的说法。

楚波亭:始建于明代,为纪念大禹治水而建。现亭重建于1986年,为平面呈扇形的暖亭。

荆楚雄风碑:此碑刻于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为荆南观察使李拔所书。碑文意为赞扬荆楚民众与洪灾水患顽强拼搏的精神。

交通指南:

公交:市内乘坐公交30路、45路、108路、248路、531路、532路、535路、553路、559路、561路、648路、711路、803路到滨江大道晴川阁站下可到。

公交(备选):乘坐10路、10路通宵线、61路、401路、402路、411路、413路、584路、电1路、电车4路到长江大桥汉阳桥头站下可到。

晴川阁景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美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武汉市著名的文物旅游景观。无论是欣赏古建筑之美,还是感受历史文化之韵,晴川阁都是不可错过的旅游目的地。